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章细胞、组织、器官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刺激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萎缩: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最常见的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鳞状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腺上皮发生的肠上皮化生。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细胞质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是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多,称为变性。变性包括:1、细胞水肿;2、脂肪变性;3、玻璃样变性;4、黏液样变性;5、病理性钙化。细胞水肿:(水样变性)指细胞质内水分增多而体积肿大,好发于肝、心、肾等
2、实质细胞。主要原因缺氧、感染和中毒。玻璃样变性:(透明变性)指在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或细动脉壁等处,在 HE染片中呈观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坏死:指活体内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细胞核的变化是坏死的标志性改变;表现为:1 核固缩;2 核碎裂;3 核溶解凝固性坏死:多见于脾、肾和心等器官缺血性坏死。坏疽:指继发腐败菌感染的较大组织坏死,以致坏死组织呈黑褐色。干性坏疽:多发于肢体,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冻伤等疾病。由于动脉阻塞,肢体远端可发生缺血性坏死;又因动脉回流仍通畅,加上体表水分蒸发,以致坏死的肢体干燥呈黑色;腐败性变化较轻,与周围正常组织间有明显分界线。湿性坏
3、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肺、肠、子宫和淤血的四肢等。由于坏死组织水分多,腐败菌易于繁殖,故腐败菌感染严重,使局部肿胀,呈黑色或暗绿色,于健康组织无明显分界线;有恶臭,坏死组织腐败分解产生的大量毒性物质被机体吸收,可造成毒血症,威胁生命。气性坏疽:一种特殊类型的湿性坏疽,常继发于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生气夹膜杆菌感染时,细菌分解坏死组织并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呈蜂窝状。病区严重肿胀、棕黑色、有奇臭,按之有捻发音。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和毒素大量吸收,可使机体迅速中毒而死亡。再生:组织缺损后,由邻近健康组织的细胞分化,增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修复,参与修复的细胞分裂增生的现象,称再生。肉
4、牙组织:指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肉眼观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而得名。肉芽组织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3、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因为动脉血液流入过多而致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的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静脉性充血:由于静回流受阻,血液淤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2淤血的后果:1、淤血性水肿,2、淤血性出血,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4、淤血性硬化。慢性肺淤血:多见于左心衰竭。2、光镜下:肺小静脉及肺泡壁毛细血
5、管高度扩张淤血,肺泡壁因淤血水肿而变厚,肺泡腔内有水肿液,其中含有不等量的红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巨噬胞吞噬红细胞,将血红蛋白分解成棕黄色颗粒状的含铁血黄素,这种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心衰细胞” 。慢性肝淤血:常见于右心衰或全心衰时。肉眼观:肝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被膜紧张,质地较实,表面及切面可见红(淤血区) 。黄(脂肪变性)相间的条纹状结构,似槟榔的切面,称“槟榔肝” 。血液从心血管腔内溢出称为出血。血液流至体外者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出而聚集于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时称为内出血。活体的心管血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血栓。血栓形成的条件: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6、2、血流缓慢或涡流形成。3、血液凝固性增高。心血管内膜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下肢血栓比上肢血栓多三倍,而且多以瓣囊为起点。白色血栓:常见于心瓣膜动脉,由大量血小板和少量纤维素构成。混合血栓:常见于静脉。红色血栓:由红色血凝块构成,常见于静脉尾部。透明血栓:多发于微循环血管内,微血栓由纤维素及少量血小板构成,主要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出血性梗死形成条件:1、严重淤血;2、双重血液循环;3、组织疏松;4、动脉阻塞。第四章 炎 症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的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卸为主的反应。生物性因子是最常见的致炎因子。其所致的炎症通常称为感染。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均表现为局部组
7、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变质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的各种变性和坏死。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黏膜表面或体表的过程。炎症介质:指炎症过程中产生并参与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亦称化学介质。化脓性炎:是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形成脓液的过程称为化脓,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称脓细胞。分类:1.蜂窝织炎:指发生在疏松芥蒂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2.脓肿:为局限性的化脓性炎伴脓腔形成,常发生于皮下和内脏,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主要特征: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
8、液的脓腔。33.表面化脓和积脓:是指发生在黏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其特点是中性粒细胞主要向黏膜、浆膜表面渗出,深部组织无明显炎细胞浸润。窦道:指深部的脓肿向体表或自然管穿破,形成一个排脓的盲端管道。若深部脓肿的一端向体表或体腔穿破,另一端向自然管道穿破,或在两个有腔器官之间形成贯通两侧的通道,称为瘘管。第五章 肿 瘤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肉瘤。任何一种肿瘤的组织成分都可分为实质和间质两部分。决定肿瘤的特殊性 支持和营养异型性:肿瘤组
9、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肿瘤的生长方式:1、膨胀性生长;2、浸润性生长;3、外生性生长。肿瘤的扩散:1、直接蔓延;2、转移(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淋巴道转移:淋巴道是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癌细胞侵入淋巴管后,随淋巴流到达局部淋巴结,形成转移瘤。血道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侵入血管后,可随血流到达远隔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种植性转移: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蔓延至器官表面时,瘤细胞可脱落,并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内其他器官表面,形成为多数转移瘤,称为种植性转移。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并发症;3、恶病质
10、;4、异位内分泌综合症及副肿瘤综合征。5.压迫、阻塞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长期存在有少数可能转变为癌。第七章 水肿水肿类型:1、心性水肿:包括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肺水肿和右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全身性水肿。发病机制:1、心输心量减少;2、静脉回流障碍。2、肾性水肿(发病机制):1、肾病性水肿;2、肾炎性水肿。3、肝性水肿(发病机制):1、静脉回流受阻;2、血浆蛋白减少;3、水、钠潴留。第十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病变特征是血中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导致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从而使动脉壁变硬、官腔狭窄,临床上常有心脑
11、等重要脏器缺血引起的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基本病理变化:1.脂纹脂斑期 2.纤维斑块期 3.粥样斑块期 动脉粥样硬化继发性病变:1.斑块内出血 2.斑块破裂 3.血栓形成 4.钙化 5.动脉瘤形成4高血压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独立性疾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成年人高血压被认定为:收缩压140mml/g 或 舒张压90mml/g缓进型高血压病发展过程:1.机能紊乱期 2.动脉病变期 3.内脏病变期:心脏病变、肾脏病变、脑病变风湿病:是一种与 A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其特征性病变是形成风湿性肉芽肿风湿病基本病理变化:1.
12、变质渗出期 2.增生或肉芽肿期 3.纤维化期或愈合期在心肌间质的小血管附近,风湿细胞围绕着纤维素样坏死灶聚集,其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圆形或梭型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风湿小体或阿少头小体,即风湿性肉芽肿或称风湿小结风湿性心内膜炎主要累及心瓣膜及其邻近的内膜和腱索,病变以二尖瓣最为常见,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受累,再次为主动脉瓣,其他瓣膜极少受累。白色血栓常沿着闭锁缘呈串球状排列,与瓣膜粘连紧密不易脱落,称疣状赘生物,故又称为疣状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肌炎主要特征性病变是心肌间质小血管附近形成风湿小体二尖瓣狭窄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脏的改变:1.早期在心脏舒张期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左心
13、房代偿性扩张肥大,使血液在加压的情况下迅速通过狭窄瓣口,并引起漩涡和震动,产生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的杂音。2.左心房代偿后,左心房的血液不能完全排入左心室,造成左心房淤血,肺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肺淤血,肺水肿或漏出性出血3.由于持久的肺循环压力增高,造成肺动脉高压,增加了右心室的负荷,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大。4.当狭窄严重时,左心室可相对缩小或轻度缩小,X 线显示为梨形心5.当左心房、左心室失代偿后(左心衰) ,又依次出现肺淤血,肺功能高压、右心室代偿性肥大,最终出现右心衰竭和全身静脉淤血第十六章、呼吸系统疾病肺炎:通常是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为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大叶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
14、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实质:急性纤维素性炎大叶性肺炎病变一般发生在单侧肺,多见于左肺或右肺下叶发展过程:1. 充血水肿期:光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见较多的浆液性渗出物混有少数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或和巨噬细胞2. 红色肝样变期:光镜下:肺泡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充满大量红细胞及纤维素,一定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力量巨噬细胞渗出物3. 灰色肝样变期:光镜下: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4. 溶解消散期大叶性肺炎痰的变化:粉红色泡沫痰铁锈色痰粘液脓性痰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故又称5支气管肺炎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炎,以肺结核为常见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类上皮细胞,朗汉斯细胞以及外围局部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特异性肉芽肿。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又称 GHON 综合征继发性肺结核: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见于成人,又称成人型肺结核病。病变多始发于肺尖部4.干酪性肺炎:肺泡腔内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内含巨噬细胞等炎细胞,且见广泛的干酪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