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户基督教信仰、政治认知与选举参与 基于全国17省农户调查数据,北京农业经济学会2014学术年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丁冬 倪国华 吴本健 阮荣平 郑风田2014-12-13,主要内容,我国农村出现了“宗教热”现象,而宗教对政治究竟是消极影响还是积极影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我国17省农户数据,发现基督教信教村民的政治参与意愿较高,但实际选举参与程度却较低,这种政治意愿层面基督教积极作用与政治行为层面基督教消极作用的矛盾源于我国宗教发展所处的氛围与环境,在信教者无法参与基层竞选且现有候选人对于宗教的立场并无二致的前提下,基督教信教村民表现出了较积极的政治意愿与较消极的政治行为。,一、
2、引言,我国宗教(尤其是基督教)迅速发展,出现了“宗教热”现象村民自治正在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理论界对于宗教到底对政治起到消极作用还是积极作用存在争议本文尝试总结、借鉴国外关于宗教和政治行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剖析我国农村“宗教热”对基层治理的影响,探析其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鉴于我国农村“宗教热”主要是由于基督教迅速发展而形成,因此本文选定基督教为研究对象),二、文献与理论评述,文献评述国外学者就宗教信仰与政治参与间关系存在争议国内学界关于民间宗教信仰活动恢复对基层选举影响的相关研究却没能为理清二者关系提供直接、定量的评估答案2.理论评述社会经济地位模型消极资源动员模型
3、积极社会联系模型积极群体冲突模型?,三、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数据有效农户样本1765份;覆盖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的17个省103个村庄;信教者占33.3%(基督教信徒占8.9%);参与过基层选举投票的农户占68.4%2.变量被解释变量:村民是否参与过投票(Selection) 对于宗教参与政治一事的看法(Should) 进一步讨论时,对于宗教自由度的满意度(Freedom),三、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2.变量核心解释变量:是否信仰基督教(Religion) 进一步讨论时,基督教宗教参与(Participate) 去年是否进行了宗教捐赠(Devote)控制变量: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地区、对村干部的
4、满意度、对社会的综合满意度等等。,四、实证分析,(一)基督教信仰与基层选举参与,四、实证分析,(二)宗教势力应该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吗,五、进一步讨论,(一)如何理解信教村民选举意愿与选举行为的不一致为什么?很少有信徒作为候选人参选;而候选人无信教者可能导致基督教信仰对选举的正向作用无法发挥。信教村民确信所有候选人对基督教的态度并无差异;对基督教信教群众而言,谁当选并没有任何差别,此时信教村民选择消极参选是有可能的。=至少在基督教信教村民眼中,目前基督教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所处环境“自由度”不足,五、进一步讨论,村民对基督教活动自由程度的评价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村民对基督教所处政策环境的判断,五、进一步讨
5、论,(一)如何理解信教村民选举意愿与选举行为的不一致我国基层基督教信教村民之所以出现政治参与意愿较高而选举参与程度较低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信教村民作为候选人参与竞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宗教性较强的村民对宗教自由度评价不高且认为现有候选人对宗教的态度并无差异,因此信教村民虽有积极的政治参与意愿却选择了消极投票。当然,这一解释仍显粗略。,五、进一步讨论,(二)内生性讨论模型中可能存在的联立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基督教信仰影响政治参与的同时,政治参与也对基督教信仰造成了影响。针对模型一:99.8%的调查对象表示选举候选人不存在因竞选而改变信仰的现象,亦即在我国基层选举中政治参与行为对宗教信仰的影
6、响并不明显针对模型二和三:采纳了“村内是否存在教堂或基督教家庭聚会场所(1有;0没有)”以及“村内教堂或基督教家庭聚会场所的数量”这两个变量作为工具变量对模型重新进行了估计。对工具变量的有效性需进行检验,五、进一步讨论,(二)内生性讨论针对模型二和三:,六、结论与不足,(一)结论本文通过对我国17省1765份农户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基督教信徒的政治参与意愿较高,但选举参与程度却较低,这种政治意愿与政治行为间的“扭曲”很可能是因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宗教政策环境所致,当信教者无法作为基层选举候选人且现有候选人对于宗教的立场并无二致的前提下,基督教信教村民兼具了较高的政治参与意愿与较低的选举参与行为。,六、结论与不足,(二)不足仅将个体的宗教信仰状况区分为有基督教信仰和无基督教信仰;不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农户基督教信仰对基层政治的影响对于个体基督教信仰的界定有待进一步精确,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