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词解释外毒素: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合成及分泌的毒性蛋白质产物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由 O 特异性多糖,核心多糖,脂质 A 组成核衣壳:病毒体的基本结构,由核心和衣壳构成病毒包涵体:在受感染的细胞内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正常菌群: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无害甚至有利的正常微生物条件致病菌:当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生态平衡失调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成为致病菌转化:提供裂解释放的 DNA 片段被受菌直接摄取,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体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抗原性转变:指在自然流行条件下,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或两种
2、抗原结构发生大幅度的变异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并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归属于细菌学范畴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如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需要的酶能量及必须成分则病毒就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者合成的成分不能组装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质粒: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双链 DNA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皮肤的粘膜瘀斑,肝脾肿大脓毒血症:指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肝脓肿,肾脓肿和皮下脓肿等毒血症:只在机体局部繁
3、殖,病菌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菌群失调症:在用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比例大幅度变化而产生的病症溶原性细菌: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基因组中,这种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成为前噬菌体,前噬菌体随细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前通过细菌的分裂,而传给下一代,不引起细菌裂解,这种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问答题1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溶菌酶的杀菌机理 答:青霉素能与细菌竞争合成肽聚糖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上 D-丙氨酸与五肽桥之间的联结,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在一般渗透压环境中
4、,可导致细菌死亡。溶菌酶能裂解肽聚糖 N-乙酰葡糖胺和 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 B-1,4 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2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及临床毒作用的表现答:内毒素由脂质 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作用临床表现: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和内毒素休克23荚膜、芽孢、鞭毛、菌毛的概念及医学意义答: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饶一层黏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抗吞噬作用;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芽孢。对热力、干燥、辐
5、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鞭毛:许多细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运动器官,由化学趋向性,常向营养物质处前进,而逃离有害物质。菌毛:许多 G-菌和少数 G+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称为菌毛。普通菌毛:细菌的黏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性菌毛:仅见少数 G-菌,是致育因子,细菌间直接传递遗传物质4细菌生长规律及医学微生物学的意义答: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定时取量取活菌数,可以发现其生长过程具有规律性,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的对数为纵坐标,可绘制出一条生长曲线。生长曲线可分为几个阶段:1 迟缓期
6、:是细菌进行繁殖的准备阶段,为细菌分裂繁殖合成并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但很少分裂,菌数不增加 2 对数生长期:细菌以恒定的速率分裂繁殖,活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这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等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因此,此期是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药敏试验等的最佳时期。3 稳定期:细菌繁殖和死亡趋于平衡,细菌开始发生变异。这期是细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形成的时期。4 衰亡期:细菌大量死亡。5临床常见的细菌的变异有哪些变现?BCG 是依据何种变异获得?答:抗性突变型;营养缺陷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发酵阴性突变型BCG 是通过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杆菌经过传 2
7、30 代,获得的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突变株6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增殖方式,病毒抵抗力答:病毒是形态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只有一种类型核酸(DNAorRNA)作为遗传物质增殖方式:病毒的增殖方式是以其核酸分子为模板进行,称为复制。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7真菌的结构,各结构的主生物学意义答:单细胞真菌:1 酵母型真菌 不产生菌丝,由母细胞以芽生方式繁殖,其菌落雨细菌的菌落相似2 类菌母型真菌 芽生方式繁殖,其延长的芽体可伸进培养基,称假菌丝。多细胞真菌:基本上都是由菌丝和包子两大基本结构组成。菌丝:孢子生出嫩芽,称芽管。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孢子:孢子是
8、真菌的生殖结构,是由生殖菌丝产生的。8干扰素及其抗病毒作用的机制 答:干扰素并非直接灭活病毒,而是与其他细胞膜受体结合,通过调控宿主细胞基因,合成抗病毒蛋白,使细胞处于抗病毒状态。9破伤风杆菌的只要致病物质,破伤风病的平时预防与紧急预防答: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平时预防:成人用破伤风类毒素,儿童使用百白破三联疫苗(DPT)进行人工自动免疫。紧急预防:受伤后尤其对有泥土污染或创伤严重的伤口,而又无基础免疫者,应注射破伤3风抗毒素。进行人工被动免疫。同时,最好给及类毒素自动免疫。10G+菌和 G-菌细胞壁肽聚糖的主要区别答:G+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高,含五肽交联桥构,磷壁酸是其特有成分及重要表面抗
9、原;G-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少,无五肽交联桥,肽聚糖外有外膜11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方法;肠热症的主要血清学诊断方法答:抗链球菌溶素 O 试验,简称抗 O 试验;肥达试验12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主要方法 答:乳糖发酵试验13能产生内毒素又能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有哪些答:志贺菌属、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鼠疫耶尔森菌14沙门菌引起的主要疾病;患肠热症第一周二三周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应取的标本答:肠热症:包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希式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胃肠炎(食物中毒) ;败血症。第一周:外周血 第二周起:粪便 第三周起:可取尿液 第一、二、三周均可取骨髓液15致
10、病性与内、外毒素均无关的细菌有哪些?答:结核分枝杆菌16.结核菌的致病机制;结核病机体的免疫特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常用方法;如何解释该方法的阳性、阴性结果;卡介苗的接种对象。答:致病机制:主要为菌体成分致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皮肤黏膜进入机体,侵犯多种组织,在相应组织细胞内顽强增殖,引起炎症反应,诱导机体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免疫特点:有菌免疫(传染性免疫):抗结核免疫力的持久性依赖于结核杆菌在体内的存活。以细胞免疫为主。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常用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如何解释该方法的阳性、阴性结果:取 PDCC 和 BCGPPD 分别注入两前臂皮内,4872 小时后,红肿硬结小于 5mm,为阴性,表
11、明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分支杆菌或未接种过卡介苗。 (要排除原发感染早期或正患严重结核病)红肿硬结超过 5mm,为阳性,表明受试者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红肿硬结15mm,为强阳性,表明受试者有活动性结核病。两侧红肿若 PPDC 侧大于 BCGPPD 侧,则受试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反之可能为卡介苗所致。卡介苗的接种对象:婴儿。17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发生关系密切的微生物 答:幽门螺杆菌18支原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答:肺炎支原体:间质性肺炎(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解脲脲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人型支原体:附睾炎、盆腔炎、产褥热生殖支原体:尿道炎 教材小字部分19消化道病毒感染性疾病
12、有哪些答: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胃肠炎;无菌性脑膜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胸痛;心肌炎;急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0引起 SSPE 的病毒 答:麻疹病毒21HSV-1,HSV-2,VZV 主要潜伏部位4答: HSV-1 :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HSV-2:潜伏于骶神经节HSV-3: 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和颅神经感觉神经节22HBV 三大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结果临床意义HbsAg HbeAg 抗 HBs 抗 HBe 抗 Hbc IgM 抗 HBc IgG 结果分析+ _ _ _ _ _ HBV 感染者或无症状携带者+ + _ _ + _ 急性乙型 肝炎(“大三阳” )+ _ _ +
13、 _ +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小三阳” )+ + _ _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 或无症状携带者_ _ + + _ + 乙型肝炎恢复期_ _ _ _ _ + 既往感染_ _ + _ _ _ 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23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毒 答: 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24金黄色葡萄球菌 SPA,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物质,其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答:即葡萄球菌表面蛋白 A ,存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抗原物质,与 IgG 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的作用。 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
14、毒素-1(TSST-1) 及 SPA 。引起的疾病: (1) 侵袭性疾病:局部化脓性感染及全身化脓性感染 ( 败血症、脓毒血症 )(2) 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毒性休克综合征及假膜性肠炎 25甲型溶血型链球菌及肺炎链球菌常用的方法 答: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26有哪些病毒引起垂直感染,哪些病毒引起胎儿先天畸形答:垂直感染:风疹病毒、汉坦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巨细胞病毒、HIV引起胎儿先天畸形:(1)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表现为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耳聋,发育障碍等。(2)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先天性畸形或新生儿疱疹性脑炎;(3
15、)人巨细胞病毒:可造成胎儿先天性畸形、新生儿巨细胞包涵体病等;27各螺旋体感染引起的疾病答: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肺出血,黄疸,肾衰竭)梅毒螺旋体:梅毒,先天梅毒伯氏疏螺旋体属:莱姆病回归热疏螺旋体:流行性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奋森疏螺旋体: 咽峡炎、牙龈炎,空腔坏疽28正常菌群成为条件致病菌的主要原因答: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29各种肝炎病毒核酸,主要传播途径及特异预防原则有何异同HAV HBV HCV HDV HEV核酸 单正链 RNA 环状双链DNA单正链 RNA 缺陷型 RNA 单正链 RNA传播途径 粪-口 血或血制品传播垂直传播性传播输血性
16、接触血或血制品垂直传播性接触粪-口5特异性预防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乙型肝炎疫苗与预防乙型肝炎的措施相同30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损害的主要器官 答:肝脏。31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生物学性状,主要传播途径,所致疾病。答:白假丝酵母菌生物学性状: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革兰染色阳性,出芽方式繁殖,在组织内易形成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培养后中间或顶端有较大,壁厚的梨形细胞可发展成厚膜孢子主要传播途径:存在于人体内,其为机会致病菌,当出现菌群失调或抵抗力下降时可致病致病性:可引起皮肤感染:湿疹样皮肤的白假丝酵母菌,黏膜感染:鹅口疮,口角糜烂,外阴与阴道炎,内脏感染:肺炎,支气管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炎
17、新生隐球菌生物学性状:菌体外周有一层胶质样荚膜,用墨汁负染后可见圆形透亮菌体,以出芽方式繁殖常呈单芽主要传播途径:外源性感染:粪口途径,内源性感染:存在于人体内,其为机会致病菌,当出现菌群失调或抵抗力下降时可致病致病性:初感染灶为肺部,其后可以发生在各个脏器,其中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慢性脑膜炎32各期梅毒病人检查梅毒螺旋体采集的标本答:第一期梅毒:在侵入局部产生硬性下疳,其溃疡渗出物中含大量梅毒螺旋体第二期梅毒:全身皮肤黏膜出现梅毒疹,在梅毒疹和淋巴结中含大量梅毒螺旋体。第三期梅毒:出现慢性肉芽肿病毒,不易在病灶中查到螺旋体33.人类肠道正常菌群中数量最多的细菌主要是答:无芽孢厌氧菌,构成
18、人体的正常菌群,包括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球菌和杆菌,在人体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占绝对优势34易造成持续感染的病毒答:HIV,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属的全部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和人疱疹病毒 6 型) ,狂犬病病毒,朊粒,麻疹病毒。35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常用的细菌分解代谢产物检验方法答:合成代谢产物: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检验方法:糖发酵试验,VP 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附:IMViC 试验 大肠埃希菌“+-” 产气杆菌“-+”36大肠埃希菌与其他肠道杆菌的生化反应和区
19、别答: 在克氏双管实验中:大肠埃希菌,斜面和底层均产生酸产气,H2S 阴性,动力阳性志贺菌属,斜面不发酵底层产酸不产气,H2S 阴性,动力阴性沙门菌属,斜面不发酵底层产酸产气,H2S 阳性或阴性,动力阳性37形态为多形态的原核微生物 答:支原体和立克次体。38风疹病毒 麻疹病毒 狂犬病病毒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疾病答:风疹 V: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麻疹 V:麻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狂犬病 V:狂犬病流感 V:流感,流行性感冒6水痘带状疱疹 V:水痘,带状疱疹39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方式 答: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40虫媒病毒的共同特点答:1 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易感
20、脊椎动物而传播的病毒2 节肢动物即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3 大多数虫媒病毒是自然免疫原性疾病,也是人畜共患的疾病4 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的季节性41霍乱弧菌的生物特点,致病物质,致病机制,以及致病条件.答: G-;弧形或逗点状、有菌毛、无芽孢,有些有荚膜、有一根单鞭毛。霍乱肠毒素,鞭毛,菌毛及其他毒力因子。产生肠毒素致病。10 的 8 次方个引起感染或胃酸底时 10 的 3 次方到 10 的 5 次方个。42引起化脓性感染的革兰阳性球菌答:金黄色葡萄球菌、A 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43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的组成 答:脂质 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44病毒的持续感染类型 答:潜伏感染,慢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45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有哪些答: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阴道毛滴虫、支原体、沙眼衣原体、HIV、乙型肝炎病毒、杜克雷嗜血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