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实验教案.docx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58902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实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实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实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实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实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八 年 级物 理 实 验 教 案上册理化生教研组邓 朕2014 年 9 月【实验一】测量平均速度教案【仪器和器材】 刻度尺、斜面、卷尺(皮尺)、小车 【步骤和记录】 【探究归纳】1.正确使用秒表测时间(1)认识秒表的功能键各种秒表一般都具有启动、暂停、回零三项基本功能。如图 3.4-1 所示。秒表的中间按钮为启动、暂停键,旁边按钮为回零键。(2)使用秒表的方法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3)秒表读数的方法首先弄清大表盘、小表盘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时间。秒表的最后读数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和。2.测物

2、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用秒表测出物体在某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利用了 = 求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实验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仪器和器材】 刻度尺、三角板(2 块)、卷尺(皮尺)、硬币 【步骤和记录】 一,刻度尺的检查 每次实验前都应先坚持测量工具并逐步养成习惯。使用刻度尺前应首先检查以下几点:1.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匀,刻线是否清晰;2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头,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 3弄清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即弄清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实验内容与数据记录: 1.测量长方体的边长 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 表格及数

3、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长方体的长/cm 长方体的宽/cm 长方体的高/cm 2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 测量示意图: 表格及数据: 3测量硬币的直径 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 测量示意图: 表格及数据: 问题讨论:(实验中我发现哪些问题及我的看法) 进一步地研究: 1黑板上有一段曲线,用什么辅助方法可以测量曲线的长? 2在只有米尺的情况下,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量出操场的长度,并与步量的结果比较? 3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测量出炒菜锅的深度。 4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测量你自己所穿鞋子鞋底的面积。【实验三】声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目的和要求

4、】认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仪器和器材】音叉(附共鸣箱),音叉槌,支架(吊着一个轻质小球)。【实验方法】实验一:声是怎样产生用音叉槌轻击音叉,音叉就会发出轻微的声音。用音叉跟吊在支架上的轻质小球接触,小球就会被音叉弹开(图1541),表明叉股在振动。用手指轻轻接触发声的音叉,可以直接感觉它的振动。如果捏紧音叉的叉股,使它停止振动,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实验二:声音怎样传播的将音叉从共鸣箱上取下,用木、铁、铜、玻璃或其他物质做成长约 3050 厘米、直径与音叉手柄直径相同的杆,插在共鸣箱上。把敲击后的音叉手柄放在杆上(图1542),共鸣箱发出同频率的声响。说明声音可以通过这些

5、固体传播。把装满水的量筒放在共鸣箱上,在音叉柄上套上一个直径比量筒小 12 厘米的软木塞,把敲击后的音叉柄放入量筒的水里(使塞子浸没 12 厘米)如图 1543 所示。共鸣箱也会发出同频率的声响,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水传播。【实验四】声音的特性【目的和要求】了解音调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和响度大小与声源振幅的关系。【仪器和器材】发音齿轮(齿数为 40、50、60、80),转台,硬纸片,音叉(附共鸣箱),音叉槌,吊在支架上的轻质小球。【实验方法】1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把发音齿轮固定在转台上,摇动转台,使齿轮匀速转动。再拿一块硬纸片接触其中一个齿轮的锯齿,如图 1551所示。纸片就振动起来,发出声音。改

6、变转台的转速,可以听到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也随着改变。转速越大,音调越高。保持齿轮的转速不变,用硬纸片接触不同的齿轮,纸片就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齿轮的齿数越多,硬纸片和它接触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实验表明:声音的音调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2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将音叉插在共鸣箱上,将吊在支架上的轻质小球贴近音叉的一叉股。用音叉槌轻敲一下音叉,小球被推开的幅度不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小;重敲一下音叉,小球被推开的幅度增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增大。表明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实验五】光的直线传播【目的和要求】1观察光在同一种物质里传

7、播的路线是直的;2观察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光的传播方向通常会改变。【仪器和器材】光的全反射实验器,如图 211 所示,包括光源和长方水槽。光源是直丝灯泡,外边用开有与灯丝平行缝隙的铁筒遮闭。长方水槽的前壁用玻璃镶成,后壁是涂有白漆的光屏。光源可插在水槽上方的圆孔内,也可插入水槽底部的玻璃圆筒内。【实验方法】1在水槽中盛一半水。将光源插到水槽上方的圆孔中,接通电源,转动缝隙的位置,在光屏上可以看到,光在水槽上半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带;再转动缝隙的位置,使缝隙朝下,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光带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偏折的情况。2将光源插到水槽底部的玻璃圆筒内,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8、,光在水槽下半部水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带;以及光从水进入空气中光屏显示的光带发生偏折的情况。【实验六】光反射时的规律【目的和要求】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仪器和器材】光的反射演示器,其结构如图 231 所示,M 是一块平面镜,镶在一块木板上,白色光屏 E 垂直固定在木板上,白色光屏 F 可以绕垂直于镜面的 ON 轴转动,E、F 屏上画有以O 为圆心的圆弧,上面标有刻度。平行光源,低压电源。【实验方法】1调整光源的位置,使一束光沿平面 E 内任一直线 AO 射到平面镜上的 O 点。绕 ON 轴转动平面 F,寻求由 O 点反射的光线

9、,只有当平面 F 和平面 E 在同一平面内时,才能在F 上见到反射光线,平面 F 在其他位置时,F 上都没有反射光线。得出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的结论。2平面 F 和 E 处在同一平面时,观察到光的反射,从E、F 屏上读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值,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在平面 E 内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重复步骤 2。总结得出反射定律。4先使平面 F 和 E 成任一夹角。转动光源的位置,在 E 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转动平面 E 找到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加深对反射定律的理解。【实验七】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目的和要求】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

10、成正立的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仪器和器材】平板玻璃一块,两根相同的蜡烛,木板一条(约60154 厘米)。木板中央有窄槽,可将平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木板的侧面从中央向两边画有等距离的刻线。【实验方法】1在玻璃后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的各处看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2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 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平板玻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的位置和蜡烛甲完全重合。

11、3观察蜡烛乙(物)和蜡烛甲(像)的位置,可以看到物和像的连线跟玻璃(镜面)垂直,借助于木板侧面的刻线,可得到物和像距镜面的距离相等。【实验八】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目的和要求】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仪器和器材】光具组,蜡烛。【实验方法】以凸透镜为基点,向烛台方向量出一倍焦距(即 100 毫米)、二倍焦距(即 200 毫米)的距离并作出标志。将烛台放在距透镜大于 200 毫米的位置上,移动毛玻璃屏,使毛玻璃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实像。观察这个实像,看它比实物是大

12、了还是小了,是正立还是倒立的。测出像距(即毛玻璃屏距透镜的距离),它与焦距、二倍焦距有什么关系?(大于、小于或等于)改变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按表 261 顺序进行实验。把每次实验的结果记入表中。像 的 性 质 像的位置物 距 u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虚像或实像 与物同侧与异 侧 像距 vu2fu=2ffu2fu=fuf【实验九】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仪器和器材】烧杯(或烧瓶),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试管 2 个(内径各约 35 厘米和 15 厘米,如果大试管过长可截短一点),与大小试管相配的软木塞(或

13、橡皮塞)2 个,烧杯(500 毫升),液体温度计(0100),纯萘粉(5 克左右),角匙,接近沸腾的热水(约 350 毫升),一小团疏松的细铜丝,其余除搅拌器、冷水、滴管不用外同方案一。【操作】(1)将小塞子中心钻一孔插入温度计,再把温度计伸入小试管下部预先放入的一小团细铜丝之中。用角匙向小试管内均匀地加入纯萘粉,直至萘粉将细钢丝盖没。调整温度计的位置,使它位于萘粉柱的中心偏下处,但不接触管底。(2)如图 318 所示,将大塞子中心钻洞插入小试管,并通过大塞子把小试管固定在大试管中,使两个试管各处的间隔尽可能均等。再把大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使它不接触烧杯的壁和底,而水面略高于小试管中萘粉柱的顶面。(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让水保持沸腾状态,同时使小试管中的萘粉不断得到加热。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约 70时,每隔一分钟或半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萘的温度,直至萘温升至 85左右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