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2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二、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三、复习内容本章的知识重点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四、知识梳理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 复习过程(1)透镜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
2、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 典型光路3、填表:例题 1:1、(2006 广州)画出图 13 中的光线 AB 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2、(2006 北京朝阳区)如图 9 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形状 性质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化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F F F FFF图 93、(2006 四川乐山)在图 1
3、 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4、(2006 厦门)在图 12 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例 2 (2006 临沂市)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 镜、光屏的中
4、心 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 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 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 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 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 位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像的性质物距倒、正 放、缩 虚、实 像距 应用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2f 幻灯机uu 放大镜1、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上面的原理制作的。 例题 3:(2006 桂林)一次
5、,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 “实”或“虚” ) 。例 4 (2006 南通)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 30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2、在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
6、距离在 2 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实验表明,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用来观察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堂上练习1、(2006 内蒙)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答:(1) (2) (3) 2、(2006 泰安)根据下面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3、(2006 襄樊)在圆形鱼缸中喂养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 镜。4、(2006 黑龙江 )在森林
7、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镜,对太阳光有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 复习过程例题 1:(2006 宜昌)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例题 2:(2006 成都)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8、后,用凸透镜矫正。图 8例 3 (2006 镇江)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例 4 (2006 长春)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些(选填“强”或“弱”)。二、堂上练习1、(2006 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
9、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 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 2 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a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 b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d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 b 点成的像比它放在 c 点成的像大2、(2006 衡阳)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 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3、(2006 北京市)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
10、向如图 16 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 12cm 处时,如图 16 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 。4、根据图 34(a)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三、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 复习过程例题 1:(2006 成都)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 10cm,小刚用它 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 50cm 处向 12cm 处移动的过程中(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例题 2:(2006 福州)如图 12
11、 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这时,周倩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1)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_(2)图 13 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周倩同学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B、 C、 D、二、堂上练习1、(2006 镇江)一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 50cm 处移到 15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
12、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2、(2006 徐州) 下列光学仪器中,不属于凸透镜应用的是(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显微镜3、(2006 盐城)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4、(2006 锦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三、教学反思第四章 物态变化一、单元复习目的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3掌握熔化、凝固、
13、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4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5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6.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二、重点难点:1、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框架 2、解答疑难问题三、复习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知道物质三态变化的各种热现象,知道在各种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情况,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生活、生产中或自然界中的现象。 各种热现象中,晶体的熔化、熔点,液体的沸腾、沸点,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等讲授知识的重点。作为预备性知识
14、,本章开头讲的是温度、温度计。讲授时,液体温度计是重点。四、知识梳理定义温度 摄氏度的定义工作原理测量 实验用温度计种类 体温计寒暑表使用定义熔化 吸热晶体熔化规律非晶体熔化特点定义凝固 放热晶体凝固规律非晶体凝固特点定义汽化 吸热 方式固液之间气、液之间物 态 变 化定义液化 放热液化方法定义升华 吸热实例定义凝华 放热实例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这一章主要内容有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方面的热现象。这些热现象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因此,在讲授本章各种热现象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并组织学生动手做好海波的熔化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同时教师要
15、做好碘升华等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基础练习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 2.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摄氏度;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摄氏度。 3.常用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1;医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从 35到 42;最小刻度是 0.1摄氏度。 4.温度计要能正确使用,使用前首先要搞清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它测水的温度时,要注意:(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 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水中,观察时视线与液柱上
16、表面相平。 5.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反之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6.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只有对晶体来说熔化和凝固都有固定的温度,称为熔点和凝固点。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而从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8.沸腾与蒸发的不同点是: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它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9.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的就越快。10.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可
17、以液化;在常温下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液化。 1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而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凝华。 三、复习过程(1) 、温度气、固之间物 态 变 化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度,沸水的温度为100 度,它们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叫 1 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 3 摄氏度或负 3摄氏度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
18、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量程 -20110 -3050 3542分度值 1 1 0.1所 用液 体 水 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
19、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例题 1 2006 眉山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 ,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二)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1) 熔化:1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2 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 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3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都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还有一
20、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而且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4 熔化规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5 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6 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萘的熔点为 80.50C。当温度为 790C 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 810C 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 80.50C 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 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 0C,在北
21、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 0C,此时水银已凝固; 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7 熔化吸热的应用: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鲜鱼保鲜,用 00C 的冰比 00C 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2) 凝固:1 凝固现象:“滴水成冰” “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2 凝固规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3 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4 凝固放热: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炼钢厂, “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热)例题 22006 黄冈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A 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涂酒精以缓解症状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例题 3 2006 石家庄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