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 台 县 地 质 地 貌.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62325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凤 台 县 地 质 地 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凤 台 县 地 质 地 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凤 台 县 地 质 地 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凤 台 县 地 质 地 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凤 台 县 地 质 地 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凤 台 县 地 质 地 貌一、地 质 1.1 地层 凤台县在大地构造上属淮河台彻,长期受下降运动控制,地面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仅淮河南岸大山和凤台林场以及县城西部刘集一带。出露元古界和古生界地层。构造形迹则以断裂构造为主,且多隐伏于第四系之下。 青白口系 零星分布凤台县城西部刘集和温河南岸蒋嘴等地、为青白口系的八公山群,自下而上分为首店组、历山组和刘老碑组,主要岩层为砾岩、含砾砂岩、铁质砾、细粒砂岩和钙质页岩等,大约 8.5 至 8.0 亿年前沉积而成、生物化石以微小植物为主,如大型疑源类的球藻亚群等。 震旦系 分布凤台县淮河南部大山、凤台林场和县城西郊际部、八里塘一带、以震旦系徐淮群的 40

2、 里长山组、九里桥组、四顶山组为主,出露面积都不大、主要岩层为含砾砂、长石英砂岩、钙质石英粉砂岩、含粉砂灰岩、含粉砂白云质灰岩、钙质粉砂岩和页岩等、约于 70 至 60 亿年前沉积成岩、除含微小植物化石外,还含蠕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化石。 寒武系 分布凤台县淮河南岸大山、凤台林场、孔庄和山口村、刘集一带,在淮河南岸成片分布,是石质基岩中出露面积最广的地区、下寒武纪右凤台组和猴家山组,岩层以一套灰黄及灰红色砾岩、长绿色页岩、灰红色砂质灰岩、硅灰质白云岩、泥灰岩、灰岩等为主;中寒武纪有毛庄和徐庄绍,岩层以灰岩、粉砂质页岩、粉砂岩、白云质灰岩、长石石英砂岩、含泥质石英粉砂岩等为主,生物化石含大量三叶虫、

3、腕足类、腹足类和软舌螺等。 石炭系 零星分布凤台林场,中、上石炭纪本溪组、太原组,岩层以粘土岩、粉砂质泥岩、肉红色灰岩、白云岩、结晶岩、结晶灰岩、页岩等为主。生物化石有腕足类、植物等。 二叠系 零星分布县内淮河南岸孔庄附近。上二叠纪上石盒子组、干石峰组,岩层有征及绿色泥岩粉砂岩、砂岩、石英岩、长石、石英砂岩、炭质泥岩等,中含2 至 6 层煤层。共厚 150 至 600 余米。生物化石含植物化石井 30 属 40 种,以探植物占优势,并发现无脊椎和脊椎动物化石。 第四系 分布凤台县淮河以北和沿淮地带、有中更新纪潘集组,主要为一套深灰灰白及灰黄含砾中一粗砂、中一细砂、砂质粘土,广泛分布县内平原地区

4、,厚度由南向北增厚,由冲积物组成;上更新纪茆塘组,以棕黄色粉砂、砂质粘土、粉砂质粘土为主,冲积物组成,上覆于中更新纪潘集组之上;全新纪怀远组分布于沿淮和西淝河沿岸,为灰色砂砾石、淤泥质粉砂、粉砂质淤泥,为典型冲积物。 1.2 构造 断裂 尚塘断裂东西走向,断面向北倾斜,倾角约 70 度,为刘府断裂的组成部分,在凤台县境约长 15 公里,西自利辛县入境,北延至蒙城县境内。 褶皱桂集向斜,为淮南复式向斜之一部,以桂集为中心,向东、西至县界,境内约长 30 公里,大部分为第四系覆盖。 丁集背斜是潘集背斜向西北延伸部分,在境内长 14 公里左右,西北走向,平面上略有弯曲,轴部在西北部倾斜。 1.3 矿

5、藏 凤台县矿藏资源丰富,经普查勘探表明,以煤为主兼有其他多种矿藏资源。煤炭 境内煤储藏量达 100 亿吨、主要分布在王集、花家湖、八里塘、张集、桂集、丁集、顾桥、马店、城关和大山等地。 磷矿境内储藏量为 180 万吨、主要分布在淮河东岸山区和刘集乡等地。1953 年起正式开发利用。 紫砂石 境内储藏量为 7O 万吨、主要分布在淮河东岸山区。尚未开发利用。高岭土 境内储藏量为 3000 万吨。主要分布在淮河东岸山区,可作耐火原料。石灰岩 分布在县境山区矿层长达 10 公里,储量丰富。可生产 400 号、500 号水泥并可烧制石灰等建筑材料。 石英石 分布在境内黄土山一带,储量较大可供一中型玻璃厂

6、生产百年、昼 1958年曾兴建一个玻璃厂后停办。 锰矿 分布在大山镇的准磷、张庄东南山上,储量不大、呈鸡窝状。 铁矿 分布在县城东南的太平山、狮子山、马家洼等地,储量不大,是鸡窝状,不易大规模开采。 二、地 貌 2.1 地形 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 40 至 19 .45 米不等,地面自然比降为 17000 至 110000、由于河流变迁,交替沉积,以及历次黄、淮泛滥的侵蚀和堆积,加之人为活动的影响,形成“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点、淮河以北,地面平阔;沿淮河和西淝河两岸,由于此次汛期涨水而沉积泥沙形成了0.5 至 2 公里的河漫滩涂(即低洼湾地)西淝河与淮河接口处,因汛期受淮河水洪峰顶

7、托倒灌向西南泛滥,并反复冲刷。使河面扩展增宽波浅形成董峰湖河口湾地因淮河泛滥土地化积物的包围阻隔,形成了典型的焦岗湖牛轭潮洼地、焦岗湖以南为自然堤系经常泛滥的淮水携带泥沙沉积而形成的缓岗。淮河南岸与江淮丘陵衔接局部为石灰岩残丘,山脊自东向西,为剥蚀构造的低山丘类型。2.2 丘陵 县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在南和东南鄙,距县城 7 至 25 公里处,是剥蚀构造带,主要在大山镇的淮磷、后胡、芦塘、局沈、投子集等行政村以及李冲回族乡和刘集乡境内,犹如岛形突出地面。系由震巨纪和寒武纪部砂岩、页岩和石灰岩构成,相对高度仅 40 至 70 米,坡度小于 35 度、丘坡基岩裸露,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在淮

8、河北岸有曼山俗称归山、孤山、乱山等;在淮河西岸有禹王山、峡石山等;在淮河南岸有烟撤山、孙家大山、马蹄山、老母猪山、禹王山、本好石山、三峰山等 100 余个山头,均系舜耕山脉,由西南磁石山 D入县境,峋蜒东南,长约 15 公里。 在大山镇的淮磷和李冲回族乡的江都孜、杨易瞰、王岗孜一带,是由全新纪坡积物组成的山麓堆积带。向平原倾斜坡度约 5 度。顺坡宽度约 2 公里。冲沟转发育、浅平,平均深度约 1 米宽 1 至 5 米,属小型冲沟。 2.3 平原 河谷平原 主要分布在西淝河、港河、架河两岸,包括张集大部、毛集西北部、桂集东西部、钱庙东部、马店西部等、河谷平原向下游和河间地倾斜。但相差 3 至 7

9、 米,宽度 0.5 至 15 公里。 淮河干流沿岸,有面积较大的低河漫滩,加重峰湖、老婆家湾、沈台孜、马家湾、灯草窝孜等,河漫滩在河床之外的谷底平坦地区,通汛时被水淹没,汛退后仍可作耕地、由于河流不同时期交互沉积,以及下切和再沉积的作用,地形有微度起伏、离河床近的为沙,远的为淤、河漫滩沿河槽呈不对称分布,西淝河漫滩,东窄西宽;淮河漫滩也是东窄西宽,高差可至 3 米。河间平僚 主要为西抓何、港河、架河等两河之间的平原、成土母质由古河流沉积物和近代黄泛沉积物组成,地形平坦,海拔 22.5 至 25.6 米,面积约 68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47。其中有河间洼地、河堤内外洼地、河口洼地和碟形洼地等

10、、沿淮河大堤,自大古堆、山口西线及沿西现河河间小堤至杨树一带,均属河间洼地及河堤内外洼地类型、包括万嘴孜、彭岗、福镇、苏权、陈岗、相圩等 15 个村海拔 20 至 22.9 米之间、其共同特点是洼地中心部位无常年积水现象,但季节性积水明显,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 1 米左右,故内涝严重、董顿湖系湖相沉积上发育的洼地,民国 27 年(1935 年)后,由于黄泛夺淮,给颖河、西肥河道带来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近淮河道,沉积堆积成自然堤。远淮河道,系静水沉积质地较粘,造成黄淤覆盖平原,属典型的河口洼地地势由沿河向湖内倾斜,比降为 1500 至 11000 地面高程在海拔 17 至 22.5 米之间。有通汛水面辽阔,汛后露出地面的特点。波形洼地 因地形像碟子而得名、分布在沿淮河、西淝河、染河、港河、茨淮新河两岸。马店、顾桥、工集、桂集、张集等地区,均有碟形洼地,但尤以淮河干、交流交汇处较多,是河流与湖泊的间隔场所。地势西北高于东南,边缘向中央倾斜,放是微凹状。局部洼地地下水位较高,有常年积水现象,涝情较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