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系统检查法 颅神经神经系统检查是为了判断神经系统有无损害及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即解决病变的“定位”诊断。检查应按一定顺序,并注意和一般体检结合进行。通常先查颅神经,包括其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各个功能;然后依次查上肢和下肢的运动系统和反射,最后查感觉和植物神经系统。检查亦应根据病史和初步观察所见,有所侧重、尤其在危重伤病员的检查时,更为重要。此外,意识、失语、失用、失认等大脑皮层功能障碍,也属于神经系统检查的范畴。一、意识参阅第十三章意识障碍一节二、颅神经(一)视力和眼底解剖生理视网膜视觉纤维视乳头视神经/孔入颅视交*(仅视网膜鼻侧纤维交 *)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视觉皮层(视觉径路)视束
2、中脑顶盖前区和上丘E-W 氏核动眼神经(瞳孔光反射径路)检查方法1视力:先排除眼球本身病变,两眼分别检查。通常用视力表,粗测可嘱病人阅读书报,并和正常人对比。视力显著减退者,可让其辩认眼前不同距离处手指数或手指晃动情况,或以手电光试其有无光感。分别用“失明” 、 “光感” 、“指动感” 、 “XX 公分内可辨指数”表示。2视野:眼球正视时所能看到的注视点以外的空间范围称视野。正常单眼视野颞侧约 90,鼻侧及上、下方约为 50-70。精确的视野检查使用视野计,粗测常用对照法:病人背光与医生相对而坐,嘱闭左眼,医生手指从上、下、左、右周边部逐渐向中心移动,嘱病人见到手指时立即说出。同法再测另一眼。
3、根据正常视野即可比较出病人视野缺损的大致情况。3眼底:用眼底镜进行检查。正常眼底视网膜呈现桔红色,视神经乳头位于视网膜靠侧方向,园形,边缘清楚,色淡红,中央有色泽较淡之生理凹陷。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穿过视乳头中心,分上、下二支及许多小支,彼此不吻合。动脉色鲜红,较细而直,静脉色暗红,较粗而曲;动、静脉管径比例约 2:3。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稍下方约两个视乳头距离处,范围有一个视乳头大小,色较视网膜深,中央有很亮的中心凹反光点。注意观察:视乳头颜色、大小、形态,边缘是否整齐、有无隆起,中心生理凹陷是否扩大;动静脉精细比例弯曲度和管壁反光强度;有无动静脉交*处静脉受压;视网膜及黄斑区有无渗出物、出血
4、、色素沉着及水肿,黄斑中心凹是否存在。临床意义 1视力、视野改变见定位诊断及有关疾病章节。2. 视乳头水肿:为颅内压增高使眼静脉回流受阻引起。早期视乳头充血、变红,边缘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进而视乳头隆起,静脉充盈,搏动消失。严重者静脉怒张、迂曲,视乳头及其附近有火焰状出血及渗出。3视神经萎缩:视乳头色白,伴视力减退或消失,视野向心性缩小,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原发性者视乳头边丝清楚,若为一侧性,多系视神经直接受压所致。继发性者视乳头边缘模糊,由视乳头水肿或视神经炎所致。4视网膜动脉硬化:早期动脉变细,管壁增厚,反光增强,似铜线状;严重者动脉呈银丝状,动静脉交*处静脉受压变细甚至中断。(
5、二)眼外肌和瞳孔解剖生理 1眼外肌:眼球运动由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支配。由各自核发出后,分别经中脑腹侧、背侧及桥脑腹侧出脑,穿过海绵窦并经眶上裂入眼眶,分别到达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叙肌、上斜肌及外直肌,支配提睑和眼球运动。2瞳孔:(1)缩瞳:Edinger-Westphall 核动眼神经瞳孔扩约肌。(2)扩瞳:神经纤维发自下丘脑交感中枢,下行至脊髓 C8-T2 侧角(睫状脊髓中枢)发出交感神经,随颈动脉入颅再随三*神经眼支到瞳孔扩大肌。此外,交感神经通路也支配同侧睑板肌(协助提起同侧上睑) 、球后平涌肌(使眼球稍突出) 、面部汗腺(泌汗)和血管(收缩血管) 。检查方法 1眼裂宽度:观察两
6、眼裂大小,有无眼睑下垂(应排除眼睑本身病变) 。附带可检查眼球是否突出或下陷。2眼球位置和运动:斜视:嘱病人正视前方,观察有无眼球偏斜;眼球运动和复视;双眼随医生手指向各方向移动,观察何侧眼球活动受限及其程度,并询问有无复视;同向偏斜和同向运动麻痹;双眼不同时向一侧注视(侧视麻痹)或向上方、下方注视(垂直运动麻痹) ;辐辏反射:嘱病人注视前方自远而近的医生手指,观察有无双眼内收障碍。3瞳孔:外形:观察瞳孔位置、大小、形状,边缘是否整齐,两侧是否相等。正常瞳孔为园形,两侧等大,自然光线下直径 2-5mm。对光反射:用电筒光从侧面照射瞳孔,可见瞳孔缩小,称直接光反射;对侧瞳孔同时也缩小,称间接光反
7、射。调视反射:作辐辏反射检查时,在双眼内收同时,双侧瞳孔也见缩小。临床意义1眼动神经麻痹:参见定位诊断一章。2同向运动麻痹:见于动眼神经核和外展神经核以上的同向运动中枢及其通路的病变,表现为双眼不能同时侧视,或不能同时上视或(和)下视。刺激症状则出现双眼同向偏斜或双眼上视痉挛,详见定位诊断一章。3瞳孔异常:一侧或双侧瞳孔异常扩大或缩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可分别由动眼神经、视神经或交感神经病变引起。后者见于脑干以下颈咬感神经径路损害,除同侧瞳孔缩小外,并有眼球内陷、眼裂变小、结膜充血、颜面无汗的症状,称 Horner 综合征。(三)面部感觉和运动:解剖生理 1面部感觉:头面部和五官感觉纤维组
8、成三*神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分别经眶上裂、园孔、卵园孔入颅到半月神经节后,再到桥脑相应神经核,发出纤维上升交*至对侧丘脑及中央后回下部。2面部运动(1)表情肌运动:主要由面神经支配,此外,面神经也传导舌前 2/3 味觉等。面神经核上组核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下组核仅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2)咀嚼肌运动:由三*神经运动支支配的颞肌和咬肌完成。检查方法1面部感觉:根据三*神经分布范围,分别用大头针、锦丝测试痛觉和触觉,两侧及上中下三支对比。2面肌运动:查上组面肌时,注意眼裂有无变大,嘱作抬额、皱眉和闭眼动作,看有无额纹消失、变浅以及闭眼无力或不能。查下组面肌时,注意鼻唇沟有无变浅;作示齿、微
9、笑动作时,有无口角偏斜;吹哨和和鼓腮时有无漏气或不能。3咀嚼运动:观察颞肌、咬肌有无萎缩;测试咀嚼运动时两侧肌力是否相等;观察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4角膜反射:嘱向一侧注视,以棉丝从另一侧轻触角膜,引起眼睑敏捷闭合。同侧反应称直接反射,对侧为间接反射。临床意义1.颜面感觉减退和三*神经痛,见头面神经痛一节。2.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核或(和)面神经的损害,引起同侧上、下组面肌均瘫痪,称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核以上损害,即一侧前中央回或皮质脑干束的病变,则只引起其支配的对侧下组面肌瘫痪,称“中枢性面瘫” 。详见定位诊断一节。3面肌抽搐和痉挛:为一侧面肌的阵发性抽动,或面肌持续性收缩。前者为面神
10、经激惹症状,见于小脑桥脑角病变等;后者多为面神经炎恢复不全的遗症状。4咬肌萎缩和痉挛。前者见于三*神经运动支毁坏性病变,除咀嚼肌萎缩外,尚有咀嚼无力,张口困难;若一侧受累,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后者则出现牙关紧闭。5角膜反射消失:三*神经第一支、面神经或脑干病变均可引起。但前者角膜感觉消失,面神经病变则角膜感觉存在。(四)听力检查:解剖生理听觉由听神经中的耳蜗神经传导。听神经中的另一神经为前庭神经,司平衡。一侧耳蜗核均与双侧颞叶皮质中枢联系,故一侧皮质或脑干损害一般不产生单侧听力障碍。2前庭神经内听道前庭神经节的前庭纤维前庭神经内耳孔入颅小脑桥脑角脑干前庭核两侧内纵束眼动神经诸核(眼震通路) 。
11、此外,前庭神经分别通过与大脑顶颞叶前庭代表区、小脑、脊髓以及迷走神经的联系,产生与平衡有关的自我感觉、运动、反射及植物神经反应。检查方法 1.听力:常用(256HZ)音*试验检查。(1)Rinne 试验:比较一侧耳的气导和骨导时间。将震动后的音*柄置于耳后乳突上测定颅骨传导时间,待听不到声音时,即刻移至距外耳道口 1cm 处,测定空气传导时间。正常气导长于骨导时间 15 秒以上,二者传导时间之比约为2:1,称为 Rinne 试验阳性。(2)Weber 试验:比较双耳的骨导时间。将震动的音*柄置于前额中央,音波通过骨传导而达内耳。正况两耳听到的声音相等,故 Weber 试验居中。2眼球震颤:嘱病
12、人头不动,两眼注视上、下、左、右移动的医生手指(向外侧方向移动时,勿超过 45 度) ,观察有无眼震及其类型、幅度和速度。临床上以有快慢相(以快相为震眼方向)的前庭型眼震最多见,可为水平性、垂直性、旋转性或混合性,表明前庭系统有刺激性病变。当眼震阴性而疑有前庭系统病变时,可用迅速更换体位的方法,观察各个位置是否出现眼震,称位置性眼震试验。详见眩晕一节。临床意义1神经性(感音性)耳聋:由内耳或听神经损害引起。不全损害时,音*试验气导、骨导均缩短,但比例不变,称 Rinne 试验短阳性;Weber 试验偏向健侧。当一耳完全性神经性聋时,由于音波自颅骨传至对侧健耳,造成骨导气导假象,应加注意;然 W
13、eber 试验仍偏向健侧,且气导消失,可资鉴别。2传导性(传音性)耳聋:由中耳病变或外耳道阻塞所致。音波自颅骨传导到内耳后,部份音波经中耳和外耳道向外传导受阻,从而患耳骨导声音增强,呈现 Rinne 试验骨导气导现象,称 Rinne 试验阴性,Webr 试验偏向患侧。(五)软腭、咽喉的运动和感觉:解剖生理 此外,舌咽神经也传导舌后 1/3 部份的味觉;迷走神经则传导胸腹腔的内脏感觉,其纤维分别源自上神经节和结神经节,传入脑干的孤束核。检查方法1腭咽喉运动:了解并观察有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反流,发音嘶哑或鼻音,观察悬雍垂是否居中,软腭有无下垂。嘱病人发“啊”声,观察软腭能否上举,两侧是否等高。
14、声带运动可用间接喉镜观察。2咽壁反射:观察和比较用压舌板轻触左右咽后壁引起的恶心、作哎反应情况,并了解感觉的灵敏程度。临床意义1真性延髓(球)麻痹:指疑核和舌咽、迷走神经受损时出现的一侧或双侧软腭麻痹、咽反射减弱或消失、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发音嘶哑的征象。相当于肢体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2假性延髓麻痹:指支配疑核的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后出现的腭咽喉诸肌麻痹现象,但咽反射存在,可伴双侧锥体束征等。相当于肢体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均参见定位诊断一章。(六)舌肌运动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嘱张口,观察舌在口腔中位置:再嘱伸舌,看是否偏斜及舌肌有无萎缩或肌纤颤。临床意义1中枢性舌痪:舌下神经核仅受对侧皮质脑干束
15、支配。故一侧中央前回或皮质脑干束损害时,引起对侧舌肌瘫痪,伸舌偏向病变对侧。2周围性舌瘫:指舌下神经核或舌下神经病变,除引起同侧舌肌瘫痪(伸舌偏向病变侧)外,尚有该侧舌肌萎缩和舌肌纤颤。运动系统解剖生理运动系统主要由以下结构组成:1周围(下)运动神经元:由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颅神经运动核以及两者的运动纤维组成,是各种脊髓节段性反射弧的似出通路,参与所支配肌肉的营养功能,并参与肌张力形成。2中枢(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束。起自皮层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运动细胞,发出纤维经内囊、大脑脚下行,分为两支:(1) 皮质脑干束:来自中央前回上 1/3 部份,纤维到达两侧颅神经运动核,但面神经核下部、副神经核中
16、支配斜方肌部分及舌下神经核只受对侧支配。(2) 皮质脊髓束:来自中央前回上 2/3 部分和旁中央小叶,到达延髓下端腹侧时,大部分交*到对侧(锥体交*) ,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小部分下降到脊髓不同平面时再陆续交*到对侧前角细胞。上运动神经元支配下运动神经元,使肌肉收缩成为受意识支配的、有目的的自主运动,并抑制和调节下运动神经元的过度活动。3锥体外系统:包括底节、黑质、红核、丘脑底核等结构,经过网状结构及顶盖的神经通路,支配下运动神经元。系原始运动中枢,受皮层的抑制调节,并参与肌张力的形成。4小脑系统:通过三对小脑脚(绳状体、桥臂、结合臂)与大脑、底节、脑干、脊髓等联系。支配下运动神经元主要通过红
17、核及网状结构的下行通路,以维持躯体的平衡和自主运动的准确、协调和流利,称为共济运动。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肌力:先观察自主活动时肢体动度,再用作对抗动作的方式测试上、下肢伸肌和屈肌的肌力,双手的握力和分指力等。须排除因疼痛、关节强直或肌张力过高所致的活动受限。轻微肌力减退检查方法:双手同时迅速握紧检查手指。患侧握手较慢,力量稍轻。双手指尽力分开后手掌相对,观察两侧指间隙大小。患侧分开较小。两臂前伸,患臂逐渐下垂(Barre 试验) 。仰卧、伸直下肢时,可见患侧足外旋;或双腿屈曲,使膝、髋关节均呈直角,可见患侧小腿逐渐下垂(Magazini 试验) 。肌力按六级分法记录,肌力的减退或丧失,称为瘫
18、痪。 “0 级”一完全瘫痪。“1 级”至“4 级” ,为不全性瘫痪或轻瘫:“1 级”一有肌肉收缩而无肢体运动;“2 级”一肢体能在床面移动而不能抬起:“3 级”一肢体可抬离床面:“4 级”一能抵抗部份外界阻力;“5 级”一正常肌力。瘫痪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1) 下运动神经元性(周围性)瘫痪:见于脊髓前角细胞、前根以及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肌力减退或完全不能活动,肌张力减低,深反射消失,肌肉萎缩,可有肌纤维或肌束震颤。(2) 上运动神经元性(中枢性)瘫痪:见于中央前回或皮质脊髂束损害。也出现肢体肌力减退或完全不能活动,但由于其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被解除,故出现肌张力痉挛性增高(上肢屈肌下肢伸肌
19、张力增高) ,深反射亢进,常有髌、踝阵挛,病理反射阳性,但浅反射减弱或消失。除废用性萎缩外,肌肉无局限性萎缩,亦无肌震颤。但在严重病变的急性期可出现为肌张力降低,深反射消失。2肌容积:观察、触摸肢体、躯干乃至颜面的肌肉有无萎缩及其分布情况,两侧对比。必要时用尺测理骨性标志如髌、踝、腕骨上下一定距离处两侧肢体对等位置上的周径。肌萎缩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亦可见于各种肌病,如肌营养不良症等。后者称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关节固定等。肌病时还须注意腓肠肌等处有无假性肥大。3肌张力:指肌肉的紧张度。除触摸肌肉测试其硬度外,并测试完全放松的肢体被动活动时的阻力大小。两侧对比。
20、(1) 肌张力减低:见于“牵张反射弧”中断时,如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和后根、后索病变等。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休克期。小脑病变。某些锥体外系病变,如舞蹈症等。(2) 肌张力增高:痉挛性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病变,系牵张反射被释放而增强所致。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呈“折刀状” ,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外系病变,如震颤麻痹等。伸、屈肌张力均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状” 。此外,脑干前庭核水平以下病变还可见去大脑强直四肢呈现强直性伸直。皮质广泛病变可见去皮制强直,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收,日新月异臂紧贴胸前,下肢强直性伸直。4共济运动:平衡与共济运动除与小脑有关外,尚有深感觉参与,故检查时
21、应睁、闭眼各作一次。肌力减退或肌张力异常时,此项检查意义不大。共济运动检查通常沿用以下方法:指鼻试验:嘱用食指尖来回触碰自己的鼻尖及检查者手指,先慢后快;跟膝胫试验:仰卧,抬起一侧下肢,然后将足跟放在对侧膝盖上,再使足跟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此外,也可观察患者作各种精细动作如穿衣、扣扣、写字时表现。平衡检查常用 Romberg 试验:并足站立,两臂前伸,观察有无晃动和站立不稳。(1) 小脑性共济失调:睁闭眼均有共济失调表现,肌张力减低。小脑半球病变以肢体共济失调为主,小脑蚓部病变以躯干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为主。(2) 感觉性共济失调:深感觉缺失所致,故睁眼视力代偿后,共济失调不明显。多累及下肢,出
22、现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震颤觉和关节位置觉丧失,行走时有如踩棉花感,为此,行走时举足过高,踏地过重,呈现“跨阈步态” 。黑暗中症状更加明显。见于后索及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5不自主运动:不自主发生的无目的异常运动。注意观察其形式、部位,速度、幅度、频率、节律等,并注意与自主运动、休息、睡眠和情绪改变的关系。两侧对比。(1) 震颤:为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的节律性摆动样运动,可为生理性呀病理性;后者按与随意运动的关系,分为:静止性震颤:指肢体静止状态下出现的震颤。如震颤麻痹症,震颤多见于手及手指,典型者呈“搓药丸”样。运动性(意向性)震颤:指肢体运动且指向一定目标时出现的震颤。震颤在肢体快到达目
23、标时开始出现或变得更明显,多见于小脑病变。(2) 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为局限于肌肉的细小、快速或蠕动样颤动,不引起关节的活动。发生于下运动神经元变性期,肌肉极度萎缩时可消失。(3) 抽搐:分为两种:阵挛性抽搐:阵发性发作的主动肌群与拮抗肌群的有节律的交替性收缩。可见于颜面(如面肌抽搐 facial tics) 、肢体(如局限性运动性癫痫)或全身(如强直性痉挛性癫痫发作的痉挛期) 。强直性抽搐:阵发性发作的肌肉或肌群持续性强直收缩。可局限于某一肌肉(如腓肠肌痛性痉挛) 、某一肌群(如手足搐搦)或全身(如强直性痉挛性癫痫发作的强直期) 。(4) 舞蹈样动作:为不规律的、不对称的、幅度不等的急促动
24、作。如突发的肢体伸展、挤眉、眨眼、伸舌、摆头等。见于锥体外路病变。6姿式步态改变:临床上最常见的为偏瘫步态:瘫侧上肢内收、旋前、屈曲,并贴近身体不摆动;下肢则伸直,不能屈曲,行走似划圈。见于锥体束病变恢复期。此外,尚有双下肢张力增高引起的剪刀(痉挛)步态,小脑病变引起的酒醉(蹒跚)步态,震颤麻痹引起的慌张步态,下肢弛缓性瘫痪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引起的摇摆(鸭行)步态等,均参见各有关节章节。感觉系统解剖生理感觉分为特殊感觉(视、听、味、嗅)和躯体感觉。后者又分为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 、深感觉(肌肉、肌腱和关节觉)和复合觉(也称皮质觉,包括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和实体觉) 。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
25、经元组成:以躯体部分的感觉传导通路为例,第一级神经元为后根神经节,系双极细胞,其周围突终止于相应感觉感受器;其中枢突进入脊髓换二级神经元后交*上升,但不同感受纤维交*平面不同。第三级神经元为丘脑外侧腹后核。1痛温觉:2深感觉:3触觉:冲动传入后根后一部分至同侧后索,随深感觉通路上升;一部分至后角换神经元后交*至对侧脊髓丘脑前束上升。两者至脑干并入脊髓丘脑束,一起上达对侧丘脑与中央后回。在脊髓内,痛温觉纤维和深感觉纤维在脊髓丘脑侧束和后索内的排列见图。检查方法感觉检查要求患者清醒、合作,并力求客观。先让患者了解检查的方法和要求,然后闭目,嘱受到感觉刺激后立即回答。可取与神经径路垂直的方向(四肢环
26、行,躯干纵形) ,自内向外或处自上向下依次检查;各关节上下和四肢内外侧面及远近端均要查到,并两侧对比。1.浅感觉:(1)痛觉:用大头针轻刺皮肤,嘱答“痛”与“不痛” , “痛轻”或“痛重”。(2)触觉:用棉絮轻划皮肤,嘱答“有” 、 “无” ,也可以说“1,2,3, ”数字表示。2.深感觉:脊髓感觉纤维,脊髓丘脑束(1) 关节运动觉:轻握足趾或手指加以活动,嘱说出运动方向。检查活动幅度应由小到大,以了解减退程度。(2) 震颤觉:用振动的音 *(C128 或 256)柄置骨突出处,嘱回答有无震动感。3皮质复合感觉在疑有皮质病变且深浅感觉正常的基础上,始进行此项检查。以查实体觉为主,即嘱患者指出置
27、于其手中物品的形状、质地、材料、轻重,并说出其名称,先试病侧,再试健侧。临床意义 1感觉障碍可有减退、消失和过敏之分。若同一区域内某些感觉减退,而其它感觉保留(如触觉) ,称分离性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主观症状可有疼痛、发麻、蚁行感、烧灼感等,可为自发性或在激惹后引起,后者如压痛、牵引痛等,系感觉通路的刺激性病变所致。2感觉障碍分布型式因病变损害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可有周围型(神经末梢型)、脊髓节段型(根型) 、传导束型和皮质型之分。详见定位诊断一章。反射反射是对感觉刺激的不随意运动反应,通过神经反射弧完成。反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反射中枢(脑和脊髓)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肌
28、肉,腺体等)组成,并受大脑皮质的易化和抑制性控制,使反射活动维持一定的速度、强度(幅度)和持续时间。临床常用的是简单的肌肉收缩反射。反射检查比较客观,但仍须病人合作,肢体放松,保持对称和适当位置。叩诊锤叩击力量要均匀适当。检查时可用与患者谈话或嘱患者阅读,咳嗽或两手勾住用力牵拉等方法,使其精神放松,以利反射的引出。(一)腱反射:是刺激肌腱、骨膜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因反射弧通过深感觉感受器,又称深反射或本体反射。检查方法1肱二头肌腱反射(颈 5-6,肌皮神经):前臂半屈,叩击置于二头肌腱上的拇指,引起前臂屈曲,同时感到二头肌腱收缩。2.肱三头肌腱反射(颈 6-7,桡神经):前臂半屈并旋前,托住肘
29、部,叩击鹰咀突上方三头肌腱,引起前臂伸展。3桡骨膜反射(颈 5-8,桡神经):前臂半屈,叩击桡骨茎突,引起前臂屈曲、旋前和手指屈曲。4膝腱反射(腰 2-4,股神经):坐位,两小腿自然悬垂或足着地;或仰卧,膝稍屈,以手托腘窝,叩击髌骨下缘股四头肌肌腱,引起小腿伸直。5跟腱反射(骶 1-2,胫神经):仰卧,膝半屈,两腿分开,以手轻板其足使稍背屈,叩击跟腱引起足庶曲。当深反射高度亢进时,如突然牵拉引出该反射的肌腱不放手,使之持续紧张,则出现该牵拉部位的持续性、节律性收缩,称阵挛,主要见于上运动元性瘫痪。踝阵挛:仰卧、托腘窝使膝髋稍屈,另手握足底突然背屈并不再松手,引起足踝节律性伸屈不止。髌阵挛:仰卧
30、,下肢伸直,以拇、食指置髌骨上缘,突然用力向下推并不再松手,引起髌骨节律性上下运动不止。腱反射的活跃程度以“+”号表示,正常为(+) ,减低为(+) ,消失为(0) ,活跃为(+) ,亢进或出现阵挛为( +) 。临床意义 (1) 减退、消失提示反射弧受损或中断,亦见于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本身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麻醉、昏迷、熟睡、脊髓休克期、颅压增高,尤其后颅窝肿瘤,深反射也降低或消失。(2) 亢进多见于锥体束病变,昏迷或麻醉早期也可出现,系对脊髓反射弧的抑制解除所致;亦见于手足搐搦、破伤风等肌肉兴奋性增高时。癔病或其它神经官能症深反射也常亢进。正常人深反射也可亢进,老年人跟腱反射可
31、消失,故反射的不对称比增强或或消失更有意义。(二)浅反射 为刺激皮肤、粘膜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检查方法 1腹壁反射(肋间神经,上:胸 7,8;中:胸 9,10;下:胸 11,12):仰卧,以棉签或叩诊锤柄自外向内轻划上、中、下腹壁皮肤,引起同侧腹壁肌肉收缩。2提睾反射(生殖股神经,腰 1,2):以叩诊锤柄由上向下轻划股上部内侧皮肤,引起同侧睾丸上提。临床意义(1) 减退、消失:见于反射弧中断时。但腹壁和提睾反射减退或消失,亦可见于锥体束损害,因其除脊髓反射弧外,尚有皮质通路。此外,深睡、麻醉、昏迷、新生儿等,腹壁反射也常消失。(2) 亢进:震颤麻痹综合征或其它锥体外系疾病时,偶见浅反射尤其腹壁
32、反射中度亢进,系损伤中脑抑制浅反射的中枢所致。精神紧张和神经官能症时,腹壁反射也可有不同程度的亢进。(三)病理反射当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被锥体束抑制的屈曲性防御反射变得易化或被释放,称为病理反射。严重进,各种刺激均可加以引出,甚至出现所谓的“自发性”病理反射。1Babinski 征:用叩诊锤柄端等物由后向前划足底外缘直到拇趾基部,阳性者拇趾背屈,余各趾呈扇形分开,膝、髋关节屈曲。刺激过重或足底感觉过敏时亦可出现肢体回缩的假阳性反应。此征也可用下列方法引出:Oppenheim 征:以拇、食指沿胫骨自上向下划。Chaddock 征:由后向前划足背外侧缘。Gordon 征:用力挤压腓肠肌。2Hoffmann 征:为上肢的病理反射。检查时左手握病人手腕,右手食、中指夹住病人中指,将腕稍背屈,各指半屈放松,以拇指急速轻弹其中指指甲,引起拇指及其余各指屈曲者为阳性。此征可见于 10-20%的正常人,故一侧阳性者始有意义。(四)脑膜刺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