1、照亮文明古国的水利现代化之路学习贯彻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历史将永远铭记: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第一次出台综合性水利政策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标志着我们党对水利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标志,水利改革发展步入新的历史征程。 认识之路 站在中国的地理坐标系中,追溯五千年治水历程,我们对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会理解得更深。 没有哪一种资源像水一样对人类文明进程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有水才有生命的希望。 在浩瀚的宇宙中,全球科学家们苦苦探寻与地球同样存在生命的星球。有没有水,成为探测的主
2、要内容,作为判别的重要标准。 从太空中俯瞰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作为智慧的主体,人类可以领悟到水对生命的至高意义。水,是生命的摇篮。 70%,这是水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同样是水占人体总重量的比例。如果说有谁是地球奇迹的创造者,那么答案应该是“水”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地球上的生命发生在水中,并有十分之九的时间生活在“水里” 。水是构成一切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均以水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追溯地球从诞生初期的一个荒凉寂寞、毫无生机的星球到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世界,从没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到人类主宰地球的漫长历程,完全可以证明,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的发生,没有水域就不会有生命的发展,
3、没有含有大量水分和使水分循环的有机体,生命就不能进化到人类这一高级阶段。 水,是文明的根基。 人类文明的发祥与发展与水密不可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依傍大河而生:黄河与长江哺育了中华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印度河与恒河催生了古印度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河水的泛滥为人类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使远古时代的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能够收获粮食,繁衍生息。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的生存环境,让远古时代的人们加强了沟通与交流。协同治水的实践推进了部落与民族的融合,推进了语言与文字的交流,推进了城郭与国家的兴起。正是先人们伟大的治水斗争和独特的水资源环境,才创造出光辉灿烂的
4、古代文明。 文明因水孕育,受水滋养,随水流淌,与水共存。徜徉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时光里,人们傍水而居,协力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 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对水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面对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相接的地理环境、西高东低的阶梯分布,决定了我国旱涝频繁的基本国情,特别是大江大河的洪水灾害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据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的 2155 年间,我国发生较大洪水 1092 次,发生较大旱灾 1056 次。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人与水旱灾害的抗争史。 正因如此,中华民族对水有着特别深刻的感悟。 “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 , “五害之属,水最为大。
5、五害已除,人乃可治” 。2500 多年前,管仲提出如此论断。 “甚哉,水之为利害也!”2000 多年前,司马迁发出如此感慨。 “自古致治以养民为本,而养民之道,必使兴利防患,水旱无虞,方能使盖藏充裕,缓急可资。 ”300 年前,乾隆作出如此论述。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 。纵观我国历史,历代善治国者均以治水为重,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从大禹治水到秦皇汉武,从唐宗宋祖到康熙乾隆,每一个有作为的统治者都把水利作为施政的重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盛世”局面,无不得力于统治者对水利的重视,得力于水利建设及其成效。 马克思指出,东方社会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水利作为国家的公共工程,在东方社会的生产方
6、式和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水利事业的盛衰往往同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水利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社会,引起社会的变革,一方面社会的变革又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 几千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有水就有粮,有水就有油,有水就有棉,有水就有鱼。水利兴而百业旺,水利兴而天下定,水利兴而人心稳。回望历史,兴水富民、兴水安邦、兴水强国的事例还可大量列举。翻阅史书,因为水利年久失修、水旱灾害频繁,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灾逼民反,揭竿而起,以致改朝换代的事例同样不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雄辩地说明,治水害、兴水利,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7、。 没有哪一个政党像我们党一样对水利倾注如此多的心血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自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成为为人民除水害、为国家兴水利的积极倡导者和伟大实践者。 1934 年 1 月 23 日,江西瑞金。在红色摇篮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重要论断。 这一科学论断准确地表述了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对苏区的农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水利工作确定了地位,成为水利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一个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
8、初,面对水利残破不全、江河泛滥成灾的落后局面,党和国家掀起了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热潮,动员亿万人民群众开展水利建设,开创了治山治水的新局面,铸就了一个又一个水利丰碑。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一定要根治海河” ,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 ,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主席治理江河的伟大号召和修建三峡工程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宏伟构想,无一不是指导水利工作的真知灼见。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水的问题的重要性,把水资源同粮食、石油一起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从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水利放在更
9、为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1990 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水利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农业,而且关系到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央和地方都要充分重视和认真抓好。 1995 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把水利摆在了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强调要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提高防洪、抗旱、排涝能力,缓解部分地区缺水的状况。这是党中央综观全局、总结经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成功抗御 1998 年长江等历史罕见的流域性大洪水后,中央作出灾后重建、整
10、治江湖、兴修水利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在全国掀起水利建设的高潮。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水利发展步伐,明确提出“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水利发展思路。根据我国水资源情况,明确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并确定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三大工作目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下决心加快推
11、进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 从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壮美的治水画卷中,我们可以探寻出这样一个真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水旱灾害十分频繁、治水任务异常艰巨的国家,发展水利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始终是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倾注大量心血重点关注的千秋伟业。 没有哪一个时期像现在一样对水利有如此高度的认识 回溯五千年中华文明历程和新中国治水的伟大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水利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和人民群众对水利事业的崭新期盼,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发展仍需加倍努力。“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
12、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这是中央一号文件中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国情水情的深刻把握和清醒认识。 回首刚刚过去的 2010 年,我们会对水有更加刻骨铭心的感受。这一年,我国的水旱灾害,发生频次之高、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人员伤亡之多、灾害损失之重,可谓历史罕见。当我们在西南五省份特大干旱中俯视龟裂的土地,当我们在长江、松花江大洪水时面对咆哮的洪水,当我们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后直面壅塞的河道大自然都在警示着我们,防治水患任何时候
13、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这是水利发展的重大里程碑。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从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再到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伴随着治水实践,我们对水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水利的认识不断跃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这是党中央对水资源重要作用的全新定义。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这是对水利在新形势下重要地位的深刻阐述。 “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 “加快水利改革
14、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这是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这一系列对水利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几千年治水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一代代人治水经验的智慧结晶,更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定,是今后统筹水利改革发展、完善水利扶持政策的基本依据。 这是我们党对水利工作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统一全党思想、形成全民共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
15、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审视之路 伴随着对水认识的不断提高,治水实践也在渐次推进。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向前瞭望,水利事业仍需不断推向前进。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审视,水利发展的道路依然漫长。 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的期盼如此热切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这一重大举措的出台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这也许是一种巧合。2004 年到 2010 年,中共中央连续发出 7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全年粮食总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七连增” 。 巧合的背后蕴含着必然的联系。粮食连年增产,是中央一系列“三农”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而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
16、要在连续 7 年增产增收的高基础上继续前行,亟需新的动力引擎。对于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农业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隐忧,而基础脆弱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粮食要实现可持续增产,水利基础设施是一个很大的瓶颈。西南大旱、洪涝灾害中,有无水利设施,农业生产完全是两种景象两重天,更加说明大兴农田水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这是我们党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把握水利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既与前 7 个中央一号文
17、件统筹城乡新发展的思路一脉相承,形成有机衔接,又是发展“三农”政策层面的一次递进与创新。 中央一号文件对农田水利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做好灌区建设,完善灌排体系,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发展节水灌溉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目标明确,任重道远。 近年特别是 2010 年频繁发生的洪涝干旱灾害也集中暴露出水利基础设施的突出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主要支流缺乏系统治理、小型水库病险情况严重、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突出、抗旱能力建设滞后等。 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失十分严重。据统计,一般年份中小河流水灾损失,约占全国水灾损失的 80。大幅度提高中小河流防洪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尤为艰巨。 占 8 万多座水库总数 95%的小型水库许多都是带病运行。点多面广的小型病险水库,仍然是威胁下游群众的不定时“炸弹” ,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刻不容缓。 西南五省份在大旱中暴露出工程性缺水问题。如何让西南等地区不再喊“渴” ,成为需要加紧解决的现实命题。 舟曲白龙江淤堵河道清淤疏通的过程依然历历在目,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