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2012 菏泽)2012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3.(2012 大连)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
2、声音,发声的物体是()A.手指 B.琴弦C.弦柱 D.空气4.(2012 江西)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5. 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轻重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6. 如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教室里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声音更响亮B.能把
3、回声和原声区分开,一般离障碍物的距离在 17 米以上C.冬季在空旷的雪地里显得特别寂静,原因是积雪吸收声音D.大礼堂的墙壁制成粗糙不平的形状,是为了加强声音的反射,使声音更加洪亮8.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部分后,铃声明显变小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河里的游鱼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9.往暖瓶中倒开水,你听到的声音是()A.暖瓶的振动并由空气传来的B.暖瓶中水的振动并由暖瓶传来的C.暖瓶中空气柱的振动并由空气传来的D.暖瓶
4、的振动并由大地传来的答案:1.D 解析: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目的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使我们得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这一结论.2.B 解析: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并非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A 对、B 错;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并充分利用了回声,使声音洪亮,C、D 对.故选 B.3.B 解析:手拨动琴弦,琴弦振动发出声音,故选 B.4.C 解析 :选项 A 是限速 100 km/h,选项 B 是限重 20 吨,选项 C 是禁止鸣笛,选项 D 是距离南昌 20 km,故选 C.5.A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振动,贴近面颊有“麻”的感觉.这是
5、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故选A.6.B 解析:太空中没有空气,是真空,不能传声;而飞船舱内有空气,可以传声,能直接对话.选 B.7.D 解析:在教室里说话由于墙壁的反射,形成回声,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更加响亮,A 对;若要区分回声和原声应当回声比原声晚 0.1 s 以上,据 v 声 =340 m/s,可算出离障碍物距离至少应在 17 米以上,B 对.积雪表面粗糙不平,不易反射声音,回声很弱,C 对;大礼堂墙壁制成粗糙不平,是减弱反射,减小回声,D 错.8.B 解析:A 项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部分后铃声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 项发声的音叉在水面激起水波,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C 项岸上的说话声会吓跑河里的鱼,鱼听到了声音,说明水可以传声;D 项听到了两次敲击声,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不同,故选 B.9.C 解析:向暖瓶中倒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暖瓶里的空气柱发生振动并通过空气传来的,发声体和介质都是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