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语用、语义方面看间接与直接摘要:间接语言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主要通过礼貌语言、辞格、间接语言行为以及会话含义体现出来。而直接语言强调的是简明畅达。英语和汉语隶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英语表达倾向于间接婉约,而汉语表达则倾向于直接明快。本文将会着重从语用、语义两个层次分析研究语言的间接性。关键词:直接语言 间接语言 语用 语义 表达方式The study of Indirect Speech and Direct Speech in Pragmatic Function and SemanticAbstract: Indirect speech is a common phenomen
2、on in language,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by polite speech, rhetoric, indirect speech acts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But direct speech emphasizes concision and fluency. English and Chinese belong to different linguistic family, so English tends to indirection and euphemism, Chinese is direct a
3、nd smooth. This thesis will incline to study the indirection of language from two aspectsPragmatic Function and Semantic.Key words: direct speech indirect speech pragmatic function semantic the style of expression一、 引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国际贸易与商务往来也日益增多。而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必须有共知的前提,才可能推导出说话人的含义,否
4、则便会导致歧义。在交际中人们并非总是在句法或词汇上直截了当地表明说话者的意图,而是让听话者去意会其深层的寓意,即“言外之意” (implicature) 。语言使用中的这种 “拐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现象(indirectness ) ,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共性,但每一种语言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二、 间接语言现象的表达方式间接语言现象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但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体现出来:礼貌语言、辞格、间接语言行为以及会话含义。 【1】1、礼貌语言(polite speech)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获得一个目的的一种方式。礼貌程度与与话语的间接程度成正比,话语越间接,语气就越委婉,给
5、听话人留的余地就越大。正如利奇所说,我们可以保持同一命题的内容,而只需增加这个命题言语行为的间接性,便可以使该命题越来越礼貌。如: (1) Pass me the salt.(2) Can you pass me the salt?显然,以上两句中的(2)比(1)显得更得体、更礼貌。 (2)句具有双重功能,它形式上是询问有无能力,而实际上是间接的请求,使听话人多了一份选择。在某些语言表达领域,汉语比英语更注重礼貌原则,如汉语中有一套较为复杂的敬称与谦称词汇系统以及一套自己的等级式的称谓系统。2、辞格(rhetoric)辞格主要是通过夸张(hyperbole) 、曲言(litotes) 、克制陈
6、述(understatement) 、反语( irony) 、委婉语(euphemism)等修辞手段来表示夸张、讽刺或回避某一事实。 【2】如:(1) Madame Loisel now knew the horrible life of the need. But she took her part heroically. 鲁瓦塞尔太太现在懂得穷人过着十分可怕的生活,但是她英勇地过上了穷人的日子。这里作者夸张地运用了形容词 horrible和副词 heroically,表明了对这种艰苦的生活感到害怕,却又不得不去面对它。这种将事实有意夸大或缩小的辞格可突出重点,引起读者的注意,还具有诙谐、幽
7、默、讽刺等功能。(2) The Chinese should thank Acheson also because he has fabricated wild tales about moder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人民之所以应该感谢艾奇逊,是因为他胡编了一大篇中国近代史。 这里的 thank 是反语,具有浓烈的讽刺意味,辛辣地揭露并批判了美 国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艾奇逊的侵华谎言。(3) 间接语言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话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然而,日常会话并非总是采取正面或直接的方式。为了传达特定的会话含义,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人们会做出各种
8、各样的间接言语行为,它是间接言语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采取间接言语行为时,说话人借助 “字面意义”间接表达“言外之意”; 听话人则从说话人的“字面意义”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意 ”。在塞尔看来 ,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s)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no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s)。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根据句子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以就“字面意义”推断出来的“言外之意”;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则指交际双方需要依靠所处语境和共知语言信息来推断出说话人的 “言外之意” 。如:(1)
9、他是只老狐狸。 汉语中经常以“ 狐狸”比喻狡猾的人, 所以这句话有其特定的规寓义“ 这个人是个非常狡猾的家伙 ”。(2)A:Do you like rugby?B:I am a New Zealander.在这个例子中,A 和 B 必须都具有“新西兰人酷爱橄榄球”这一共知语用前提,在根据他们的所处语境,A 可以推导出 B 的“言外之意” 是他很喜欢橄榄球。3、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四个基本准则,即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说话人违反了一个或多个准则,他的话语就有了会话含义。会话含义也是间接表达言语行
10、为的手段,它可以通过语用推理得到。如:(16) A:你今天买夹克了吗? B:我买了很多书。这里 A 问的是“ 夹克”, 而 B 的回答却是“ 书”。从字面意义看似乎两者毫无关联,而实际上是答话人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 使其话语有了特殊的寓义“所有的钱都花在书上,没钱买夹克了” 。三、 间接语言的四种基本模式英汉间接语言、语用对比、语法形式、文化背景与语用功能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语言可能具有自己的一套特殊的惯用表达法,用于表示某些特定的语用意义。 【3】1、表达形式相似, 语用功能基本相同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相似的表达方式,包括间接语言表达方式。具体来说,英汉两种语言可以用相似的语言
11、形式来表达相同的语用功能。如:He took leave. 他走了。但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 人们在使用 间接语言时,能达到功能和形式都相似的情况是少数的,而更多的是表达形式不同而语用功能基本相同或表达形式相似而 语用功能不同。2、表达形式不同, 语用功能基本相同尽管英语和汉语差别很大,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陈述句不都表达 “陈述”;疑问句不都是“ 询问”; 祈使句也并非都表达 “命令、请求”。它们更多的是用来表达“请求、建议、命令 ”或“邀请”等。然而,英语和汉语中实现这些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英语主要通过语法手段使措辞显得委婉礼貌,而汉语则通过词汇手段,如采用附加问句“好
12、吗、行吗、怎么样” 等或者添加疑问词 “吧、吗、呢”等使话语显得更加得体委婉。3、表达形式相似,语用含义不同如:你吃过饭了吗?英汉两种语言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询问对方是否吃过饭,但它们使用的场合和表达的语用功能却大相径庭。在西方文化中,这种询问意味着有意邀请对方去吃饭,应该用在吃饭时。 而在汉语中,这只是一种常用带有关心意味的打招呼用语。4、表达形式空缺, 语用功能空缺由于英语和汉语从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受不同文化的制约,所以两种语言在 间接语言的应用上还可能存在形式和功能都空缺的现象。例如汉语中的歇后语在英语中没有相应的表达法。四、 语义方面1、语义泛化性特征。 【4】委婉语的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
13、两个方面,即通过扩大词义和以整体代替部分来达到委婉的目的和效果。2、语义间接性特征。 【4】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含蓄表达和迂回陈述两方面。如:Your grandmother has gone to sleep. 你祖母安详地睡着了。4、语义幽默性特征。 【4】委婉语大多采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来表述事物、行为或状态的本义。如:friendly fire 友好的战火 五、 汉语的直接性相对于英语来说,汉语比较倾向于直接明快。中国历代文论家都推崇这种语言风格。孔子说:“辞达而已。 ”孔国安说:“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 ”因为“中国历史上文人畏于文字之嫌而株连”更加崇尚直质、忌晦涩。这就是历史的现实的例证。 【5】六、 总结:间接语言与直接语言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正确把握英汉间接语与直接语,有助于加深对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的认识;了解其所依托的深层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灵活自如。参考文献:【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黎运汉.汉语风格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3】刘 伶.语言学概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4】石安石.语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5】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