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3 特色疗法(一)特色疗法总论针刺疗法简介【定义】又称刺法,是指采用各种不同的针具,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运用各种方法激发经气,以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意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拔火罐疗法简介【定义】拔罐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燃火、抽气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意义】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等功效,达到治疗疾病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艾灸疗法简介【定义】灸法是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意义】
2、艾灸有六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刮痧疗法简介【定义】刮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牛角或玉石等器具,在体表的某些部位反复刮动,使皮下出现红色或紫色瘀斑,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方法,具有调 整 阴 阳 、 活 血 祛 瘀 、 舒筋 通 络 之功效。【意义】利 用 刮 痧 器 具 , 刮 试 经 络 穴 位 , 通 过 良 性 刺 激 , 充 分 发 挥 营 卫 之 气 的 作 用 ,使 经 络 穴 位 处 充 血 , 改 善 局 部 微 循 环 , 起 到 祛 除 邪 气 , 疏 通 经 络 , 舒 筋 理 气 , 驱 风 散 寒 ,清 热 除 湿 , 活 血 化
3、 瘀 , 消 肿 止 痛 , 以 增 强 机 体 自 身 潜 在 的 抗 病 能 力 和 免 疫 机 能 , 从而 达 到 扶 正 祛 邪 , 防 病 治 病 的 作 用 。穴位帖敷疗法简介【定义】穴位帖敷疗法是把所需的中药制成一定的剂型(粉、糊、膏等)敷贴于穴位上,利用药物对某组穴位的刺激和其药理作用而达到治病目的的方法。【意义】适用范围广,我科主要运用于胃脘痛、泄泻、腹痛、呃逆、胁痛、便秘、脂肪肝、高脂血症、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功能:温经活血行气止痛调和阴阳健脾和胃健脾止泻中药熏蒸疗法简介【定义】中草药蒸汽疗法又叫中草药熏蒸疗法、中草药汽浴疗法。是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药液蒸汽来熏蒸人体一定
4、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适应证:主要适用于痰湿体质的调养、胃脘痛、泄泻、腹痛、呃逆、胁痛、便秘、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意义】功用及效应: 由于蒸汽对身体的蒸腾作用,可使全身经络涌动,药力经皮肤腠达脏腑,无处不至,振奋气机,推血运行,故可起到调节营卫,滋养津液,濡润肌肤,健脾和胃,壮肾利水的作用。由于蒸熏时使用适当的中草药,又可有解表和中、消肿祛湿、散寒等功效。因此,蒸汽法可用来治疗风寒湿三邪所致病症,以及气虚下陷、气血瘀滞、湿阻脉络等病症,并可用于养生保健。穴位注射疗法简介【定义】穴位注射法,又称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它是在针刺腧穴治疗疾
5、病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的药理作用,使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意义】凡是适应于针灸治疗的疾病,基本上均可用穴位注射法。我科主要适用于胃痛、泄泻、腹痛、呃逆、胁痛、便秘、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功用: 活血通经、行气止痛 调和胃肠、止泻降逆 激发经气、调和阴阳 温阳益气、升提补虚烫熨疗法简介【定义】烫熨治疗是将配方好的中药炒热,装入药包中烫熨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意义】我科临床广泛运用于泄泻、胃脘痛、腹痛、痛经、术后胃肠动力减弱等病虚证、寒证,具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沐足疗法简介【定义】 “沐足疗法”是用药液浸泡洗脚治疗疾病的一种
6、方法,可起到上病下治、平衡阴阳作用,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其原理包括药物作用、穴位刺激、温热疗法等。【意义】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人体脏腑的 12 条经脉,其中有6 条起于足部,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双脚分布有 60 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沐足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舒通全身经络,从而达到祛病驱邪、益气化瘀、滋补元气的目的。主要适用于胃脘痛、泄泻、腹痛、呃逆、胁痛、便秘、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也可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及健康保健等。注入式埋线疗法简介【定义】注入式穴位埋线疗法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采用注入式操作方法将长约 0.31CM
7、的羊肠线埋入穴位内,通过羊肠线这种异种蛋白组织对穴位产生持久而柔和的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刺激,以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意义】主要适用于慢性胃痛、泄泻、腹痛、呃逆、胁痛、便秘、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作用及效应:针刺效应,埋针效应组织疗法效应穴位注射疗法简介【定义】穴位注射法,又称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它是在针刺腧穴治疗疾病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的药理作用,使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意义】凡是适应于针灸治疗的疾病,基本上均可用穴位注射法。我科主要适用于胃痛、泄泻、腹痛、呃逆、胁痛、便秘、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8、。(二)脾胃科常见病特色疗法详情腹 痛腹痛(bellyache)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症状而言。可见于多种脏腑疾患,其中痢疾、泄泻、肠痈、妇科经带病症等另说各篇,可参照施治。腹部内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体表为足阳明、足少阳、足三阴经、冲任带脉所过,若外邪侵袭,或内有所伤,以致上述经脉气血等受阻,或气血不足以温养均能导致腹痛。腹痛多见于内、妇、外科等疾病,而以消化系统和妇科病更为常见。【病因病机】寒湿暑热之邪侵入腹中,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邪滞于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若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寒邪内阻,气机窒滞,可以引起腹痛。若感受湿热之邪,恣食辛热厚味,湿热食滞交
9、阻,导致传导失职,气机不和,腑气不通,亦可引起腹痛。或情志抑郁,肝气横逆,气机阻滞,或因腹部手术后、跌仆损伤,导致气滞血瘀,络脉阻塞而引起腹痛。若素体阳虚,脾阳不振,气血不足,脏腑经脉失于温养,腹痛而作。尤其是足太阴经、足阳明经别入腹里,足厥阴经抵小腹,任脉循腹里,因此,腹痛与这四条经脉密切相关。【辨证】1 急性腹痛主症 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发病急骤,痛势剧烈,伴发症状明显,多为实证。兼见腹痛暴急,喜温怕冷,腹胀肠鸣,大便自可或溏薄,四肢欠温,口不渴,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紧者为寒邪内积;腹痛拒按,胀满不舒,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烦渴引饮,汗出,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者为
10、湿热壅滞;脘腹胀闷或痛,攻窜演,痛引少腹,得嗳气或矢气则腹痛酌减,遇恼怒则加剧,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者为气滞血瘀。2 慢性腹痛主症 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病程较长,腹痛缠绵,多为虚证,或虚实兼夹。兼见腹痛缠绵,时作时止,饥饿劳累后加剧,痛时喜按,大便溏薄,神疲怯冷,苔淡,薄白,脉沉细者为脾阳不振。 【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 通调腑气,缓急止痛。以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经及任脉穴为主。主穴 足三里 中脘 天枢 三阴交 太冲配穴 寒邪内积者,加神阙、公孙;湿热壅滞者,加配阴陵泉、内庭;气滞血瘀者,加曲泉、血海;脾阳不振者,加脾俞、胃俞、章门。操作 太冲用泻法,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寒证
11、可用艾灸。腹痛发作时,足三里用持续的强刺激 13 分钟。方义 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 “肚腹三里留” ;中脘乃腑会、胃之募穴;天枢位于腹部;三穴可通调腑气。三阴交调理足三阴经之气血。肝经原穴太冲,疏肝而通调气机,通则不痛。2、其他治疗(1)耳针法 选胃、小肠、大肠、肝、脾、交感、神门、皮质下。每次以 24 穴,疼痛时用中强刺激捻转,亦可用揿针或王不留行籽按压。本法适用于急慢性肠炎引起的腹痛。(2)穴位注射法 选天枢、足三里。用异丙嗪和阿托品各 50 毫克混合液,每穴注入0.5 毫升药液,每日 1 次。【按语】针灸治疗腹痛效果较好,如属急腹症,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凡适应手术的急腹症
12、,应转外科治疗。胃 痛胃痛(stomachache ) 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反复性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由于疼痛位近心窝部,古人又称“心痛” 、 “胃心痛” 、 “心腹痛” 、 “心下痛”等。 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心也。 ”后世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有了明确的区分。胃痛病位在胃,而及于脾,与“真心痛”发生于心系等之病证有本质的不同,临床应加以区别。胃痛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等病。【病因病机】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 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
13、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总之,胃痛发生的总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辨证】1 实证主症 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兼见胃痛暴作,脘腹得温痛减,遇寒则痛增,恶寒喜暖,口不渴,喜热饮,或伴恶寒,苔薄白,脉弦紧者,为寒邪犯胃;胃脘胀满疼痛,
14、嗳腐吞酸,嘈杂不舒,呕吐或矢气后痛减,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者,为饮食停滞;胃脘胀满,脘痛连胁,嗳气频频,吞酸,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诱发,心烦易怒,喜太息,苔薄白,脉弦者,为肝气犯胃;胃痛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或有呕血便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者,为气滞血瘀。2 虚证 主症 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兼见泛吐清水,喜暖,大便溏薄,神疲乏力,或手足不温,舌淡苔薄,脉虚弱或迟缓者,为脾胃虚寒;胃脘灼热隐痛,似饥而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或细数,为胃阴不足。【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 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经穴及募穴为主。主穴 足三里 内关 中
15、脘配穴 寒邪犯胃者,加胃俞;饮食停滞者,加下脘、梁门;肝气犯胃者,加太冲;气滞血瘀者,加膈俞;脾胃虚寒者,加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胃阴不足者,加三阴交、内庭。操作 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疼痛发作时,持续行针 13 分钟,直到痛止或缓解。内关、中脘均用泻法。寒气凝滞、脾胃虚寒者,可用灸法。方义 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下合穴, “合治内腑” ,可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2其他治疗(1)穴位注射法 选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脾俞。每次选 2 穴,诸穴可交替使用。以黄芪、丹参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 1 毫升,每日或隔日 1 次。
16、(2)耳针法 选胃、肝、脾、神门、交感、十二指肠。毫针刺用中等强度,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按语】1针灸对胃脘疼痛、上腹胀满不适、嗳气、恶心等症状效果较好。2胃痛的临床表现有时可与肝胆疾患及胰腺炎相似,须注意鉴别。3溃疡病出血在穿孔等重症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4平时注意饮食规律,忌食刺激食物。呕 吐呕吐(vomit )是临床常见病症,既可单独为患,亦可见于多种疾病。古代文献以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干呕。因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称呕吐。呕吐可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贲门痉挛、幽门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胆囊炎、胰腺炎等。【病因病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
17、降为顺,若气逆于上则发为呕吐。导致胃气上逆的原因很多,如风、寒、暑、湿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发呕吐;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误食腐败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导致食滞不化,胃气上逆而呕吐;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使胃失和降而呕吐;或因劳倦内伤,中气被耗,中阳不振,津液不能四布,酿生痰饮,积于胃中,饮邪上逆,也可发生呕吐。【辨证】1 实证主症 发病急,呕吐量多,吐出物多酸臭味,或伴寒热。兼见呕吐清水或痰涎,食久乃吐,大便溏薄,头身疼痛,胸脘痞闷,喜暖畏寒,舌白,脉迟者,为寒邪客胃;食入即吐,呕吐酸苦热臭,大便燥结,口干而渴,喜寒恶热,苔黄
18、,脉数者,为热邪内蕴;呕吐清水痰涎,脘闷纳差,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者,为痰饮内阻;呕吐多在食后精神受刺激时发作,吞酸,频频嗳气,平时多烦善怒,苔薄白,脉弦者,为肝气犯胃。2虚证主症 病程较长,发病较缓,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兼见饮食稍有不慎,呕吐即易发作,时作时止,纳差便溏,面色白,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弱无力者,为脾胃虚寒。【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 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募穴为主。主穴 内关 足三里 中脘 配穴 寒吐者,加上脘、胃俞;热吐者,加合谷,并可用金津、玉液点刺出血;食滞者,加梁门、天枢;痰饮者,加膻中、丰隆;肝气犯胃者,加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者,加
19、脾俞、胃俞;腹胀者,加天枢;肠鸣者,加脾俞、大肠俞;泛酸干呕者,加公孙。操作 足三里平补平泻法,内关、中脘用泻法。虚寒者,可加用艾灸。呕吐发作时,可在内关穴行强刺激并持续运针 13 分钟。方义 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宽胸利气,降逆止呕。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中脘乃胃之募穴,理气和胃止呕。2其他治疗(1)耳针法 选胃、贲门、食道、交感、神门、脾、肝。每次以 34 穴,毫针刺,中等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2)穴位注射法 选穴参照基本治疗穴位,用维生素 B1 或维生素 B12 注射液,每穴注射 0.51.0 毫升,每日或隔日 1 次。【按语】1针灸治疗呕吐效果良
20、好,因妊娠或药物反应引起的呕吐,亦可参照本节治疗。但上消化道严重梗阻、癌肿引起的呕吐以及脑源性呕吐,有时只能作对症处理,应重视原发病的治疗。2注意饮食调节和情绪稳定。胆 绞 痛胆绞痛(biliary colic)常见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和胆道蛔虫症。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系指细菌感染、高度浓缩的胆汁或反流入胆囊的胰液的化学刺激所致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区,伴有恶心、呕吐,右上腹胆囊区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和高热,或摸到肿大的胆囊。胆石症(cholelithiasis)是指胆道
21、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决定于结石的部位、动态和并发症,主要为胆绞痛,其疼痛剧烈,恶心呕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和高热。胆绞痛发作一般时间短暂,也有延及数小时的。胆囊炎、结石症可同时存在,相互影响。【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 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及俞募穴为主。主穴 胆囊穴 阳陵泉 胆俞 肝俞 日月 期门 配穴 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黄疸者,加至阳;发热者,加曲池、大椎。操作 毫针泻法。方义 胆俞配日月,肝俞配期门为俞募配穴,每次用一组,选取右侧,以疏肝利胆而止痛。阳陵泉为足少阳之合穴,以利肝胆之腑。胆囊穴为治疗胆腑疾病的经验穴。2其他治疗耳针法 选肝、胰胆、交感、神
22、门、耳迷根;急性发作时用毫针刺,强刺激,持续捻针;剧痛缓解后再行耳穴压丸法,两耳交替进行。(二)吐血吐血(hematemesis)又称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其血色鲜红或呈褐色,常混有食物残渣;呕血量大时鲜血夺口而出,若不急救,常危及生命。吐血常并发黑便。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和肝硬化并发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及肿瘤等。【治疗】治法 和胃止血。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 足三里 公孙 膈俞 内关 配穴 胃热者,加内庭;肝火者,加行间;久病体虚者,加关元、气海,灸隐白。操作 足三里、公孙用补法;膈俞、内关用泻法。方义 足三里、内关和胃止呕。脾统血,公孙为脾经穴,又通冲脉,冲为血海,故可
23、健脾止血。膈俞为血之会穴,取之理血宁血。(四)便血便血(hematochezia)是血从大便而下,或便前便后,或便与血相混杂,甚至单纯下血者,统称为便血。便血量多少不一,血色鲜红或暗红。本证常见于消化道出血、痔疮、脱肛、肛裂、直肠息肉、肿瘤等。【治疗】治法 清热化湿,化瘀止血。以督脉、足太阳经穴为主。主穴 长强 承山 大肠俞 脾俞 次髎 配穴 劳倦内伤者,加百会、命门、关元;湿热下注者,加太白、阴陵泉。 操作 脾俞用平补平泻法,余穴用泻法。方义 长强为治疗脱肛和肠风下血之要穴。承山、大肠俞、次髎为足太阳经穴,膀胱经别入肛中,故可疏导肠道气机,同为治疗后阴病的主穴;脾俞健脾化湿。积 滞积滞(in
24、digestion)是指由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引起的胃肠疾病,临床以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为主要症状。积滞与伤食、疳证等有密切关系。若伤于乳食,经久不愈,可发展为积;积久不消,迁延失治,可转化为疳。三者名异而源一,而病情有轻重深浅不同,故治疗应相互参考。【病因病机】多由喂养不当,乳食过度,或过食生冷肥甘及难以消化食物,脾胃受损,致使脾胃运化失司,气机升降失常,而成积滞;或因小儿脾胃素弱,或病后体弱,一旦饮食稍有不当,则停滞不消,而成虚中夹实的积滞。【辨证】主症 食欲不振,胃脘胀满或疼痛,呕吐酸馊乳食,大便酸臭,或溏薄或便结,舌苔腻。兼见腹痛胀满拒按,烦躁多啼,夜卧不安,纳呆,小便短黄如米泔,低
25、热,手足心热,舌红,苔白厚或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者,为乳食内积;面色萎黄,形体较瘦,困倦乏力,夜卧不安,不思饮食,腹满喜伏卧,大便稀溏,夹有乳食残渣,唇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者,为脾胃虚弱。【治疗】1 基本治疗治法 健脾和胃,化积消滞。以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 天枢 足三里配穴 乳食内积者,加中脘;脾胃虚弱者,加胃俞、脾俞;腹胀痛者,加气海;呕吐者,加内关;发热者,加大椎、曲池;烦躁不安者,加神门、三阴交。操作 天枢用毫针平补平泻法,足三里用补法。方义 天枢为大肠募穴,足三里为胃之合穴,能通调肠道,健脾和胃,以消积滞。2 其他治疗皮肤针法 选脾俞、胃俞、华佗夹脊(第 717 椎) 。轻轻叩打,每日 1 次,每次叩打20 分钟。【按语】注意饮食定时定量,不宜过食油腻、生冷。疳 证疳证(infantile malnutrition)是由多种慢性疾患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枯焦、腹部膨隆、精神痿靡为特征。多发生于 5 岁以下的婴幼儿。常见于小儿喂养不良、病后失调、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者。【病因病机】本病多由乳食无度,饮食不节,壅滞中焦,损伤脾胃,不能消磨水谷而形成积滞,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