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25768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隔震与耗能减震房屋设计, 本章要点 了解:隔震与耗能减震的概念与原理;隔震与耗 能减震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法;隔震结构 的有关构造措施;隔震装置与耗 能器的 类型与特点,2,.概述,传统的结构抗震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强度、刚度、延性)来抵御地震作用的,即由结构本身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这是被动消极的抗震对策。合理有效的抗震途径是对结构施加控制装置(系统),由控制装置与结构共同承受地震作用,即共同储存和耗散地震能量,以调协和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这种结构抗震途径称为结构减震控制。结构减震控制根据是否需要外部能源输入可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被动控制不需要外部能源

2、输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不依赖于结构反应和外界干扰信息的控制方法。( 2)主动控制需要外部能源输人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依赖于结构反应信息或外界干扰信息的控制方法。主动控制系统由传感器、运算器和施力作动器 3 部分组成。主动控制是将现代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结构抗震的高新技术。,3,.概述,( 3 )半自动控制不需要外部能源输人直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依赖于结构反应信息或外界干扰信息的控制方法。( 4 )混合控制不同控制方式相结合的控制方法。,4,.隔震结构设计,9 . 2 . 1 结构隔震的原理与隔展结构的特点 l.结构隔震的概念与原理()结构隔震的概念房屋基础隔震: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

3、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或系统)形成隔震层,把房屋结构与基础隔离开来,利用隔震装置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以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以减少建筑物的地震反应,实现地震时建筑物只发生轻微运动和变形,从而使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不损坏或倒塌。,5,.隔震结构设计,隔震系统一般由隔震器、阻尼器等所构成,它具有竖向刚度大、水平刚度小,能提供较大阻尼的特点。()结构隔震的原理基础隔震的原理就是通过设置隔震装置系统形成隔震层,延长结构的周期,适当增加结构的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少,同时使结构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像刚体一样,自身相对位移很小,结构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从而建筑物不产生破坏或倒塌

4、。 2 .隔震结构的特点 提高了地震时结构的安全性; 上部结构设计更加灵活,抗震措施简单明了; 防止内部物品的振动、移动、翻倒,减少了次生灾害; 防止非结构构件的损坏; 抑制了振动时的不舒适感,提高了安全感和居住性;,6,.隔震结构设计, 可以保持机械、仪表、器具的功能; 震后无需修复,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经合理设计,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a )传统抗震房屋、强烈晃动; ( b )隔震房屋、轻微晃动;,7,.隔震结构设计,3.隔震结构适用范围 医院、银行、保险、通讯、警察、消防、电力等重要建筑; 首脑机关、指挥中心以及放置贵重设备、物品的房屋; 图书馆和纪念性建筑;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

5、筑。,( c )传统房屋的地震反应; ( d )隔震房屋的地震反应,8,.隔震结构设计,9 . 2 . 2 隔震系统的组成与类型 1.隔震系统的组成隔震系统一般由隔震器、阻尼器、地基微震动与风反应控制装置等部分组成。()隔震器主要作用:一方面在竖向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水平方向具有弹性,能提供一定的水平刚度,延长建筑物的基本周期,以避开地震动的卓越周期,降低建筑物的地震反应,能提供较大的变形能力和自复位能力。常用的隔震器有叠层橡胶支座、螺旋弹簧支座、摩擦滑移支座等。()阻尼器主要作用:吸收或耗散地震能量,抑制结构产生大的位移反应,同时在地震终了时帮助隔震器迅速复位。常用的阻尼器有弹塑性阻

6、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9,.隔震结构设计,()地基微震动与风反应控制装置主要作用:增加隔震系统的初期刚度,使建筑物在风荷载或轻微地震作用下保持稳定。常用的隔震系统主要有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系统、摩擦滑移加阻尼器隔震系统、摩擦滑移摆隔震系统等。9 . 2 . 3 隔震结构的设计要求 1.隔震结构方案的选择隔震建筑方案的采用,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综合比较分析后确定。 2.隔震层的设置隔震层宜设置在结构第一层以下的部位。当隔震层位于第一层及以上时,结构体系的特点与普通隔震结构可能有较大差异,隔震层以下的结构

7、设计计算也更复杂,需作专门研究。 3 .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10,.隔震结构设计,9 . 2 . 4 隔震结构的抗震计算隔震结构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和时程分析法。9 . 2 . 5 隔震结构的构造措施. 隔震层的构造要求隔震层应由隔震支座、阻尼器和为地基微震动与风荷载提供初刚度的部件组成,阻尼器可与隔震支座为一体,亦可单独设计。必要时,宜设置防风锁定装置。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的连接构造,应符合有关要求。.隔震层顶部梁板体系的构造要求为了保证隔震层能够整体协调工作,隔震层顶部应设置平面内刚度足够大的梁板体系。隔震支座附近的梁柱受力状态复杂,地震时还会受冲切,因此,应考虑冲切和局部承压

8、,加密箍筋并根据需要配置网状钢筋。,11,.隔震结构设计,.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及圈梁的截面和配筋构造应符合有关规定。隔震后砖房构造柱设置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要求,12,.耗能减震结构设计,9 . 3. 1 结构耗能减震原理与耗能减震结构特点结构耗能减震: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连接缝或连接件、楼层空间、相邻建筑间、主附结构间等)设置耗能(阻尼)装置(或元件),通过耗能(阻尼)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或粘弹)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人结构中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震的目的。

9、耗能减震结构:装有耗能(阻尼)装置的结构。在传统的抗震结构中,主要依靠结构体系的滞回耗能消耗输人结构的地震能量,但因结构构件在利用其自身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的同时,构件本身将遭到损伤甚至破坏,某一结构构件耗能越多,则其破坏越严重。在耗能减震结构体系中,耗能(阻尼)装置或元件在主体结构进人非弹性状态前率先进人耗能工作状态,充分发挥耗能作用,耗散大量输入结构体系的地震能量,则结构本身需消耗的能量很少,,13,.耗能减震结构设计,这意味着结构反应将大大减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主体结构,使其不再受到损伤或破坏。耗能减震结构具有减震机理明确,减震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10、,结构能量转换途径对比,( a )地震输人; ( b )传统抗震结构; ( : )消能减震结构,14,.耗能减震结构设计,9 . 3 . 2 耗能减震装置的类型根据耗能机制的不同分:摩擦耗能器、钢弹塑性耗能器、铅挤压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等;根据耗能器耗能的依赖性分:速度相关型(如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和位移相关型(如摩擦耗能器、钢弹塑性耗能器和铅挤压阻尼器)等。9 . 3 , 3 耗能减震结构的设计要求. 耗能部件的设置耗能减震结构应根据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预期结构位移控制要求,设置适当的耗能部件,耗能部件可由耗能器及斜支撑、填充墙、梁或节点等组成。耗能减震结构中的耗能部件应沿结构

11、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设置,耗能部件宜设置在层间变形较大的位置,其数量和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合理确定。,15,.耗能减震结构设计,.耗能部件的性能要求 耗能器应具有足够的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的能力和恰当的阻尼;耗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宜大于 10 % ,超过 20 时宜按 20 计算。 耗能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初始刚度,并满足有关要求。 耗能器应具有优良的耐久性能,能长期保持其初始性能; 耗能器构造应简单,施工方便,易维护; 耗能器与斜支撑、填充墙、梁或节点的连接,应符合钢构件连接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构件连接的构造要求,并能承担耗能器施加给连接节点的最大作用力。 3 .耗能器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和有效

12、刚度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静力非线性法时,耗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可按下式估算,16,.耗能减震结构设计,当耗能器的阻尼系数和有效刚度与结构振动周期有关时,可取相应于耗能减震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值。当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时,耗能器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和有效刚度宜根据耗能器的恢复力模型确定。. 耗能减震结构体系的抗震计算分析耗能减震结构体系的抗震计算分析,一般情况下,宜采用静力非线性分析或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当耗能减震体系的主要结构构件基本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时,可采取线性分析方法作简化估算,并根据结构的变形特征和高度等,分别采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分析时:耗能减震结构的总刚度应为结构刚度和耗能部件有效刚度的总和;耗能减震结构的总阻尼比应为结构阻尼比和耗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的总和;耗能部件有效刚度和有效阻尼比,应通过试验确定。,17,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