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析化学(上)前言分析化学是高等医学教育药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为学生讲授专业课和生产实习时所必需的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通过严格的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有关科学实验的技能,为学习后修课程和以后参加医药卫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中药学等各个学科都有广泛应用。分析化学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分析化学(上)即化学分析是以物质的化 学 反 应 为基 础 的 分 析 方法。主要包括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重量分析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本大纲适
2、用于药学本科专业学生。 教学总时数为 72 学时,课堂教学与课间实习学时数比为 1:0.7。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及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了解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等;了解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熟悉分析化学的重要文献种类。二、计划学时数:1 学时三、教学内容:(1 学时)(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学科定义;任务;作用2(二)分析化学的发展三次巨大变革;六个活跃的领域。(三)分析化学的分类结构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化学分析与仪器
3、分析;定量、半微量与超微量分析;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四)分析化学的步骤包括分析任务和计划、取样、试样制备、分析测定及其结果计算和表达(五)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化学文献(参考书、杂志)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误差的来源、性质;掌握误差及偏差的表示方法;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意义与关系;熟悉误差的传递;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掌握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二、计划学时数:8 学时三、教学内容:(8 学时)(一)概述误差的来源(二)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的传递;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三)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有效数
4、字;运算法则;数字修约规则。(四)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3t 分布;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相关与回归。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表示方法;掌握滴定分析的计算方法;熟悉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条 件 ) 。二、计划学时数:3 学时三、教学内容:(3 学时)(一)概论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滴定方式。(二)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浓度表示方法。(三)滴定分析的计算计算依据;应用实例。(四)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分布系数和副反应系数;电荷平衡和质量平衡
5、;化学平衡的系统处理方法。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酸碱质子理论和酸碱溶液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酸碱溶液的酸度计算方法(包括强酸强碱溶液、一元弱酸弱碱溶液、多元酸碱溶液、弱酸和强酸的混合溶液、弱酸混合溶液和缓冲溶液) ;熟悉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变色原理、变色范围以及常用指示剂;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包括强4酸滴定强碱或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强酸滴定弱碱、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多元碱的滴定) ;熟悉滴定终点误差的表示方法;了解常用的酸碱标准溶液及滴定方法。熟练掌握混合碱的分析、极弱酸(碱)的滴定、铵盐中氮的测定、酸碱滴定法测定磷、硅、氟酸钾法的测定硅、有机化合物中氮的测定等,
6、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熟悉非水滴定中常用溶剂的分类及性质;掌握不同溶剂中酸碱反应的原理;了解溶剂的选择方法;掌握非水溶剂中酸碱的滴定方法。二、计划学时数:13 学时三、教学内容:(9 学时)(一)概论酸碱滴定法的基本概念。(二)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质子论的酸碱概念;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酸碱溶液的 pH 计算。(三)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影响因素;混合指示剂。(四)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强酸(强碱)的滴定;一元弱酸(碱)的滴定;多元酸(碱)的滴定。(五)滴定终点误差强酸(碱)的滴定终点误差;弱酸(碱)的滴定终点误差。(六)非水滴定法的概念及特点;非水滴定法的应用。溶剂的分类;溶剂的性质;溶剂中
7、的酸碱反应;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指示剂;应用。(六)应用与示例常用的酸碱标准溶液;常用的滴定方法。5四、实验内容:(4 学时)食醋中总酸度测定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简单配位络合物、螯合物、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的螯合物等的结构及特点;络合物中溶液中的离解平衡:掌握络合物的稳定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金属离子缓冲溶液、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等概念及相关计算;掌握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络合滴定曲线、终点误差、准确滴定判别式、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金属离子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及其消除、常用指示剂的配制
8、方法及用途;理解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选择滴定的可能性、选择滴定中的酸度控制、利用掩蔽剂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络合滴定中常用的掩蔽剂;了解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熟练掌握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并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二、计划学时数:13 学时三、教学内容:(6 学时)(一)概述配位滴定法的概念;氨羧配位剂。(二)基本原理稳定常数和累积稳定常数;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配位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滴定终点误差。(三)滴定条件的选择酸度的选择;掩蔽剂的选择。(四)标准溶液标准溶液和指示剂的配制;标准溶 液的标定。6(五)滴定方法与示例滴定方法;应用。四、实验内容:(7 学时
9、)(一)牛奶中钙含量测定(4 学时) ;(二)胃舒平中铝、镁含量测定(3 学时)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能斯特公式、条件电位、氧化还原平衡常数、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等概念及相关计算;掌握可逆氧化还原体系的滴定曲线、不可逆体系的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等;重点掌握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溴酸钾法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二、计划学时数:25 学时三、教学内容:(10 学时)(一)概述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概念。(二)氧化还
10、原反应条件电位及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和速度。(三)氧化还原滴定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前的预处理。(四)碘量法原理;标准溶液;指示剂;标定;直接碘量法;剩余碘量法;置换碘量法。(五)高锰酸钾法7原理;标准溶液;指示剂;标定;应用。(六)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溴酸钾法及溴量法;铈量法;高碘酸钾法;亚硝酸钠法;重铬酸钾法。四、实验内容:(15 学时)(一)高过氧化氢含量测定(3 学时)(二)L-胱氨酸含量测定(4 学时)(三)葡萄糖含量测定(4 学时)(四)水中化学耗氧量测定(4 学时)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银量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的基本原理及测
11、定方法;了解其他的沉淀滴定法;熟悉常见卤化物的银量法测定。了解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及分类;掌握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熟悉挥发法、液液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沉淀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溶解度和溶度积概念及相关计算、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了解沉淀的类型和形成过程、晶核的形成、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生成、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等,包括共沉淀现象、继(后)沉淀现象、减少沉淀玷污的方法,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均匀沉淀法,有机沉淀剂的特点、有机沉淀剂的分类;熟练掌握换算因数、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二、计划学时数:9 学时三、教学内容:(5 学时)(一)沉淀滴定法1概述沉淀滴定法的基本概念;常见方法。82银量法滴定曲线;分步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3应用与示例无机卤化物和有机氢卤酸盐的测定;有机卤化物的测定。(二)重量分析法1概述重量分析法的概念;分类。2挥发法直接法;间接法;应用。3液液萃取法萃取分离的本质;分配定律;分配比;萃取效率;分离因子与分离系数;萃取类型。4沉淀法沉淀形态与沉淀的形成;影响沉淀完全程度的因素;沉淀的纯净;沉淀的条件;沉淀的过滤、灼烧与干燥;称量形式与结果计算;示例。四、实验内容:(4 学时)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