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结缔组织病.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80355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混 合 性 结 缔 组 织 病一概述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MCTD)是 Sharp于 1972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结缔组织病(CTD)。描述了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系统性硬化症(SSc)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M/DM) 、类风湿关节炎(RA)等疾病的某些症状的混合表现,血清中有高滴度的斑点型抗核抗体(ANA)和抗核糖核蛋白(U1-RNP)抗体的一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其中包括雷诺现象、关节痛或关节炎、手肿胀、食道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降低、淋巴结病变以及炎性肌病和血管炎,其肾损害较轻,预后佳。30 年来,此概念不断更新,并发现

2、该病脏器受累广泛,有逐渐演化为某一特定结缔组织病(CTD) ,尤其是 SSc的趋势,因此,许多学者认为 MCTD是 CTD的中间状态或亚型,识别该病将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评价。只有对 MCTD的发病机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个问题才能得到切实解答。MCTD的患病率不详,但可能高于 PM/DM而低于 SLE。发病年龄在 480 岁之间,平均年龄 37岁,女性多见,占 80%。MCTD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与皮痹、肌痹、周痹、尪痹、脉痹、阴阳毒、历节病等有相似之处。有急性心内膜炎、心肌损害者属“心痹” 、 “心悸” ;有肺功能异常、呼吸困难为“肺痹” 、 “喘证” ;胸腔积液为“悬饮” ;

3、食道功能障碍临床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泻者为脾胃损伤,归为“脾痹” ;有肾炎、肾功能损害者可属“肾痹” 、 “水肿” ;有肝脏损害者属“肝痹” 、 “黄疸” 、 “胁痛” ;有雷诺现象为“脉痹”等。二病因病机本病由于是一组综合征,因此病因病机也比较复杂。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之邪,自毛皮乘虚而入,客于肌肤经络之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瘀血痰阻,血脉不通,皮肤受损,渐及皮肉筋骨,则病变由表入里,损及脏腑而发本病。1、先天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之人,阴阳失调,偏于肾阴亏虚,则属阴虚内热。外邪乘虚而入, “邪入于阴则痹” 。痹阻先在阴分,阴虚为本,血虚有火。病久阴血暗耗,阴损及阳,气阴两虚,时

4、有外感诱发,病深则阴阳两虚。2、肾阳衰微 素体肾阳衰微,阴寒内凝,复感外邪而发。病程迁延日久者,痹阻络脉之邪可内舍于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元阳虚亏,真阴不足,气血虚衰,全身多部位和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3、六淫外感 素体营血不足,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之邪乘虚外袭,凝结于肤腠,阻滞于经络,致使营卫失和,气血瘀滞,痰瘀痹阻,失于濡养;或外邪郁而化热,化热则伤阴,湿热交阻或暑热由皮肤而入,酿成热毒;燥气伤津,津亏血燥。总之,风、寒、暑、湿、燥、火,外能伤肤损络,内能损及营血脏腑。4、瘀血痰阻 由于病久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复感外邪,内外互结,阻闭经络、肌肤、关节、血

5、脉,甚至脏腑。阻塞上焦,心肺损伤,气喘胸闷,胸痛心悸;阻于中焦,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胃纳不佳,生血不足,血虚有火,热迫血行,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则衄血、紫斑皮疹或见血尿;阻于下焦,肝肾受损,精华流失,则腰痠浮肿,腹水贫血;上入巅脑则偏瘫癔病。痰瘀交阻或瘀热内生,凝聚皮表肌腠,气血痹着,失于濡养则手浮肿呈腊样肿胀、指尖皮肤变硬、甚或溃疡和坏死;血脉痹阻,阳气不达四末,故肢端皮肤或白或青紫;阻于经络肌腠关节则肌肉关节痠痛无力。三、中医辨证论治早期轻症病例以风热犯肺为主,本病慢性活动期,病人以阴虚内热证为最常见,可贯穿2在整个病变过程中,阴虚内热常与血热、瘀热相互交结较易为外邪所诱发而急性发作。急性发

6、作病例以气营热盛证为主,待高热退下后,证向阴虚内热转化。中晚期病例多以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痰浊瘀阻为主。 1风热犯肺证症状:发热恶风,肢体肌肉关节痠痛,咽痛咳嗽,眼睑浮肿,面部及全身皮肤肿胀或多样红斑皮疹,手指浮肿,肢端发白或青紫,舌淡红,苔白,脉数。本证多见 MCTD早期轻症。治法:宣清肺卫,佐以通络。方药: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银花 20g连翘 15g 生石膏 30g 生薏米 20g黄芩 15g 知母 10g荆芥 10g杏仁 l0g 桑枝 15g 蝉衣 15g 大青叶 30g 地龙 20g 生甘草 5g 虎杖 20g 防风 10g 防己 l5g 秦艽 15g 川牛膝 15g加减:若肌肉关节痠

7、痛较重,加片姜黄、威灵仙、苍术、忍冬藤、五灵脂、透骨草等。若汗出恶风较重,酌加黄芪、桂枝、白芍、白术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以扶正祛邪。临床体会:本证候为 MCTD早期轻症,关节炎、关节和肌肉痠痛多见,在治疗上可参照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应抓住时机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2阴虚内热证症状:长期低热,淋巴结肿大,手足心热,面色潮红,斑疹鲜红,齿衄咽痛,便秘,溲赤,四肢肌肉关节痠痛,眼睑呈紫蓝色,掌趾瘀点,指端青紫,五指难展,舌红苔薄,脉细数。本证在 MCTD慢性活动期最为常见。治法:养阴清热,佐以化瘀通络。方药:玉女煎、增液汤加减。生地 30g 生石膏 30g 麦冬 15g玄参 15g黄芩 15g

8、 生薏米 30g 知母 10g 忍冬藤30g 虎杖 30g 川牛膝 10g 生甘草 5g 地龙 30g 桑枝 30g 鳖甲 30g 秦艽 10g 威灵仙30g 生黄芪 20g加减:肌萎无力加白藓皮、鸡血藤、当归、苍术、防己、木瓜等。低热重加青蒿、地骨皮、白芍等。口干较重加芦根、石斛、玉竹等。咽喉肿痛重加银花、连翘、板蓝根、牛蒡子等。热伤血络则瘀点紫斑皮疹迭起,齿衄、溲赤较重者,加紫草、丹皮、茜草、旱莲草、白茅根等。脱发加首乌、旱莲草、熟地等。淋巴结肿大重用元参、加牡蛎、川贝、夏枯草、青皮等。临床体会:本证常见舌红少苔为阴虚内热之征,长期服用激素者,常见苔白厚腻,只要胃纳大便正常,不能以湿重辨证

9、,可舍苔从证,不影响重用养阴清热治疗。本病以阴虚内热证为最常见,故养阴清热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3气营热盛证症状:高热不恶寒或稍恶寒,颜面红赤,红斑红疹,咽干口燥,渴喜冷饮,尿赤短少,关节痠痛,手浮肿腊样肿胀,肢端皮肤变化明显或白或青紫,掌趾瘀点,眼睑紫蓝,肌痠无力,舌红苔黄或舌红绛少苔,脉滑数或洪数。本证为热毒炽盛,气营两伤,相当于 MCTD感染诱发急性发作期 治法:清热泻火,化瘀解毒。方药:石膏知母汤、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石膏 30g 知母 15g 生地 30g 元参 15g 黄芩 15g 丹皮 15g 赤芍 lOg 金银花30g连翘 20g大青叶 30g 紫草 10g虎杖 30g 桑枝

10、30g地龙 30g 川牛膝 lOg木瓜 15g 防3己 15g 黄芪 15g 寒水石 30g 滑石 30g 竹叶 10g 炙甘草 5g加减:若稍有恶寒者可加桂枝调和营卫,温通经络。衄血、尿血加藕节炭、白茅根、茜草清热凉血。如有头痛、呕吐、寒战,舌苔黄厚,热毒较盛,加黄连、栀子、大黄、黄柏、贯众、板蓝根等清热解毒。咽干、渴喜冷饮较重加芦根、石斛、沙参、麦冬、五味子等。 临床体会:MCTD 高热常由感染诱发,感染诱发为热毒内盛,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及时控制感染。如 MCTD发热、淋巴结肿大,热盛血热痰瘀互结,而非热毒,发热日久却无中毒症状,治疗重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泻火化痰,但也不可忽视解毒,往

11、往临床不易分清有无感染。4瘀热痹阻证症状:手足瘀点累累,斑疹斑块暗红,手浮肿呈腊样肿胀,双手白紫相继,双腿青斑如网,脱发,口舌糜烂,鼻衄肌衄,关节红肿热痛,肌肉酸痛无力,放射线可见骨糜烂和皮下硬结,眼睑紫蓝,小便短赤,有蛋白血尿却无水肿,低热或自觉烘热,淋巴结肿大,烦躁不安,舌红苔薄或舌光红或边有瘀斑,脉细弦数。本证相当于 MCTD慢性活动期中手足血管炎、雷诺氏征、关节痛关节炎、多发性肌炎为主,并出现肾炎蛋白尿、血尿者,为瘀热痹阻,脉络受损,迫血妄行所致和痰瘀互结复感外邪而发。治法: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用水牛角代) 。水牛角 30g 生地 30g 知母 15g 元参

12、15g 丹参 30g 丹皮 15g 赤芍 15g 红藤 30g 虎杖 30g 黄芩 15g 川芎 lOg 桑枝 30g 地龙 30g 川牛膝 15g 威灵仙 20g 防己 15g 木瓜 15g 生薏米 30g 白茅根 20g 猪苓 15g 茜草 15g 黄芪 30g 甘草 5g 红花 lOg 五灵脂 20g。加减:若闭经加当归、益母草。肌衄加首乌、生藕节、生地榆等。雷诺氏征比较重,寒热错杂,可加桂枝,重用红花,寒热并用。临床体会:MCTD 血管炎和雷诺氏征,是本病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多为阴虚内热,瘀热痹阻,脉络受损所致。治疗上控制血管炎症,应养阴清热为主,结合凉血化瘀。关节炎、关节和肌肉痠痛是湿

13、热阻络,痰瘀交阻所致,可参照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临床上常用苍术、黄柏、薏米、秦艽、桑枝、忍冬藤、威灵仙、透骨草、川牛膝、桑寄生、虎杖、五加皮、五灵脂等以及蜈蚣、土鳖虫、地龙、全蝎、蛇蜕等虫类药物;白芥子、胆南星等化痰药物。5热郁积饮证症状: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心悸怔忡,时有低热、咽干口渴、烦躁不安、红斑红疹,手浮肿呈腊样肿胀,肢端青紫,肌肉痠痛无力,眼睑紫蓝,舌红苔厚腻,脉滑数或濡数或偶有结代。本证为热郁上焦,心肺受阻,相当于 MCTD引起心肺损害,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心包炎、心肌炎、心瓣膜炎、肺动脉高压。治法:清热蠲饮,化瘀通痹。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泻白散加减。葶苈子 30g 桑白皮

14、30g 五加皮 10g 防己 15g 知母 15g 生地 30g 沙参 15g黄芩15g 生薏米 30g 猪苓 15g 茯苓 15g 郁金 15g杏仁 15g 枳壳 lOg 甘草 5g 生黄芪 30g 虎杖 30g 桑枝 15g 秦艽 10g 忍冬藤 30g 地龙 30g 威灵仙 30g 川牛膝 15g 大枣5枚加减:白痰多可加白芥子,善祛皮里膜外之痰涎。咳嗽重加川贝母、炙百部、半夏、陈皮清肺化痰止咳。心悸、脉结代重加玉竹、五味子、丹参、菖蒲、龙齿。4虫气短、胸闷加炙苏子、栝篓皮、川朴、旋覆花宽胸顺气。胸痛彻背加薤白、丹参。发热加生石膏以加强清热之力。临床体会:积饮本为阴邪,但因本证热郁上焦,

15、心肺受阻,气血瘀滞,肃降失司,水为火郁,积饮内停。治疗上重在清热蠲饮佐以化瘀通痹,而不能用宣痹通阳之法治积饮,切不能忘记养阴清热治病之本。6脾肾两虚证症状:面色无华,但时有潮红,指甲亦无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但时而午后烘热,口干舌燥,斑疹暗红,面浮肿,眼睑紫蓝,手浮肿呈腊样肿胀,指尖皮肤变硬,甚至溃疡和坏死,肢端或白或青紫,两腿浮肿如泥,进而腰股俱肿,关节肌肉痠痛麻木无力,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小便短少,蛋白血尿,舌体胖,舌质偏红或偏淡,苔薄白或薄腻,脉弦细或细数或细弱。本证可见于 MCTD慢性期手指硬皮样改变明显,胃肠道蠕动缓慢,肾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治法:健脾益肾,化瘀利水。方药:独活

16、寄生汤加减。独活 10g 桑寄生 15g 秦艽 10g 生熟地各 15g 白芍 15g 当归 20g 川芎 lOg 党参 20g 黄芪 20g 白术 20g 茯苓 20g 炙甘草 6g 猪苓 20g 五加皮 10g 防己 20g 赤小豆 20g 骨碎补 20g 川牛膝 15g 泽泻 15g 龟板 15g 杜仲 15g 枳壳 lOg 杏仁 15g 红花 15g加减:若中度贫血,血红蛋白、白细胞下降明显,重用黄芪、当归,加首乌、女贞子、黄精、鸡血藤。虚火上浮加知母、黄芩、丹皮、黄柏。腰痛膝酸重用杜仲、桑寄生加川断。畏寒肢冷、脉细弱舌淡苔薄,加桂枝、附子。蛋白尿、血尿加芡实、白茅根、山萸肉、山药,并

17、重用黄芪。临床体会:对手指硬皮样改变明显,指尖皮肤变硬,治疗要以补益气血、活血通络为主。以防溃疡和坏死。对胃肠道功能异常,重用白术、茯苓、党参、炙甘草等健脾益气之药。MCTD肾脏改变通常较轻,表现为蛋白血尿,临床以养阴清热为主配合活血、止血、收涩、利尿之品治疗。但偶尔肾脏受累成为主要临床问题,病人可死于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本证治疗一定注意扶正祛邪,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防止肾功能衰竭。7其他临床辨证治疗(1)MCTD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病变,虽然仅占 10,但也要引起注意。若出现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病,脑电图示轻度脑损害,健脑化瘀,祛风除痰方用生地 30g、枸杞子 15g、麦冬15g、首乌 15g、知

18、母 10g、天麻 10g、白蒺藜 30g、蔓荆子 15g、赤芍 15g、川芎 lOg、泽兰叶 15g、茯苓 15g、半夏 15g、陈皮 10g、菊花 15g、钩藤 10g。若头痛严重加全蝎、蜈蚣。三叉神经病,出现面瘫加制白附子、白僵蚕、水蛭、地龙等。神志不清加安宫牛黄丸、醒脑丸。癫痫抽搐加制南星、石菖蒲、竹沥。(2)对肝脾肿大,重用舒肝理气、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川楝子、郁金、红花、刘寄奴、生山楂、三棱、莪术、栀子。(3)干燥综合征明显时,重用养阴药物加石斛、玉竹、白芍、五味子、山药、天花粉、沙参、麦冬。(4)对桥本甲状腺炎,重用元参、牡蛎、川贝、昆布、海藻、连翘、青皮等。中成药列举下列中成药

19、,临症选用1化瘀消痹胶囊2痹证 1号浓煎剂53. 秦息痛片4痛舒胶囊(组成:七叶莲、灯盏细辛、玉葡萄根、三七等八味) ,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化痞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5四妙丸(组成:苍术、黄拍、苡米、川牛膝) ,有清热祛湿、活络止痛。6通迪胶囊(组成:三七、紫金莲、大青木香、七叶莲、鸡屎藤、细辛等) ,有活血行气、散瘀止痛之功能。7盘龙七片(组成:盘龙七、川鸟、草鸟、当归、杜仲、秦艽、铁棒锤、红花、五加皮、过山龙、丹参等) ,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8风湿痹康胶囊(组成:土茯苓、穿山龙、青风藤、蜈蚣、全蝎、穿山甲、马钱子粉等16味组成) ,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

20、9加味天麻胶囊(组成:天麻、杜仲、鹿骨(制) 、地黄、玄参、牛膝、千年健、木瓜、羌活、独活等 15味) ,有强筋骨、祛风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10白芍总苷胶囊(商品名帕夫林) ,其功能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11风湿定胶囊(组成:八角枫、白芷、徐长柳、甘草等) ,有活血通络、除痹止痛之功效。12祖师麻片(祖师麻浸膏) ,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能。13红药片(组成:三七、当归、红花、白芷、川芎、土鳖虫) ,有活血祛瘀,温经通络之功。14其他:大黄蟅虫丸,复方丹参片,雷公藤多甙片、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脾丸等临症选用。四、调摄与护理(一) 、调摄1及时控制感染。2慎用某些诱发药物,以避

21、免本病的发作。3疾病未得控制时,不宜妊娠。妊娠期孕妇患者一般均有症状减轻,激素只需减至最低有效剂量,但需密切注意分娩后病情突然恶化。4避免日光暴晒及照射紫外线。 5内热重病人宜食凉性食物,而牛肉、羊肉、狗肉、驴肉等温性食物易诱发和加重病情;水果也宜选用生梨、西瓜、生藕等。菠菜能发疮和增加蛋白尿和管型,花菜能加重脱发的进程,均宜忌口。不宜饮酒,也不宜用药酒、补酒治疗。(二) 、辨证施护1. 阴虚内热证的病人畏热,但要注意保暖,用温水冲洗,否则会加重关节肌肉痠痛。2. 要观察面部红斑和皮疹消退情况,不要用合成化妆品,防止刺激皮肤。3. 肢端更要注意保暖。4. 热盛证者发汗退热时要及时擦干,中药每日

22、二三剂分 36 次服用。银屑病性关节炎中医辩证施治银屑病关节炎即牛皮癣关节炎,是一种伴银屑病的慢性炎性关节病。与强直性脊柱炎、端特综合征等同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但是它具有类风湿关节炎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两者的特点。银屑病性关节炎是属于银屑病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故也称为关节病性银屑病。在中医学6中本病应属痹病范畴。尤其是与尪痹、骨痹和大偻较相似。其皮肤损害则相当于“白疕” 、“蛇虱” 、 “疕风”等病种。一 病因病机(中医学)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致病原因多由机体阴阳失调,复感外邪所致。或素体阳虚复感风寒湿邪,或因素体阳盛,内有蕴热复感阳邪,内外相合,闭阻经络,阴津营血不能达于肌表,由此造成皮肤关节等

23、损害。总之病因不外乎寒热两个方面,因于热者多见,因于寒者少见。由于寒者脉络凝滞而生瘀血。由于热者热伤阴液,阴虚血燥,血行不畅,亦易产生瘀血。因此瘀血的产生往往贯穿于病机的全过程。二 辩证施治既要注意银屑病的治疗,又要注意关节炎的治疗。1风寒阻络型症状:多见于儿童或初发病患者,皮损红斑不显,鳞屑色白而厚,皮损多散见于头皮或四肢,冬季易加重或复发,夏季多减轻或消退。关节疼痛游走不定,遇风冷则加重,得热则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生黄芪 20g 桂枝 12g 秦艽 10g 羌活 15g 当归 15g 川芎 15g 桃仁 10g 红花

24、10g 五灵脂 15g 全蝎 15g 防已 20g 防风 10g 地肤子 12g 白藓皮 15g川牛膝 15g 甘草10g。加减:如皮损增厚瘙痒甚者可加莪术 15g,蛇床子 20g。如关节疼痛较重,可加苏木 15g、土鳖虫 10g、白芥子 10g,恶寒肢冷者可加川乌 10g(附片 20g) 。2风热血燥证型症状:皮损遍及驱干四肢,且不断有新的皮损出现。皮损基底部皮色鲜红,鳞屑增厚、瘙痒,夏季加重。常有低热,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固定不移,得热痛增。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弦细而数。治法:散风清热,凉血润燥。方药:消风散合解毒养阴汤。忍冬藤 30g 公英 20g 生地 30g 丹皮 20

25、g 赤芍 15g 元参 20g 蝉衣 10g 生石膏 30g 石斛 15g 苦参 20g 知母 15g 地肤子 20g 白藓皮 20g 秦艽 10g。加减:如皮损继续扩大或有新起者可加菝葜、蛇床子。服药后胃中不适大便溏稀者,去苦参、生石膏,加炒白术、苡米,生地酌情减量或改用二冬。如关节疼痛不减甚或加重者,酌加苏木、红花、五不留行、片姜黄、虎杖、稀莶草、透骨草、蜈蚣、全蝎、地龙等。3湿热蕴结证型症状:皮损多发于掌、跖关节及关节屈侧和皮肤皱褶处。皮损发红,表皮湿烂或起脓疱。低热,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下肢浮肿或有关节腔积液,阴雨天症状加重。神疲乏力、纳呆,下肢酸胀沉重。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

26、: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药:四妙散合身痛逐瘀汤加减。苍术 10g 黄柏 15g 生薏米 20g 川牛膝 20g 秦艽 15g 羌活 15g 白藓皮 20g 苦参 15g 7土茯苓 30g 桃仁 10g 红花 10g 五灵脂 20g 萆薢 20g 虎杖 20g。加减:若持续发热,皮损无好转者应酌加双花、连翘、枝子、丹皮、生石膏等。如关节肿胀积液较重者,可酌加车前草、防已、白芥子、水蛭、皂刺、地龙、王不留行等。若乏力纳呆,下肢酸软沉重酌加生黄芪、木瓜、白术、桑寄生、狗脊、骨碎补、鸡血藤等。4热毒炽盛证症状:全身皮肤鲜红或呈暗红色,或有表皮剥脱,或有密集小脓点。皮肤发热,体温增高或有高热,口渴喜冷饮

27、,便干,尿黄赤。四肢大小关节疼痛剧烈,不敢屈伸。舌质红绛,苔少,脉象洪大而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方药:解毒清营汤加减。双花 30g 连翘 20g 蒲公英 20g 板兰根 20g 生地 20g 丹皮 20g 知母 15g 生石膏60g 石斛 15g 赤芍 20g 元参 20g 土茯苓 30g 稀莶草 30g 川牛膝 15g 虎杖 20g 生甘草 10g加减:如高热持续不退者,上述清热解毒药可加量,或酌加蚤休、紫花地丁、水牛角粉。如口干渴大便干秘者,可加大黄、元明粉以通腹泄热。关节疼痛剧烈,不敢屈伸不减者可酌情加透骨草、伸筋草、全蝎、地龙。5肝肾亏虚证型症状:病程长年迁延不愈,皮损红斑色淡

28、,大多融合成片,鳞屑不厚。关节疼痛,强直变形,腰酸肢软,头晕耳鸣。舌质暗红,苔白,脉象沉缓,两尺脉弱。男子多有遗精阳萎,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经期错后。治法:补益肝肾,祛风活血。方药:大补元煎合身痛逐瘀汤。生地 20g 熟地 20g 当归 15g 杜仲 15g 枸杞子 15g 秦艽 15g 桃仁 20g 红花 20g 五灵脂 10g 羌活 12g 川芎 12g 女贞子 15g 川牛膝 15g 虎杖 20g 。加减:银屑病皮损加重或不断有新的皮损出现,则应去羌活、川芎之辛燥加丹皮、赤芍、水牛角粉以清热凉血。如关节疼痛加重甚或关节红肿者,则应去熟地滋腻之品,酌加忍冬藤、连翘、黄柏、薏米、地龙、苏木、

29、防已、稀莶草、片姜黄、鸡血藤以助清热化湿,活血通络。临床体会: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由风寒湿邪所致者为数不多。因此,不宜过用祛风散寒除湿的药物,以免化燥助热伤阴,反易加重病情。经络瘀滞的现象则是普遍现象。可以说,所有的证型都会存在瘀血阻滞的病态。所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治疗手段适用于各个证型。只是在药方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不同,需根据病情灵活掌握。中成药 1、 化瘀消痹胶囊(自制方)2、 痹证 1 号浓煎剂(自制方)3、 四妙丸4、根据赵炳南经验用侧柏叶适量煮水泡浴,对皮损治疗有卓效。三 调摄护理 本病注意调护非常重要。1、忌食辛辣鱼腥食物,忌烟酒。2、保持清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皮损继发感染

30、。3、应鼓励患者经常洗澡,配合矿泉浴、中药泡浴或薰洗效果更好。84、需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干燥综合征辨证论治一、 概述干燥综合征(SS)又称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它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泪腺和大小唾液腺引起这些腺体的分泌减少为其特点,形成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和口腔干燥症。也可同时累及其他器官,造成多种多样临床表现。本病可单独存在,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也可以继发于其它自身免疫疾病,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此病称全球性发病,90%患者为女性,发病年龄高峰为 40-50岁。发病情况国内外报道不一,国内发病率 0.29%-0.77%,病程

31、长,预后一般良好,可伴随假性淋巴瘤,淋巴样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胆管炎。SS 患病率居结缔组织病首位。 干燥综合征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记载,但其复杂的临床表现在许多古典医籍中有类似描述。无论其原发或继发者,因其往往伴发许多脏腑病变。因此很难明确其属于某一病证。全国中医风湿病学会根据大多数人的看法宜归属“燥痹”范畴。二、 病因病机(中医学)干燥综合征起病于“燥” , “燥胜则干” , “诸证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1、先天不足。本病多有先天禀斌不足,阴阳失调。或素体阴虚,津液亏少;或素体阳虚,不能化水,津液不得上承,均可导致阴津亏虚,清窍失养而发为本病。女子体阴而用阳,

32、40岁以上女子天癸渐竭,精血亏虚,阴更不足,多因阴虚内热而伤津耗液,导致口眼清窍失养,经脉气血痹阻而多发本病。2、后天因素。或为情志所伤,劳倦过度;或为久病失养,精血内夺;或为年高之人天癸将竭;或为误治失治,或过服辛温升散之剂;或亡血失精等,皆可导致阴津不足,正气耗损而发本病。3、六淫外邪。六淫中,风、暑、燥、火四邪称之为阳邪,阳热亢盛,则消灼津液。风寒伤人能化热,风热伤人能化燥,热则耗液,燥则伤津。病初起在经在表。络脉痹阻则关节肌肉疼痛,体表燥热则口眼干燥,病久入里必损及脏腑。本病的基本病机为素体虚弱,阴津亏虚。其病位在口、眼、鼻、咽等清窍,亦可累及全身,损及脏腑。本病性质属本虚标实,肺、脾

33、、肝、肾阴虚为主,火热燥气为标。三、 中医辨证论治按着全国中医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辨证论治。1、阴虚内燥症状:两目干涩,口燥咽干。皮肤干燥,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齿燥脆、色枯,少汗或无汗,男子遗精,女子阴道干涩,月经不调,舌质红,脉弦细数。治法:养阴润燥方药:百合固金汤合麦味地黄汤加减麦冬 10g 五味子 10g 熟地 15g 山芋肉 15g 山药 15g 丹皮 10g 云苓 20g元参 15g 百合 15g 川贝 10g 桔更 10g 沙参 15g 青果 10g 白芍 15g若口燥咽干甚者加芦根 15 g,乌梅 15g;若双目干涩,视物模糊甚者加菊花 15g,石斛15g;阴虚内热、骨蒸

34、潮热甚者加地骨皮 15g,白薇 10g,鳖甲 15g,知母 12g;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筋脉拘急甚者加枸杞子 20g,木瓜 20g,桑寄生 20g,千年健 10g,老鸛草 15g,鸡血藤 15g;女子阴道干涩,月经不调者加旱莲草 15g,首乌 15g,女贞子 15g,桑椹子910g,阿胶 15g;男子遗精甚者加配肉苁蓉 15g,免丝子 15g,潼蒺藜 15g,冬虫夏草 10g,淫羊藿 10g。中成药: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白芍总苷胶囊。2、气阴两虚症状: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少气懒言,乏力无汗,皮肤干燥,大便秘结,舌红而瘦干,脉细数。治法:益气养阴方药:麦味地黄汤合八珍汤加减。麦冬 15g 五

35、味子 15g 生熟地各 15g 山芋肉 15g 山药 15g 丹皮 10g 云苓 10g太子参 30g 白术 10g 当归 10g 白芍 15g 炙甘草 6g 黄芪 15g 黄精 15g 制首乌 10g 石斛 10g 玉竹 15g 元参 15g若脾阴不足而致“脾约”证,见大便难,宜用麻仁丸。中成药:麦味地黄丸,养胃舒冲剂。3、阴虚血瘀症状:两目干涩,口燥咽干。面色晦暗,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紫癜或有红斑,唇红而紫暗。或齿燥脆,或口疮。舌质暗或有瘀斑点,脉弱而涩。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麦味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麦冬 15g 五味子 15g 生地 15g 女贞子 15g 山药 15g 丹皮

36、10g 云苓 10g 当归 10g 赤药 15g 鸡血藤 30g 桃仁 10g 红花 10g 牛膝 15g 鹿衔草 10g 稀莶草 15g,秦艽 10g 川芎 10g关节畸形,皮肤瘀斑且粗糙者,可加水蛭,土鳖虫(蟅虫) 。中成药;大黄蟅虫丸,化瘀消痹胶囊。临床体会:SS是人体津液亏损,造成局部或全身出现以干燥为主要特征。病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可致多脏器受损,其临床辨证,首当辨其虚实表里。大抵感受外邪(燥热之邪)致病者,多属表属实。起病急,病程短。而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弱,失治误治,久病及里者,耗伤肺、肾、肝、脾、胃之阴液,致阴虚津亏者,属里属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里虚证再复感外邪者,多属虚中夹实之证。临床详辨主次,分别论治。其中气血瘀阻证在 SS可单独存在,但往往与其他各证兼夹出现。临床应细心辨析。本病多预后较好,死亡率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