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91604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中医针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遵从“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战略,坚持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及疾病预防、康复、健康保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医药特色服务上,悉心研究解决患者病痛的良方益法,经几十年积累,形成了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广泛应用中医汤剂、针刺、艾灸、拔火罐、中药外治、推拿、拔罐、艾灸、刮痧、药浴、蜡疗、熏洗、灌肠、埋针、挂线、穴位贴敷、穴位经络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近 100 种,研制院内中药制剂,膏

2、、丹、丸、散数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主要特色服务项目如下:一、中药外治类中药外治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具有较好疗效的疗法。外治是把中药研制成不同的剂型,通过人体肌表、腔道、穴位、经络等作用与病变局部,达到治疗作用。“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尔”,“先列辩证,次论治,次用药。”即内治与外治的理、法药三者相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1、穴位贴敷(节气贴、三九贴、三伏贴)在 24 节气或者三伏天、三九天运用白芥子等药物粉末调糊后,制作成蚕豆大小,用胶布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上,刺激机体免疫机能的治疗方法,叫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即本疗法中的一种。功效:疏通经络、温补阳

3、气、激发免疫调节功能适应症:各种慢性疾病体质,经络不通,阳气虚损等的疾患均可贴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慢性鼻炎等疗效显著。禁用于严重过敏性体质和严重湿热体质疾病。2、冬病夏治疗法“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原理:以古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将药物敷贴在俞穴,使药物沿俞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抵力作用,故大多在夏季进行。原因在于夏日炎炎,腠理疏泄,汗腺、皮脂腺组织均处

4、于开放状态,有利于药物的循经络渗透、吸收、传导。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过敏性鼻炎之缓解期,以及容易感冒的病人。疗法:从夏季三伏天进行中药穴位敷贴,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于三伏天各敷一次,连贴三年。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 24 小时,每 710 天 1 次,一个疗程三次。每次至皮肤出现发痒、灼热或小水泡时取下。3、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功效:调畅气机、活血化瘀、协调脏腑、疏通经络、平衡阴阳适应症:脏腑气机升降失调所致的内脏疾病、脏腑气

5、血亏虚,气滞血瘀所致的内科疾病。使用腰俞穴活血化淤药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改善腰腿活动度疗效满意。4、中药熏洗治疗中医熏洗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在患肢皮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有煎汤外洗的洗剂有燃烧熏制的熏剂,有蒸葱熨治的熨剂以及灸剂,具有方便、有效、副作用小、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功效: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等功效。适应症:眼科使用中药熏眼法治疗角膜类、巩膜炎、急慢性葡萄膜炎;肛肠科使用中药熏洗治疗内外痔、脓肿、肛瘘病;骨伤科用此法治疗关节疼痛、软组织损伤;内科沐足治疗消渴筋痹及消渴脱疽等均取得显著疗效。5、新生儿药浴中药药浴熏洗在中

6、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借助水的特性,将相关的药物溶于水中,采用温热法使药物透过皮肤、穴位等直接进入经络、血脉,分布全身,通过物理效应与药理效应发挥治疗作用。宝宝出生 24 天,皮肤、粘膜、眼睛巩膜出现轻度的黄染,如果吃奶正常,精神好,经皮测胆红素未超过警戒线,属于生理性黄疸。根据中医辨证处方,将茵陈、野菊花、蝉蜕、石菖蒲等十多味中药煎制成药液加入水中,水温保持在 38 摄氏度左右,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让宝宝在药液中自主游泳运动,从而达到健脾除湿,祛风止痒驱除胎毒退黄疸的作用。同时新生儿在温热药水中游泳,兼有药浴和运动疗法的双重作用,提高肺活量,锻炼了四肢协调性,促进消化和吸收,促进神经系统的发

7、育、提高宝宝的而睡眠质量。提高宝宝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6、中药雾化中药雾化治疗是指使用专门的雾化装置将中药溶液雾化成微小的颗粒通过吸入的方法,进入呼吸道及肺内并沉积,从而达到迅速、有效和无痛的治疗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功效:稀释痰液、湿化气道、减轻咳、减轻支气管痉挛。适应症:预防治疗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哮喘、应用抗癌药物治疗肺癌以及急慢性咽炎、失音等。7、中药外敷所谓中药外敷是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如碾成细末或捣烂放置于体表或损伤部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发挥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功效:它具有消肿祛瘀、舒经活血及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排除毒素、减肥美容等功效。适应症:近年来用中药

8、制剂外敷保守治疗骨折、足跟骨刺、软组织损伤、胰腺炎(功能吸收胰腺炎性渗出,减少胰腺假性囊肿的形)、肝硬化腹水疾病等病症。眼科使用芙蓉花及叶外敷治疗眼睑带状疱疹亦取得较好疗效。8、烫熨疗法(中药封包、中药热奄包)即将配方好的中药炒热,装入药包中烫熨体表的一定穴位或者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功效:温经散寒、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健脾和胃、行气消胀。适应症: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功能性胃肠病、腹部胀满等9、中药灌肠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著。功效:消肿抗炎、排毒适应症:便秘、结肠炎、慢性肾衰、

9、中风闭症所致的高热等症,可以明显地降温、改善继发性代谢紊乱10、中药踏渍治疗中药踏渍治疗是通过介质(凡士林)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辅以红外线灯热疗,扩张毛细血管,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提高药物浓度交换和吸收速度,以快速达到缓解疼痛、促进损伤修复的目的。功效:活血通络、排除毒素、减肥美容、调整阴阳适应症:用于治疗痛风、慢性非感染性炎症、各种胃肠疼痛等疾病。11、中药硬包疗法该疗法是骨伤科最具特色的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它根据中医辩证、采用不同的中药外包患处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方法简便、费用低廉、疗效好等特点,并具有方法的群众基础。适应症:适用于各种骨与关节疾病;风寒湿热痹症,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10、退行性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12、中药直肠灌注直肠滴药法是由保留灌肠法演变而来,由于药物缓慢滴入直肠,对直肠粘膜刺激减少,便意感碱轻,药物存留时间延长,吸收增多,且对发热病具有物理降温作用。我院结合中医辨病辩证,针对不同患者个性化使用中药直肠滴入,从而能更好达到治疗目的。该法操作简单方便,可减少损伤肛门直肠粘膜,均不会引起病人不适。适应症:小儿肺炎、高热、急性菌痢、慢性结肠炎等。二、非药物外治法1、小针刀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切割、剥离等不同程度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小针刀的特点是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

11、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适应症:慢性软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疼痛、局部功能障碍者;脊柱相关疾病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型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退行性变如骨质增生;神经卡压综合征如腕管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关节内骨折及畸形矫正;慢性内科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浅表性胃炎、功能性心脏病等;皮肤科疾病如腋臭、鸡眼、痤疮等。2、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是我院骨伤科最具中医特色、疗效最可靠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沿承数十年,并不断总结探索,具有方法简便,疗效确切,病人痛

12、苦小,费用低廉的优点。适应症: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骨与关节错缝等。3、肛瘘挂线术肛瘘挂线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的机械性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的方法。被结扎肌肉组织发生血运障碍,逐渐坏死、断开,但因为炎症反应引起的纤维化使切断的肌肉与周围组织粘连肌肉不会收缩过多且逐渐愈合、从而可防止被切断的肛管直肠环回缩引起的肛门失禁。适应证:高位肛瘘(肛瘘管道行径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内口位于肛窦部位)。4、缠扎法缠扎法,又称结扎法,很早就被外科广泛采用。如外科正宗中就有用头发结扎脱疽的记载;景岳全书中有用蜘蛛丝缠扎赘瘤的记载。原理:通过结扎,利用紧力,促使患部经络阻塞,气血不通,使

13、病变组织逐渐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适应证:般用于内外痔、直肠息肉、肛门皮肤疣等证。5、活血通窍刺灸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的一型,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临床上以眩晕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伴有头痛、颈肩部疼痛。我院在治疗本病时采用活血化瘀,醒脑通窍的针灸方法,取膈俞、风池、百劳穴,并辨证加减穴位,能显著改善眩晕等症状和体征,直接调节和改善颈椎动脉血液循环。临床疗效显著。6、穴位埋线将可吸收的无菌外科羊肠线植入穴位皮下,激发机体免疫功能治疗疾病的方法,叫穴位埋线。功效: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激发免疫调节功能适应症:主要用于各种慢性疾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针灸治疗者。如慢性肠炎、

14、胃炎、便秘、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也用于美容、减肥、保健等项目。7、放血疗法(点刺放血、拔罐放血等)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达到治疗的目的。有点刺放血、拔罐放血两种。 功效:泄热消肿、祛瘀止痛、醒脑开窍等。适应症:用于治疗小儿高热、腹泻、一些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血栓,青少年痤疮,银屑病,湿疹等。8、自血疗法用 5 毫升的空针将患者静脉血抽取 2 毫升,分别注射在患者相应穴位上,激发机体免疫功能治疗疾病的方法。功效: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激发免疫调节功能。适应症:因脾胃积热、脾胃气虚所致的胃肠功能紊

15、乱。9、刮痧即用刮痧板沾少许痧油在人体相应的穴位皮肤上强力刮动摩擦,直至皮肤出现红色痧点为止的方法。功效:活血祛瘀、舒经通络、排除毒素、行气活血等。适应症:外感高热、伤暑、湿温表证、咳嗽、呕吐腹泻、风湿痹痛等。10、蜡疗蜡疗是一种利用加热的蜡敷在患部,或将患部浸入蜡液中的理疗方法。功效:有利于创面溃疡和骨折的愈合,还具有温热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症、镇痛镇痛)、机械作用(消除肿胀、加深温热作用、松解粘连)和软化瘢痕解痉作用。适应症:急性软组织损伤、疤痕组织粘连、关节肌肉痉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三、针法类1、杵针传承自中医世家李仲愚先生的杵针疗法,应用特定器械五星三台杵和/或七曜混元杵治疗多

16、种急、慢性病症。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导致的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疗效显著。2、针灸减肥针灸减肥是通过传统的中医针灸方法,针灸身体相关穴位,达到调整机体内分泌的作用,而最终实现减肥的目的。针灸减肥相对安全可靠,对比其他的减肥方式优势是无痛,没有副作用,治疗方式简单等。3、梅花针:梅花针的针柄一端有 5 到 7 枚小针头,其状如梅花,操作时运用手腕的力量,频数地敲击患部皮肤,达到刺破皮肤,点状出血的目的。常与拔罐疗法配合使用。功效:放血止痛止痒,活血化瘀。适应症:带状疱疹、痛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4、火针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人体腧穴内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功效:温经通络、祛

17、风散寒适应症:痤疮、寒性关节痛、胃下垂、胃脘痛、泄泻、痢疾、小儿疳积等。5、芒针: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之为芒针。它是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其长度分 5 寸、7 寸、10 寸、15 寸等数种,临床应用一般以 58 寸长较多,8 寸以上应用较少。功效:镇痛消炎、疏通深部经络组织。适应症:其适应范围广泛,适用于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可以深刺的胃肠疾病等。6、头皮针头皮针法又称头针法,是通过刺激头部发际区域的特定部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功效:醒脑开窍、活血化瘀、调控中枢,疏通经络。适应症:用于中风偏瘫、失语,眩晕头痛及各系统慢性

18、疾病。7、耳针:耳针是指使用短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耳穴豆丸或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籽等)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功效: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作用,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防御免疫作用。适应症:各种疼痛性疾病、炎症性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等。8、子午流注开穴法:运用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记录现代时间,根据人体经脉气血盛衰开阖的时间规律,选择人体特定腧穴,在特定时间治疗特定疾病的一种特殊针法,包括:纳甲法、纳子法和灵龟八法。功效:定时开经开穴,补虚泻实,平调阴阳。适应症:各脏腑气机失调及脏腑亏虚所致的病症。9、薄氏腹针法薄氏腹针是在腹部原有经络的基础

19、上,延展新的取穴系统,开创了一套安全、无痛、高效、快捷的针灸疗法。其特点是: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辩证调理化。具体操作具有严格的规范,应用专门的针具针至病所。功效:疏通经络、调畅气机、行气活血、镇痛消炎、平衡阴阳、整体调节。适应证: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慢性疾病。10、温针:功效:疏通经络、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止咳平喘。适应症:便秘、呕吐、腹泻、寒性关节痛。11、电针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感应)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波,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功效:镇痛消炎、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适应症:用于神经反应敏感性疾病,如各种关节疼痛及炎症;亦用于肠胃神经功能减退性疾病。四、灸法类用艾绒或其他

20、药物放置在体表的腧穴上烧灼、温熨等,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1、隔姜灸:功效: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适应症:治疗呕吐、泄泻、脘腹隐痛、遗精、阳痿、痛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2、隔蒜灸:功效:大蒜味辛,性温。有解毒,健胃,杀虫之功。适应症:本法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健胃等作用,适用于痈、疽、疮、疖、疣及腹中积块等病的治疗,亦用于肺结核等的辅助治疗。3、药条灸:方法(或操作规程):是指用药物与艾绒卷成艾条。临床上常用的有:太乙针灸、雷火灸。功效: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适应症:治疗外感表证所致胃

21、肠不适和虚寒性胃肠疾病、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五、拔罐类1、普通拔罐方法(或操作规程):用燃烧的方法把玻璃罐里面的空气驱除之后,将玻璃罐吸附在体表穴位或者患部的拔罐方法;或者用抽气的方法抽出塑料罐里面的空气之后,将塑料管吸附在穴位或患部的方法。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适应症:适用于关节冷痛拘急、急性扭伤、急慢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2、平衡罐方法(或操作规程):糅合闪热罐、滚热罐、游走罐、运走罐、留罐等多种罐法为一体的复合拔罐方法。功效:解表清热、补虚泻实、平调阴阳。适应症:多适应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内脏疾患。3、游走罐方法(或操作规程):在背部膀胱经两条

22、侧线涂上甘油,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以后,循经络走向上下游走的拔罐方法。功效:清热除湿、疏通经络、活血止痛。适应症: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腰背部肌肉扭伤、湿热蕴积的便秘等。4、循经闪罐方法(或操作规程):在背部膀胱经两条侧线上,循经络走向闪拔热火罐的方法。功效: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止痛。适应症: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证病症。六、推拿按摩类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有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23、。我院目前开展的推拿项目有:落枕推拿治疗、颈椎病推拿治疗、肩周炎推拿治疗、网球肘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推拿治疗、穴位按摩耳穴压药诊疗青少年斜视弱势近视、内科妇科疾病推拿治疗、药棒穴位按摩治疗。附:小儿推拿疗法小儿推拿疗法是中医传统的一种物理疗法,其特点是不用药物,不用器械和特殊设备,仅凭医生的双手,根据不同的病情,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上进行操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无任何副作用的自然疗法。现代医学称之为“小儿抚触”,是公认的小儿养生治病的方法之一。功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增强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适应症:呼吸系统:感冒咳

24、嗽、发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鼻炎、鼻窦炎、鼻出血、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消化系统:疳积(积滞、奶痨、奶积、食积)、肠炎、舌炎、吐奶、溢乳、打嗝、鹅口疮、口腔炎、厌食、呕吐、腹泻、便秘、肠痉挛、流涎(流口水)、腹痛、腹胀等。 其它类:磨牙、遗尿、尿频、夜惊、惊吓、斜颈、脑瘫、面瘫、多动综合症、哭闹、疝气、脐疝、湿疹、荨麻疹、风疹、脊柱侧弯、生长发育迟缓、睡眠不好等。保健类:益智、助长、增强免疫功能。七、泻腑通下法诊疗重症胰腺炎胃肠减压作为急性胰腺炎的传统治疗方法,尤其是重症胰腺炎伴腹胀和呕吐的患者,至今仍被认为是治疗的基本措施之一。但放置胃管有一定的痛苦,患者往往不愿接受。采用以泻下为主的中药方行气消滞,泻腑通塞,能使患者胃肠道功能得以迅速恢复,很快缓解腹胀。另通便泻下还可造成胃肠道的暂时性负压,促进胰腺水肿的吸收和恢复,可获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