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教师的教学媒体综合运用final.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80354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型教师的教学媒体综合运用final.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混合型教师的教学媒体综合运用final.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混合型教师的教学媒体综合运用final.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混合型教师的教学媒体综合运用final.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混合型教师的教学媒体综合运用final.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混合型教师的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初探王以宁,张海 (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7)【摘要】教师教育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今天我国师范大学中教师教育技术教育面临一场空前的挑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所制定的发展纲要精神,本文针对革新型的教师教育技术教育领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混合型教师”理论框架,并论述了其核心能力。本文对混合型教师三项核心能力中的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进行了论证,对其在教学实践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阐释。【关键词】混合型教师,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Explorative Stu

2、dy of “Blended Teacher”and Integrated Abilities of Instructional MediaWANG Yi-ning, ZHANG Hai(School of Media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Abstract: Teacher education is critical to educational reform. However, nowadays teacher edu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

3、n normal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is facing huge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spirits of “Long-term planning programs of n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2010-2020)”, the paper presents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Blended Teacher” for solv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innovat

4、ive teacher edu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the normal universities. Also the paper discussed three core ablities of this type of blended teacher. In particular, the thesis discussed integrated abilities of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heir roles in educational practices.Key words: Blended teach

5、er, Instructive media, Integrated Abilities一、我国师范大学中教师教育技术教育面临的挑战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对象和主体,因此教师教育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温家宝总理指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我国近期发布的教育系统指导性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强调要发展教师教育,构建教师的创新培养模式。纲要中指出,要“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6、尽管新中国成立 60 多周年以来,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在学生就学率、还是在教育质量上,都有了巨大进步。但我国当前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当前我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对人才培养更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迫切要求。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角色。教育系统内任何变革的实现最终是靠教师来完成的,教师是教育系统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也是推动者。为了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这一标准内指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7、尤其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和效率。著名教育技术学者何克抗先生指出,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学科的课程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但在操作层面的教学实践中,学科内容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产生着明显影响,由于各学科知识结构不同,导致信息传递方式的差异,进而影响媒体、教育技术元素选择。如何量化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又如何精确结合传统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信息技术深层整合的教学结构究竟有着哪些深刻的结构性特点?在此领域内,存在着一个极为广阔的缺位空间,呼唤一种革新型的教师教育技术教育。基于

8、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教师教育技术是一个古老而簇新的研究领域。说它古老,因为它已经有多年研究历史。说它簇新,因为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内容。教师教育技术指向的目标是混合型教师的培养。师范院校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需要融和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标体系的支持。为达成学科教师教育技术的实现,教师必须融合学科知识和教育技术知识,因此为适应我国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教师教育和教育标准化提出的全新要求,基于此可构筑一种新的教育技术能力指标体系。在近年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应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混合式学习。但在操作层面的教学实践中,即或在全球范围内,这一问题仍缺乏

9、明晰的解释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示范性研究。二、混合型教师理论的概念及核心能力混合型教师理论是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提出的,一项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整合的课堂实践下教师培养理论的新探索,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答,提出了一种信息技术深层整合课堂上的理想型教师培养方案。为解释我们所研究的全新领域,在此我们对“混合型教师”这一概念,遵循科学定义的方法和规范,通过科学定义、一般定义和纲领性定义三种方式进行定义。1、混合型教师的科学定义美国教育哲学家谢菲尔(Scheffler)提出的在教育中进行定义的框架中指出,科学定义是建立在特殊知识基础上的,用来定义理论结构 1。我们对混合型教师提出如下框架定义:对传统

10、的理想教师补充教育技术的完整知识和技能结构,使得教师既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教学技能、又能科学地将教育技术与本专业教学进行完美结合,我们称这种革新性教师培养体系下培养出的教师为“混合型教师” 。2、混合型教师的一般定义一般定义则仅仅描述术语的意思是什么,把一些附加的说法包含进术语、或从术语中排除出去。这种定义方式主要负责向普通民众解释混合型教师是这样的教师,能够通过应用合适的教学技术,合适的匹配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在合适的时间,向合适的教学对象,传递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最优化的教学目标实现。3、混合型教师的纲领性定义:混合型教师的核心能力尽管我们认为混合型教师的核心能力并非许多知识碎片的单纯

11、相加,而是通过实证实践的深层混合,为了便于理解,此处仍列出混合型教师的核心能力的研究对象、覆盖领域和研究内容。其研究对象主要面向课堂上的四要素:教师、教学媒体、学生和教学内容 2。表 1 混合型教师核心能力、研究对象、覆盖领域和研究内容核心能力 研究对象 覆盖领域 研究内容媒体艺术 视觉文化、美学、音乐、美术理论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教学媒体 媒体技术 传播理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人工智能教学论/教学心理学 教学论、教与学心理学、智力理论、教师教育基于心理学的教学能力教师、学生 学习论/学习心理学 学习论、人机交互、学习分析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教学能力 教

12、学内容 教育技术与学科知识 整合 教学设计、教育系统方法、教育生态学、绩效技术混合型教师培养理论对教师对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以适应今天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在近2年本研究团队参加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混合型教师理论引起了跨越国境的广泛兴趣、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显示此研究问题具有着高度的研究价值,并在国际上也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基于这一研究,将能初步构建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课程的教学结构的系统模型和监测评估体系,从而对教师教育技术学科化指标系统进行研究,进而指向我国使用下一代信息技术的革新式教师培养体系混合型教师培养理论体系的构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全面实现以后,基础教育的重

13、点将转变为对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高度关注,因而对重点师范大学和教师培养体系提出了崭新的更高要求。本研究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探索性研究。三、混合型教师核心能力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初探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是混合型教师的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所以成为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因为在学理上,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即教学媒体的发展。1、媒体决定论:媒体技术变革决定社会变革这一观点可进一步简化为技术决定论或媒体决定论(Technological or Media Determinism) ,明确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Daniel Chandler,语言学家,也是语义网技术的倡导者。他指出,技术,或者说媒体技术

14、的发展,是社会变革产生的主要原因,技术可被视为是社会组织模式背后的基础条件。新技术的进步在全方位改变社会形态。 3马克思被认为是抱持“技术决定论”观点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 1847)中精辟的形容了科技生产力和上层建筑间的关系:“手推磨生产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 4此后,1988 年邓小平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另一名有影响力的相信“媒体决定论”的学者是麦克卢汉

15、,他认为“媒体即信息” 。换言之,媒体对社会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郭庆光,1999) 6。 2、媒体技术革命对教育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亚太经合组织(OECD )研究把媒体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形象称为“技术先导、教育驱动” (Inspired by Technology, Driven by Pedagogy ) 7。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其前提,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 1920 年时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起步

16、,其标志是无声电影和广播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杜威、帕特里克和查特思这些教育学家则为教育技术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战中,美国政府招聘霍邦等视听教育专家参与制定作战人员培训计划,来解决战斗人员紧缺和受训人员文化程度低下两个矛盾。视听设备广泛利用,军方购买 5.5 万部电影放映机,花 10 亿美元制作培训胶卷,培养了大批军事人员。以至 1945 年德国投降后,他们的总参谋长说: “我们精确计算了战争中的每一件事,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美国人所用来把他们的老百姓培养成战士的速度。 ”教育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此后,媒体技术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教育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很多学者把媒体技术作为教育技术的一

17、种解释性定义 8。1966 年,英国著名的教育家阿什比(Ashby.E.)在以色列技术学院作题为教育中的技术学(Technology in Education )的演讲时,最早提出教育的 “四次革命论”:第一次革命是教育职能由家庭转移到基督教会或犹太教会;第二次革命是采用了书写作为教育的工具;第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革命是 20 世纪在教学上开始采用新技术,如电影、唱片、电视等。1978 年,由原美国驻中国联络处印发的小册子美国教育技 术中也写到了相似的“四次革命论”。 这一观点中隐含了这样的重大论断:一种革新型媒体的出现与应用,可能引发教育史上的一场重大革命。另一种为媒体变革深刻影响

18、教育技术变革的重要观点是“三代远程教育划分” 。这一观点认为,远程教育可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传统的广播电视教育。20世纪 90 年代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网 络技术、卫星数字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支撑,形成了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这一观点也是教育技术学中作为基石的重要观点之一,其明确提出了媒介变革对教育技术的组织、形式、方法等造成了范式上的重定义,而非些微改良。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 中提出“范式” 的概念。他对科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划分,提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Paradigm) 。范式保证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19、内某些问题具有特定的解,是在某一个历史时期为大部分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广泛承认的问题、方向、方法、手段、过程、标准等等。对“媒体技术进步决定教育技术发展”观点进行过研究的代表性教育技术学者包括日本前教育技术学会会长赤崛侃司,把建构主义引入日本的教育技术理论代表人物菅井胜雄,英国前开放大学副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技术委员会成员戴安娜拉瑞劳德等。主要理论成果如下图所示 9:图 1 教育技术理论、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历史视角3、媒体技术知识的知识生命周期有限由于当前数字媒体技术的主要基石技术是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的性能受摩尔定律所限,这一定律指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 18 个月便会增加

20、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即:每隔 18 个月,计算机性能提升一倍,基于计算机性能的各类软件和硬件随之升级换代,因而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知识将伴随此周期而发生时代更迭。在企业管理中有一种观念“知识生命周期” (knowledge life cycle) ,并相应的建立了知识生命周期管理。在今天数字媒体技术迅捷进步的背景下,教育技术学必须考虑知识生命周期概念,基于此概念开展研究。四、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扮演的角色今天,随着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的进步,原有的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的媒体种类划分以及基于这种分类而形成的“经验之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和概括今天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媒体情态。同

21、时,如同前面所述,伴随媒体的进步,学习理论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范式迁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理论爆炸的复杂局面。在这种海量媒体形式并存、并且犬牙交错的呈现的局面前,对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的概念,需要我们进行全新的定位,在教育技术领域内展开全方位、全天候的理论革新。在各种教学媒体理论中,英国原开放大学副校长、教育技术著名学者拉瑞劳德基于学习体验的深度提出的教学媒体分类理论近年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接受和使用 10。她提出,教学媒体可分为五类:描述性(Narrative)媒体、交互性(Interactive)媒体、通讯(Communicative)媒体、可适应性(Adaptive)媒体和产出性(Product

22、ive)媒体。描述性媒体包括过去的传统媒体(印刷、电视、视频、DVD) ,它只进行描述,不同学习者发生交流行为;交互性媒体包括实验室、DVD 和网络,交互性媒体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行为做出反应;通讯媒体包括论坛、在线邮件组,通过通讯媒体,学习者可以互相交流、协同合作;可适应性媒体包括实验室和仿真,可适应性媒体对学习者的特定行为做出特定反馈,以帮助学习活动进行;产出性媒体包括生产论文、产品和模型的媒体,应用软件Word、 PowerPoint、Dreamweaver、Photoshop 都属于这类产出性媒体,学习者利用这类媒体可以进行深程度的学习。基于上述媒体分类理论,拉瑞劳德在 2008 年提出了

23、一套综合性媒体技术和学习理论及应用方式的匹配表 11。她提出,历史上存在的各个教与学理论流派是适用情境不同的关系,而不是新理论全面淘汰旧理论的关系,不同的学习情境下使用不同的教与学理论,可达到不同效果。表 2 媒体技术扮演的角色媒体技术和学习理论搭配图媒体形式 学习理论书本、黑板、幻灯投影片 基于注意的学习广播、投影仪磁带同步幻灯片 基于调查的学习交互式白板、Powerpoint 建构主义网页、Podcast 媒介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建模工具 基于对话的学习仿真程序 基于问题的学习聊天室 反思式实践在线会议 元认知多用户游戏 经验式学习维客 学习者面向的学习博客 社会建构主义情景式学习从当前我国教

24、师的媒体综合运用能力掌握现状看,存在着把教学媒体使用简单化、浅薄化的趋势。教师把媒体技术简单视为视听技术或者计算机技术,不能把教学媒体和教学理论、学科知识深层整合的问题普遍存在。如:教师把媒体使用和教学简单叠加,使用媒体进行简单展示,导致媒体运用和教学相互割裂,脱离教学实践,脱离教学具体问题,应付检查,使得教学媒体的应用成果收效甚微。由于适应 21 世纪新的学习要求的学习过程已经变得全面复杂化,不能再以单一的视觉媒体、听觉媒体或者传统媒体、计算机媒体等概念建立教学过程中媒体混合使用的规范,而应围绕学习理论,围绕学科知识,面向学习者、面向学习过程,建立和完善全新的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体系。在表

25、3 呈现的拉瑞劳德制定的选择矩阵中,媒体技术、增强途径和学习方式,可根据不同教学情境,依次进行灵活匹配。不存在一种恒定的匹配关系和对应关系,一切依据情境而定。教师可根据需要,分别在三门类中各选择一种合适选项,以完成教学。表 3 媒体技术、增强途径和学习方式的选择矩阵媒体技术 增强途径 学习方式游戏 单一模式和途径的学习 基于调查的学习软件工具 多种模式和途径的学习 建构学习文化工具 个性化指导 概念适应型智能辅导系统 灵活学习 测验虚拟角色 被动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嵌入式交互 提高交互质量 陈述知识学习混合式认知 通过实践的技能提升 通识学习个人学习环境 情境可视化 游戏编辑学习者模型 适应型个

26、性化学习 技能学习可移动设备 建构型个性化学习 现场作业会话代理 共享和同伴支持 交流式学习可编辑数字作品 参与型活动 协作式学习数据追踪 高质量评价 学习角色确认触摸设备 规模化 概念网络虚拟物件 学习框架设计 动手技能在线社区 非正式兴趣适应型支持 自我价值感仿真程序 建模协作技术 基于量表的学习基于评估证据的学习混合型教师作为未来的理想教师,必须具备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混合型教师具备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后,将显现以下优势:深刻理解基于高效教学原则建立的教育技术知识- 媒体 -心理匹配矩阵,真正从学生出发,建立教师主导、学生中心的高效课堂,全面掌控从教师到学生的知识流的顺畅交互渠道,使得

27、学科知识找到对应的正确的媒体位、媒体找到对应的正确的学科位,切实有效的提升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效果、效益和效率,使教育技术真正深入教育实践现场,成为教师必须掌握的临床教育通识内容。参考文献1 Peter Robert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definitions of literacyJ. Educational Studies, 2005(1) 2 8 张海,王以宁,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定义和领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的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3(3)3 Daniel Chandler .Technological or Media Determini

28、sm EB/OL http:/www.aber.ac.uk/media/Documents/tecdet/tecdet.html4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M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M,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19936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7 OECD, Inspired by Technology, Driven by Pedagogy:A Systemic Approach to Technology-Based School InnovationsM, 2

29、010 9 Kai Hakkarainen. Three generations of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9(5)10 Laurillard, D. Rethinking University Teaching. A conversational framework for the effective use of learning technologiesM, London: Routledge,200211Laurillard, D.M.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their role in achieving our ambitions for educationM, Professorial lectur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2008【作者简介】王以宁,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海,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教授,大阪大学(日本)博士,硕士生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