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发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感染过程中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主要包括患者、隐形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主要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3.人群易感性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二)临床特征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急性传染病分期)急性潜伏期、前驱期
2、、症状明显期、恢复期2.常见的症状及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3.临床类型 根据传染病临床过程的长短、轻重及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重型、爆发型;亚急性、慢性;轻型、中型;典型及非典型等。传染病的预防:1.管理传播源:对传染病患者必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接触者应分情况采取检疫、密切观察及预防措施;对带菌或发病动物予以捕杀或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如加强水源、食物、粪便的管理;加强环境消毒;消灭导致传播的昆虫媒介;搞好个人卫生及防护。3.保护易感人群:主要采取预防接种提高人群主动和被动免疫力;还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改善营养等措施提高人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病毒性肝炎
3、:由有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是各种肝炎病毒目前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污染可致暴发流行;乙型肝炎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丙型肝炎类似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主要包括输血及血制品、注射、针刺、移植和血液透析、生活密切接触、性途径以及母婴传播;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类似;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发病经历三个阶段:黄疸前期、黄疸期和黄疸恢复期。1.黄疸前期:甲戊型肝炎起病较急,可有明显的畏寒、发热,乙、丙、丁型肝炎起病相对较缓,仅少数有发热,此
4、期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变主要为ALT升高。本期持续平均5-7天2.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并于1-3周内达高峰。3.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维持1-2个月,总病程2-4个月。HBV抗原、抗体检测及临床分析HBsAg HBeAg 抗HBs 抗HBe 抗HBcIgM 抗HBcIgG 结果分析+ - - - - - HBV感染者或无症状携带者+ + - - + - 急、慢性乙肝(大三阳)+ - - + - +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小三阳)+ + - - + +
5、急、慢乙肝,无症携带- - + + - + 乙肝恢复期- - - - - + 既往感染- - + - - - 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亦称流行性出血(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口齿齿类如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等。在我国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人不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病毒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临床表现五期临床分期:1.发热期(三痛:眼眶痛、头痛、腰痛;三热:颜面、颈、胸等部位潮红,重者呈酒醉貌,眼结膜、软腭和咽部充
6、血,眼结膜呈片状出血)2.低血压休克期 3.少尿期 4.多尿期 5.恢复期。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麻疹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多种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黏膜斑(或Koplik斑)起病2-3天、90%以上的病人,双侧近第一臼齿颊粘膜上出现0.5-1mm大小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该斑可相互融合,一般在2-3天内消失。在前驱期出现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皮疹特点:从耳后、发际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达手掌于足底,3-5天出齐,初为浅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少数病例呈现出血性皮疹。伤寒:病原学:伤寒杆菌具有菌体(O)
7、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常见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和中毒性肝炎肥达反应:O抗体的效价在1:80以上,H抗体的效价在1:160以上,有诊断价值。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流行地区、季节、患者的生活习惯卫生,有否伤寒病史及接种史等。2.临床表现:持续性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大等,伴肠出血或肠穿孔有助诊断。3.实验室检查:血、骨髓、分辩等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可以确证,外周血象、肥达反应可作为辅助诊断。伤寒杆菌培养及其选材 需氧及兼性厌氧,37在普的通培养基及含胆汁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伤寒杆菌在水中存活2-3周,粪便中存活1-2个月,但对热及一般消毒剂
8、敏感,6515分钟即可杀死。细菌性痢疾:简称痢疾,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致病因素:志贺菌经口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数量、致病力以及人体的抵抗力。临床表现:急性痢疾:1.普通痢疾:起病急,体温可达39、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继而腹痛、腹泻,每日排便10余次至数十次,腹泻由水样转为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伴下腹压痛和肠鸣音亢进,自然病程1-2周,多数病人经治疗后痊愈,少数转为慢性。2.轻型3.重型4.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的儿童,起病急。畏寒,高热(40以上),伴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烦躁、反复惊厥、昏迷等,可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病死率极高疟疾:是由按蚊叮咬
9、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疟原虫分类: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临床表现 间日疟及卵形疟潜伏期为13-15天,三日疟24-30天,恶性疟7-12天。疟疾的典型症状为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与脾肿大日本血吸虫病临床表现1.急性血吸虫病 :主要症状有发热、过敏反应、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轻微腹痛、腹泻、粪便中有虫卵)、肝脾大2.慢性血吸虫病 :最多见 症状主要为肉芽肿肝病和结肠炎,可同时或单独存在。3.晚期血吸虫病:主要以肝硬化、脾显著大和临床并发症为特征,分为4型:巨脾型、腹水型、侏儒型、结肠肉芽肿型。4.异位血吸
10、虫病(异位损害)见于肺型血吸虫病和脑型血吸虫病,引起肺部和脑部病变相应的临床表现。此外,肾、睾丸、卵巢、子宫、心包、腮腺、皮肤等也可发生血吸虫病。休克: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的严重综合征以血压降低血流动力学紊乱为主要表现,以微循环灌注不足和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脉搏细速、皮肤湿冷、苍白或发绀、神智淡漠或烦躁不安、昏迷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等。根据病因一般将休克分为五类: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原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休克不同分期和程度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 程度 神志 口渴 色泽 温度 脉搏 血压 周围循环 尿量 估计失血重约占全身血
11、容量的%(成人)(ml) 休克失代偿期轻度 神志清楚,伴有痛苦的表情,精神紧张 口渴 开始苍白 正常发凉 100次以下,有力 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舒张压增高,脉压缩小 正常 正常20%以下(800ml以下) 中度 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 很口渴 苍白 发冷 收缩压12-9.33kPa(90-70mmHg)脉压小 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尿少 20%40%(8001600ml) 休克抑制期 重度 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非常口渴,但可能无主诉 显著苍白,肢端青紫 冰冷(肢端更明显) 速而细弱,或模不清 收缩压在9.33 kPa(70 mmHg)以下或测不到 毛细血管充盈非常迟缓,表浅静脉塌陷
12、尿少或无尿40%以上(1600ml以上) 心跳呼吸骤停临床体征:1.突然 意识丧失,呼之不应2.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立即停止,或经数秒钟强力的呼吸后再停止。4.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5.其他:如发绀,大小便失禁等。其中1,2,最重要。诊断标准:临床上以突然意识丧失及大动脉搏动消失作为重要标准,有以上两项即可确诊,而以瞳孔散大、心音消失、发绀等为次要标准。基本生命支持(BLS) 包括:1.控制呼吸道,即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义齿应及时取出,口腔内有其他异物及血块等应取出;2. 呼吸支持,即紧急人工呼吸,可在现场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为800-1200ml,吹气时随时观察患者
13、胸部有无起伏,每5s吹气1次,频率为12-16次分,每次吹气时间1-1.5s3循环支持,即通过心脏按压建立人工循环,临床多为胸外心脏按压,正常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压陷3-5cm后立即全部放松,按压频率80-100次分,以上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在单人复苏时比例为2:15,双人复苏时为1:5。急性呼吸衰竭 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8.0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或稍偏低称为I型呼吸衰竭;PaO2 60mmHg(8.0kPa),PaCO2= 50mmHg(6.67kPa)时称为II型呼吸衰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上感的病原学:
14、1、病毒感染(70%-80%):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2、细菌感染(20%-30%):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菌。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慢支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可概括为“咳、痰、喘、炎”四症,但以长期反复慢性咳嗽为最突出。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性罗音,多在背部及肺底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慢支分型:单
15、纯型(咳嗽、咳痰)和喘息型(咳嗽、咳痰以及喘息,哮鸣音)两种。慢支分期:1.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慢支诊断标准: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哮喘,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持续两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后可作出诊断。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等)亦可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 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
16、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诊断时需要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一)症状 先兆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其他(二)体征 发作程度轻重及病程长短不等,而体征有所不同。轻度者可仅有两肺呼气音延长及散在的哮鸣音;中、重度者有明显的肺过度充气体征,甚至哮鸣音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人或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则出现相应体征。 典型者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
17、音,呼气音延长。严重哮喘发作出现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复运动和发绀。 非发作期体检可无异常。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排除可引起喘息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有下列三项中至少一项阳性:1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2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 .昼夜PEF变异率大于等于20%。 符合1-4条或4 、5 条者,可以诊断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解剖异常疾
18、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临床表现(一)症状:1.慢性咳嗽、大量浓痰2.反复咯血3.反复肺部感染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二)体征:早期或干性支气管扩张可无异常肺部体征,病变严重或继发感染时常在下胸部、背部闻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罗音,有时可闻及哮鸣音,部分慢性患者伴有杵状指(趾)。出现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时有相应体征。肺炎119临床表现常见细菌性肺炎痰液鉴别肺结核:(TB)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感染途径: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主要感染途径
19、,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感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临床表现 (一)症状1.全身症状 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常呈不规则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2.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二)体征 早期病灶小或位于肺组织深部,多无异常体征OT试验(结素试验)试验结果:强阳性(+)活动性结核病阳性(+)曾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现在患病临床意义 仍为结核病综合诊断中常用手段之一,有助于判断有无结核菌感染。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较成人为大,因年龄越小,自然感染率越低;3岁以下强阳性反应者,应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有必要进行治疗。肺结核分型:I型
20、(原发型肺结核),II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I型(浸润型肺结核),IV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V型(结核型胸膜炎)抗结核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对氨基水杨酸钠(P)。化疗(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原则:是 指 对 活 动 性 结 核 病 坚 持 早 期 、 联 用 、 适 量 、 规 律和 全 程 使 用 敏 感 药 物 的 原 则 。肺 癌解 剖 学 分 类 凡 肺 癌 发 生 在 段 支 气 管 以 上 至 主 支 气 管 的 肺 癌 为 中 央 型 , 约 占 肺 癌 的 3 4, 以 鳞 状 上 皮细 胞 癌 和 小 细 胞
21、 未 分 化 癌 多 见 。 肺 癌 发 生 在 段 支 气 管 以 下 部 位 为 周 围 型 , 病 变 位 于 肺 的周 边 部 , 约 占 肺 癌 的 1 4, 以 腺 癌 较 为 多 见 。组 织 学 分 类 鳞 状 上 皮 细 胞 癌 、 未 分 化 癌 、 腺 癌 、 细 支 气 管 肺 泡 癌临 床 表 现呼 吸 系 统 表 现 : 咳 嗽 , 咯 血 , 胸 痛 、 胸 闷 气 急 ,全 身 表 现 : 发 热 、 消 瘦 及 恶 变 质 、 转 移 症 状高 危 人 群 监 测 方 法1.无明显诱因的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治疗无效者;2.原先慢性呼吸道疾病,咳嗽性质改变者
22、;3.持续反复在短期内痰中带血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4.反复发作的同一部位的肺炎特别是段性肺炎;5.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无中毒症状,无大量脓痰,无异物吸入史,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显著者;6.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痛及杵状指(趾);7.X线片局限性肺气肿或段叶性肺不张;8. X线片孤立性圆形病灶和单侧性肺门阴影增大者;9.原有肺结核、病灶已稳定者而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者;10.无中毒症状的胸腔积液,尤其是血性、进行性增加者。心力衰竭:亦称心功能不全,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从而导致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23、。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是由肺循环淤血及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所致。1.症状: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主要的症状,表现形式有:劳动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咳嗽和咯血:咳嗽多在体力活动或夜间平卧时加重,咯血是肺淤血的严重表现,一般是痰中带血。其他:因心排血量减少,常有倦怠、乏力;脑缺氧可出现嗜睡、烦躁,甚至精神错乱等。2.体征:除原有心脏病的体征外,左室增大常有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左室扩大可形成相对二尖瓣关闭不全,在心尖部闻及收缩杂音。脉搏强弱交替,轻者仅在测血压时发现。两肺可闻及湿啰音,甚至满肺湿啰音
24、伴哮鸣音。严重者有发绀。少数患者有胸水,多见于右侧,胸水蛋白含量高。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是由体静脉系统淤血、静脉压升高所致全身各部水肿。1.症状:长期消化道淤血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肾脏淤血引起尿少、夜尿多、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肝淤血引起上腹胞胀,甚至剧烈腹痛。2.体征: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右室增大可有心率增快,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肿大和压痛;下垂性水肿;胸水、腹水和心包积液;发绀。心功能分级心功能分级 临床表现I级 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级 心脏病患者的
25、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I级 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IV级 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病理性超过正常水平的疾病状态。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高血压是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约占所有高血压的。WHO/ISH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分度(分级)轻度(1级)
26、: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中度(2级):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09mmHg重度(3级):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80mmHg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110mmHg药物治疗基本原则:小剂量开始,逐渐降压;个体化,包括剂量个体化与降压标准个体化;规律服药,持之以恒;联合用药,合理配伍。降压药可以分为五大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
27、的高危因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年龄,高体重。冠心病的临床分型:隐匿性或无症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鉴别148-149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是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遗留的慢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临床表现153听诊特点153-155消化性溃疡:病因学:1.幽门螺杆菌感染(HP) 2.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 3.使用非甾体抗感染药 4.其他危险因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应激和心理因素、吸烟、饮食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三大特点: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或十几年。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发作有季节性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1、
28、疼痛:DU多在进餐前痛,即空腹痛,可持续到进餐后才缓解;约半数可睡前或午夜出现即夜间痛。GU多在进餐后,至下次进餐前消失。2、其他胃肠道伴随症状:无规律性上腹隐痛不适伴胀满,厌食,嗳气等。如疼痛加剧而部位固定,放射至背部,不能被抗酸药物缓解,常提示后壁慢性穿孔;突然发生上腹剧痛迅速延及全腹时应考虑急性穿孔;有突发眩晕者说明可能并发出血。3、体征:缺乏特征性体征。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出血(最常见),穿孔,幽门梗阻(主要由DU引起),癌变(少数GU可发生癌变,DU则不易癌变)。药物治疗:根据HP治疗阑尾炎临床表现:1.症状:腹痛:为常见且最显著的症状,部分为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始于上腹或脐周隐痛,
29、渐行加重,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阑尾部位,呈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部分为无转移性腹痛伴随症状: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全身反应:一般反应较轻微,无发热。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则有明显发热、寒战2.体征: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最重要的体征。右下腹麦氏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点)固定压痛是最重要的体征腹膜刺激征象右下腹包块可作辅助诊断的其他体征肠梗阻分类 1.按病因分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2.按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分类:单纯性、绞窄性3.按梗阻部位分类:高位、低位4.按梗阻程度分类:完全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可供鉴别)肠梗阻的症状腹痛 呕吐 腹胀 肛门停止排便、排气阵 高位早而频繁,为胃 高位梗阻不明显, 完全性梗阻,有不完全发 液、肠液或胆汁低位 有时可见胃型;低 梗阻,可有少量粪便、机械性肠梗阻 性 小肠,量多,先为胃 位梗阻时明显遍及 气体排出绞 肠内容,后为机械性 全身痛 肠梗阻粪样;结肠便阻,迟而少,粪样麻痹性肠梗阻 弥漫 呕吐晚而轻 早期出现,腹胀显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