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与价值并重知识与文化同行.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25763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法与价值并重知识与文化同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方法与价值并重知识与文化同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方法与价值并重知识与文化同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方法与价值并重知识与文化同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方法与价值并重 知识与文化同行 读智慧教学:史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浙江省奉化市第二中学 沈霞南 其实几年前就已经拥有了这本书,但是一直被束之高阁。直到这次培训再次拿到这本书 打开后 才真正感受到了本书的智慧 .。字里行间处处散发着作者对史料教学的独到的见解和对史料运用处理的教学机智,阅读过程中的我犹如在大海边闲憩不经意间拾获着珍珠。 智慧课堂 :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一书最大的特色应该是它的接地气 。 书里既有高端的理论知识又有可操作的实践经验,更难得的是这些大家不仅告诉你该怎么做而且是手把手的教你怎么做。真正做到了开卷有益。我想这应该跟这些作者的出身有关系。作者何成刚、彭禹、夏辉辉、沈为慧

2、 这些人中 既有学者型的专家又有教研员还有来自一线的教师,他们热衷课改、关注课改、致力课改,因为来自一线又高于一线所以才会有本书的既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恰到好处的指导。本书开篇从理论上论述了史料教学的生命力。从为什么要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怎样运用史料教学、用什么样的 史料来教学 、运用史料教学应该注意些什么 等角度进行了论述。在论述过程中又以实际案例加以举例说明,有理有据读来 生动亲切 。 从内容安排看 本书从 “导论 ”、 “策略篇 ”、 “案例篇 ”、 “辨析篇 ”、 “借鉴篇 ”五个篇章层层剖析史料教学。让我们对史料教学有了一个全新而且深刻的认识。 导论篇中从史料教学的生命力 、 史料教

3、学的基本点、 史料与教材关系的处理、史学与文学、情境与问题、借鉴与学习等角度论述了史料教学的相关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论述了史料教学的意义如拓展视野增长见识适度补充教材知识、同 时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和 实事求是的态度 等。作者们把他们在史料教学中的心得加以提炼 ,让我们看到了一批课改专家的实际引领。 阅读本书 对我最大的触动是让我 清醒的意识到自己 的课堂上的缺少。 史料教学背后承载的是课程改革的理念,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正是教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缺失。 事实上在我们的课堂中也有对史料的运用,只是我们对史料的运用根本就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 首先是教师自己对史料缺乏质疑、考

4、证精神。无论是教材本身提供的还是课外阅读过程中遇见的史料我们都是拿来主义,不曾细究史料的真伪。如原人教版教材中出现的周恩来接见来访的尼克松 的插图如果没有本书的阅读我仍不知道里面还有一段特殊的历史,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对史料的真伪缺乏辨别意识实际上正反映了我们对教材和对所获取的信息存在被动吸收的习惯,我们这批人因为阅读的缺失以及长期以来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迷信教科书和手边的各种教学辅助资料以致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都始终处于教教材阶段,新课程的教材观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我们的课堂也缺乏生命力。 其次是我们教师对史料缺乏全面的认识。如对史料的分类我们只知道分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并且一般认为一手

5、史料更加真实可信,而阅读本书后才知史料的分类并非单 一的。 (如前天上课时郑流爱教授举的例子甲骨文是属于何种史料?史料的划分有时并不是单一的。甲骨文既是文献资料又是考古实物史料 )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还可以根据动机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等。缺乏对不同史料功能的分析因而无法做到对史料的充分运用,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全面、辩证思维的能力。 如本书所举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图片在以往的教学中根本没有引起本人的注意。今天虽然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省教学指导意见已经把它作为阅读课文,但是作者对这一插图的仔细观察运用仍让我感触很深。 对于这一图片资源相信大多数 老师都和我一样只是把它当做是一个可

6、有可无的证明书,简单的证明一下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制度。虽然有“太平天国 癸 好三年”字样但它从来不曾映入我的眼帘,更不知道在“ 癸好”两字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信息。所以对史料的运用至少在遇到本书之前我是肤浅的、表面的。 大多数 史料本身应该承载着多重信息。一是史料记载的显性信息。如文字史料中史料本身所记载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事件经过等。 二是史料记载的隐性 信息。如文字资料记载者或者提供史料的人在介绍、攫取信息时所隐含的甄选的原则、理由等又带着那个时代的人所具有 的时代特征。我们在运用史料时往往会忽视史料的多重信息,带有短视、近视等现象。 从观念上看我们往往认为真实的史

7、料才具有价值,但是辩证的看其实假的不真实的史料同样具有历史价值,我们可以由此探究作假者为什么要造假,造假的背后又反映了当时社会、当事人怎样的政治地位、价值取向、社会舆论等。 再次我们对史料的运用尚处于单一的、不完整的阶段。在史料的运用中基本处于单一 的运用阶段,多数史料用于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拓展,而且大多是由教师收集提供。而很少提供机会让学生收集史料、分析辨别史料、运用史料,更缺少了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 实事求是精神的机会。 本书 第四篇中提到的史料教学中常见的误区我们基本都是存在的。因为有对问题的预估所以本书的指导性也很强。 基于以上问题教师对史料的收集 运用 基本处于 自发状态。此外教师

8、普遍 缺乏收集史料的意识。 对于史料的收集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只限于教材中、他人的课件中、配套的图册中出现的史料,因为缺乏 批判 意识又缺乏专业的阅读我们的史料收集 运用 也只能是处于“碰上了就用”的阶段。至于如何利用更是缺乏策略,随心所欲 。课堂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时常会出现画蛇添足、重复拖沓等现象。既无法合理安排教学节奏又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热情。 本人认为阅读本书能让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史料教学有更加自觉的认识。 一是史料教学的目标更加多元化。 以往对 史料运用 目的比较单一,基本上以拓展知识 、 辅助理解教材为主或者 作为训练阅读、概括能力的主要载体。 如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一课在

9、讲述“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这一环节时运用本书的图片 不仅能使学生回到历史现场真切感受历史,加深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的历史事件的印象,更能通过 观察 图片上人们对此事的反映感受人们对处死国王这一事件的态度进而为以后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埋下伏笔。同时也有利于打破学生 头脑中固有的对革命的推崇(经过长期的熏陶我们总认为革命就是对的,越激进越革命)。这样一来史料教学的功能 从 单纯的知识传授、培养能力发展到 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 、批判意识 。过 去 我们在运用 这些史料 时 的功能基本是单一的,主要承担一项任务。还有 运用史料进行对教材知识的的质疑批判、甚至对史料本身的批判是我之前不曾进

10、行过的。 人教版选修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结果是这样描述的:“ 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仅仅三个月时间 ,在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将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旧势力的代表人物袁世凯 ” 。 对于辛亥革命是否成功的评论史学界已经有很多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而在孙中山这一课中我们从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这一事件出发来看看教材的论述是否合理,通过这一案例来了解人教版中对人物的评说是否存在偏颇之处。孙中山让位与袁世凯是否只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压迫,是否跟革命党人 跟孙中山 有关进而涉及到了对人物评说的基本 相信之后的教学我的课堂上会有对史料教学的这一功能的开发 并且会综合运用

11、史料的这些功能。 二 是对史料运用的方法策略更加科学化 。 1.教师对史料运用方法 有 比较完整的认识。 本书对 史料运用方法有科学的说明。单则 史料 6W 法则 , 使我们对材料内部的结构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利用 6W 法则培养学生提取概括能力、检验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利用结构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还有 以历史为中心的角度变换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感激荡法。 这些方法策略的例举也并非随意开展而是循序渐进,从重知识与能力到过程与方法的能力培养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铺垫三维目标合而为一又各 有侧重,让我们对不同的史料不同的角度的史料教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 多则史料 对其内在的

12、逻辑进行分析建构。 根据史料之间的内在逻辑 史料间 有“阐明”与“冲突”,“呼应”与“铺陈” 等。 史料间的冲突又有事实之争、义理之争、解释之争。不同逻辑关系史料之间的处理运用既能提高学生对史料的认识分析能力也能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涉及到 不同教学目的对史料进行选择、处理,正如书中所选的王家范教授的一段话:“ 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治史者与史料的对话,是历史学科永动的审美过程,乐趣在其中,艰辛也在其中。”策略只是史料教学的开头,前面的天地,还更广阔。 2.教师对史料教学的开展有 初步 的 设想和路径 。建立在对史料运用方法的认识的基础上课堂教学 开始注重对史料运用的系统的方法指导和训练) 。首先重

13、视循序渐进 教师组织示范 。从 单则史料的 6W 法则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对史料的内部结构进行解读,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史料解读的基本路径。尤其是高一学生 (新中国外交一课的史料运用举例) 。在此基础上对多则史料的功能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史料教学除知识方法传授外,还要 明确 不 为教 史料 而教,史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因而在教学中应重视三维目标的合一。如多则相互冲突史料可以在义理之争的背后透射出某种价值观,在解释之争的背后使学生意识到“只有争议而非定论才是历史的常态”“盖棺不一定定论”。如辛亥革命成败的争论,新航路开辟的评价等通过相互冲突的史料使 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更加多元、深刻,更重

14、要的是经过史料教学使学生不再固守教材囿于传统,不断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 质疑批判精神。最后在史料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示范和学生主动相结合。在对史料教学有相关的示范基础上还需要有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参与对史料的结构解读,对不同史料间内在逻辑的解读,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相关的课题选择寻找机会帮助学生学习对史料进行收集和处理。 三 是对史料的收集认识更加全面。 史料的收集是史料教学的前提。本书对于如何收集史料有切实的指导。既有关于如何收集史料的来源、方法指导又有关于史料选取的原则把握 。本书作者提出了关于史料的六个来源。 1.充分利用教科书中已有的史料。 2.从历史专业著作中查找史料。 3.从历史专

15、业论文中寻找史料。4.从网络资源中寻找史料。 5.从高考试题中 撷取 史料。 6.从我们的生活中选取史料。(包括期刊中的史料、影视频道、家庭收藏、地方名胜古迹、民俗传说等)。作者还分析了不同的史料各自的利弊在史料的收集能力上给我很大的启发。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有史料。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思所想所用无一不带有史料色彩,家里的一只碗学校里的一口井都承载着历史。正如书中所说无意史料比有意史料更能反映历史发展的真实 面貌。 四是重视对史料资源库的构建 和运用 。 除了在本书前面三个环节所举的史料教学的案例之外,另外还有专门的关于如何建设史料资源库的示范。这里不仅有“鱼”还有“渔”。 粗略看来本书提供的

16、案例涉及到我们教材的三本必修还有关于选修一、选修四等多本教材内容,即使没有自己的对史料的收集和处理,单单 运用本书提供的 史料就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有许多新的亮点,使我们的课堂更有趣更有思维含量。同时也给我们的命题提供了许多素材。 “问君哪得清如渠,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作者们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座不竭的宝库,因为他们提供的不仅是素材,还有收集运 用这些素材的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今天史料教学又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不但未受冷落,还以新的形式被提上了新的高度。 当前,教育部在修订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时,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修订时,亦

17、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业质量标准作为重点。 史料实证被确定为历史学科七大核心素养之一。新的课程标准指出 “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的人文社会学科。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 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 ”“ 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并经过思辨与探究而判断史料是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与探究的问题自行进行史料

18、的搜集与鉴别,考察史料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并使学生形成实证意识,教会学生运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 ” (引自叶小兵教授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 2015 学年的新学考选考试卷也已纷纷登台亮相。无论是过去的浙江省自主命题还是今天的选考试题中都明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因而在当前形势下阅读本书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们自身在史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借鉴吸取营养,争取带着更新的教学理念认真做好史料教学。 史料教学的成功将会带来课堂教学的一场成功的革命,我们的教学也将会更有智慧。 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也是方法策略,更多的是价值理念的转变。期待我的改变带来课堂的转变,也期待你的改变和你的课堂转变。 后记 教学是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