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解答.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81097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解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化解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化解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化解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化解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右手螺旋,反向平行。每个螺旋由 10.5 个碱基构成有稳定的化学键氢键,碱基互补配对形成亲水基团在外,疏水基团在内,增加水溶性2.酶促反应的特点酶对底物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 酶对底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酶的活性与酶量具有可调性 酶具有不稳定性3.Km 的意义?Km 值等于酶促反应速率为最大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可用来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意义:是酶的重要特征性常数 可用来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对于同一底物不同的酶有不同的 Km 值,多底物反应的酶对不同底物的 Km 值也各不相同。4.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糖酵解途经:在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第二阶段:丙

2、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 A乙酰辅酶 A 进入三羧酸循环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生成 ATP5.糖有氧氧化的意义?是机体获得能量即 ATP 的主要方式有氧时糖供能的主要途经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途经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代谢互相联系的枢纽6.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及生理意义?要点:TCA 中有 4 次脱氢,两次脱羧,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TCA 中有三大关键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TCA 的中间产物包括草酰乙酸在内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是丙酮酸的直接转化。意义:TCA 是三大营养物质底物氧化的做种代谢通路 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枢纽为其他合成代

3、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为氧化磷酸化提供还原能量7.糖异生是否为糖酵解的途经的可逆反应?为什么?不是,因为已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为不可逆反应8.糖异生的生理意义?维持血糖恒定是糖异生最主要的生理意义补充或恢复肝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维持酸碱平衡9.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 5-磷酸核糖提供 NADPH 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A.NADPH 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B.NADPH 参与体内羟化反应C.NADPH 还用于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10.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来源:食物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 肝糖原分解 糖异生去路:氧化供能 合成糖原 转化为脂肪及某

4、些必须的氨基酸 转化为其他的糖类物质11.脂肪酸氧化的四大阶段?脂肪酸活化合成酯酰辅酶 A酯酰辅酶 A 经肉碱携带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进行 -氧化)脂酰基在线粒体中 -氧化生成乙酰辅酶 A乙酰辅酶 A 进入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彻底氧化。12.胆固醇的来源和去路来源:从食物中摄取.机体细胞自身合成.去路:转化为胆汁酸转化为类固醇激素转化为 T-脱氢胆固醇(维生素 D3)用于构成细胞膜13.什么事血浆脂蛋白?它的来源和主要功能.血浆脂蛋白是脂质与脂蛋白结合形成的球形复合物,是血浆脂质的运输和代谢形式主要包括 CMVLDL.LDL,HDL 四类.CM:由小肠粘膜细胞生成,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5、DLDL:以肝脏合成为主,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至肝外组织。LDL:在血液中转化而成,功能是运输内源性胆固醇。HD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分泌,功能是逆向转运胆固醇。14氨的主要来源和去路来源氨基酸脱氨基作用和胺类分解均可产生氨(主要来源)肠道细菌腐败作用产生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去路在肝脏内合成尿素(主要去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合成无毒的谷氨酰胺肾小管分泌氨,分泌 NH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 NH4+随尿排出15.遗传密码具有几个重要特点连续性简并性通用性摆动性 5 方向性16.原核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核糖体大小亚基分离mRNA 在小亚基上定位结合起氨基酰tRNA

6、的结合核蛋白体与大亚基结合17.DNA 复制的保真性至少要依赖三种机制1 遵循严格的碱基配对原则2 聚合酶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3 复制出错时有及时的校对功能18.转录和复制的相似之处1 都是酶促的核苷酸聚合过程2 都以 DNA 为模板3 都需依赖 DNA 的聚合酶4 聚合过程都是核苷酸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5 都从 5至 3方向延伸聚核苷酸链6 都遵从碱基配对原则19.复制和转录区别复制 转录模板 两股链均复制 模板链转录原料 dNTP NTP酶 DNA 聚合酶 RNA 聚合酶 产物 多代双链 DNA mRNA,tRNA,rRNA配对 A-T,G-C A-U,T-A,G-C引物 起始需引物

7、 不需引物20酮体代谢的生理意义1 酮体是脂酸在肝内正常中间代谢的产物,是肝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2 酮体是溶于水的小分子,能通过血脑屏障及肌肉毛细血管壁,是肌肉尤其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3 饥饿,糖供应不足时,酮体可代替葡萄糖成为脑及肌肉组织的主要能源21.以软脂酸为例,比较脂酸 -氧化分解与脂酸的合成氧化分解 脂酸合成反应组织 初脑组织外,以肝,肌肉最活跃 绝大多数组织亚细胞部位 胞液和线粒体 胞液限速酶 肉碱脂酰转移酶 乙酰 COA 羧 FC 酶受氢体 FAD,NAD+ NADPHADP/ATP 影响 比值高,促进反应 比值低,促进反应22.简述乙酰辅酶 A 在体内的来源和去路来源:糖氧化,脂

8、酸氧化,氨基酸氧化,酮体氧化去路: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合成脂酸,合成胆固醇,合成酮体,参与乙酰化反应23.葡萄糖在体内转变为脂肪过程1 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 A合成脂肪酸脂酰 COA2 葡萄糖磷酸二羟基丙酮3-磷酸甘油2 脂酰 COA+3-磷酸甘油磷脂酸甘油三酯脂肪24什么是尿素循环?及其生理意义尿素循环也叫做鸟氨酸循环,是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尿素的过程。意义:1.把有毒的氨转变为中性,无毒,易溶于水的尿素,经肾排出体外2 尿素合成障碍可引起高血氨症和氨中毒25.逆转录的生物学意义拓展了中心法则的内容拓展了病毒致癌的理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可以利用逆转录酶将真核生物的

9、 mRNA 反转录为互补 DNA27.ATP 的功能(红细胞内糖代谢的生理功能) 、维持红细胞膜上钠泵的转运维持细胞膜上钙泵的转运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与血浆脂蛋白中脂质进行交换少量 ATP 用于谷胱甘肽,NAD+的生物合成5 ATP 用于葡萄糖活化,启动糖酵解过程28.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特点:调节机制相对简单. 多级调控,但主要在转录水平. 多基因作为一个单元被调控即操作子模型. 负性调节比较常见29.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使非营养物质的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丢失增加非营养物质的水溶性或极性,从而易于从胆汁或尿液排出部分非营养物质经生物转化后毒性或生物学活性会增加,即所谓的“解毒致毒双重性”30.胆汁酸

10、的生理功能:促进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维持胆汁中胆固醇的溶解状态,以抑制胆固醇的析出31.胆汁酸肠肝循环及其生理意义: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经门静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变为结合型胆汁酸,经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称为胆汁酸肠肝循环。 生理意义:有限的胆汁酸被循环利用而发挥其最大的生理作用32.癌基因活化的机制:获得启动子和增强子染色体易位原癌基因扩增点突变33.一个完整的 DNA 克隆过程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 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基因与载体的拼接重组 DNA 分子导入宿主细胞 重组体的筛选34.丙氨酸和天冬氨酸的糖异生过程有何异同:主要表现在生成草酰乙酸以前的阶段。由于丙酮酸催化的反应

11、在体内时不可逆的,丙氨酸经丙酮酸的糖异生必须绕过这一能障才能实现。由于草酰乙酸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所以在绕过能障的同时又涉及一个“膜障”,最终在胞浆重新生成草酰乙酸,以后的成糖过程就和天冬氨酸相同了。丙氨酸在胞液中脱氨基生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在线粒体内,丙酮酸在丙酮酸羟化酶的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有两条途径出线粒体内膜,一是转氨基生成天冬氨酸出膜到胞液,二是加氢转变成苹果酸出膜到胞液在胞液中天冬氨酸重新脱氨基回到草酰乙酸,苹果酸可脱氢回到草酰乙酸胞液中的草酰乙酸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催化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以后就沿着糖异生途径成糖天冬氨酸在胞液中,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草酰乙酸

12、,再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以后一样26 受体如何传导第二信使激素受体G 蛋白酶第二信使蛋白激酶酶或功能蛋白生物学效应35.试述丙氨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 ATP 的主要代谢过程1 经联合脱氨基作用生成丙酮酸2 丙酮酸转变为乙酰 COA3 乙酰 COA 经三羧酸循环生辰 CO2 和 H2O 及 NADH 和 FADH2 4 NADH 和 FADH2 经氧化磷酸化作用将其中的氢氧化为水的同时产生能量36.为什么说转氨基反应在氨基酸合成和降解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1 在氨基合成过程中,转氨基反应时氨基酸合成的主要方式,许多氨基酸的合成可以通过转氨酶的催化作用接受

13、来自谷氨酸的氨基而形成2 在氨基酸的分解过程中,氨基酸也可以先经过转氨基作用,把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 a-酮戊二酸上形成谷氨酸,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37 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1 作为核酸合成原料2 体内能量利用形式3 组成辅酶4 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5 核苷酸衍生物是许多生物合成中的活化中间产物。38 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1 可以节省从头合成时的能量和一些氨基酸消耗2 体内的某些组织,例如脑,骨髓等由于缺乏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酶体系,它们只能进行补救合成39.试述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机制别嘌呤醇的结构与次黄嘌呤类似,可竞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的形成,此外别嘌呤醇与 PRPP 反应生

14、成别嘌呤核苷酸,减少了 PRPP,同时别嘌呤核苷酸还能反馈抑制嘌呤核苷酸合成,从而使体内合成的嘌呤核苷酸减少,因此临床常用于治疗痛风。40 请简述 PRPP 在核苷酸代谢中的重要性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在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1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中,PRPP 为两种核苷酸提供了 3 磷酸核糖2 在核苷酸的补救合成过程中,PRPP 与游离碱基直接反应生成核苷酸41DNA 损伤的修复1 直接修复系统利用酶简单的逆转 DNA 损伤2 切除修复系统细胞内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修复形式3 从组修复系统能够修复双链断裂损伤47.黄疸的三种类型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

15、黄疸、阻塞性黄疸42 .SOS 修复DNA 损伤广泛而诱发的复杂反应42 残余大肠杆菌 DNA 复制的酶及蛋白因子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DNA 聚合酶:催化新链 DNA 合成或催化脱氢核苷酸之间的聚合引物酶:催化 RNA 引物合成解旋酶:解开 DNA 双链拓扑异构酶:理顺 DNA 链单链 DNA 结合蛋白:维持 DNA 处于单链状态DNA 连接酶:连接 DNA 链内缺口43.在 DNA 复制过程中,子代的两条链为何一条是连续合成而另一条是不连续合成?体内催化 DNA 合成的酶仅有 53方向的 DNA 聚合酶DNA 为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构成且复制过程中会保留亲代的一条 DNA 链在同一复制

16、叉上只有一个解链方向44.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组成氨基酸: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原料三种 RNA:mRNA 做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tRNA 做氨基酸转运工具,tRNA 与蛋白质组成核糖体做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能源物质:ATP 和 GTP酶:氨基酰一 tRNA 合成酶,转肽酶和转位酶蛋白质因子:IF、EF、RF无机离子45.乳糖操纵子的调节机制阻蛋白的负性调节:当没有乳糖时,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当乳糖存在时,此时操纵子处于诱导状态CAP 的正性调节:当没有葡萄糖时,促进结构基因转录;当葡萄糖存在时,结构基因转录降低协调调节:在无乳糖且葡萄糖时,阻蛋白负性调节起作用,此时结构基因不被转录;在有乳糖且

17、有葡萄糖时,阻遏蛋白负性调节不起作用,此时结构基因转录水平低;在有乳糖且无葡萄糖时,阻遏蛋白的抑制作用被解除,CAP 正性调节被激活,此时结构基因的转录水平最高46 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医学意义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发育维持细胞分化,与个体发育基因表达调控的异常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8 简述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在糖代谢中肝脏最主要的作用是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在脂类代谢中,对脂类的笑话、吸收、分解、合成和运输等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在蛋白质合成、分解和氨基酸代谢中有重要作用参与多种维生素与辅酶的代谢参与多种激素的灭活49.胆固醇合成的原料、限速酶是什么?胆固醇在体内可以转变为哪些物质原料:乙

18、酰 CoA、NADPH+H+和 ATP限速酶:HmGCoA 还原酶转化途径:在肝脏幻化为胆汁酸(主要),在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转化为类固醇激素,在肝可转化为维生素 D350.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相似。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抑制作用大学与抑制剂和底物以及酶对它们的亲和力有关系。Km 升高,Vmax 不变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结构不相似或完全不同,只与酶活性中心的必须基因结合不影响酶在结合抑制剂后与底物的结合,该抑制作用只与抑制剂浓度有关。Km 不变,Vmax 下架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只与酶一底物复合物结合,生成的三元复合物不能解离出产物 Km 和

19、 Vmax 均下降5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可分起始、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起始阶段主要是形成起始复合物:核糖体大小亚基分离mRNA 在小亚基定位结合起始酰一 tRNA 的结合核糖体大亚基结合延长阶段是肽链在核糖体上连续循环进行的,称核糖体循环进位:延长因子 EF 一 Tu 与氨基酰一 tRNA、GTP 形成三元复合物、按照 mRNA 上的密码子进入到核糖体的 A位成肽:在转肽酶的作用下。P 位上的肽酰一 tRNA 与 A 位上的氨基酰一 tRNA 形成肽键,P 位上是卸载的 tRNA转位:核糖体的下游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导致成肽时咋爱 A 位上的肽酰一 tRNA 进入到 P 位,卸下的tR

20、NA 进入 E 位,A 位则空出并对应下一个密码终止阶段:核糖体 A 位出现终止密码,肽链合成停止,释放因子识别终止密码而进入 A 位,并触发核糖体构象改变,转肽酶活性转变为酯酶活性,水解肽酰一 tRNA,释放出合成的肽链并促使52 血浆蛋白的功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浆正常的 PH运输作用免疫作用催化作用营养作用凝血、抗凝血和纤溶作用53.PCR 技术的主要用途目的基因的克隆基因的体外突变DNA 和 RNA 的微量分析DNA 序列检测基因突变分析54.真核生物翻译起复合物的生成核蛋白体大小亚基的分离起氨基酰一 tRNA 的结合mRNA 在亚基定位结合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55.三种 RNA 的

21、功能tRNA: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上mRNA:合成蛋白质模板rRNA:核糖体组成成分56.三种原核生物 DNA 聚合酶的功能DNA 聚合酶:校正复制错误,填补复制、修复中的空隙DNA 聚合酶:可能参与 DNA 损伤应急状态的修复DNA 聚合酶:是真正的 DNA 的复制酶、加工能力强而又准确,合成大多数 DNA57.逆转录酶的三种活性:依赖 RNA 的 DNA 聚合酶活性核糖核酸酶 RNaseHI 活性依赖 DNA 的 DNA 聚合酶活性58.真核基因组具有的独特结构特点:基因组结构庞大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具有不连续性59.重组 DNA 计数的操作步骤:母的基因的获取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外源基因与载 DNA 导入宿主细胞重组体的筛选克隆基因的表达60 细胞转导信号的基本方式:改变细胞内各种信号转导分子的构象改变信号转导分子的细胞定位促进各种信号转导分子复合物的形成或解聚改变小分子信使的细胞内浓度或分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