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史宁中:课标修改后数学教学将发生的变化“未来的教育应当充分地彰显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会的不要教,要教的是不会的。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人有想象能力、抽象能力,而动物没有。 ”在首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从追溯教育的本原开始,进行了他激情澎湃的演讲。“小学那点知识不到半年就学会了,为什么要用 6 年的时间来学习呢?就是要培养能力。 ”他进而发问:“教育是干什么用的呢?”“是要培养素质的。什么素质?向上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社会的责任感。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最根本的表现,就是他教的孩子愿不愿意读书。
2、“这次修改课标,对一堂好课也进行了界定。好课除了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常人看来,良好的学习习惯无非就是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但是史宁中校长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绝不是这些。“孩子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好奇心,小孩子提前预习过了,他到学校还听不听讲? 好奇心没有了,你怎么去激发他的兴趣? 而且孩子的判断能力不是很强,他都不知道他懂没懂,其实没懂,他以为他懂了,又不听老师讲课了,这知识不就夹生了吗?“我觉得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条就是集中精力。我带了很多博士生,有些人思考就是不深入,后来我发现他们的问题出在不能集中精力。 ”史宁中校长说,小学生精力集
3、中的时间,一般只有十几分钟,最多 20 来分钟,老师就要在这十几二十分钟内把你要讲的东西讲出来。如果老师掌握了知识的本质以后,再精炼语言,肯定能在 20 分钟内讲完。而反复地唠叨、重复,反而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作为国内研究统计与概率的数学大家,史宁中校长甚至认为,学数学不用2笔不用纸,用脑袋想就能想出来,而这正是锻炼一个人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办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真正集中精力来思考问题。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培养思维能力也一再被我们的数学教育所强调,然而在这次峰会上,学生不会思考的问题被一再提起,这是为什么呢?史宁中校长深有感触地讲了个故事。北京大学一位数学系教授在期中考试的时候出了这样一道题:给出一
4、个条件,一个结论,但没有说从该条件推导出该结论这一命题是正确的。请学生判断该命题的正误,如正确,给出证明;如错误,举出反例。结果,全班没有一个人做出来。“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的学生没有判断力,还没有真正学会如何思考问题。我们只会做给出条件又给出正确结论的证明题。 ”史宁中校长认为,对思维过程的忽视,是当下数学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我们的老师讲课,往往是从中间开始讲,其实一开始的思维过程往往很重要,却被扔掉了。老师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也只看答案对不对。“知识是什么,是思考的结果、经验的结果。仅仅结果的教育是不能教智慧的,智慧往往表现在过程中。有关过程的东西只有通过过程来教。过程的教育能够培养我们
5、的孩子正确的思考方法,最终培养孩子数学的直观。因此我们要强调过程的教育,在过程中判断他的思维是不是对的。 ”而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最好的办法, “就是和学生一起思考” 。那么,有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来推动数学教育走向思考、走向过程呢?同时负责数学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制定的史宁中校长透露,未来这一具有导向性的评价标准将有两个重大变化:第一,不要求计算速度,算对即可。 “有一种说法在学校很流行:一看就会,一算就对。这是不行的,数学是需要思考的,不是培养技术工。以后考试不要题量太大。 ”第二,强调在理解上的掌握。他举例说:“比如三角形内角和 180 度,你仅仅知道这个不算理解,你也应该知道,一个三角形里不能有两个钝角,一个四边形内角和是 360 度,这些一步就能得到的结论都应算在理解的范畴。理解没有内容是不行的。 ”3以此观之,中国未来小学数学教育将转入更加注重内涵的改革深化阶段:其一,注重思考力的培养;其二,注重过程性经验的积累;其三,注重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