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的太极拳论2010-10-6我的观点,太极拳为何讲究后发先至:后发先至有多种因素。1、从用力特点上,在意识调整后肌肉放松的运动模式下,利用周身肌肉韧带,受力后的弹性反作用力,相当省力,节省体能。承受对方施加的力同时产生反作用力运动幅度小,作用力效果好,使人感觉到虽未用力但力的作用已经其效果了,甚至可以说是未发已至。2、从力的作用点上讲,懂劲的拳手,未听 劲,但是实力强劲,选取的接触点对他最为有利,虽然出手慢但力的作用点,方向,角度非常有效。因此跟对手的感觉是后动而先至。3、放松以后,肌肉弹性放劲(发力)速度更快。无效肌肉紧张阻碍少。以上三点尚未包括技战术的其他因素。因为变成乞丐所以只能发信
2、息,无法发帖回复2010-10-6至走步先生的一封信:本人 85 年开始接触传统国术,立即被他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哲理所迷。从太极拳入手,但因工作学业,自身悟性能力所限水平不高,到什么程度?套路没学全,而且全忘了。只因当年站桩时间久功夫上了身甩都甩不掉,稍有闲暇感觉就来了。因此一直关注太极拳。老师渊源不敢说,怕丢他的脸面。应该是海上各派南传至广东揭阳再到广州的。老师现在海外。只因家父家母是从事体育教育事业的,因此,一直努2力用现代体育理论去诠释传统太极理论,因此,观点迥异多有不同,还请海涵。因性格所致,少与外界解除,致使实践不足多有谬论见谅。广州卢润2010-10-6至武术万维网的一封信我的观点
3、有些拳友可能无法接纳,但是,这些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也是客观实践的结果。没有违法,反党反社会的言论。万维网应尽快恢复我在太极拳论坛上发帖的合法权利。请注意各级斑竹执行管理权,也应遵守相关法律,不能因为意见不同,随便剥夺合法的民主发言权利。如意见不同,就公开辩论这才是活跃思维勇于创新促进太极拳发展的正确方法。万维万维,不是需要万向思维吗?2010-10-6回复太极道的话语:知识是很重要的,现代科学也在发展进步,不是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尊重传统国学就要继承和发展,人的感受是很重要,但那只是感知,是最初步的体会,下一步还的进行分析,验证,辩证的思维。比如说我行拳,自己的体感已到了与周围融为一体,心意
4、一动,步伐自至,毫无蹬腿用力的感觉过程,如在水上飘一样。种种气场、气感无法复述。但那是自己的感觉,只是对一种状态的感受和描述。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身体内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才是需要研究明白的关键3所在。中国古代先贤重视实践研究,才有了四大发明、太极拳论述,但这些成就是那个历史时期的研究结果,现代我们中国人只有保持这种勇于实践,探索研究的精神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祖宗留下的好东西。2010-10-6回复 whwHJNBLR:你问的很好?所以我问明师相遇的情况是怎样的,肯定有或多或少的差距与不同,他们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分析一下:1、技术、实力相同无差别,一接手双方都知道了,都不推了含笑而止互
5、相称好。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非拼个胜负出来都尽了全力,某一方出现疏忽都被对方发出或化解,但总体持平。或者双方技巧水平一样僵持, (内劲)实力一样都推不动顶牛。2、技巧水平不相同,内劲实力相同致使二力平衡,这时自然技巧好的有优势。3、技巧水平相同,但内劲实力有差距,想化化不开,打又不够力,因此会被力大的逼出去。所以纵观现在推手比赛,出现对抗顶牛是正常的。要想出现老师教学时的那种感受,是要存在着很大的综合差距才可以看到。这是符合辩证法的。2010-10-6回答何为太极:4您说的只是感受。在秤上往下用力您的秤不动吗吗?那准是坏了(您做过这个实验吗?考虑过冲量的作用吗?)。对空气用力就不会感到用力-这
6、句有问题?对空气用的是什么?不是力吗?您可能是想说空气没有反作用力。因为空气的密度小反作用力小而已,没有了反作用力,您的皮肤就没有感觉了,就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了了。推空气、推水、推墙的感觉不一样是因为他们的物理密度不同。而太极拳要求的是对方在我的身上那个就感觉想风和水一样没法用力,没有反作用力。- 这句话如果在对 抗上出线那是绝对的实力差距。如果是教学只是一种运动效果的想象思维意识描述。或者粘黏连随的意识太重,跟老师初学推手的时候可以有这种感受,练了这么对年,跟老师对抗还是这种感受就太没有进步了。应该说太极拳在力学的运用上,非常技巧的结合了人体结构的特点。通过意识调整人体的运动模式,达到了非常
7、巧妙地对抗作用效果。2010-10-8我可以指捏住对手的衣领,不用力,只是捏住,没有拉扯,就可以令对方起根,纯用意念的。当然,如果 说捏住衣领也算力,那也就是那么一点力了。您捏住衣领可以起根,这个技巧我老师也做过,但他从不鼓励这种表演,不具备对抗的真实性,因为要看对手的水平。捏着衣领令对手“起5根”失去平衡控制能力要靠考虑到对方的受训习惯和心理因素。这跟让学生掰手指是差不多的技巧。您具备绝对优势,学生不论从各个方向接触都会被推出去,你一伸手不接触他衣领,他的心里状态已经决定了,他的平很能力受到了干扰。所以,所以我说粘黏连随是陷阱,指的是学员在训练中容易养成对抗上心理的被动性和依赖性。另外,您对
8、其他不认识你的人,包括不练太极拳的人,试验过吗?如果您真能做到到广州的时候,我一定要去体会一下。另外,肢体移动肌肉伸展收缩变化必然有力的作用变化,不管是自身还是作用与他人。还有,您做个对比,拴一根细线在垒起来的积木上,保持线的弯曲松坠,你捏住另一端,看积木倒不倒。如果不倒,两者的差异就是意念的受者不同,一个是人,一个是木头。人与木 头的不同主要在于人有主观意识。如果练了太极拳还不如木头站得稳,那我还是选择不练为好。2010-10-18回答格风我这一帮人采取这种训练模式:1、背墙而立,脚后跟 贴墙;臀部贴墙;背贴墙;头部后枕贴墙。视为立身中正。2、闭口;用鼻吸气。3、缓缓用鼻呼气,同 时用大脑调
9、整颈部和肩部的肌肉放松。这时可感到肩胛靠地心引力自然落到胸廓上。64、继续缓缓呼气,同 时用大脑调整胸廓背部肌肉放松。这时可以感到胸廓自然下降。腹部充实。5、腹部受胸廓和膈肌下降的压力,腹部有膨胀充实的感觉和变化。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用呼吸配合意识调解,练习“气沉丹田”的步骤方法。6、下一步适当控制腹肌,不要过度放松向前膨胀,腹部肌肉群向下和向后收缩,这时会感到腹腔压力向后传导,顶压腰背肌肉组织和腰椎弯,力量大的话腰椎会顶的隐隐发胀甚至发痛。 “视为意守命门”。7、切忌憋气,呼吸均匀舒缓,注意放松,慢慢用大脑意识进行协调练习,将躯干肌肉组织的运动模式慢慢练习协调过来。以上练习方法,实际上包括了“虚
10、灵顶劲”“含胸拔背”“空胸实腹”“气沉丹田”“意守命门”等等身法要领。炸药浓缩属于化学,不懂,不敢乱说。丹田积累乱说一通希望对您有帮助:1、丹田是穴位,在拳术里通常用于指明身体位置。2、丹田积累我理解为腹压的调整,从老拳谱中讲的虚灵顶劲、松肩坠肘、含胸拔背这些意识调整躯干的运动中,痛过腹背小肌肉群的运动变化调整膈肌下降,对腹腔增压。腹腔增压后形成了相对的固定体,既能承受直接打击,也可以将发于腿部的力向上传递。技巧熟练也可以用于多维的力的偏转工作。3、丹田的积累开始于意识对躯干肌肉群的调整,这需要静下心来,进7行慢慢的练习,当你调整顺以后是一个腹背力量提高的练习过程。4、这个腹腔的压力可以利用躯
11、干各部肌肉包括脊柱产生很大的作用力。2010-10-18回答和风躯干是整体协调的,虚灵顶劲、松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其中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躯干固定。请不要认为是僵硬的僵直,是指固定躯干是为了力的转向和传递。很多人不同意这个说法。这段话写的贴切实在,在看过的帖子中是无比的真实。对手的那种不舒服,就是您比对手实力强的表现,在他的力量面前您敢于放松,同时您也能承受他的力量。这一放松争取到的是时间和力的偏转角度的优势,对手会感到被动,需要重新调整找到合适的力的作用方向,体力精力消耗都会大过您。同时也说明您中正的能力或者说躯干调节的能力比他强。如果对手用的不是犟劲的话对他还是有帮助的。至少对他整合
12、力和中正力有很大帮助。有一天让一个比他差的选手和他对抗叫他放松些,他就会悟出放松的奥妙。有好的体力是登堂入室的先决条件。推手是对抗训练的一种方式,考虑训练双方的相互影响的结果。有对抗才有矛盾,就会有负荷。可以用拳架进行放松调整。站桩也不错,还可应进行动作模拟的放松调整。很实在的一篇文章我说说我的看法:81、实际上跟力的作用距离有很大关系。2、跟对手的空间距离也有很的关系。3、能用脚去骚扰对手,说明能够承受对手对你的作用影响。4、脚能去骚扰对手, 说明你还能改变你与对手的空间关系,空间关系发生了变化,力的作用距离也就发生了变化。5、如果对手实力强过你,腿是抬不起来的,为了保持平衡只能双脚尽力站稳
13、。2010-11-14太极拳在身体放松条件下,任然产生内劲,老拳谱理论普遍强调是“气”的主要作用。在这里通过一张示意图,分析一下内劲产生的主要人体结构原理。特别注意通过意识作用形成远端固定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推手时老师们特别强调意识点的原因之一。 (个人见解并不完善。特别强调这只是研究内劲产生的一种模式,其他方式因还找不到合适的示意图,以后再说。 )9旨在研究为什么肌肉放松了,还有如此强大的反作用力(内劲),当然这种分析只是对某一动作的分析,还不是全方位解析。但是可以导出相似运动模式下,太极拳要求用意识将身体放松,肌肉不主动收缩对抗的情况下,仍会产生的反作用力(内劲)的原因。这一作用很关键的
14、条件包括 1、意识调整下的敢于放松。2、意 识作用下形成的远端固定点(就是老师们常提的意识要在对手身体后面和要松到脚下去)。这种受力后产生的肌肉弹性反作用力,就是内劲非主动的产生模式。这种10运动模式借助对手释放的力量产生反作用力,形成二力平衡。因受力一方肌肉不进行主动收缩,消耗能量少,降低有氧代谢自身的体能消耗。因此经常看到,推手时用普通用力模式下的(所谓外家拳的用力方式)一方已经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而练太极拳的的一方仍然轻松自然,神情惬意。讲得再通俗一些,就是一根皮筋本身不会产生作用力,用图钉钉住一端,再拉伸另一端就会感受到反作用力了。人不过是由很多象这根皮筋一样的肌肉组织形成的,更大的、更
15、多维、更有弹性力的个体。以崩劲实例做个研究。双方互相绷住。这时如果对抗的意识点在对方肩后或者颈后一尺或者一米,往往在上肢就顶死了,形成了顶牛。就要不断的靠左右上下偏转转化受力。就是所说如九曲珠。原因是,这时只在身体的上臂、肩、肘、胸等形成了近端固定。只有很小一部分肌肉群能生成受力的弹性反作用力。当将意识点转移到大脚趾。形成远端固定,感觉就大不一样了,为什么?我们一起想一想。2011-11-17“气”到底是什么?如何定性、定位?1、如果说热、麻、酸胀 是“气”实际上我们都能想清楚,那是神经系统的感觉。是肌肉运动、血液循环系统发生变化后,神经末梢传递给我们的感觉。2、如果定位在意识活动是“气”,干什么还要挂一个毫无意义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