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课外古诗词赏析.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92352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课外古诗词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上课外古诗词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上课外古诗词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上课外古诗词赏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上课外古诗词赏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曹植梁甫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泰山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作者】:曹植(192 年232 年 12 月 27 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1】异气:气候不同。【2】剧:艰苦。【3】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4】行止:行动的踪迹。【5】林阻:山林险阻之地。【6】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7】翔:绕行。【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

2、,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赏析】: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

3、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居。所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阅读训练】: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

4、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4 分)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 分)【参考答案】:1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2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翻译】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 【赏析】: 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

5、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居。所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

6、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 【阅读训练】: 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4 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 分) 【参考答案】: 1柴门简陋凄清

7、,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2 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 )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 ”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2 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关键句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 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卒章显志,点明诗旨;(1 分)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

8、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1 分)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1)结构上,根据诗句所在的位置去判断它的作用;(2)内容上,理解诗歌大意,联系语境去分析这句话在诗中的作用。 (2 )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6 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 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2 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

9、纸上;(2 分)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2 分) 【思路点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 【诗词鉴赏】 这诗

10、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的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

11、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

12、,怎不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呢?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不是更令人难以忍受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平静;也许,她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

13、他早日归来。总之,我们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不是可以体会到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内容吗? 自第五句发生转折,进入第二个层次。“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这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至于人物的神情,诗人虽没有明写,但一个“盈”字,却暗示我们: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古时交通不便,通信都很

14、困难,何况这是一枝容易凋零的鲜花呢?此时的她,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她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对着花深深地沉入冥想之中。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清晰生动的画面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象:这位妇女正在想些什么呢?她是否在回忆往日的幸福?因为这奇树生在他们的庭院之中,往日夫妻双双或许曾在花树下,消磨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时光。在那叶茂花盛的时候,她所爱的人儿,是不是曾经把那美丽的花朵插在她鬓发之间呢?而如今,她时时思念的丈夫正在哪儿?可曾遭遇到什么?她自己所感受的痛苦,远方的人儿也同样感受到了吗?不管她想到

15、了什么,有一点她总是不能摆脱的,那就是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古代妇女的生活,本来就那么狭窄单调,唯有真诚的爱情,能够给她们带来一点人生的乐趣。当这点乐趣也不能保有的时候,生活是多么暗淡无光啊!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又能经得住几番风雨呢? 现在,我们再回顾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不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吗?在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篇冉冉孤竹生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伤彼蕙兰花,含英

16、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用蕙兰花一到秋天便凋谢了,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这是我国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比喻。但是在庭中有奇树这一篇中,这一层意思却并不明白说出,而留给读者去细细地体会了。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

17、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赠从弟(其二)刘桢(东汉)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注: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一何:多么。1作者在本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_2作者写诗的目的是想勉励堂弟,但全诗没有一句勉励的话,却描写了风霜中的松柏。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_1作者笔下的松柏是一种立寒风而不倒,经

18、严寒而不凋的强者形象。(2 分)2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1 分(象征得 1 分?)作者用高山劲松的不畏狂风霜雪比喻人也要像它一样不怕困难,勇敢地面对艰难险阻,劝勉堂弟做一个坚强的人。(2 分)这样写使得人生道理的阐述形象生动而富有震撼力,丝毫不显生硬呆板。(1 分)篇一:赠从弟其一刘桢阅读答案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1 分) _ 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_ 3 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首句中, “亭亭” 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 ,写出 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

19、何” ,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 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全诗以“ 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 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参考答案: 1.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2.象征手法(1 分)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 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意近即可) 3.c( 2 分) 1 更多有关 的资料篇二:赠从弟其一刘桢阅读答案 三、 四两句诗中的两

20、个 一何 ,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 凝寒 而 有本性 的品质的?(4 分) (4)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 (3 分) ( 5)这是一首咏 物诗,诗歌标题是 赠从弟而内容却写 松 ,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 (3 分)【参 考答案】 第一个 一何 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 一何 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 即可) 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 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意近即可) (3)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 谷间瑟

21、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 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2 分)诗人采用反衬的手法, (1 分)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 过描画它与狂风、 冰雹的搏斗, 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 凛然正气的品质、 形象。 (1 分) (4) 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 (1 分)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 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2 分)(5)(1)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 ,赞颂松 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 劝勉之意。 二: (1) 三、 四两句诗用了什么手法? 风声 松

22、枝 各有什么含义? (4 分) 答案: 三四句用了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 ,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意近即 可)(2 分) 风声 象征险恶的环境(1 分), 松枝 象征正直的君子(1 分) 。解析:第一步,先 通读全诗明确诗中运用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 ;第二步,抓主要意象 风声 松枝 ;第三步, 结合作者情感具体点明其效果。第四步,整合答案,注意答案表述的简明、连贯。 (2)全诗 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答案:塑造了一个雄 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端正、历经严寒而不凋(1 分),本性高洁、内心坚劲的松柏形象 (1 分)。作者借松树的

23、高洁来自勉,并借以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2 分)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松柏树不畏寒风冰雪、不惧外在压力的高贵品格。 冰霜正 惨凄,终岁常端正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正当寒风、冰雪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的时候,松 柏树却仍然是那么挺拔壮美。作品通过残酷的冰雪环境的描写再一次衬托了松树不畏严寒的 精神与高尚纯洁的傲骨。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难道松柏就不 怕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作品在此处运用了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直接描写了松柏的品格,点明了作品的主题。 诗人如此赞颂松之品格,其用意应该有两个方 面,一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

24、性格与抱负,另外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作品在写法 上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前四句集中笔墨写松树的外在形象,后四句则重笔描写松树的 内在品格, 由表及里地塑造了松树的整体形象。 二是全篇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 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高贵气节。 相关阅读:篇三:赠从弟 其一刘桢阅读答案 篇四:赠从弟其一刘桢阅读答案 赠从弟 刘桢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中描写“风声” “冰霜 ”有什么作用? (2 分)“松柏有本 性”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希望堂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 (3 分)答

25、案: 12.这是环境描写。 (1 分) 渲染了风之凛冽和冬之严寒,(1 分) 烘托了松柏的坚韧不拔。(1 分答:挺立风中不倒,历经严寒不凋(或刚正坚贞、不屈不挠)。(1 分)诗人希望堂弟要像 松柏一样坚强不屈,不要因环境的压迫而改变操守。(2 分)龟虽寿阅读理解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表达作者人老智仍在的诗句是答案: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2、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现出自己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 _ _ _ ,_ _ _ _ 。答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龟虽寿中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_ _ _ _ _ _ _,_ _ _ _ _ 。答案: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26、。4、如何认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答案:灵异的神龟虽然活几千年,但它总还会有完结的时日。飞腾的异蛇虽然会乘云驾雾,但它最终一死仍会化为灰烬。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5、“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答案:体现辩证的思维,既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6、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答案: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7、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

27、?答案: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8、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b )龟虽寿(曹操)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

28、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9、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答案: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思想感情。10、“比”,是中国诗学传统,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就表达了诗人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你能从你所学的古代诗词中另举一例加以说明吗?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诗人不甘年老,报效祖国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