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元文学,一、宋代文学概说宋代文学的突出特点是体裁多样,流派纷繁,尤其是词的创作,经过唐代的孕育发展,到宋代达到了辉煌的顶点,取得了和唐诗比肩并立的地位。 、词就总体风格而言,宋词分为两大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周邦彦、秦观、李清照(南宋时以姜夔为代表的格律词派,从本质上说实际上是属于婉约派)等;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陈亮等。词是我们学习宋代文学时应掌握的最重要的文体。 、诗,宋元文学,唐诗重抒情,宋诗重说理。后人或尊唐,或崇宋,争议不休。但客观地说,宋诗的总体创作成就,比不上唐诗。宋代最著名的诗人是欧阳修、苏轼、陆游和杨万里。 、文唐宋八大家,宋代占了六家,可
2、见文在宋代取得的成就不容小视。其中最突出者为欧阳修和苏轼。二、北宋诗词散文(一)欧阳修、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 - 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宋元文学,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少孤贫,四岁丧父,母郑氏以荻梗划地教其学书。修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仁宗天圣八年(1031,二十四岁)举进士,累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封开国公,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赠太子太师,谥文忠。一生著述甚富,有欧阳文忠公集五十三卷,六一词一卷,六一诗话一卷及毛诗本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元文学,江西吉安永丰欧阳修纪念馆,宋元文学,宋元文学,欧阳修为本家族谱所写序言,宋元文学
3、,、醉翁亭记赏析醉翁亭记是一篇游记散文,但又不纯是写山水风光。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庆历新政”,而被贬为滁州太守。本文就作于他来滁州任太守的第二年。在文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丰厚的情致,描绘了琅琊山醉翁亭一带的朝暮之景、四时之趣,抒发了他寄情山水、闲适幽雅的情怀,寄寓了他“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这篇散文景美情美,成为千古传诵的名作。首先,是构图精美。琅琊山,是蜿蜒于皖东南平原上的一座小山;醉翁亭,,宋元文学,也原不过是琅琊道旁的一个小亭。本无神异,但经欧阳修的生花妙笔描绘、渲染,竟是如此清幽深秀,令人神往。作者的这种高超的艺术描写手法,首先表现在构图的精美上
4、。作者从空间位置、时间变换、动静搭配三个方面,把琅琊山与醉翁亭,变成了一幅有生命的山水画,有色彩的散文诗。在空间位置上,作者不是孤立地去写山、水、亭,而是将它们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琅琊是“蔚然而深秀”渲染其色,酿泉是“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形容其声,醉翁亭是“翼然临于泉上”描摹其态。它们互相映衬,互为依存:无群山作背景,,宋元文学,则酿泉成无源之水;无酿泉点缀山峰间,则琅琊少了许多灵气和活力;而无醉翁亭“翼然临于泉上”,则酿泉会显得单调和空寂。动的泉水与静的山、亭,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清幽秀美的图画。在时间变换上,作者分别从一天之中、一年之际两个角度,来描绘醉翁亭周围不同的景色
5、和气象。先看一天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在这幅图画中,彤红的朝阳,乳白的雾气,青翠的树木,幽暗的山洞,各种色彩纷至沓来,表现出作者在色彩运用上的高度技巧。如果说作者在写一日之景时,主要是抓住了朝暮的不同色调,,宋元文学,那么他在写一年之景时,则主要是抓住了四季的不同特征:“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作者春天写花朵,夏天写树荫,秋天写风霜,冬天写水石。紧扣四季景色的典型特征,加以描写、形容,从而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美妙的山间四季图画。在动静搭配上,作者也是煞费苦心。无论景与景、人与景、景与人,作者在描写时都注意
6、了动静的搭配和映衬。 “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是静穆的,但同时又有潺潺的酿泉泻出于两峰之间;阴翳的树木是幽静的,却有鸟雀鸣声上下;醉翁亭四周是寂静的,可还有游人歌于途,,宋元文学,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这种以动写静、动静相映的手法,使整幅画面,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具有生机和活力。其二,是结构精巧。本文精巧的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以“乐”作为主线,贯穿全篇,集中抒发作者被贬之后怡然自得的旷达情怀。全文四段,无不寄寓了一个“乐”字。第一段写醉翁亭命名的由来,解释醉翁的含义,目的是为了点出自己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的山水之乐。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季的景色,为的是揭示自己乐亦无穷的根由。第
7、三段写游人之乐,宴酣,宋元文学,之乐,则是为了突出作者“与民同乐”的博大胸襟。第四段写禽鸟之乐,还是写作者乐在其中,是乐万物之所乐。第二,是用移步换形、层层缩小的方法来描写景色和人物。本文的题目是醉翁亭记,但作者一上来,并没有直接描写醉翁亭,而是先从它的外围景色写起,即从五个方面,进行铺垫:最外围的一层,是“环滁皆山也”。第二层,是“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第三层,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第四层,是“泻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第五层,也即最后一层,才点出作者所要着重表现的醉翁亭。作者的视线,,宋元文学,由远及近;描写的对象,由大到小。借用电影艺术中常用的手法来说,就是由远景、中景、近景,
8、直到特写镜头。这种层层剥笋的描写手法,使读者对醉翁亭及其它在滁州的地理环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印象。第三,是讲究前后照应,注意埋下伏笔。例如第一段提出:“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第三段就写太守在宴席上“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前后形成照应。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这和前面写的“朝而往,暮而归”,也是一种照应。另外,像文章开头只说醉翁是太守的号,但太守到底,宋元文学,是谁,作者并没有明说。后文,也只是以太守作为代称。直到最后一句,才告诉读者:“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种伏笔的运用,给文章平添了许多悬念,对读者来说,也增加了不少吸引力。其三,是精当的语言
9、。欧阳修的文章向称大家,本文的语言尤其富于特色。首先,是他很注意遣辞造句的形象和准确。例如文章首句的“环滁皆山也”五字,据宋代大学者朱熹记载:“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的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周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滤掉语言水分,浓缩文词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宋元文学,只字足敌万语,确乎达到了造语精工、高度凝炼的地步。另外,从文中一些动词的选用,也可见作者遣辞造句的匠心和功力。“水落石出”、“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等等,都用得异常巧妙而恰切。“峰”和“路”都是静物,但作者用“回”和“转”使它们活起来,形象地描写出泉水沿着山径蜿蜒流淌的走势;“翼”本来
10、是个名词,作者把它活用作动词,栩栩如生地刻画出醉翁亭的飞动之势。不但实词用得形象准确,就是虚词的运用,也极富创造性。如“也”字,全文一共用了二十一个,而且是连续用在句尾,但并不平板累赘,反倒显得文势活泼,有一唱三叹之妙。同时每到一个“也”字就是一层意思,,宋元文学,这样使文章的层次显得更加分明。最后要说的是文章的语言铿锵悦耳,抑扬顿错,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作者吸收了我国骈体文讲究对称和押韵的特点,又避免了板重滞涩的毛病,显得婉转流畅又灵动悠扬。在句法上,作者交错运用对句。有的是单句成对,如“日出而林霏开”,对“云归而岩穴暝”;有的是双句成对,如“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11、”;有的是三句成对,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对“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在这种对称句之间,又杂以散句,这样读起来既铿锵悦耳,又抑扬顿错,把我国文学的语言形式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宋元文学,(二)柳永1、生平简介柳永,生卒年不详,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因曾官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排行第七,故又名柳七。早年热衷功名,但屡试不第。于是放浪形骸,出没于花街柳巷,和一帮歌伎舞女周旋。他曾作词发牢骚:“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柳
12、永五十四岁始中进士,仕途不遂,潦到而死。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他对宋词的体式、内容、,宋元文学,语言、风格进行了全面开拓。其词的出现,是宋词发展的一个转折点。2、柳永词的思想价值柳词以当时的都市中中下层市民的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透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生活的状况。3、柳永词的艺术成就柳词的出现,是宋词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他大量创制慢词(慢调、慢曲),为词家提供了容量更大的新词体。 柳永以前词家的作品,多为小令和中调,绝少长调,,宋元文学,至柳永始大量写作慢词。慢词篇幅长,字数多,容量大,能够容纳更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表现更为广阔多变的社会生活,从而提高了词的
13、地位和艺术表现力。多用赋体,长于铺述和白描。 如望海潮“东南形盛”写杭州的繁华、西湖的美景,极尽铺排之能事。吸收口语入词,平易明晓。 由于柳永一生地位低下,他写词的对象主要是歌伎舞女,写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歌伎舞女演唱时使用,所以,他的词一反文人词的典雅华丽,写得平易通俗。如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宋元文学,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柳永画像,柳永纪念馆内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元文学,3、雨霖铃赏析()原作“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
14、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的思想情感柳永一生宦途坎坷,辗转飘泊,同时又寄情于歌台舞榭,倚翠偎红,所以描写江湖流落和离别怀人成了他的词一个重要内容。这些词是柳永作品艺术上最有特色,宋元文学,和最有成就的部分。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说他写词在“承平气象,形容曲尽”之外,“尤工于羁旅行役”。柳永为抒发这种他乡流荡、淹留不归的感情,把汉魏乐府古诗的游子思妇题材与晚唐五代以来词中男欢女爱、离愁别恨的描写结合起来,独标一格。雨霖铃词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描写了作者与恋人话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推想了二
15、人别后孤苦的心境、处境,抒发了词人的离情别绪和羁思行愁。()雨霖铃的艺术特色雨霖铃一词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虚实相生、物我一境、情景交融、声文并茂。也就是说,,宋元文学,柳永善于把离别的人这一主体与离别的环境这一客体统一起来,并使实写与虚写、写景与写情、文情与声情,彼此融合,交互为用,从而把哽咽的音声、冷清的字面、惨淡的景象、悲凄的气氛、愁苦的容态、凄恻的内心,共同熔铸为具体、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以表达“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一具有一般抽象意义的哲理性的主题。词的上片写临别之时,下片写既别之后,在章法结构上互相关联照应。临别之时是就当前身之所历、目之所见依次写来,而既别之
16、后则是就将来各种景况推想开去。这里没有主次的区分,却有虚实的不同。当前属于,宋元文学,实的,将来属于虚的。由实及虚,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增加了感情的容量,扩大了感情的深度。对于柳永的擅长铺叙,我们不可误解为步步运笔,包举无余,但求详尽。比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之所以脍炙人口,固然在于它能抓住具有特征性的典型事物,寓情于景,逼真地刻画出离人落寞孤凄的心里状态,同时,更在于这种推想本身,反映了词人有着多次“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痛苦经历,因而用既别之后醒来但见柳岸月残的怅然若失,来加重表现临别之时泪眼相看、无语凝咽的留恋难舍。景是虚景,因为只不过是设想;情却是实情,因为是由离别引
17、起的。,宋元文学,在词人是由实入虚,在读者却是因虚见实。词人运用了生动的艺术联想,既有依情揣测的瞻望,又有意在不言中的回顾,充分写出清秋离别的复杂内心,而读者则被调动起自身积累的生活体验,去完成和补充词人所提供的艺术境界,使自己对于清秋离别感同身受。小说家有所谓“不写之写”,戏剧家要安排剧中的暗场和人物的潜台词,国画家重视画上的空白,讲求“意到笔不到”,音乐家考究“弦外之音”,寻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凡此种种,都属于艺术上虚实相生的妙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同样是有虚有实、虚实相生的。上句虚写发问,下句实写作答。,宋元文学,假如虚景也虚写,把“杨柳岸晓风残月”变为“空
18、惨淡无边岑寂”一类的抽象辞语,那就不可能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雨霖铃词中,无论虚写、实写,总不能离开写景、写情。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以清秋萧飒之景,写离别凄恻之情,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情景交融的化境。然而柳永这首雨霖铃词的情景交融,却不只是赋予客观景物以主观感情色彩,也不只是把没有感觉的异类拟人化。“清秋节”作为“伤离别”的环境,前者是物,后者是我;前者是宾,后者是主。从物与我的关系上看,由情与景的交融,达到物我一境。,宋元文学,从宾与主的关系上看,宾只限于山川风物的“景”,而主则在人的“情”之外,兼有事理,即离别这件事和由这件事悟出的道理。“多情自古伤离别”一句,就表明超越了一
19、时、一地、一境、一我而推及到更广。因此这首雨霖铃词,乃是写景、抒情与叙事的统一,并寓含着说理成分。词人在离别的场面、进程的展示中写景、抒情,笔下自然是由眼中景,包罗了景中人、人中事、事中情、情中理。起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就不止是以“寒蝉”交代季节,以“长亭”交代地点,以“骤雨”交代气候,而主要是写出将别未别之际的痛苦心情。白天起程,拖延到“对长亭晚”,,宋元文学,表现了不忍离别,唤起下句的“留恋处”;“骤雨初歇”,无论如何也该动身,表现了必得离别,逼出下句“兰舟催发”。在具体写到分手登舟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场面时,“寒蝉”与“骤雨”却又起着相反相成的作用,不同于
20、一般诗词的情与景的相互映合。季节到了秋天,寒蝉的哀鸣断断续续,但还能发出声音;而人当离别,应该是千叮咛、万嘱咐,反倒是“无语凝咽”,连寒蝉那种凄切的声音也难以发出。这里,写景与写情是一种递进的手法。同时,空中暮云收尽,“骤雨初歇”,天色趋于清朗,而离人却是满面愁云,“执手相看泪眼”。雨已止,但泪不止。,宋元文学,雨只是“骤雨”,片刻就消停,怎比得“余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那么持久呢?这里,写景与写情又是一种反衬的手法。等到上船之后,扯起风帆,荡开船桨,景又随离别的进程而变换,情又随景物的变换而加深。“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两句的着眼点,在于字面虚拟的景与情,也就是漂流无所栖止的一
21、行叶舟,行舟里面孤独的行人,行人无比寂寥怅惘的内心。这内心思虑得广,感触得深,离别之事牵动离别之情,离别之情推及离别之理,才引出下片开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而柳永则一直没有从“伤离别”中解脱出来,一叶行舟之上只推想着“今宵酒醒何处”,,宋元文学,于是“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又转换为“杨柳岸、晓风残月”。写江岸杨柳,分明是惋惜垂杨不能系着行舟;写晓风残月,分明是慨叹月亮只能独照行人。词人由此进而推想到“此去经年”的情况。不是过了“清秋节”,内心就能好受一些,即使有“良辰好景”,也因无人共赏而等于“虚设”;不是“离别”之后,感情渐趋平静,即使有“千种风情”,也因无人共
22、语而倍觉痛苦。“良辰好景”是虚景,“千种风情”是虚情,以虚景、虚情收结全篇,写出“清秋节”的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时消失,而“伤离别”的实情却是随时令之推移与日俱增,这种别开生面的写景、写情之法,正是柳永艺术表现上的杰出创造。,宋元文学,雨霖铃本是唐代教坊大曲。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入蜀时,至斜谷口,连天霖雨,在栈道中闻铃声,隔山相应,内心十分凄凉,于是根据雨声声音创作了雨霖铃曲,以寄托悲恨,悼念杨贵妃。宋代人倚旧声填词,遂亦成词牌名。柳永选取它来写“清秋节”的“伤离别”,无论“清秋”的萧飒或“离别”的凄恻,都与曲调的“哀怨”风格十分吻合。我们今天固然已经不能了解它究竟怎样歌唱,但通过吟诵,也还可
23、以领略其低回悲怆、凄楚欲绝的情味。这是由于柳永写景、写情,充分利用了语言音调的特点。那悲悲切切的词句,读起来就仿佛听见离人断断续续的哭诉。词中押的是短促,宋元文学,急迫的入声韵,不押韵的地方也多以仄声字收句,通篇又多用低而细的齿音,这样就像那“寒蝉”的“凄切”,就像那“骤雨”的萧萧,就像那“晓风”的习习,一片哽咽的抽泣,传达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如同“夜雨闻铃”般的“断肠声”。柳永充分发挥词的音乐性能,把词的形象美与声调的音韵美结合起来,把文情与声情统一起来,这也是雨霖铃词之所以具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柳永词在宋代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叶梦得避暑录话说:“凡有井水饮处
24、,皆能歌柳词。”可见因柳词通俗,所以在当时流传极广。,宋元文学,(三)苏轼1、苏轼简介任何一个人讲宋代文学,估计都会把苏轼作为自己讲授的重点作家之一。因为在两宋文坛,苏轼是创作成就最突出的作家,也是创作风格最鲜明的作家。可以这么说,就地位和影响而言,两宋文坛的领袖人物是欧阳修,苏轼是他的学生,苏轼赶不上他老师。但就创作成就和风格而言,首屈一指的却是苏轼。苏轼是一个通才,一个全才。琴棋书画,诗词文赋,无一不通,无一不精。在苏轼各体文学作品中,诗歌的数量最多(流传至今的有二千八百多首),题材也最广泛。,宋元文学,自北宋中叶诗歌复古运动以来,随着具有独特风貌的宋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诗的表现形式与内
25、在容量得到了空前的开拓与发展,苏轼正是将这一进程推向最高境界的宋代第一大诗人。苏轼是书法家,书法超群,位列宋代四大书法家之列。苏轼还是一个知名画家。他与当时许多著名画家,如惠崇、文与可等都有交往。因为苏轼学识渊博,见解超群。赏画评画,往往能独出机杼,一语中的。所以,当时很多知名画家作完画,往往喜欢请苏轼评判、题诗。在今天苏轼的诗集中,就保存了大量的题画诗。最知名的像题恵崇春江晓景二首之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墨迹,春江水暖鸭先知,宋元文学,另外,他还亲自动笔,参与绘画创作。如我们教材上选的、由他的学生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题竹石牧牛,前面
26、的序言就明确提示此画是由苏轼和大画家李公麟(字伯时)合作完成:“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既然在黄庭坚眼里,这幅画画得“甚有意态”,说明苏轼的画技不差。至于散文创作,苏轼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创作成就,几乎可以和韩柳比肩。当然,最能体现苏轼的革新精神、创作风格,而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体裁,是他的词。在中国词史上,他创立豪放词派,丰富了词的题材 ,扩大了词的境界,,宋元文学,改变了词的风格 ,使词真正做到了无事不可言,无意不可入。词自东坡始,眼界始高,境界始大。诚如刘辰翁辛稼轩词序云:“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正是苏轼,把词提到了和传统创作体裁诗
27、歌一样重要的地位。由于苏轼文学创作的领域极为广阔,限于时间,我们不可能把他各体创作的代表作,都拿来赏析一番。在这里,我只打算给大家分析两篇作品,一篇是赋体散文前赤壁赋,一篇是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先让我们大家一块来欣赏前赤壁赋。,苏轼画像,湖北黄冈苏轼纪念馆,四川眉山三苏祠,宋元文学,2、前赤壁赋 赏析(1)创作背景前赤壁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作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年。黄州,即今湖北黄冈市。在被贬黄州的几年,苏轼曾经数次游览黄州赤壁,并两次作赋记游。后人依照两篇作品写作的先后顺序,分别题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贬官黄州是苏轼仕途上的重大挫折,虽挂着团练副使的闲职,实际上近乎遭
28、流放的囚犯。官场的浮沉,理想的破灭,处境的险恶以及生活的困顿,使苏轼抑郁苦闷,于是他躬耕东坡,“与渔樵杂处。”并崇尚佛老,放浪,宋元文学,山水间,希图以道家禅宗的虚无幻灭和自然山水的纯洁美好,来冲淡心境的忧郁和精神的苦闷。(2)思想内涵 前赤壁赋就以泛舟夜游赤壁为线索,通过由乐生悲、由悲转乐的感情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政治失意的精神苦闷和力求自我解脱的思想活动,显示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能忘却一时得失的旷达人生态度。文章在表现作者情绪和心理变化时,继承了赋家惯用的“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表现手法。主与客之间的一问一答,一难一辩,实际上是代表了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两个方面:借客人之口,宣泄作者政
29、治失意人生,宋元文学,无常的苦闷;同时借主人之口,又表达了苏轼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这一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显示了作者立意的高超。(3)艺术特色整篇作品,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江天、江水、江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就情而言,有悲,有欢,有乐:“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时光悠悠,江水滔滔。天地江月,亘古不变。而人生短促,转瞬即逝。这是悲。,宋元文学,“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惟江
30、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忘却逼人的时光,世事的烦恼,驾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尽情享受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这是欢。而“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宴饮欢歌,一醉方休,这是乐。作者因景生情,由情入理。将形象性、情感性和哲理性融为一体,使作品具有浓重的诗情画意。,宋元文学,纵览全篇,作者一方面随意泼墨,挥洒自如;另一方面又构思缜密,绝无闲笔。首先,以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为线索来贯穿全篇,思路明晰。作品由月夜泛舟的畅快愉悦,到怀古伤今的悲凉低沉,再到人生
31、超脱的欢歌笑语,作者心境、情感的明暗、悲喜,带动了作品意境、基调的起伏变化。其次,是作者主观感受变化的线索不仅脉络清晰,而且意脉显著。所谓意脉,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贯穿始终的、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情感。前赤壁赋的意脉也即核心思想、情感,是作者那种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宋元文学,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尽管苏轼的“变与不变”的论点,主要来源于老庄,是一种相对主义的哲学,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是,这种表达,同时又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即万事万物,包括宇宙及时间,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运
32、动即变化是绝对的,静止即不变是相对的。由于作者从宇宙、时间变与不变的广阔空间、宏大命题中,去探讨社会人生的真谛、意义,从而使文章的题旨,也即意脉,显得警挺、重大。文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前赤壁赋继承了汉赋多采用主客问答和铺叙描写的方法,,宋元文学,同时又吸取了六朝骈赋骈丽精工的特点,并有自己的创新。作者在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像“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等等,都遣词造句极为讲究,排比对仗极为工整,有一种整齐美,雕饰美。作者在大量运用对偶句的同时,又穿插运用了许多散句。像“月明星
33、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再像“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等等。大量散句的穿插,宋元文学,运用,避免了一般赋体文章的平板呆滞,给文章带来了参错落之美,变化之美。总之,前赤壁赋的句式疏密有致,行文舒卷自如,声调和谐优美。虽说是赋体散文,但仍不少一般意义上散文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天然韵味。3、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1)写作背景下面我们再来一块赏析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该词写于1082年,即东坡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词人经过这次贬谪后,对仕途的险恶,政治斗争的残酷,有了清醒的认识。他
34、在游赏传说中三国时期,宋元文学,周瑜打败曹军的遗迹,即赤壁之战的遗迹时,借凭吊周瑜等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抒写自己报国安邦的胸襟、壮志,排遣自己岁月虚度、功业难就的苦闷和悲愤。(2)思想内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此词开头,写了长江的浩荡壮阔,与三国演义,宋元文学,开篇词,即明杨慎的满江红词,有异曲同工之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
35、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浊酒一壶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词一开篇,便气魄宏大,而且转换自然:借奔腾而逝的江水,引出当年在附近活动过的人,发生过的事,并随后转入对赤壁之战的概述。江边那个遗留下来的古代城堡的西边,据说就是当年赤壁鏖战的战场。龇牙列嘴的巨石直插天空,狂怒的江水奋力拍打着岸边,发出惊天动地地响声,卷起千万堆如雪的浪花。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江山如画,,宋元文学,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把月光映照下的长江景色,写得是如此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这种宏大的气魄,开阔的画面,给即将到来的大战,及大战中的英雄豪杰,在场面上进行铺垫,在气氛上进行了渲染。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36、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回想当年,周公瑾年轻英俊,风流倜傥。加之刚刚娶了江东二美之一小乔(人生最得意的两个时候: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更是雄姿英发。他手挥鹅毛扇,头戴丝巾,谈笑之间,曹操的百万大军,便灰飞烟灭。,宋元文学,江东乔国老,有两个女儿,号称绝色。大的嫁孙策,小的嫁周瑜。据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说:曹操东征,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掠取大乔小乔,想把她们置于铜雀台以娱晚年。所以杜牧有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但此为小说家言,实不足为凭。词作下阙,极力渲染周瑜的风流倜傥,足智多谋,年少有为,既显示了
37、作者对他的钦佩、仰慕,同时也暗含了作者理想抱负,寄托了自己仕途坎坷、功业难就的牢骚和苦闷:周瑜年仅24岁,就官拜中郎将;赤壁鏖战时,也才只有34岁,更官拜大都督。作为孙刘联军的主帅,统领千军万马,和曹军决战。统兵御敌,屡建奇功。,宋元文学,作者写作此词时,已经47岁,不仅不能出将入相,反而被贬官黄州,当一个七品芝蔴官。岁月蹉跎,一事无成;未老先衰,满头白发。两相对照,苏轼自然会产生无限感慨,心情也倍感压抑。面对滔滔江水,皎皎明月,最后只好自我劝慰:人的一生,如一场大梦。何必自寻烦恼呢?且把一杯水酒,祭奠江月,然后喝他个一醉方休,来忘却人生的不得志。作品中,作者悼古伤近,感慨万千。时而昂扬,时而
38、消沉。典型地反映了苏轼被贬官黄州后的处境和心境。()艺术成就在艺术描写上,该词富有特点。,宋元文学,、善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塑造人物,抒发感情。首先看对比:主要是拿自己和周瑜对比。包括境遇对比:周瑜蒙吴主宠爱信任,自己被皇上猜忌贬抑;年龄对比:周瑜年轻有为,自己老大无成。其次看衬托:如作品中以“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宏大场面,来衬托当年战争场面的宏伟气势,和指挥这场战争的周瑜的宏伟气魄。、视野开阔,想象丰富。作者由赤壁想到赤壁大战,由赤壁大战想到事件的主角之一周瑜;睹物思人,由今及古,纵横千年,视通万里。3、格调雄浑,境界阔大。念奴娇“赤壁怀古”,宋元文学,堪称苏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
39、。首先是思想感情的豪放。上阕至下阕的前半部分以赤壁为背景,抒发了对祖国悠久历史与壮美江山的崇敬之心,并由衷赞美了它们所哺育的、以周瑜为代表的英雄人物,感情激昂饱满,酣畅淋漓。接下来突然转到对自己老大无成的感慨,而这正是苏轼被贬黄州后内心的真实写照。这种巨大的感情落差,不但没有减弱豪放词的色彩,反而大大增加了它的力度。其次是时空观的豪放。此词最能体现豪放时空观的是前三句:“大江东去”体现了苏轼豪放的空间观;“千古风流人物”是豪放的时间观。,宋元文学,而最妙的是“浪淘尽”三个字。“浪”尚属空间范畴,但“淘尽”的则是属于时间范畴的千古人物,这样就紧紧地把空间与时间结合在一起,真是神来之笔。难怪它能和
40、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成为最能抒发作者情感的范句。在豪放的时空观的基础上,该词的写景力度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乱石”三句写景,有生动的形状,如“乱”、“千堆”;有出神入化的势态,如“穿”、“惊”、“拍”、“卷”,甚至暗含了巨大的声响和鲜明的颜色,如从“惊”和“拍”二字上,我们仿佛听到轰隆隆的巨响,从“雪”字上我们仿佛看到了耀目的光彩。总之,笔笔都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宋元文学,最后是音律的豪放。这首词在具体行文中不避讳某些字的重复,如“江”和“人”都出现三次,“国”、“故”、“如”、“千”都出现了两次。在句子的安排上也与通常的曲拍多有不合,如“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和“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41、”,按惯例当以四、五的句式为宜,但苏轼都断为五、四的句式,这样唱起来难免给人以拗折之感,但苏轼却敢于变着调地这样唱,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词坛佳话:“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唱大江东去,公为,宋元文学,之绝倒。”(见俞文豹吹剑续录)在东坡绝倒的时候,我们仿佛听到他“呵呵”地笑道:“子真知我者也!”二、南宋诗词散文(一)李清照1、生平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清照博学多才,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和谐美满。
42、只是夫妻聚少离多。1126年靖康乱发之后,清照渡江避祸。1129年,赵明诚病逝,清照孤身,宋元文学,流落江南,在杭州度过残年。大约在1151年到1156年间,孤冷地离开人世。2、声声慢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思想内涵作者通过广阔时间、空间中寻常而又富有象征性,宋元文学,和代表性的景色、事物(如憔悴黄花、梧桐细雨、黄昏残照)的铺排,表现出李清照晚年形影相吊的凄凉境况及濒临崩
43、溃的绝望心态。()艺术特色首先,该词纯用白描手法,塑造出了一个生活不幸、孤苦无依,而又多愁善感、内心世界丰富细腻的贵族妇女形象。 其次,是大量叠字的巧妙运用。 另外,语言浅近通俗,而又精炼传神。个性化,口语化。 (二)陆游、陆游生平,宋元文学,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自幼虽饱经丧乱,但好学不倦。20岁时与表妹唐琬结婚,两情欢洽,后被其母强行拆散。29岁时,赴首都临安(今杭州)应进士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殿试时被除名。秦桧死后三年(1158年),他才被任命为宁德 (今福建宁德 )主
44、簿,后又任夔州、蜀州、嘉州、荣州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1178),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宋元文学,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1188),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1189 年,陆游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1189),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
45、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陆游雕像,陆游纪念馆内景,陆游手迹,宋元文学,、关山月赏析()原作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思想内容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现实感慨。诗人假托守边士兵之,宋元文学,口,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谴责苟且偷安、不思恢复的南宋统治者,对空老沙场的戍边兵士和倍受蹂躏的中原遗民寄予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外族入侵者的刻骨仇恨
46、。()艺术成就对比强烈,形象鲜明。诗作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第一个场景,写统治者。诗人先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总领全诗,与下文的诸种场景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继以“朱门沉沉按歌舞”和“厩马肥死,宋元文学,弓断弦”两个典型情景为着眼点,进行对比。一边是深宅大院里歌舞升平;一边是马棚里战马肥死,武库中弓弦霉断。日日不忘抗金复国的陆游,面对统治者的苟安思想和腐朽生活,其强烈愤慨、谴责之情,不言自明。 第二个场景,写戍边战士。“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在这和戎诏下的十五年中,边关没
47、有了流汗掉肉的辛苦操练,没有惊心动魄的残酷战事,一切归于风平浪静,相安无事。戍边战士是怎么生活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命运又如何呢?在这里,诗人把比较的着眼点聚焦于尚存者和死难者身上。对于尚存者来说,,宋元文学,他们无所事事,只有伴随阵阵刁斗声送走一轮又一轮的明月,只有把自己的心事寄托于幽咽的笛声中,每天都在这种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打发时光。而如果说存活者还可以有一丝幻想,那么对于死难者来说呢?“沙头空照征人骨”,一个“空”字,说明了战士们杀敌和归乡的诸种愿望,最终都将落空,也说明了他们献出的青春与生命毫无价值。生者无聊幽怨,死者暴尸沙场。生与死的对照画面,揭示了战士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战士的满腔
48、悲愤,同时也饱含着诗人对和戎路线的无声控诉和对边关战士的深切同情。 第三个场景,写中原遗民。“中原干戈古亦闻”,诗人,宋元文学,首先展现了一幅遥远浩瀚的历史背景图: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华儿女为了抵御外辱,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诗人此句用意深刻:上与开头的“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的现状遥相对照,形成古今对比的情景,借古讽今;下与“岂有逆胡传子孙”形成对比,诗人用一个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式,表达了对和戎政策的无比愤慨。紧接着,“逆胡传子孙”和“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又构成一幅对比鲜明的情景:一边是占领中原的异族在这里子孙繁衍,其乐融融;另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
49、泪,盼望统一。所有这些,再次揭示了“和戎诏”的,宋元文学,巨大祸害,展现了遗民的复国愿望。总之,同一时间段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情景和态度的对比,同一环境里的不同情景的对比,同一类人物的生死对比,同一地域的古今对比,一个个特写镜头相继呈现于读者的视野中。三个场景之间,每个场景内部,对比之中又包孕着对比,层层套叠、交相映照,展现了极为深广的社会生活图景,揭示了当时表面上平静实则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富概括性。音调抑扬顿搓,情感跌宕起伏。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韵脚的转换和情感的变换紧密结合。第一段押平声韵:“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宋元文学,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音调谐婉,一唱三叹,于无限惋惜中包含极大忧愤;第二段换入声韵:“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悲痛压抑,情感激烈;第三段再换平声韵:“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可谓字字血泪,感慨更加深沉。 3、扣题巧妙,结构谨严。全诗紧扣题目“关山月”来组织材料,展现主题。“关山”即边关,说明诗歌主要描写的是边关将士的生活和边关苟安的现状。如“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三十从军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