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繁荣体现在什么地方.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74116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的繁荣体现在什么地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唐诗的繁荣体现在什么地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唐诗的繁荣体现在什么地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唐诗的繁荣体现在什么地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唐诗的繁荣体现在什么地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唐诗的繁荣体现在什么地方?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出现了高度繁荣的局面。提起唐诗的繁荣,人们习惯于标举这一昭然事实:清代康熙年间编辑的全唐诗收录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人二千二百多家。其实,仅仅从作品的数量着眼来称道唐诗的繁荣,那只是一种皮相的认识。诚然,如此灿然可观的数量,不失为繁荣的标志之一,但唐诗之所以能在我们古代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居于显赫地位,成为“一代”之胜,与楚辞、汉赋、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传不朽,主要原因还不在数量之巨,而在质量之精。若纯以数量论,有唐一代,不到三百年时间,遗留下将近五万首诗歌,比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间遗留下的诗歌多出两三倍

2、以上,固然足堪称羡,但较之清诗,数量上便无优势可占了。清代诗歌作者、作品究竟有多少?由于迄今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备的清诗总集,无法精确地加以统计,仅晚晴簃清诗汇即有作者六千一百多位。据统计,现存清诗专集,当不下于四千种。这意味着清诗的总数不是以万计,而是以数十万计,显然远过于唐诗。但却很少有人称赞清诗的繁荣,其原因便在于清诗的质量不及唐诗远矣!倘若从质量着眼来审视唐诗的繁荣,我们就会看到,唐诗不仅拥有一支声势浩大的作者队伍,更重要的是这支队伍中名家辈出,巨匠迭现,因而其“精锐 ”的程度是前代和后世都无与伦比的。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李白与杜甫固不待言,即如初唐四杰、陈子昂、孟浩然、王维、高适

3、、岑参、王昌龄、韩愈、孟郊、白居易、元稹、李贺、刘禹锡、柳宗元、杜牧、温庭筠、李商隐、皮日休、杜荀鹤等人,也都取得了后人所企慕的杰出成就。他们“既娴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伍,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殷璠 河岳英灵集序),无论是体制的完备,还是技巧的成熟,无论是意境的高远,还是韵律的精严,无论是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现实的广度,都已达到了殆难后继、不可逾越的地步。鲁迅先生说: “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佛掌心的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致杨霁云),其意大约即是如此。尤为可贵的是,唐代许多优秀诗人还不断将探求的触角和耕耘的犁头伸向新的未经开拓的领域,努力

4、出以戛戛独造的艺术风貌,让人们听到自己独具音色的高歌。这就必然带来题材、风格和形式的多样化,使诗歌园地里绽满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奇葩。以初唐四杰而论,虽然后人一般均相提并论,但细细较之,其风格特征却不尽一致。陆时雍诗镜总论已指出: “王勃高华,杨炯深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可以认为 ,司空图正是根据唐代诗人各不雷同的创作实践而概括出颇具美学意义的“二十四诗品”的。正因为题材、风格和形式的多样化,唐诗不仅以其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风貌给后人以感染,而且以其所显示的异彩纷呈的艺术画面和审美情趣给后人以陶冶。当我们在唐诗的苑囿里徜徉时,辄有目不暇接、心驰神往之感。明代诗论家胡应麟曾经在其

5、代表作诗薮中赞叹道: “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这正是对唐诗高度繁荣的局面的精当概括。2.为什么说唐代空前发达的经济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唐时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唐王朝的统治者所实行的均田制、租庸调法等一系列措施,促成了唐初一百多年的经济高涨。至唐玄宗开元年间,经济的繁荣已达到

6、顶点。虽然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严重地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成为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在战乱后的相对和平时期,经济也曾得到一定的恢复,尤其是没有直接受到战祸影响的长江流域和它以南的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一直都在稳步发展,因而,较之后世,可以说,仍然保持着相对的繁荣局面。万紫千红的唐诗奇葩,正是在这一经济基础中孕育和培植起来的。那么,空前发达的经济和诗歌的繁荣之间有着什么内在的联系呢?首先,发达的经济可以造成强盛的国力和繁荣的社会气象,并极大地影响诗人们的创作心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使他们不萎靡也不颓丧,不消沉也不迷惘。所谓“盛唐气象”, 虽然难以指实,却无疑是盛唐时期高度发达的经济的产物。

7、其次,发达的经济可以为诗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创作条件,使他们得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国古代,一般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作成长为一个优秀诗人所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而唐代发达的经济正好提供了这两个条件。即以前者而言:唐代诗人用事征典极为丰富,这当是他们“读书破万卷” 所致。今传的卷帙浩繁的类书,如艺文类聚 、 北堂书钞等,都编纂于唐代。这些类书,给诗人们以极大的检索和征引之便。在活字印刷术尚未发明的当时,要编纂这么多的大部头类书,并刊行于世,是需要相当的财力、物力的。再次,发达的经济带来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与诗歌密切相关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唐人对外来文

8、化采取“拿来主义” 的态度 ,这种态度缘于对发达的经济和强盛的国力的高度信赖。在音乐方面,唐代的乐工吸收了外来音乐各具特色的优美乐调,经过改造,制成了燕乐、清乐、西凉、高昌等七部乐曲,付之管弦,广为传播。在舞蹈方面,流行的剑器舞、胡旋舞等,也是来自西域。而在绘画方面,敦煌壁画所接受的外来影响更是一目了然。显然!正是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带来了唐代各种艺术门类全面繁荣的局面。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高潮” 。而诗歌与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门类之间本来是可以互相吸收、互相融合、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的。即以诗歌与绘画的关系而言:绘画艺术的发达,有助于创造和深化诗的意境。中国绘画自唐代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

9、,即由描摹人物转到描摹山水。山水画的产生使诗与画之间不仅在立意、构图、描绘、渲染等创作原则或具体技巧上相同或近似,而且在本质上趋于同步:重写意而不重写真,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唐代的山水画和诗歌都兴盛于开元时,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初唐诗大多词意浮泛、笔无藏锋,盛唐以后的诗歌则较见气象老成,境界幽深。由此似乎也可觅见其中的蛛丝马迹。唐代许多诗人既善绘事,又精诗艺,因而常能将诗情与画意熔于一炉。如王维既是山水诗的大家,又是南宗山水画的宗师,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不仅如此,绘画还带来了题画诗的兴盛。唐代许多诗人都用诗来评画、论画,借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如杜甫的观曹将军画马图歌 、

10、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白居易的赠协律郎萧悦画竹等诗,不仅有生动、传神的摹写,而且包孕着作者的艺术见解,成为一种独具风貌的诗体。这当然有赖于绘画艺术的发达,有赖于建筑在经济高度繁荣的基础上的文化高潮的到来。经济的发达与诗歌的繁荣之间的内在联系大致如此。当然,从总的方面,我们承认唐诗的繁荣是以经济的发达为基础的,但并不是说经济的发达直接地简单地导致诗歌的繁荣。我们并不否认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唐诗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3.以诗赋取士的制度对唐诗的繁荣有何促进作用?唐王朝实行科举制度。通常所说的唐代科举项目,主要是指进士、明经和制举。其中,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视、后人所称道,乃致“贞观、永徽之

11、际 ,缙绅虽位极人臣 ,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 。唐代进士考试的办法与内容,曾经过几次变易。在唐初,进士考试以策文为主。到高宗后期,即武则天实际掌握政权时,进士试由试策文一场改变为试帖经、杂文、策文三场。这种三场考试的办法,遂成为唐代进士试的定制。而所谓杂文,主要便是指诗赋。尽管清人徐松的登科记考认为“杂文之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间”, 但征诸文献,开元年间便已有了试诗的记载,如祖咏的名作终南山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或许是唐人省试诗中最好的诗句,以后只有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中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堪与比并。 )总之,虽然唐代以诗赋取士始于

12、何时,尚须研究,但在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诗赋逐渐成为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士子们步入仕途的一种阶梯,则是可以肯定的。自然,应制诗、试帖诗由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百般限制,罕有佳作。阮阅诗话总龟引丹阳集云: “省题诗自成一家,非他诗比也。首韵拘于见题,则易于牵合;中联缚乎法律,则易于骈对;非若游戏于烟云月露之形,可以纵横在我者也。王昌龄、钱起、孟浩然、李商隐辈,皆有诗名,至于作省题诗则疏矣。 ”但唐代“ 以诗赋取士”的“ 诗”,并不局限于“省题”之诗,还包括“行卷”之诗。要说明这一问题,必须对唐代“行卷” 的风气略作考察。所谓 “行卷”,指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 ,写成卷轴,在考试

13、前送呈“当世显人”, 请求他们向主司推荐,以增加及第的希望。唐代科举考试的试卷是不糊名的。这就使得主司除了评阅试卷外,还有参考甚至完全依据举子们平日的作品和誉望来决定去取的可能;也使得应试者有呈现平日的作品以表现自己和托人推荐的可能,主司的亲友有代他搜罗人才、加以甄别录取的可能。这样,唐代“以诗赋取士” 的“ 诗”, 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为省试之诗,一为行卷之诗。如果说省试之诗还受到种种清规戒律的束缚的话,那么,行卷之诗则可以较为自由地进行艺术构思,从而充分显示作者的政治理想和艺术才能。王安石编辑唐百家诗选,主要便取资于唐人行卷。其中,崔颢的黄鹤楼 、王昌龄的出塞 、李颀的古从军行 、戴

14、叔伦的女耕田行 、张继的枫桥夜泊等行卷之作,都是脍炙人口的精品。毋庸词费,以诗赋取士的制度,无疑促使着诗人们去深入钻研诗歌的写作技巧,加强诗歌创作的基本训练,以期出奇制胜,一举登第,因而它对于重视诗歌、爱好诗歌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及艺术经验的积累,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前人早已有鉴于此。如严羽沧浪诗话云:“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王嗣爽管天笔记云: “唐人以诗取士,故无不工诗。竭一生精力,千奇百怪,何所不有?” 全唐诗序亦云:“ 用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彦,悉从事于六艺之学,则习之者固已专且勤矣。 ”把以诗取士视为唐诗繁荣的唯一原因或主要原因,固失之

15、偏颇,但以诗取士,确对唐诗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严、王诸氏之所见,还是可以部分地为我们所接受的。4.为什么说唐代政治的清明与思想的解放也是唐诗繁荣的重要条件?众所周知,唐王朝实行儒、释、道三教并存的思想统治政策,而不象汉武帝时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根本目的上说,唐王朝的统治者容许儒、释、道三教并存,完全是为了加强思想影响,巩固封建统治,即“会三归一”,皆为其用。但在客观上,这对解放思想、活跃空气无疑是有益的。终唐之世,儒释道三教都受到尊重而盛行于时。尽管李唐的统治者根据政治的需要和个人的好尚,有时尊此抑彼,有时尊彼抑此,但都不过是为了使三教处于平衡状态,以免一教膨胀过甚,有碍

16、统治。结果三教都在竞争中壮大和发展了自己。这样,便打破了那种把思想“定于一尊” 的僵化状态,造成了诗人们博览百家、遍观群书的风气,使得思想界呈现出一种活跃局面。诗人们对儒释道三教可信可不信,可信此亦可信彼,悉由自便,不受干涉。在这种氛围里,诗人们可以毫无顾虑地选择自己的精神支柱,表示自己的思想信仰,并为捍卫它们而争鸣。这必然促进文学艺术的百花齐放,促进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形成。以盛唐诗人李白、杜甫、王维而言,其思想的主导倾向便是一道二儒三释,而分别被后人誉为“诗仙”、 “诗圣” 、 “诗佛”。唐代政治的清明和思想的解放,不仅表现在容许儒释道三教及诸子百家并存,而且表现在最高统治者能广开言路,从

17、善如流,绝少忌讳。这对打破思想禁区、开拓题材领域,使诗人们直抒所见,放言无忌,从而对促进诗歌的繁荣,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专制的封建主义政治制度始终制约着它的思想文化,但是各个不同朝代的不同皇帝所施行的具体政策,却可以使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殊异。如果有较为开明的政治气氛,允许畅所欲言,秉笔直书,思想文化必然出现活跃局面并臻于繁荣。反之,如果政治昏暗,文网恢恢,禁区重重,士人动辄因言论而得罪,那么,与之俱来的必然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萧条冷落。在这方面,唐王朝的统治者确实是值得称道的,而唐太宗则又是其中的楷模。他首开一代纳谏之风,鼓励群臣犯颜直谏。这种广开言路的做法,对于诗歌创作,是功德无

18、量的事情。既然取消了题材和主题的禁忌,诗人们便可以较为自由地选择题材和提炼主题, “推见至隐”,鲜有避讳。这是诗歌繁荣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有唐一代,基本上没有文字狱发生。刘禹锡、李益等人虽曾以诗得祸,处分也较后代为轻。至于孟浩然因面诵“不才明主弃” 的诗句而触怒玄宗,致终身不仕,则完全是出于传闻,不足征信。象清代诗人那样不慎在诗中使用了“明” 、 “清”等统治者视为大忌的字眼(如“ 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便身首异地,甚至诛戮九族,在唐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的确,唐代政治清明和思想解放的程度是唐以后任何一个封建朝代都无可比拟的。唐宣宗在悼念白居易的诗

19、中,称赞他的长恨歌流播遐迩,乃至“童子解吟”, 并不怪罪其讽刺先祖好色,而宋人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却指斥白居易“无礼于君” 。这一事例是很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问题的。综上所述,唐代政治的清明与思想的解放也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要条件。5.唐代庶族地主阶层的兴起与唐诗的繁荣有什么联系?如果考察一下唐诗的基本作者队伍,可以看到:已知的二千多位唐诗作者中,出身世家的贵族诗人和出身下层的贫民诗人只占极小的比重,绝大多数是出身寒门的庶族举子。这些数以千计的庶族举子,既是唐代历次党争中地主阶级革新派的阶级基础,也是唐代诗坛的主要社会基础。唐承隋制,以“科举” 代“中正”。这就打破了魏晋以来的门阀世袭制度,为庶族地主

20、阶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进身之阶。尽管唐代的庶族地主是一个复杂的阶层,其中有宦官、斗鸡者那样的“佞幸” 、 “新贵”, 也有李义府、苏味道、杨再思那样的“滑臣”、 “奸相”,他们与处于较低地位的大多数庶族举子的政治倾向和思想要求差异很大,但我们还是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统一的阶层来考察它的兴起与唐诗繁荣的联系。由于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一项内容,而且是最为时人所重的进士科的主要内容,庶族举子要想在与世族公卿子弟的竞争中获胜,就必须熟练地掌握诗歌写作的技巧,既能从容应付“省试”之诗,又能写出高质量的“行卷” 之诗。这样势必推动唐诗的向前发展。但这只是“联系” 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面则是 ,在唐代各种社会因

21、素的影响下,庶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些新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融入唐诗,便给唐诗带来了许多富于积极意义的内容,使之呈现出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特点之一是他们大多生气勃勃,奋发向上,富于理想和热情,渴望建功立业、澄清天下。在初盛唐时期,尤其在盛唐时期,由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加以朝廷又向他们敞开了仕进的大门,大多数庶族出身的诗人,都怀着进取的希望,企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杨炯宣称: “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李峤渴念: “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 ”;陈子昂发奋:“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祖咏立志: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郭震自信: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至于李

22、白、杜甫,更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即便是终身不仕、隐居鹿门的孟浩然,其心境也非一泓止水: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由盛而衰后,许多优秀的庶族诗人不仅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而且反倒因处于动乱之际更加激发起辅时济世、中兴帝国的雄心。李贺以自己乃一介书生为憾: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试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商隐虽然有“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的慨叹,却也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拯时局于已溺: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种努力奋进、积极用世的倾向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遍存在于士林的悲观出世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唐诗所表现出的昂扬的情调、明丽的画面及独特

23、的生活理想,正根源于此。特点之二是他们大多关心民生疾苦、同情人民的灾难和不幸,敢于为之呐喊、呼吁。他们往往不是一般地、客观地反映人民生活的艰难,而是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人民的困苦。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李白之所以对五松山下的荀媪如此崇敬和感激,是因为他充分体会到了“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的生活苦状。杜甫当“幼子饥已卒” 时,悲痛之余,想到的是“平人固骚屑”,因而“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在秋风怒号、屋破雨漏之际,他所祈求的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高适、韦应物也曾因“鞭挞黎庶令心悲”,“邑有流亡愧俸钱”。他们还每每在诗中一针见血地揭示阶级的严重对立。杜甫将

24、贫富悬殊的现象提炼、绘制成震撼人心的艺术画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白居易以激愤的语气惊叹 : “一丝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张籍则用野老“苗疏税多不得食”的困顿来反衬贾客“船中养犬长食肉” 的奢靡。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具有这种为民请命的精神。正因为这样,不仅反映现实、尤其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层出不穷,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前代,而且反映的深度也远非前代所能及。特点之三是他们大多恃才傲物,蔑视礼法,敢于指斥权贵,抨击执政,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现象,积极从事改革弊政的斗争。一方面,真正能通过科举考试或其他途径跻身统治阶级上层的终究只是其中的少数人;另一方面,新的达

25、官权贵结合着旧世族的残余,仍使他们感到某种压抑。这样,他们中的多数人便不免在追求功名理想的过程中,滋生出怀才不遇的情绪。这种怀才不遇的情绪又往往与他们固有的恃才傲物的性格结合起来,使他们愤世嫉俗,把抨击的矛头直接指向阻碍他们仕进的权贵、执政。李白被“赐金放还”后,曾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愤怒呼声;杜甫困居长安时,也曾借酒言愤,一吐胸中块垒: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因为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他们对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腐朽也就有着清醒的认识,而积极要求改革弊政。为了改革弊政,他们不惜冒死请命,贬窜遐荒。韩愈因反对唐王朝宗室大臣的聚敛而被贬为阳山令,旋又因谏迎佛骨而被

26、贬为潮州刺史。刘禹锡、柳宗元等八司马则因参加“永贞革新” 而在“巴山楚水”等荒远之地长期流徙。如是的生活经历 ,使他们诗中又平添了种种愤懑、哀婉或亢奋、激越之情。这构成了唐诗的另外一些内容特色。6.怎样认识和理解唐诗繁荣的内在原因?唐诗的繁荣,既有经济、政治及作者队伍等社会方面的外因可寻,也有文学自身方面的内因可究,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唐诗的繁荣不过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文学自身演变的结果,它与继承过去文学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在中国这个古老的诗国里,诗是最早发达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唐以前,诗歌已经有了将近两千年的漫长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既有诗经 、 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又有楚辞的浪

27、漫主义传统;既有汉魏诗人学习变风变雅、借古题写时事的经验,也有六朝诗人描写田园山水以及运用声律对偶等艺术技巧的经验。此外,四、五、七言、骚体、乐府、古诗、新体诗的发展,也在运用体裁形式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以新体诗而言:西晋初期,陆机已经注意到了字音中有高低轻重错综之美;到齐永明时,周顒、沈约、王融等进一步明确了四声的分辨,提出“ 四声八病 ”说 ,开始有意识地在创作中讲求音律的和谐等等 ,从而创造了“永明体”, 即“新体诗”。新体诗发展至梁陈,已经具备了律诗的雏形。于是,经过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进一步加工定型,才产生了成熟的五律和七律。唐代的抒情歌词七绝和五绝, 也是自六朝乐府脱胎而来。

28、从因革体变的角度看,整个唐代文坛当时的基本情况是:近体诗经历了将近二百年的逐渐演进的过程,正显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歌行、乐府等古体诗也仍然具有另辟蹊径、别开生面的余地;而其他的文学形式,骈文已近僵化,传奇和词在唐后期才渐趋兴盛,戏曲则还处在萌芽状态;除了散文在反对骈文斗争中获得重要成就外,只有诗歌才具备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内在条件,从而成为作家们骋才述志、施展身手的理想领域。这就是唐诗繁荣的内在原因。浅论唐诗兴盛的原因唐朝是广为认知的诗歌天堂, 所谓”唐诗宋词元曲”, 其中把诗归结于唐, 也可看出唐朝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与垄断之势. 而关于唐诗繁盛的原因,从古至今,众说纷纭. 总和起来, 就是唐

29、朝的经济, 政治, 文化, 历史这四方面都极为适合诗歌的发展, 从而使得其在唐朝达到一个空前绝后的顶峰.唐代发达的经济,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在历史上, 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个可称之为天朝大国的时代 大唐王朝则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顶峰. 如此繁荣的经济给艺术这一类的东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简单来说, 就是如果人民还吃不饱肚子, 脑袋随时可能搬家的状态下, 恐怕不是大发诗情的好时机. 而唐代国富民强, 前有太宗贞观, 后有玄宗开元. 杜诗云:“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社会几乎达到了上古大同的地步. 在这样国泰民安的时代, 诗歌找到了能让其茁壮发展的肥沃土壤.而唐代实行的宽松政

30、治政策, 也对诗歌的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统治者所实行的儒释道并存、广开言路、经诗赋取士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唐诗繁荣的又一社会原因。首先作为统治这个朝代的王族, 唐帝国一代雄主傲视群伦, 胸襟眼界之开阔前所未有. 更重要的,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 连太宗李世民也具有外族血统, 因此唐王朝的民族政策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开明. “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背景,李姓王朝才能以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对化外文明,此等自信,积弱之宋实难企及,明清两代,国势渐衰,也难望其项背。” 大唐朝奉行的国策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讲究对待外族一视同仁. 很多域外文化溶入中华文化之中,呈现一片天朝大国的风尚

31、。唐代的自信,使它的诗人具备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般如许的胸襟, 各族文化更是百花齐放 , 万家争鸣.其次, 唐朝极重诗才, 严羽的沧浪诗话曰:“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虽不全面, 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高祖武德四年开科取士, 第一场既考诗赋,考五言排律,每诗要求 12 句, 太宗开文学馆弘文馆以征文人.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唐代的统治者之好诗词歌赋, 犹甚往朝. 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 录入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唐太宗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并序列位卷首。而后的高宗,则天,

32、中宗,睿宗,至此道高手玄宗李隆基, 都对此十分重视. 不仅如此,王室成员中的后宫佳丽,公主王孙,能言诗的也不在少数, 他们所起的引领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再有, 唐皇帝重视诗,更重视诗人, 很少广兴文字狱而耸人听闻. 太宗有望送魏征葬,玄宗有送贺知章归四明, 宣宗有吊白居易. 甚至连犯了死罪的诗人照样为他们编集出版,以示不泯。如此的宽容,历代少有. 唐代咏史诗、讽喻诗,直露且锋利非常, 比起前代被贬的苏东坡或是清代常有的诛族惨案, 唐代的诗人是很幸运的. 他们的君王既不特别神经过敏, 也不过于疑神疑鬼, 否则以当时的文风, 十有八九是要杀头的.第三点文化, 也是唐诗不可或却的兴盛条件之一. 在这

33、里文化即指文化背景而说. 其一, 唐朝上至宫廷秘闻, 下至生活百景无一不可入诗, 内容比前代丰富百倍, 格律更加成熟完整,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古体近体两种诗体共生. 丰富的文化背景, 给唐诗带来了绚丽多彩的发挥天地. 而在文化背景当中的另一点, 就是唐代诗人不仅限于王侯将相, 清代编撰的全唐诗, 作者除文人和帝王将相以外,更有“市井小民,贩夫走卒、和尚尼姑,娈童妓女,渔民樵夫,神棍艺人,甚至乞公丐婆”. 再加上唐朝是一个思想十分自由开放的社会, 给唐代文学的空前发达繁荣提供了机会。在这种文化氛为之下, 唐诗的蓬勃发展是绝对可以理解而且是必然趋势的表现.最后的原因, 则是相对贫乏的历史积

34、累给唐朝诗歌的君临天下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唐诗之前虽有诗经楚歌,陈宫梁体, 但并无任何需要仰视的高峰. 能白纸为画, 从心所欲, 自然挥洒自如毫无顾忌. 以此使得后世之人犹如泰山在望, 遮阴蔽日, 目光所及均不离隙, 时有心生戚戚之感. 鲁迅先生曾说“唐后无诗”, 也意由此.汇总上面所说, 唐诗的兴盛确有其原因. 无论从经济, 政治, 文化, 历史哪一方面来说, 唐朝都具备了更甚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条件, 给诗词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绝佳环境,使唐诗如一颗灿然明珠, 在中国文化史上烁烁生辉, 艳压群芳.唐诗的繁荣隋 文 帝 统 一 全 国 后 , 度 给 长 期 分 裂 和 战 乱 的

35、中 国 带 来 希 望 , 但 炀 帝 登 基 后 荒 淫 无 度 , 激 起 各 地 纷 纷 起 义 ,短 命 的 隋 朝 ( 581618) 在 还 未 医 治 好 战 争 创 伤 时 , 重 新 被 战 火 吞 灭 。 国 柞 衰 剐 文 学 衰 , 隋 朝 除 个 别 作 家 作 品 外 ,文 学 无 大 可 观 者 。大 唐 帝 国 的 涎 生 给 小 国 文 学 带 来 新 生 命 。 大 唐 帝 国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最 强 盛 的 帝 国 , 也 是 当 时 世 界 上 最 强 盛 的 王 朝 ;大 唐 文 学 则 登 上 了 中 国 文 学 的 最 高 峰 , 也 雄

36、踞 于 当 时 的 世 界 文 坛 。唐 诗 可 谓 有 唐 一 代 之 文 学 。 唐 诗 的 成 就 有 多 方 面 表 现 。首 先 是 作 家 作 品 众 多 。 据 全 唐 诗 及 补 遗 统 计 , 有 近 两 千 四 百 位 作 家 , 五 万 二 千 多 首 诗 , 数 量 之 多 是 惊 人的 。 更 何 况 还 出 现 了 李 白 、 杜 甫 、 白 居 易 等 一 大 批 出 类 拔 萃 的 诗 人 。其 次 是 内 容 题 材 广 泛 。 可 以 说 各 种 社 会 现 象 、 各 种 人 生 感 情 , 亦 即 所 有 主 客 观 的 素 材 , 皆 可 入 诗 ,

37、皆 被 写 进 ,以 至 令 后 人 有 难 乎 为 继 之 感 。具 体 而 言 , 以 下 列 几 类 内 容 表 现 得 最 为 突 出 。山 水 田 园 诗 。 这 类 诗 虽 创 立 于 陶 、 谢 , 但 陶 诗 多 围 绕 个 人 生 活 而 展 开 , 写 景 成 分 较 少 , 大 小 谢 虽 多 写 景 , 但 模山 范 水 , 总 体 水 平 不 高 。 唐 人 的 山 水 诗 多 注 入 诗 人 的 自 我 感 情 , 写 出 精 神 与 意 趣 ; 唐 人 的 田 园 诗 又 往 往 能 和 表 现 民生 相 结 合 , 显 得 更 为 深 刻 。边 塞 诗 。 先

38、秦 无 所 谓 边 塞 诗 。 汉 代 边 事 虽 很 频 繁 , 但 绝 少 边 塞 诗 。 六 朝 时 有 少 量 这 类 作 品 , 但 其 中 大 部 又 属 想象 之 词 。 宋 以 后 , 则 又 被 爱 国 诗 所 代 替 , 故 唐 代 边 塞 诗 可 谓 一 枝 独 秀 。 宋 人 严 羽 说 唐 人 好 诗 多 在 行 役 征 戍 , 即 包 括边 塞 诗 。 唐 代 边 塞 诗 还 因 时 代 不 同 而 风 格 多 样 , 概 言 之 , 盛 唐 雄 壮 浪 漫 , 中 晚 唐 悲 凉 深 沉史 诗 。 诗 经 中 有 公 刘 、 生 民 等 史 诗 , 建 安 诗 人

39、 也 有 一 些 堪 称 史 诗 的 作 品 , 但 总 的 说 , 唐 以 前 的这 类 作 品 不 多 唐 安 史 之 乱 前 后 涌 现 了 大 量 的 史 诗 。 如 杜 甫 的 自 京 赴 奉 先 县 咏 怀 五 百 字 、 北 征 、 洗 兵 马 , 元 结 的 贼 退 示 官 吏 、 春 陵 行 , 李 商 隐 的 行 次 西 郊 作 一 百 韵 等 , 老 杜 的 作 品 更 堪 称“诗 史 ”民 生 诗 , 先 秦 至 建 安 诗 歌 反 映 民 生 较 为 充 实 , 两 晋 南 北 朝 后 这 一 题 材 显 然 减 弱 。 唐 以 后 , 尤 其 是 盛 唐 以 后 ,

40、 又充 实 起 来 , 老 杜 的 “三 吏 三 别 ”, 白 居 易 的 新 乐 府 , 都 是 写 民 生 的 不 朽 篇 章 , 直 至 晚 唐 聂 夷 中 、 杜 荀 鹤 仍有 不 少 这 类 优 秀 作 品 。其 他 如 大 量 的 咏 怀 诗 、 咏 史 诗 , 以 及 咏 物 诗 、 题 画 诗 、 论 艺 诗 、 论 诗 诗 、 民 俗 诗 等 , 或 填 补 前 代 空 白 , 或 超 出前 代 水 平 , 也 都 具 有 一 定 意 义 。第 三 是 形 式 体 裁 完 备 , 诗 至 唐 , 各 体 皆 备 。 不 但 有 传 统 的 古 诗 , 包 括 乐 府 诗 和

41、歌 行 体 诗 , 而 且 创 建 了 律 诗 和 律绝 , 亦 即 近 体 诗 。 律 诗 不 但 要 求 严 格 的 字 数 以 至 句 数 , 而 且 要 求 字 句 合 乎 平 仄 规 律 和 对 仗 关 系 。 这 虽 使 作 诗 更 难 了 ,但 也 使 诗 更 美 了 。第 四 是 风 格 流 派 众 多 。 山 水 田 园 诗 的 优 美 , 边 塞 诗 的 雄 奇 , 李 白 的 飘 逸 浪 漫 , 杜 甫 的 沉 郁 顿 挫 , 白 居 易 的 浅 切流 畅 , 韩 愈 的 奇 崛 横 放 , 李 商 隐 的 典 丽 深 曲 , 杜 牧 的 圆 转 俊 秀 等 , 皆 足

42、以 名 家 。 还 有 沈 宋 , 初 唐 四 杰 , 大 历 十 才 子 ,韩 孟 诗 派 , 长 庆 体 , 张 王 乐 府 , 韦 柳 , 温 李 , 以 及 李 贺 , 贸 岛 、 姚 合 等 晚 唐 体 , 可 谓 百 花 齐 放 , 美 不 胜 收 。唐诗繁荣的原因尤培成中国的诗歌,从诗经发源,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丰富,至唐代诗歌以其数量之多、作者之众、题材的广泛、风格的多姿多彩达到了我国文学史上诗歌繁荣的顶峰。以后历朝历代,再难逾越。 仅据清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 2900 余人,作品 48000 余首,共 900 卷。超过其它朝代所存留诗歌数量总和的

43、两三倍。明代胡应麟说:“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 唐代诗歌何以如此繁荣,其原因值得深入探讨,笔者认为: 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 唐初,社会经济凋敝。经过隋朝后期的暴虐统治和随之而来的战乱,“东起海岱,西至伊洛,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面对残破的社会状况,唐统治者接受了隋朝短期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政策,旨在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社会经济。武德七年(公元

44、624 年)唐高祖颁布了均田令和租庸调法。均田令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授田一百亩,老男残疾者授田四十亩,寡妻寡妾授田三十亩。租庸调制规定:受田农民,租,每丁纳谷二石;庸,每丁年役二十日,或以绢、布代役;调,随乡土所出,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千。隋末农民战争中,地主逃散,死亡很多,他们遗留下来的田地,有的转移到农民手中,有的成为国家控制的荒地,唐均田令的实施,不仅承认了农民占田的合法性,而且使无地、少地的农民依法请授荒田,造就了大批自耕农。租庸调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劳役负担,“以庸代役”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生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隋末战乱结束后,户口

45、百不存一,农民各处流散,豪强大族借机庇荫逃户。为保证均田令、租庸调制的推行,唐政府制定了一套完备的检查户口的方法,并“一岁一造记帐,三年一造户籍”。户籍的编定把豪强士族荫附下的逃户变成了封建王朝的“编户”,使更多的农民回到国家控制的土地上来。 为驱民归田,贞观年间,唐王朝“出御府金赎男女自卖者还其父母”;放宫女三千,嫁就民间,从突厥赎回被掠走的“男女八万口”。 唐初统治者通过均田令,租庸调制,编制定户籍,放免奴婢,打击了豪门士族势力,扶植了中小地主阶级,改善了劳动人民的处境。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生产关系的调整变化,使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据通鉴载:贞观三年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故里,终

46、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及至玄宗开元年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 随着农业的发展,商业、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起来。唐代城市空前繁荣。全国交通畅达,陆路以长安为中心,有 5 条干线通往各地,水路以扬州为中心,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水系。“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挖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曰”。 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

47、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汉代始,多民族的统一体已经形成。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再现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纷扰混乱,唐使多民族的统一体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唐太宗一结束中原战乱,就着手边疆统一,他一方面采取和亲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一方面出兵漠北和西域,恢复了对漠北和西域的管理。唐高宗。武则天继续唐太宗的事业,加强对边疆的开发,在西域增设都护府。经过百年经营到唐玄宗时期,国家空前统一、民族空前团结。“于斯时也,烽火遂不惊,华戎同轨、西番君长越绳桥而竞款玉关,比狄酋渠捐毳幕而争趋雁塞。”唐极盛时期

48、势力所及:东到海,西越巴尔喀什湖,北至蒙古,南至印度支那。 为加封边疆的治理,唐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并大加封赏。这就刺激了时人赴边从戎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文人,纷纷奔赴边塞,投佐幕府,随主将驰聘疆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建功立业,获取功名成为一种时尚。边塞的征戎生活、异域的奇丽风光,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寄情于边塞的诗人应运而生。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有两千余首。边塞诗的兴盛为唐诗的繁荣增添了异彩。 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 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

49、为广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六科。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严诩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四、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 唐代君主,很重视诗歌,也大都能诗。太宗先后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与之唱和吟咏。高宗、武皇常自制新词以入乐。玄宗本人就是诗人,自述每运笔赋诗,辄“乐以忘忧”。文宗特制诗学士七十二人。武皇宴集群臣,宋之问赋诗最佳,曾获御赐锦袍。帝王的爱好、倡导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