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一、测量概述1.1 测量工作重点及方法0.000m 以下结构采用建筑平面控制网进行施测,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传递并建立高程控制点,0.000m 以上结构采用建筑物内控法进行轴线竖向投测,从建筑外墙竖向传递高程,引测楼内做好1m 控制线。具体的测控重点和方法见下表。测量工程重点和方法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重点方法 测量设备1场区控制网交接复核及建立附合导线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全站仪水准仪2 平面轴线传递 天顶法激光铅直仪3 标高传递 钢尺丈量钢尺铅垂4 地下室控制 利用视准线法进行投测全站仪水准仪激光铅直仪5 楼体测量控制在首层埋设内控点通过天顶投测进行轴线竖向经纬仪水准仪序号 工作
2、内容 工作重点方法 测量设备传递,为减小误差累计,在 F19 层设置接力层激光铅直仪1.2 工作难点及应对措施1.2.1 槽上可用场地相对较小,控制桩位保护要求高应对措施: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测设场地平面控制网,控制桩尽可能避开堆料区及机械运输路线,控制桩用脚手管搭设防护并用红白漆做好标识。并指定专人巡查维护,定期进行复测与修正,确保工程控制系统的准确性。1.2.2 场区面积大,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点精度要求高应对措施: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测设二级场区控制网。控制桩坐标使用计算机解算,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闭合。整场区采用两级控制,形成完整统一的测控体系,以保证测量精
3、度要求。1.2.3 建筑物高度高,轴线及标高竖向传递精度控制难度大应对措施:轴线传递使用激光铅直仪向上每三层进行一次投测,投测点不少于 3 点,并固定光靶,使用经纬仪逐次将投测上来的点进行闭合,无误后,按先整体后局部对轴线及细部轴线进行施测。0.000m 以下使用钢尺传递高程。0.000m 以上在首层外墙四周用水准仪抄出建筑 1m 线,每层每段使用钢尺配合弹簧拉力器以 98N 的标准拉力,沿外墙大角垂直向上传递三个标高点(闭合差3mm)取平均值,以此为依据在作业面采用水准仪抄测标高控制线。1.2.4 轴系之间的转换复杂应对措施:本工程轴线系统,是由楼座和地下车库两套轴线网组成,轴线网相互转换、
4、衔接,要求测量人员必须仔细审图,科学解算,以做到万无一失。1.2.5 测控方法的选择及设备的选型是做好测量工作的难点应对措施:对众多的测控方法,必须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比对、实际论证,确保方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及现场可行性。1.3 准备工作作为工程施工的基准测量工作的准确度将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测量工作将作为本工程结构施工的首要工作进行控制。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内容。考虑本工程的重要性,对专业测量技术人员要精挑细选,反复审核,要求必须具备扎实的
5、理论基础,丰富的实操技术,同时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并辅助以计算机进行计算、绘图,保证测量工作高精度、高效率的完成。1.3.1 现场勘察到现场了解工程位置,核实测量基准点是否稳固,通视条件如何,勘察场区情况及周边情况,作好勘察记录。工程开工前进行工程现场标高测量,并将所得到的资料按业主要求制成图纸,上报业主方进行审查。1.3.2 测量人员组织本工程测量任务由技术组、测量组和验线组三部分负责实施。技术组负责测量方案编制、编制作业指导书、测量内业资料管理工作;测量组负责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的测设与校核,施工期间的竖向投测控制线、楼层放线、水平控制线等日常测量工作;验线组负责各项
6、测量放线的检查验收工作。1.3.3 测量设备调配为满足施工精度及进度的要求,配备符合本工程测量精度的测量器具。施工用测量仪器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检定,并建立测量设备台帐:经纬仪、水准仪、垂准仪及 50m 钢尺等强检类计量设备需经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检定单位进行检定;对于盒尺、水平尺等非强检类计量设备按照国家标准及本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自检;对于在检定期内的经纬仪、水准仪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自检,确保测量仪器的精度。测量设备调配表名 称 型号 精 度 数量 用 途水准仪 GOL20G 2mm/km 1 台 标高测量控制经纬仪 DJD2-C 2 1 台 角度测量50m 钢卷尺 最小刻度 1mm 1 把
7、 距离丈量1.3.4 图纸校核及定位依据校测(1)总平面图的校核,内容包括:建筑用地红线桩的坐标、角度和距离的校核;建筑物定位依据及定位条件的校核;竖向设计(设计高程等)校核。(2)建筑施工图纸的校核,内容包括:建筑物轴线的几何关系;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的几何尺寸。(3)结构施工图纸的校核,内容包括:柱及梁等结构的尺寸校核;结构图与建筑图、设备图是否对应。(4)校测甲方提供的精密导线点的距离、夹角及坐标,校测水准点的高差。1.3.5 制定测量方案开工前制定针对性强的测量方案,经技术负责人程师签认后,报监理审批;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进行工程定位、规划验线、基槽验线、楼层放线等工作。
8、1.3.6 测量步骤测量步骤流程图1.4 控制网布设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广,施工场区面积较大,结合现场情况,本工程控制网分两级测设,以此保证工程施工精度。控制网的作用主要是满足施工放样精度,并且将设计的建筑物转移到平面上,还可以作为竣工检查验收建筑物位置和编测竣工总平面图的控制依据。1.4.1 场区控制网的建立进场后,根据业主提供的测绘院基准点,实地踏勘点位,对已经损坏的点位作出标记说明,复核测量点位之间的边长距离和夹角、高差,计算点位误差。如点位误差较大,需进一步与业主核对并确认,并以复测合格的测量点做为场区控制的基准,采用全站仪布设附和导线形式建立场区控制网。(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9、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2)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以及各施工段的划分等因素进行。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应布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2)场区控制基准点的布置1)本工程采用两级布网。首级控制采用口字形布设,点位布置,便于建筑方格网测量和施工定线需要来考虑,布设在基坑周围、次要通道或空隙处。2)方格网的密度:每个方格的大小,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而决定。方格的边长一般在 100200m 为宜,若边长大于 300m 以上,中间加以补点。4)考虑方格点的标桩能长期保存
10、,方格点不要落在开挖的基础上、埋设管线的范围内。一般选择在建筑物附近空隙区,这样能长期保存。5)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保证控制点相互通视,拟在场区周边布设 4 个平面基准点,作为场区的二级控制。(3)场区控制网测设1)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我方进行对基准点坐标及高程进行校核,发现误差超出规范要求,请业主予以提供新的基准点数据,如校核无误后,则进行场区控制网的施测,完成后对控制网进行导线、高程平差完成后,编制测量成果报告,上报业主及监理批复,监理验收合格后作为工程测量控制依据。合格后将控制点进行保护并做好标识。2)控制网的精度应满足二级平面控制网测角中误差12“ ,边长相对中误差 1/15000 的
11、技术指标。3)高程控制网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闭合差要求20 ,全中误差10mm,高程控制网借用平面控制网的L桩点进行布设。4)场区控制网测设流程场区控制网测设流程(4)建筑物控制网精度指标建筑物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等 级 测角中误差(m) 边长相对中误差(k)二 级 12 1/15000控制网的精度保证的关键是其桩点的长久稳定性的保持,因此其埋设要按照国家二级变形监测基准点位的要求进行。对于施工控制网,其控制点位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位移现象,因此在使用期间要适时的对其进行校测,平差后解算出每个点位数据修正值。校核工作在地下结构每层放线之前进行一次,地上结构每月进行一次。(5)建筑
12、物标高控制网测设施工过程中的二级高程控制网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和精度要求使用水准仪采用附合水准测法进行引测,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要求小于1.0mm。由已知高程点的高程依次引测到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上,然后再闭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二级高程控制桩点按规范用木桩进行布设。建筑物高程控制点的建立,联测场区高程基准点,选用水准仪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测设,测设建筑物高程控制网。为保证高程控制网的精度,在基础施工阶段每 30 天进行一次复测,结构施工期间每 60 天对现场水准基点进行一次复测,复测结果要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出现偏差及时进行调整。(6)建筑物标高控制精度指标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
13、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仪器型号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闭合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三等6 50Leica NA720水准仪双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 L注:L 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等级水准仪器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较差(m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所测高差较差(mm)三等Leica A720 水准仪75 3 6 0.3 2.0 3.01.4.2 桩点的埋设及测量标识(1)控制网的桩点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自然地坪以下500mm 做 300mm 厚钢筋混凝土底板,以保证桩点稳定。桩顶部埋入200mm200mm 不锈钢板,钢板中心制作十字线,作为对中标记。(2)所有控制桩、水准点周围使用脚手管搭设 1.5m1.5m 防护栏杆,并悬挂标识牌,标识牌上要注明桩点的类型和编号。(3)对于所弹的墨线也要进行标识,线迹清晰准确,线宽小于1 mm,轴线标明轴线号,水平线标明标高,同一条线上相邻两标识的距离不大于 10m。(4)对于不便埋桩处,将桩点投测到临近围墙及永久建筑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