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印象.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78096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敦煌印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敦煌印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敦煌印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敦煌印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敦煌印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敦煌。缓缓念来,明澈而清晰的两个字,恍然间似乎看到厚厚的灰尘随着这一声呼唤铺天盖地地飞了起来,沉重,沧桑,足以令我顶礼膜拜。我是怀着近乎崇敬的心情走进莫高的。莫高可以说是整个敦煌的灵魂。多年以前,那个叫乐樽的和尚在三危金光的对面建起第一座石窟时并不知道,他将在中华历史上创造一个怎样辉煌的文明。自他以后,近千年的修筑,将各个时期的景况凝固在石窟中。它们层层叠叠向我压来,我不禁后退,那无言的威压让我在猝然之间感到窒息。我复又向色彩斑谰的壁画望去,伸出手,凭空描绘着曲折的纹路,想象当初工匠们如何将他们的心血变成沉默的画卷,一横一竖,如此谨慎而小心,弯折处又如此圆润,仿若一只只眼睛,从不同时空望来。或

2、嗔视,或含笑,或优雅,或淡然。我怔住了,手指仍在空中极轻微地划着,若见琉璃。琉璃。莫高如琉璃,在阳光下光华流转,风姿绝世。它又如此脆弱,不时可见斑驳的墙壁,支离的塑像,令我不忍卒视。敦煌的灵魂已经定位了敦煌的高度,以致于即使没有莫高窟,敦煌依然拥有超脱于世的风范。当年,有个失意的读书人投笔从戎,从这里迤逦而过,漫天黄沙成为他孤独背影的衬托。正是他,开拓了中原通往西域的路,他的名字,亦将镌刻在历史中。时间悠悠,谁也不会想到,落魄的年轻人执笔的手,日后竟会擎起长剑,于千军万马中,展现大汉王朝的煌煌国威!当先人尸骨化作层层沙石,当绿洲草原被时光冲刷而过,我们不得不承认,敦煌的确有一种魅力,能让世人为

3、它痴,为它狂。敦煌,似于只要看到这两个字,便会有土色在眼前漫延。光明与黑暗,浓艳与清淡,往日清晰的界线在这里犬牙交错,模糊朦胧,一如太古时期的混沌。它似是连结西域与中原的枢纽:出中原者会在这里驻留,掬一抔泥土,回望故乡最后一眼;入中原者面对故乡不禁潸然泪下,那里,记载了他一生的坎坷触目沧桑,也许每块经历岁月打磨的土地都会拥有这种卓而不群的气质。寂寥的原野上,是旅人用脚丈量出文明的辉煌,那是一个时代的见证那是,一个文明在现世中,微微的喘息。耳边想起了田震唱的一首月牙泉: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从那年我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后魂儿绕梦牵。也许你

4、们不懂得这种爱恋,除非也去那里看看。看那,看那,月牙泉。想那,念那,月牙泉。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彷佛又回月牙泉。我的心里藏著忧郁无限,月牙泉是否依然。如今每个地方都在改变。她是否也换了容颜。10 月 30 号去鸣沙山和月牙泉。 敦煌的经典景点,其实并不是很想去看什么景点之类的东西。只是想到每个地方看看,看看那里的人,看看那里的生活,看看那里的一切,接受每个地方给我不同的感觉和启发。这就是我的收获,我的目的。这也是直接的驱动,我出行的原因。 门票是 120¥,当地户口人进去的仅仅是 5¥,呵呵。我 5 元门票和朋友进去了。本不想骑骆驼的,但是还是顺从朋

5、友的意愿。商业的气息弥漫在沙漠里面,感觉就是不很好。以至于骑骆驼走在沙漠里,没有那种“带上装满梦的行囊,牵一只骆驼走向风沙弥漫的远方”的豪情。呵呵,也就那样了。接受它的发展吧。骆驼慢慢的走,我在它背上慢慢的摇啊摇。遗忘无尽的沙漠,突然间的觉得自己迷失了。又似乎要去风沙弥漫的远方。 。 。 。 。 沙漠里蒸发很大,阳光刺眼的很。虽然阳光很强烈,但是还是感觉到冷,即使是中午时刻。这就是沙漠特色,我这么想的。骆驼走到鸣沙山停下来,随意的看看风景。其实也没有什么风景可看的,就是一望无尽的沙漠,还有就是看到一点绿洲的敦煌城。最舒服的就是赤脚走在沙漠里,甚至在沙漠中奔跑。从骆驼背上下来时,我最想的就是跑,

6、在沙漠里尽情的奔跑,可是呢,沙子里面奔跑太累了,跑慢比跑快更累,跑慢了脚陷进沙里更深。呵呵,我永远记得这个感觉。在这个沙丘的顶峰,望着更高的那边,就是有种欲望去看看,去达到它的制高点。在这边沙漠望着那边的,更辽阔的那边,就是有种欲望去看看它那边的那边是什么,去驰骋在那边更开阔的疆域里。可是呢,牵驼人意催促启程了,最终这样的欲望在驼铃中摇碎了,呵呵。期待下一次回去吧。那时我更想做一位行者。 骆驼,继续从鸣沙山到月牙泉的路上摇走。月牙泉呢。可以说是沙漠里的一个奇迹吧。大漠里面有个弯弯月牙的湖,而且四季不干涸,是奇迹,也是大自然赋予敦煌的一块瑰宝。它见证过敦煌的历史,敦煌的发展,也注视过来来往往的游

7、人,最后我在想,这月牙泉又是以怎样的意志坚守在这片荒凉的土地里?它又如此的孤独,呵呵,这是一种孤独的刻意需要么?或许它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存活才得以至今。这是在月牙泉边上走一圈,说风景,那也许不算,但是它就有那样的魅力让每位行人赶往那里,仅是看看沙漠中的奇迹。 借用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话:“人生,好像在沙漠中行走,尤如在鸣沙山攀登,只有用自己的脚,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每当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看看自己留下的脚印,无论是深、是浅、规则的、不规则的,心中都会为自己留下的脚印而高兴,才发现,自己竟然走了这么长,爬了那么高,留下了一条飘逸的波动的曲线,无论是挫折、无论是成功、无论是辉煌,无论是,都是人

8、生之经历,都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正如泰戈尔的中诗中所言:“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足已。可是,不管鸣沙山多么高,沙漠之行是如何的难,人生之路如何的复杂、曲折,时间也在一分一秒的消逝,路还是要走的,你不可能只停留在你的脚下,更不可能往回走,只有认了,只有往前走,不为那山顶,不为名利、不为地位、不为金钱,只为能在人生之途上留下美丽的飘逸的曲线,不管你走到了人生的那一步,不管是辉煌、不管是平谈,不管是酸、是甜、是苦、是辣,只为已耗去的生命,只为不枉此生来到了人间。这样,你就能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远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认清人之路的之真谛,把脚底放松,与它厮魔,给浮器

9、以宁静、给急躁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 这次出行鸣沙山时间有点催促,没有真正的领略沙漠的独特之美。匆匆从月牙泉出来时已经是晚上 5 点多了。原本想看看大漠的落日,终究是留下遗憾。或许这就是给我再次赴敦煌的一个欲望和理由。在敦煌城东南二十五公里有两座山,一座叫三危山,一座叫鸣沙山。在这两座山之间,古时候有一条河叫岩泉河,它日夜不停的流淌 ,流了千百年,在岩泉河出山口的地方,河水把西岸冲刷成一面高高的崖壁。前秦建元二年,有一位叫乐尊的和尚从东方云游到这里,坐下来休息时忽然发现对面的三危山上闪烁着万道金光,那迷人的景象犹如千佛照耀,深感此处有灵异,便

10、在此安营扎寨,开凿了一个洞窟,坐禅修行。不久又有一个叫法良的禅师也来到这里,在乐尊的洞窟旁开了一个洞窟坐禅修行。就这样僧人越聚越多,不仅和尚在此开窟,一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和逐渐富裕起来的普通人家为祈求上苍的保佑也在此凿建洞窟,雕刻佛像,绘制壁画,表达对佛祖的虔诚,。从四世纪中叶开始经过一千多年的开凿,洞窟的数量达到了一千多个,目前保存较完好的有七百多个。在这些饱经沧桑的洞窟内保存着,二千四百多尊彩塑,四万五千平方米壁画。如果把这些壁画排成三米高的画廊,可长达十五公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从兰州乘飞机经过一小时五十分钟的航行抵达敦煌市的,落地后便马不停蹄地乘车来到了莫高窟。七月的敦

11、煌晴空万里, 骄阳似火。莫高窟那倚山而建的九层红色楼阁在金色沙漠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夺目。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在外观上最引人注目的楼阁是九十六号窟。走进窟内,我们看到的是一尊高三十四米的巨型弥勒佛像。据古文献记载,武则天当政后,薛怀义和僧发明等十个和尚为讨好武则天,编造出一部大云经和一部大云经疏,说“一佛没七百年后为女王下世,威伏天下”。说武则天就是弥勒下世 ,为武则天登基当皇帝大造舆论,武则天闻听非高兴,立刻下令向全国颁布了大云经和大云经疏,还下令让各县建大云寺,造弥勒佛像供奉,这尊大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造的。大佛为石胎泥塑,建造时,先在窟上凿出身体的轮廓,再敷上泥细致的塑造。佛像为坐姿, 目光

12、下看,一手上扬,一手平伸。虽经历代重修仍基本保持了唐代风貌。在此佛以南的一百三十号窟内还有一尊作姿相同的弥勒佛像,该佛像建于开元天宝年间,高二十六米。因此人们通常把位于北面的称为北大佛,位于南面的称为南大佛。除了这两座引人注目的大型洞窟外,莫高窟还向游人开放了许多代表着不同年代、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不同艺术风格的洞窟,但因时间仓促我们只能是走马观花的参观。最使我感兴趣的还是那些绘有壁画的洞窟。导游说莫高窟是壁上图书馆,我认为非常形象。这里的壁画反映的虽然都是佛教内容,但宗教离不开现实。壁画中许多场面和故事都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风俗民情和人与人的关系,不仅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着很高的历史价

13、值。如商旅图、婚礼图、耕获图、牧马图、挤奶图、作战图、竞技图、航海图等都形象生动表现了古代的精神、物质文明。在洞窟中走来串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引起感情共鸣的还是那些用故事歌颂真善美,鞭挞邪恶丑的壁画。在第二十七窟有一幅九色鹿本生壁画。壁画描述的故事是:在古代印度恒河边居住着一只身上长着九种毛的九色鹿。九色鹿与一只乌鸦交为好朋友,他们经常相约着在恒河边散步,有一天九色鹿正在散步时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求救声,顺声望去发现有一个人掉到了水急浪汹的恒河里,河水眼看就要把人吞没,为了救人九色鹿奋不顾身的跳进激流,经过一场奋力拼搏终于把人救上岸来。落水人千叩万谢感激九色鹿的救命之恩,并表示愿做九色鹿的奴

14、仆。九色鹿说:“我不需要奴仆,只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把我所在的地方告诉别人,因为会有人贪图我的皮来杀害我的。”被救者满口答应着回去了。这个国家的王后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美丽的九色鹿,便催促国王去捉九色鹿,要用九色鹿的皮做自己的坐褥,用九色鹿的角做指柄,并要挟国王说:“抓不到九色鹿我就会死去。”国王听罢便下令张榜悬赏:如有人知晓九色鹿的下落,分国土一半,赐金银万两。那个被九色鹿搭救的落水人刚好回到城里,见到城墙上贴的布告,心里暗自思忖,那九色鹿不过是个兽类 ,对自己而言要一生享受荣华富贵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忘恩负义地向国王报告了所在地。国王闻听大喜,立刻让他带路,率大队人马奔

15、赴恒河岸边的树林。这时九色鹿正在睡觉,她的好友乌鸦见前方尘土飞扬,知道情况不妙,便用嘴啄九色鹿的耳朵,九色鹿醒来后发现自己已被国王的大队人马团团包围。她一眼就看见了站在国王身边的落水人,心里一下子全明白了,于是她走到国王面前说:“杀我天理不容。”接着她诉说了跳入水中营救落水人的经过,国王听了十分感动,随即下令:“从今以后谁也不许伤害九色鹿。国王率领人马回城后,那落水人却遭到了报应,浑身长满了毒疮。这个故事无情地鞭挞了自私贪婪忘恩负义的人,虽是古代佛教故事,但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这个故事是采用中国的连环画形式绘制的。按说书人常用的“话分两头说”的顺序,详细地描绘了故事的发展过

16、程,把故事的高潮也就是结局放在整幅画的中间,以达到突出九色鹿善良正直形象的目的。应该说这是一幅思想性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精典作品。在第二百九十六号窟的北墙壁上有一幅根据贤愚经绘制的组画,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须者提的孩子舍身救父母的故事。故事说: 特叉尸利国的大臣罗侯弑君篡位后立刻派兵追杀驻守在边疆的小国王王善住。王善住闻讯后立即携带妻子和儿子仓皇出逃,他们出逃时带了仅够吃七天的粮食, 却匆忙地误入了十四天才能到达邻国的道路,半路粮绝,国王拔出宝剑想杀妻为食以救自己和儿子。儿子须者提阻止了父亲的做法,表示自己愿割自己身上的肉供父母食用, 于是他每天从自己身上割下三份肉,两份给父母,一份给自己,用以延缓生

17、命。几天后肉便割尽,须者提就用剑从骨缝间剔肉送给父母,并催促他们快走。国王和王后含泪离开儿子,奔向邻国,借兵平叛,终于消灭了叛军,恢复了国家。父母离开须者提后,帝释天变成猛兽来到了奄奄一息的须者提身边,须者提不为所动。帝释天问他:“你为何让己身受如此痛苦?难道你没有一点后悔吗?”须者提平静地说:“为求无上正果,虽死无憾。”帝释天深为感动,便以神力使他浑身肉体恢复如初,没有丝毫痛苦。这个故事表达的孝敬父母和善有善报的思想与汉代以来的儒家思想基本一致,这也说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也许是这些故事简洁生动,也许是这些故事表达的思想内容与我的思想认识有相通之处,听完导游的

18、讲述,我有时竟迟迟不肯离开这些壁画。千余年前人们对真善美的认识与今人的道德观念如此相似,说明人类对美的认识是远远流长的,已经形成将流传千秋万代。洞窟中类似九色鹿、须者提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如炎子本生、微比丘尼、善友太子入海等。可以说莫高窟是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世界,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历史、经济、文化、宗教、科学、艺术等许多领域,短短一次走马观花的参观,不可能完全了解莫高窟的伟大与辉煌,但那些壁画讲述的故事至今仍使我难以忘怀, 并深刻地影响着我 写于 1998 年 7 月30 日在甘肃墩煌鸣沙山的环抱之中,有一洼形如新月的泉水叫“月牙泉”。尽管她四周全是沙漠蒸

19、发量大,但千百年来却从未干涸,尽管鸣沙山岙常有狂风肆虐,但千百年来却从未被风沙埋没。当地老百姓都称月牙泉为神泉。我们骑着骆驼从鸣沙山上下来,走近月牙泉时,正值太阳西下,晚霞的余辉洒在月牙泉上 ,月牙泉犹如一位羞涩的少女,甜静、妩媚、沉稳、含蓄。她没有济南趵突泉那种三眼并茂,泉涌如轮,雄浑壮观的气势,也没有章丘墨泉那种激情满怀,水喷若柱,不突不爽的诗人气质。她似乎显的过于平静,既没有黑虎泉那涌动的细流,也少有珍珠泉那溅自心底的,珍珠般的倾诉,平静的尤如一位饱经风霜,历尽坎坷,看破红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求惊天动地,只恋平安闲怡的脱俗女子。但是在这茫茫的戈壁滩上,在这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她却

20、是滋润生命的源泉,坚持到胜利的希望和威武不屈的象征。关于月牙泉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很久以前敦煌一带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既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有一年敦煌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树木庄稼都干枯而死,百姓也因干渴难耐而悲声哭泣。有一位美丽善良的白云仙子路经此地,听到哭声心如刀割,同情地掉下眼泪。泪珠落地之处化为一洼清泉,使百姓们得到了救命水。为感恩戴德百姓们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白云仙子。谁知此举惹怒了神沙观里的神沙大仙,他抓起一把黄沙填埋了清泉,想赶走夺去他香火的白云仙子。白云仙子自知道行浅 ,斗不过神沙大仙,就到天上找嫦娥借月亮与神沙大仙斗法。这天正好是初五,白云仙子把借来的月亮放入沙山中间

21、,顿时月亮化做一弯清泉。神沙大仙闻之又去用沙填月牙泉,结果激怒了嫦娥,她轻轻将衣袖一拂,顿时沙山间大风四起,把填泉的流沙全都吹回了山顶。美丽的传说不仅表达了人们抑恶扬善的思想愿望,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填补了因科学技术落后,人们受其局限而无发解释这一自然现象的缺憾。至今我跟鸣沙山骡驼站附近一位摆摊的老大爷谈起月牙泉,他好像对那动人的传说还笃信不疑。月牙泉水面南北宽约五十米,东西长约三百米,千百年来为何既不干涸也未被风沙埋没呢?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水不干涸的原因至今没有定论,没有定论便有许多说法,普遍认为比较科学的一种解释是:鸣沙山附近有一个湖,湖水与月牙泉相通,蒸发掉的水随时通

22、过地下水脉得以补充。而不被风沙埋没则是因为月牙泉南北高耸的沙山正巧与月牙泉一样呈月牙形,这一特殊地理形势使吹进凹地的风向上旋,四周塌下来的细沙便自然地被送回了山上。由鸣沙山与月牙泉的休戚与共,我想到了眼下常用的“和谐”一词。自然界与自然界之间需要和谐,人与人之间需要和谐,那么人与自然界之间是否也需要和谐呢?当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准备与月牙泉挥别时,晚霞已经映红了沙漠,映红了鸣沙山,映红了鸣沙山怀抱的月牙泉!举目望着这霞光万道的绚丽景像,我耳畔仿佛响起田震演唱的那首关于月牙泉的歌: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彷佛又会月牙泉;我的心里藏着忧郁无限,月牙泉是否依然敦 煌

23、雅 丹 地 貌 , 土 质 坚 硬 , 呈 浅 红 色 。 东 西 长 约 15 公 里 , 南 北 宽 约 2 公 里 ,与 青 色 的 戈 壁 滩 形 成 了 强 烈 的 对 敦 煌 雅 丹 地 貌比 , 在 蓝 天 白 云 的 映 衬 下 格 外 引 人 注 目 。 进 入 雅 丹 , 遇 到 风 吹 , 鬼 声 森 森 ,夜 行 转 而 不 出 , 当 地 人 们 俗 称 雅 丹 为 “魔 鬼 城 ”。 其 整 体 像 一 座 中 世 纪 的古 城 堡 , 这 座 奇 特 的 城 堡 , 是 地 质 变 迁 自 然 风 雕 沙 割 的 结 果 , 是 大 自 然 鬼 斧神 工 的 杰

24、作 。 整 个 雅 丹 地 貌 群 高 低 不 同 、 错 落 有 致 、 布 局 有 序 。 城 堡 内 城 墙 、街 道 、 大 楼 , 广 场 、 雕 塑 。 如 同 巧 夺 天 工 的 设 计 师 精 心 布 局 一 般 。 每 个 雅丹 地 貌 都 各 具 形 态 , 千 奇 百 怪 , 造 型 生 动 , 惟 妙 惟 肖 。 像 宝 塔 、 像 宫 殿 、像 麦 垛 、 像 昂 首 屹 立 远 眺 的 金 孔 雀 、 像 展 翅 欲 飞 的 雄 鹰 、 像 大 海 中 乘 风 破 浪的 船 队 、 像 怒 目 远 视 的 武 士 , 还 有 的 像 亭 亭 玉 立 的 美 女 。

25、在 这 里 ,千 奇百 怪 的 雅 丹 地 貌 , 会 使 你 心 旷 神 怡 , 放 飞 思 绪 ,浮 想 联 翩 ; 在 这 里 你 可 以 展开 丰 富 的 想 象 力 , 领 略 大 自 然 妙 造 天 成 的 神 奇 之 美 。 从 敦 煌 市 区 驱 车 前 往 , 穿 过 一 大 片 戈 壁 荒 漠 , 大 约 一 个 多 小 时 后 便 抵 达久 负 盛 名 的 玉 门 关 下 , 然 后 再 沿 曾 是 丝 绸 之 路 古 道 的 疏 勒 河 谷 西 行 85 公 里即 到 。 沿 途 汉 代 长 城 、 烽 燧 遗 址 依 稀 可 见 , 沼 泽 和 草 甸 连 片 , 湖

26、 岸 上 芦 苇 丛生 , 湖 面 上 水 禽 嬉 戏 , 不 时 地 有 野 鸭 、 大 雁 、 天 鹅 等 水 鸟 拍 打 着 水 面 飞 向 蓝天 , 在 大 漠 深 处 的 罗 布 麻 、 红 柳 、 胡 杨 、 骆 驼 刺 编 织 了 一 幅 让 人 赏 心 悦 目 的画 面 。 渐 渐 地 , 沼 泽 干 涸 了 , 草 甸 消 失 了 , 河 谷 被 戈 壁 沙 漠 所 湮 没 , 周 围又 是 茫 茫 瀚 海 。 不 久 , 你 会 发 现 在 平 坦 的 河 床 上 , 一 座 座 土 丘 峰 峦 突 兀 耸 立 ,就 像 是 一 幢 幢 “建 筑 “高 低 错 落 , 鳞

27、次 栉 比 , 有 的 象 大 楼 , 有 的 象 教 堂 , 有 的象 清 真 寺 , 有 的 象 蒙 古 包 ; 甚 至 连 北 京 的 天 坛 、 西 藏 的 布 达 拉 宫 、 埃 及 的金 字 塔 和 狮 身 人 面 像 等 世 界 著 名 的 建 筑 都 可 以 在 这 里 找 到 它 的 缩 影 。 大 漠雄 狮 、 丝 路 驼 队 、 群 龟 云 海 、 中 流 砥 柱 , 一 件 件 “雕 塑 作 品 “形 象 生 动 ,惟 妙 惟 肖 。 置 身 其 中 , 宛 若 进 入 了 建 筑 艺 术 的 展 览 馆 , 让 人 目 不 暇 接 。 不 同 的 时 间 进 入 雅

28、丹 地 貌 群 , 感 受 是 完 全 不 同 的 。 清 晨 走 进 雅 丹 地 貌 ,旭 日 东 升 时 , 登 高 远 眺 , 点 点 朝 霞 , 金 光 四 射 , 气 象 万 千 ; 中 午 走 进 雅 丹 地貌 , 头 顶 太 阳 高 照 , 身 边 怪 影 重 重 , 千 奇 百 怪 的 雅 丹 群 中 , 仿 佛 处 处 青 烟 缭绕 ; 傍 晚 进 入 雅 丹 群 中 , 巨 大 的 红 日 悠 悠 西 沉 , 身 边 徐 徐 清 风 , 头 顶 霞 光 灿烂 , 给 人 美 的 享 受 。 敦 煌 的 雅 丹 地 貌 面 积 大 , 造 型 奇 特 。 正 如 地 质 专

29、家 所 言 “敦 煌 的 雅 丹地 貌 的 形 成 时 间 之 久 远 , 地 貌 之 奇 特 多 样 , 规 模 之 大 , 艺 术 品 位 之 高 , 堪 称世 界 仅 有 的 大 漠 地 质 博 物 馆 。形 成 机 理雅 丹 专 指 干 燥 地 区 的 一 种 特 殊 地 貌 。 一 开 始 在 沙 漠 里 有 一 座 基 岩 构 成的 平 台 形 高 地 , 高 地 内 有 节 理 或 裂 隙 发 育 , 沙 漠 河 流 的 雅 丹 地 貌 。 冲 刷 使 得 节 理 或 裂 隙 加 宽 扩 大 。 一 旦 有 了 可 乘 之 机 , 风 的 吹 蚀 就 开 始 起作 用 了 , 由

30、 于 大 风 不 断 剥 蚀 , 风 蚀 沟 谷 和 洼 地 逐 渐 分 开 了 孤 岛 状 的 平 台 小山 , 后 者 演 变 为 石 柱 或 石 墩 。 旅 游 者 到 了 这 样 一 个 地 方 , 就 象 到 了 一 个 颓 废了 的 古 城 ; 纵 横 交 错 的 风 蚀 沟 谷 是 街 道 , 石 柱 和 石 墩 是 沿 街 而 建 的 楼 群 , 地面 形 成 似 条 条 龙 脊 , 座 座 城 堡 的 景 状 。 这 样 的 “城 ”称 魔 鬼 城 , 古 书 中 又称 为 “龙 城 ”。 在 柴 达 木 盆 地 、 准 噶 尔 盆 地 内 部 有 魔 鬼 城 , 有 的 规

31、 模 还 不小 , 令 人 惊 叹 不 已 。 石 柱 ( 如 前 所 述 , 有 的 石 柱 就 是 风 成 的 ) 继 续 遭 受 风 的 吹 蚀 而 变 成 各 种形 状 。 如 果 岩 层 近 于 水 平 且 硬 、 软 岩 层 相 间 , 软 岩 层 容 易 被 剥 蚀 掉 , 硬 岩 层相 对 突 出 , 象 屋 檐 那 样 , 称 石 檐 。 如 果 软 、 硬 层 相 间 的 岩 层 是 陡 倾 斜 的 , 那么 就 形 成 锯 齿 状 的 雅 尔 当 地 形 。 如 果 组 成 石 柱 的 岩 石 下 软 上 硬 , 兼 之 低 处 的 风 携 带 的 沙 多 且 沙 粒 粗

32、 大 ,高 处 的 风 携 带 的 沙 少 且 沙 粒 细 小 , 风 的 吹 蚀 和 磨 蚀 作 用 在 石 柱 的 上 部 和 下部 表 现 出 明 显 不 同 的 结 果 : 下 部 变 得 很 细 , 象 磨 菇 把 , 上 段 则 成 了 蘑 菇 伞 ,形 成 蘑 菇 石 。 最 后 的 结 果 , 蘑 菇 把 也 被 剥 蚀 掉 了 , 蘑 菇 伞 只 靠 着 很 小 的 一 点接 触 面 积 坐 落 在 基 岩 上 , 看 上 去 摇 摇 晃 晃 的 , 称 摇 摆 石 。 在 球 状 风 化 的 配合 下 , 两 块 圆 古 隆 冬 的 大 石 头 只 靠 一 个 切 点 互

33、相 接 触 , 上 面 的 圆 石 似 乎 风 都吹 得 动 , 叫 风 动 石 , 如 福 建 东 山 岛 的 花 岗 岩 风 动 石 。 雅 丹 地 貌 被 认 为 是 世 界 一 大 奇 观 。 地 球 的 外 貌 是 内 营 力 与 外 营 力 共 同 作 用 的 结 果 , 也 就 是 通 常 所 说 的 内 因与 外 因 。 地 貌 的 内 营 力 是 地 球 内 部 结 构 变 化 在 外 表 的 反 应 , 而 外 营 力 则 类 型很 多 , 最 重 要 的 就 是 流 水 和 风 力 。 许 多 年 来 , 在 地 理 读 物 和 教 科 书 中 , 雅 丹 一 直 被 解

34、 释 为 一 种 风 蚀 地 貌 ,认 为 雅 丹 的 形 成 是 风 力 吹 蚀 的 结 果 , 与 另 一 类 风 蚀 地 貌 沙 漠 地 貌 相 似 。其 实 这 是 不 准 确 的 。 风 , 绝 不 是 形 成 雅 丹 的 全 部 外 营 力 。 在 罗 布 荒 原 的 北 部 、 东 部 和 西 部 , 分 布 着 面 积 广 达 3000 平 方 公 里 的 雅丹 , 是 中 国 雅 丹 地 貌 第 二 大 分 布 区 。 在 罗 布 洼 地 中 有 这 样 大 面 积 的 雅 丹 分 布 , 是 因 为 在 这 里 具 有 发 育 这 种 地貌 的 地 质 基 础 , 即 所

35、谓 内 营 力 。 古 罗 布 泊 时 期 , 为 这 里 留 下 大 面 积 、 深 厚 的湖 相 沉 积 。 这 种 以 土 为 主 的 沉 积 结 构 复 杂 , 其 中 含 有 大 量 粉 沙 、 细 沙 , 同 时夹 有 坚 硬 的 泥 岩 层 和 石 膏 胶 结 的 沙 层 。 雅 丹 地 貌 的 形 成 大 自 然 中 的 风 、 水 , 虽 来 势 汹 汹 , 却 也 欺 软 怕 硬 , 风 刮 、 水 蚀 , 不 过 逐层 搬 运 走 第 四 纪 沉 积 物 中 疏 松 的 沙 层 , 对 坚 硬 的 泥 岩 或 石 膏 胶 结 层 , 在 一 定程 度 上 也 无 可 奈

36、何 。 于 是 , 在 荒 原 中 留 下 一 片 片 土 堆 , 形 成 一 种 凹 凸 相 间 的奇 特 外 貌 , 即 我 们 所 称 的 雅 丹 。 雅 丹 有 各 种 各 样 类 型 , 形 状 不 同 , 但 形 成 过 程 却 大 致 相 似 。 最 初 , 是 地 表 的 风 化 破 坏 。 罗 布 洼 地 , 曾 经 是 一 个 大 湖 , 而 留 下 的 湖 相沉 积 , 是 在 地 质 岁 月 中 形 成 的 , 曾 经 发 生 的 反 复 的 水 进 水 退 , 使 湖 底 形 成 一层 泥 、 一 层 沙 , 又 一 层 泥 、 又 一 层 沙 交 错 成 层 结 构

37、 。 其 中 的 泥 岩 层 结 构 紧 密坚 硬 , 一 般 不 易 遭 受 风 水 的 侵 蚀 , 但 是 , 它 却 抵 御 不 住 温 差 的 作 用 。 在 罗 布荒 原 旅 行 , 常 会 听 见 突 发 的 “辟 拍 ”声 , 有 时 似 鞭 炮 , 有 时 似 狼 嚎 , 难 怪 当年 行 经 此 地 的 法 显 和 尚 毛 骨 悚 然 , 称 “沙 河 中 多 有 恶 鬼 热 风 ”, 郦 道 元 也在 水 经 注 中 称 此 处 “少 禽 多 鬼 怪 ”了 。 其 实 , 这 种 “恶 鬼 ”和 “鬼 怪 ”, 都 是 雅 丹 在 作 怪 。 罗 布 泊 地 区 处 于 极

38、 端 干 旱 区 , 昼 夜 温 差 变 化 剧 烈 , 常 达30C 40C 以 上 。 热 胀 冷 缩 的 效 应 , 使 外 露 的 岩 石 崩 裂 发 出 声 响 。 连 被 称为 “顽 固 不 化 ”的 花 岗 岩 , 在 这 种 气 候 环 境 中 也 只 能 顽 而 不 固 , 逐 渐 崩 裂 成碎 块 , 又 何 况 泥 岩 哩 ! 不 过 , 泥 岩 不 会 像 花 岗 岩 那 样 成 块 状 崩 裂 , 因 它 的 结构 是 层 片 状 , 崩 裂 也 是 一 层 层 剥 离 脱 落 , 形 成 许 多 水 平 状 或 垂 直 状 的 外 观 ,使 夹 在 泥 岩 层 之

39、间 的 沙 层 逐 渐 暴 露 在 地 表 , 为 雅 丹 形 成 的 第 二 阶 段 创 造 了 条件 。 地 表 风 化 破 坏 后 , 风 、 水 即 有 了 肆 虐 的 对 象 。 在 风 的 吹 蚀 或 水 流 冲 刷 下 ,堆 积 在 地 表 的 泥 岩 层 间 的 疏 松 沙 层 , 被 逐 渐 搬 运 到 了 远 处 , 原 来 平 坦 的 地 表变 得 起 伏 不 平 、 凹 凸 相 间 , 雅 丹 地 貌 的 雏 形 即 宣 告 诞 生 。 雏 形 的 雅 丹 更 有 利 于 风 化 剥 蚀 作 用 。 在 沙 层 暴 露 后 , 风 、 水 等 外 力 继续 施 加 作

40、用 , 使 低 洼 部 分 进 一 步 加 深 和 扩 大 ; 突 出 地 表 的 部 分 , 由 于 有 泥 岩层 的 保 护 , 相 对 比 较 稳 固 , 只 是 外 露 的 疏 松 沙 层 受 到 侵 蚀 , 由 此 塑 造 出 千 奇百 怪 的 形 态 。 至 此 , 雅 丹 地 貌 最 后 形 成 了 。 自 然 , 雅 丹 在 形 成 后 , 也 不 可 能 一 劳 永 逸 地 保 持 原 来 的 面 貌 , 因 为 包 括风 和 水 在 内 的 外 营 力 的 作 用 永 不 会 终 止 , 使 雅 丹 外 貌 也 出 现 常 变 常 新 。 随侵 蚀 作 用 的 继 续 ,

41、凹 地 会 越 来 越 大 , 而 凸 起 的 土 丘 则 会 日 渐 缩 小 , 并 逐 渐 孤立 , 最 终 必 然 崩 塌 消 失 。 这 种 情 况 , 在 罗 布 泊 东 岸 的 阿 奇 克 谷 地 中 比 比 皆 是 ,说 明 雅 丹 地 貌 在 这 里 已 度 过 了 它 的 最 盛 时 期 , 开 始 走 上 消 亡 之 路 。 我 国 学 者 陈 宗 器 等 在 30 年 代 考 察 罗 布 泊 时 , 将 雅 丹 地 貌 分 为 两 种 大 类型 , 并 分 别 予 以 命 名 : 一 种 高 不 过 1 米 , 形 成 年 代 较 浅 的 , 称 为 “雅 丹 ”;另 一

42、 种 高 10 30 米 的 , 年 代 古 老 , 称 为 “迈 赛 ”。 实 际 上 , 这 两 种 类 型 不过 是 雅 丹 的 初 级 阶 段 和 高 级 阶 段 。 形 成 关 键雅 丹 地 貌 的 形 成 有 两 个 关 键 因 素 。 一 是 发 育 这 种 地 貌 的 地 质 基 础 , 即湖 相 沉 积 地 层 ; 二 是 外 力 侵 蚀 , 即 荒 漠 中 强 大 的 定 向 风 的 吹 蚀 和 流 水 的 侵 蚀 。干 旱 区 的 湖 泊 , 在 形 成 历 史 中 往 往 包 括 反 反 复 复 的 水 进 水 退 , 因 而 发 育了 上 下 叠 加 的 泥 岩 层

43、和 沙 土 层 。 风 和 流 水 可 以 带 走 疏 松 的 沙 土 层 , 对 坚 硬 的泥 岩 层 和 石 膏 胶 结 层 却 作 用 有 限 。 不 过 致 密 的 泥 岩 层 也 并 非 坚 不 可 摧 , 荒 漠区 变 化 剧 烈 的 温 差 产 生 的 胀 缩 效 应 将 导 致 泥 岩 层 最 终 发 生 崩 裂 , 暴 露 出 来 的沙 土 层 被 风 和 流 水 带 走 , 演 变 为 凹 槽 状 ; 依 然 有 泥 岩 层 覆 盖 的 部 分 相 对 稳 固 ,形 成 或 大 或 小 的 长 条 形 土 墩 , 雅 丹 地 貌 的 形 态 逐 渐 凸 现 出 来 。 形 成 雅 丹 地 貌 的 外 力 因 素 , 一 般 认 为 是 强 大 的 盛 行 风 在 起 主 导 作 用 , 但这 并 不 是 单 一 的 主 导 因 素 。 比 如 在 阿 奇 克 谷 地 东 段 的 三 陇 沙 雅 丹 , 其 走 向 是南 偏 东 , 与 盛 行 的 西 北 风 向 垂 直 , 而 与 山 地 洪 水 流 的 方 向 一 致 , 这 就 说 明 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