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32(1) 居家五伦社会里(解释五伦关系) ,家庭为基础,怎么知道家庭为基础呢?俗话说不如虎穴,焉得虎子。在家怎么样,那才是真的。 (孝经:不爱父母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父母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故讲礼,首讲家庭。一切学都是从家里做起,我们现在讲教育,学校的教育固然很重要,家庭教育亦非常重要,家庭有良好的教育,他的本质就好,将来到学校到社会上,基础不错。 (提问:做人做事重要,还是考试考一百分重要?做人做事的培养都是从家里开始培养起。 )虽然社会风气不太好,受了很坏的影响,但家庭教育好的与家庭教育不好的比较起来,究竟是好得多。基于这一点,所以一开始就讲居家的各种礼节,第一条就
2、说:一、 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吾人的教育就是整个文化的整体来讲,孝是一个基本的伦常道德,所以一开始就讲为人子,做人的子女要怎么样?(礼仪也是首重孝道,这是儒家的学说的根,大乘佛法也首重孝亲尊师。我们常常认为礼仪就是讲一些行为动作,这是不对的。我们这第一条与孝道息息相关。与弟子规都是相对应的。 )A【不晏起】要不晏起 ,就是早晨起来不要起得太晚,要很早就起来。晏字有两种解释:一是太阳已出来了。早晨的时光,太阳已出2 / 32来,普通天刚刚明的时候没太阳的。太阳已经出来的话,时间就不早了,很晚了。二、就是直接的讲时间很晚了。无论那一个意思,都是讲时间很晚了。早晨不要等到父母都起
3、来了,自己还没起来,等到父母在叫我们了,还不起来,这就不合乎礼了。 (举例:现在的孩子都要父母喊起床,礼仪第一条就已经犯了,也是不孝。 )年轻人睡眠贪睡的比较多,尤其是十九岁、二十岁是最好睡的,最不知道醒,但依礼来讲,不能晏起。要训练,训练早就起来。B【衣被自己整理】起来以后,也不能一起床,自己把衣服一穿其他事就不管了。衣服和盖的被子,都要自己整理好,衣服除了穿的衣服穿好以外,还有睡衣,睡衣早晨起来不要穿了,不穿了也要把它折好,放好,每天放在固定的地方,被子也要把它迭好,每天如此。(举例:军队里,男同学服过兵役的就知道,军队里受训的时候,早晨起来棉被都一定要迭得方方正正的,这样要求作什么呢?就
4、是训练我们做一切事要有秩序,有条理,不要乱,每天如此。拿现代科学名词来讲,就是一个人的行为训练,一个人的行为训练不简单,无论是任何动物,行动的训练不是一下子就能训练得好的,是慢慢的,日久天养成习惯,就会直接的反应了,能直接的反应,什么样的行为就大致差不多了。因此懂得家庭教育的,从小孩子时就要这样长时地训练他,让3 / 32他把衣服,被子折迭好,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为什么要自己整理呢?大人也可以替他办啊!不是大人办不了,而最重要的是要教育,让他养成办事独立的一种精神,什么事情要自己办。 (举例:深圳大学被开除的大学生。被迫从清华转到云大的学生。 )C【晨昏必定省】晨起早晨,昏是晚间。礼记 曲礼中
5、讲, 凡为人子人子之礼是什么呢?冬温而夏凊 凊不是三点水,是两点水,一个青天白日的青字。冬温而夏凊是什么呢?冬天要给父母所睡的床铺,内地的冬天或者是用暖壶或者用火炉,这火炉是特别捂在被子里的,外边很保险,放在里面很容易一下子把被子暖了。夏天呢?凊是一种清凉的,清爽的,夏天天气热,做子女的要把父母亲所睡的寝室的床铺,把他所用的垫子,席子抹得干干净净的,汗气没有,再把它扇得很凉爽, 冬温而夏凊 。 (举例:这些话语,历史上都有真实的案例。江夏黄香,天下无双。昆明少年扎根班的孩子,陈思名)再来是昏定而晨省这个定字就是床铺上用的被子,夏天用的席子,要去检查,冬天的被子毯子,要把它铺迭好,夏天用的垫子要
6、把它安置好,这叫做定 ,定就是安的意思,这是晚间的事情,一定要把父母亲招呼就寝了以后,再回到自己房子里边去睡觉,不能说父母还在那儿还没有睡,自己老早就跑去睡,这在古时候是不许可的,现在当然有许多已不大讲究了,老早自己就去睡了,其实礼应让父母亲先睡,睡安、睡好,一切都安然了,自己再4 / 32去睡,这叫定晨呢?早晨要去省,省就是要到父母房间去看看省察省察:a.看看父母这一夜是否睡得好;b.早晨起来,再问父母有没有吩咐的事情,这都是必须的。在古时候的建筑,比如说中等以上的家庭,父母是一个房子,子女各有自己的房子,不在一起住的时候,早晨起来要更早,到父母房子里去问安,如果是贫寒之家,房子没有那么多,
7、这个时候也要知道父母习惯在什么时候起床,这个时候到父母房子那里去省察,看看父母这一夜是不是睡得很安,这是省 。定是指晚间讲的,省是指早晨讲的,为什么这样做呢?小时候就这样训练晨省而昏定,训练到习惯了,到自己有了年岁了,父母更年高了,年高更是要这样做。 (举例:现在教小孩子学国学,也要教这一条的,在不知不觉间培养了他的孝心,给他父母晚年买了一个很好的保险。 )扩展:要常常回家探望父母。现在很多人不这样做!在外国人常常有这种事情,大概在工商业社会,中国也开始出现了。子女读完大学以后,各人就业了,不能跟父母再住在一起,到别处去住了,这是没办法的。往往子女不住在家中,父母年纪老了,或者是有父母在一起,
8、两位老人家互相还有个照应,如果是父亲先去世,或者母亲先去世,只有一位孤单的老年人,一个人守在自己的空房子中,往往有了病,死在房子中还不知道。5 / 32有些老年人不一定有病,但年纪高时,天气一转变,身体有点毛病,别人还没什么注意,他一夜之间天气一变化,早晨就起不来了,往往有这种情形。 (天气一变化,身体就有反应了,马上就突发疾病也难说。 )结论:做子女的从小就要训练养成习惯,到了父母年纪老的时候,他就更要注意了,晚间要去给他铺好床,当然要观察他的身体是不是很好,早晨去看,重要的也是要注意父母的健康如何。尽量在一起住。晨昏定省这是尽子女的一种孝道,古来人人讲养儿防老,积榖防饥现在人觉得这句话落伍
9、了,养儿怎么防老,现在社会很多结构都改变了,然而所谓:养儿防老除了衣食的意义以外,还有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临终时,更需要子女来照顾,若子女不能照顾而送到医院,在医院不见得要子女来照顾,因为医生护士只是把他当病人看待,好多情况了解得不那么周全,而子女看自己父母则情况不同,这都是要从小开始一点一点在行为上面去练习,去尽孝,这是一条。 (举例:现代社会普遍开始不重视伦理道德,尤其不重视孝道。美国老太太死后把骨灰撒在养老院对面的超市屋顶。回家看望父母要动手干活,不要低头玩手机。 )6 / 32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这也是在曲礼讲的,这是从那里摘要出来的: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
10、中门。 【坐不中席】 本质:实用,恭敬。这是讲吃饭的,吃饭坐在桌椅之席位,这个自古以来到现在还是要讲在家庭里面就要训练好,到社会上才知道何种席位在哪个位置,哪儿是首席,哪儿是次要的位子。 (举例:两公司谈业务,员工坐主位。 )家庭中父亲坐的位子,小孩子不可以上去坐。 (这可以培养孩子恭敬的态度,古代皇帝见了大臣的位子都很恭敬。大臣见了皇帝的位子更是如此。 )这一点不知道的话,将来到社会上也是不知道,修养好的放在心中不讲出来,这家子弟家教不好,如果有人不含蓄的话,马上就表示出来,这就教你难堪。在社会上,吃饭的席位非常重要,主人坐在哪里,首要的客人坐在哪里,我们都应该了解。坐不中席是什么呢:座位、
11、桌子有方桌、圆桌两种,我把它画图出来给大家参考:按照方桌子是这样的,按照号码,一号二号,分别是第一及第二客人坐的席位,家族是以辈份来序的,社会上则以年龄、道德来序,坐的位子就按照这号数次第,空的那个三角形是主人的位置,主人坐在最末的位置,背对门口的即是末位,这是中餐的坐法。西7 / 32餐则不同,无论是四方或长方桌,男女主人是面对面,女主人在第一个位子,男主人在最末,两旁是客人,愈接近女主人那一边,位子就愈大,同时男客人是间隔坐的,中间则坐女客人。 (具体图见教材:P24。 )按照中国的曲礼讲:男女不杂坐男女不能间杂坐席位,应该要分开的, (中国人古时男女不允许一起坐,防微杜渐。 )但西洋人认
12、为男女杂坐是一种礼节,应该如此。所以中西文化正好是相反,我们没法批评人家,因为他一开始就是这样,所以现在吃西餐必须守西餐的礼,我们若不习惯他的西餐,不参加就是了,你要参加就得跟随那种礼。礼不论是中国或外国,规矩虽然不同,但是一定要遵守它,这个原则不是会变的,譬如吃西餐时,刀叉怎么拿法,拿面包是拿那一边的,除了饮料及酒可以端起来以外,盘子就不能端起来这样吃,人家会说你一定没吃过西餐,这都是礼。这里讲为人子坐不中席在家庭中为人父母的就要告诉小孩子不要坐在主要的位子,因为主要位子在家中是父母尊长所坐的,你到外面坐客,人家是正式宴会,他首要位子是主要客人,你是不是主要的客人呢?这个不了解的话,那你就不
13、如礼了,会招来人家的笑话。我们学礼只是个原则, 坐不中席是一个原则,除了入席以外,其他凡是讲礼节的场合都要注意。具体做法举例:1.譬如不是宴会,你到一位朋友家,有三、五8 / 32位以上的客人,那你就要看房间的方向,愈在里面的位子愈尊贵,那你就要让在场那些年纪比你高的坐在里面,而你就坐在外面;2.还有现在一般集会的典礼,有台上或台下的,一般台下位子愈前面愈尊贵,而台上愈接近主席的愈尊贵,你不能一下就跑去说我跟主席坐在旁边,那就不行了,要坐到外面来,以此类推,坐不中席就是这个意思。【行不中道】 本质:实用,恭敬,礼让。在古时候,家庭中都讲究礼教,到一定的年龄,男女应该异路,女子有女子走的路,男子
14、有男子走的路,所谓中道不要走在中间,各有各的道路。如果家中只有一个路,这时候彼此走的时候都要靠边一点。 (举例:礼记*王制“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 。男女异路之制。后学认为:男女异路本质应在于防微杜渐。 )行不中道的本质在于恭敬。在礼记中讲,所谓礼不是为某个人讲的,而从普通人到皇帝都要遵守,所谓中道古时候皇帝走中道,上朝时臣子只能走左右两旁,中间不能走,是尊敬皇帝。在家做子女的,他父亲在家中,就等于皇帝一样,所以称父亲为严君中道是父亲所走的,做子女的不应该走中道,这也是尊敬长辈。具体做法举例:我们现在可取其精神应用在日常生活上:1.在马路上,我们也要尽量靠边走,否则就很容易发生车
15、祸。2.家中的门,也是靠边走,你让人家这都是礼貌。3.现代的行不中道也9 / 32含有礼让的意思。比如现在大建筑物都有电梯,人家电梯门一开了,你站在旁边有次序地进去,如果你不守秩序,在当中一站,等着进去,那人家怎么出得来呢?你靠到一边礼让人家,就到处不会惹人讨厌,主要的意义在此,原则都是可以应用的。 (举例:坐电梯、上地铁等。太上感应篇: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慎独。 )10 / 32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曲礼中说: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 本质:避免父母家人、相关人等担心、焦虑,让人放心。【出必告】就是说有事情离家到外面去,无论时间的长或短,都要禀告父母亲
16、,因为告诉他以后,1.他知道子女到什么地方去办事,什么时候才会回来,这是一个;2.让父母放心。一般所讲: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你出门时不能保证在外面一定能平安的回来,现在交通这么复杂,就更难说了,所以告诉父母之后,到那里去,何时回来,父母了解了,在这段时间他知道你在什么地方才放心。如果超过时间没有回来,他就可以打听,如果不告诉的话,做子女的让父母亲在家中着急,这是不孝。扩展:团体中不能不禀告就单独行动。家庭中除父母外还要告诉尊长是礼节。就拿一个团体来讲,它都有管理的,比如说到外面旅行,也要受带队的人指挥,你不能随便地不告诉他而单独地行动;出门时要禀告,再推广来讲,比如说要出远门,或者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才能回来,这不但要告诉父母,也要告诉尊长,向他告辞,这是一个礼节。【反必面】是指作子女的,按时回来了要去见父母,看看父母的颜色、健康状况是否安好,等于晨昏定省一样, 反必面是必须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