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第一节 感受小康第(1)课时 总第(2)教时20102011 学年度上学期教学目标一、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小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二、什么样的生活水平才是小康生活水平。怎样的生活才是小康生活?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一、小康目标是什么?怎样的生活才是小康生活?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学习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课题引入呈现:“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一句话:.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这个愿望表达了老百姓的什么渴望?太平天
2、国运动实现这个愿望了吗?结合 P37 信息平台材料导入“小康“话题。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一、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 1】古往今来对小康的理解与追求。 通过探讨与交流让学生形成对小康的一般性的认识。 【教学话题 2】利用课本 P38 页图片材料进行情境对话,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结合学生的发言因势利导,转入下一话题 【教学话题 3】你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是怎样的? 围绕这一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提出的目标可能过高或不全面,老师适当点拨引导,结合课本 P38 页的说明性材料和 P39 页信息平台让学生弄清: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小康生活,即小康目标。 “小康”目标确立的发展过程,从而得出小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指
3、标体系,是一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的过程。 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进行解释说明。二、活动安排 以你的家庭为例,选取几个指标与 P39 小康基本标准进行对照,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是否达到小康作一评价。课堂练习其它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康目标比以往任何时代所提出的小康愿望要来得更加科学和现实,也给人们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它不再是停留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它已经逐步化为现实。本课作业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 这样的说法在我看来是对小康目标的新的理解,查了一些资料,没有找到相关解释说明,自认为这样的说法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小康生活有多重标准”的认识,教师对此问题讲解时只能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