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教案(大学完整版).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92651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290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史教案(大学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0页
古代史教案(大学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0页
古代史教案(大学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0页
古代史教案(大学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0页
古代史教案(大学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史教案德州学院历史社会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2004.91目 录导言2第一章 先秦时期 2第一节 原始社会2第二节 奴隶社会17第二章 秦汉时期(40 课时) 81第一节 战国(前 476-前 221)81第二节 秦(前 221-前 207)103第三节 西汉(前 206-25) 128第四节 东汉(25-189 ) 168第五节 秦汉文化186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190第一节 三国(190-280) 190第二节 西晋191第三节 东晋南朝(317-589) 192第四节 十六国北朝(317-581) 194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196第四章 隋唐时期202第一节 隋朝(581-6

2、18) 202第二节 唐朝(618-907) 208第三节 五代十国(907-960)) 224第四节 隋唐文化226第五章 宋辽金元时期237第一节 北宋及其与辽、夏的关系(960-1127)237第二节 南宋与金的对峙(1127-1279)240第三节 元朝(1271-1368) 245第四节 宋辽金元的文化254第六章 明清时期275第一节 明朝(1368-1368) 275第二节 清朝(1644-1840) 267第三节 明清文化2772导言(2 课时)一、祖国优良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二、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和学习祖国历史的意义。三、教学原则及注意事项。第一章 先秦时期(28 课时)

3、第一节 原始社会(8 课时)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发现的众多的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 包括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 ) ,犹如满天星斗分布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些灿烂的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和他们的意识形态及社会生活。中国先民用他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一、从原始群到氏族制 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至今发现的有三、四百处,分布于全国各地。大量的人类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中国古代居民人种的形成,华夏民族体质的演进、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众多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4、的发掘,为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居民的社会生活、文化内涵、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1、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开始之前,我国大地上已经生存着作为人类远祖的几种古猿。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这些古猿的化石。这些古猿化石的发现,对于了解人类遥远的直系祖先或其旁支,研究他们演化发展的谱系,探讨人类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956-1957 年,在云南开远县小龙潭第三纪褐煤层里,与三棱齿象、利齿猪等化石伴生,两次共发现古猿牙齿化石 10 颗。前一次发现的 5 颗牙齿,是属于同一个下颌的左、右前臼齿和臼齿;后一次发现的是下颌右侧的前臼齿和臼齿。地层年代测定为中新世晚期。起初,

5、这些古猿化石全部被划归为森林古猿类,定名为“森林古猿开远种。” 20 世纪 60 年代,学术界重新综合研究了 50 多种第三纪古猿,把腊玛古猿 ( 腊玛古猿最早发现于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 ) 从森林古猿中划分出来,明确地归入人的进化系统人科,作为人科的早期成员。我国开远小龙潭 1957 年发现的古猿化石中的 5 颗牙齿化石,被认为是属于腊玛古猿的,应归属为人科。 禄丰腊玛古猿化石更为重要。 1975 1980 年,在云南禄丰县石灰坝的第三纪褐煤层里发掘出不少腊玛古猿的化石:一个破裂成数十块的头骨,头骨上连有部分上颌骨和牙齿;若干块颌骨,其中一块为保存着除中门齿以外的全部牙齿的下颌骨

6、。除此之外,还发现上百颗单个牙齿。那块完整的下颌骨具有从猿到人转变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它的形态比开远腊玛古猿更进步,更接近人类的早期类型。含禄丰古猿化石的地层年代,为早上新世晚期或中上新世早期,距今约 800 万年。 关于南方古猿 ( 南猿化石是 1924 年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附近发现而得名 ) 化石,也开始有了初步线索。 1970 年在湖北建始县高坪龙骨洞的早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现 3 颗下臼齿,研究者认为它与南方古猿纤细型较接近。此外,在湖北巴东县、广西南宁市所收集的一些下臼齿,可能也属于南方古猿。这些统称为南方古猿化石,地层年代为上新世3到早更新世,距今约 500 万 100 万年。南方

7、古猿的早期类型极可能是从猿到人的过渡生物,纤细型中的进步类型可能属于或接近第一阶段的人类。 目前研究者认为,人猿的共祖可能是一种渐新世的埃及古猿。这种古猿的一支通过森林古猿进化成为黑猩猩,大猩猩;另一支则可能通过腊玛古猿、纤细型南方古猿、猿人发展到现代人。我国发现的开远腊玛古猿化石和可能是类似南方古猿的牙齿化石,为寻求人类远祖进化的重要环节提供了线索。二、氏族公社及其繁荣大约距今五万年左右,古人进化为新人。新人又称作晚期智人。在这个时期,人类体质形态的原始特征基本消失,逐渐分化成各色人种,现代人开始形成,与新人相一致的是氏族公社形成。到了距今七、八千年前,也就是说,进入新石器时期,我国母系氏族

8、社会逐渐发展到繁荣时期。 1、晚期智人(新人)及其物质文化 目前我国发现的晚期智人(新人)主要有河套人、山顶洞人、峙峪人、柳江人、麒麟山人等。 河套人 河套南部萨拉乌苏河发现许多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和人类化石。目前把历次在河套地区发现的人类化石称为“河套人化石”,简称“河套人。”其中包括 1956 年在内蒙乌审旗嘀哨沟村采集到的一块头顶骨残片及一段左股骨; 1960 年在乌审旗大沟湾村发现的一块顶骨化石; 1978-1980 年,在大沟湾村获得的顶骨、额骨、枕骨、下颌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肩胛骨等 19 件化石;还有 1922 年在大沟湾一带获得的一颗八、九岁儿童的上外侧门齿。河套人属晚期智人

9、,铀系法测定距今 5 万-3.7 万年; C 14 测定距今 3.5 万年。山顶洞人 1933-1934 年在发现北京猿人的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里,先后发现了至少代表 8 个以上的男女老幼不同个体的完整的头骨、上下腭骨、牙齿和体骨化石。经 C 14 测定,上部堆积距今 10470 360 年,下部堆积距今为 18340 410 年。山顶洞人许多共同的基本特征,明显地表现为原始的黄种人,并与中国人、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特别接近。很可能上述黄种人,是由山顶洞人或比它更晚些而在体质上很相近的人类类型,散布于各地逐渐演变而成的。 1934 年出土的三块完整的头骨,据人类学家研究,分属于原始的类蒙古

10、、类美拉尼西亚和类爱斯基摩三类不同的人种,在华夏先民的发展中,这些土著大部同化,一些类爱斯基摩人向亚洲东北迁移,或至北美;类美拉尼西亚和类蒙古两种则南下而至南洋,或移南美。1963 年山西朔县峙峪村发现一块枕骨化石,距今约 2.8 万年。 1956 年在广西来宾麒麟山发现属于一老年男性个体的颅底部分化石,称为“麒麟山人化石。”广西柳江通天岩山洞里发现了较丰富的新人化石材料,其中包括 1 具头骨 ( 缺下颌骨 ) , 4 个胸椎骨连 5 段肋骨, 5 个腰椎及骶骨、右髋骨、左右股骨各 1 段。除股骨属于一女性个体外,其他同属一个中年男性个体。柳江人明显地具有黄种人的特征,是分化和形成中的黄种人类

11、型。 从以上众多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知道,我国各个时期的人类化石,明显地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上门齿的铲形结构,颧骨高,颧面前突出而较垂直,为阔鼻型,下颌圆枕较多见。各个阶段的人类形态特征存在的差异,反映了人类的进化过程。我国古人类的发展是连续性的,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旧石器晚期的物质文化 旧石器晚期,物质文化进一步发展。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共发现石器 1.5 万多件。其特征是细小石器和小石片占大多数,发现了石箭头、钺形小刀之类的复合工具,标志人类又掌握了一种新型的工具和武器。 4河南安阳小南海北楼顶山洞穴遗址、河北阳原县虎头梁遗址、山西沁水县下川遗址,都发现旧石器晚期经过二次加工的细石器。下川遗址出

12、现了锛状器、石镞、扁平长条形大尖状器、磨盘、磨锤等一些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并含有丰富的典型细石器和小型石器。下川文化为研、究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的发展过程,补上了关键性的一环。在山顶洞发现了一枚骨针,长 82 毫米,最粗处直径 3.3 毫米,针尖圆锐,针孔窄小,制作精巧,反映了制骨技术的熟练水平,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 旧石器晚期,生产水平逐渐向前发展,出现细石器,并运用了刮削、磨制和钻挖眼的新技术。箭头的出现说明弓箭已发明,这种新工具的产生推动了渔猎的巨大发展。 旧石器晚期的人们已经有了美的意识。河北阳原县虎头梁遗址中发现 13 件装饰品,包括穿孔贝壳、钻孔石珠、鸵鸟蛋和鸟

13、骨制成的扁珠。在这些饰物上,使用了磨孔、两面对钻圆孔和磨光等进步的工艺技术。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共分两层,上层供人们居住,下层是安葬死者的墓穴。在下室中发现一青年妇女、一中年妇女和一老年男子的化石。人骨上涂有赤铁矿粉粒,旁边放有兽牙装饰品和燧石石器等。将不同年龄的男女合葬,表现了一种氏族血亲的意识。人骨上涂有赤铁矿粉,可能是生者看到死者的皮肤逐渐变黄难看,而用以装饰死者的,这是最早的安葬仪式,表现了一种原始的宗教意识的产生。燧石的出现,也表明人们已学会了人工取火。 2、新石器文化的区域特征 我国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已发现 6000 多处,犹如满天星斗,遍布全国。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可分为中石器

14、时期、新石器早期、新石器中、晚期的遗存。本节我们只探讨中石器和新石器早期文化及社会形态。新石器早期,我国的先民已进入了农业定居阶段,早期的聚落已经形成。聚落中男女分工也开始出现,聚落成员的贫富分化还不十分明显,但已经出现了私有财产现象。具有原始文字性质的契刻符号也已出现。新石器早期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时期。 黄河游域的遗址 黄河流域大约包括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区。这一区域的文化以仰韶文化为主。 裴李岗文化是 1977 1979 年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早期遗址。时代约在公元前 6000 年以前,与磁山遗址的年代相当或略早。 裴李岗遗址发现有房基遗址、窖穴、灰坑、墓葬等

15、。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另外还有夹砂红褐陶、灰陶等。石器有铲、斧、镰,其中的石磨盘与磁山石磨盘相似。墓葬中随葬石磨盘的一般为女性,随葬农具者为男性,男女分工明显。房基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以圆形为主,均为半地穴式。房基直径为 2.2 米 2.8 米,个别达到 3.7 米。室内边缘有柱洞。房基设有斜坡形或阶梯形门道。房内中间或后墙处有灶。房屋多为一间,个别遗址内也有二开至四开间的,大多依次扩建而成。房基附近有窖穴和灰坑。早于仰韶文化的还有磁山文化遗址。 磁山文化是 1976-1977 年河北省武安县磁山发现一处新石器早期遗址。其年代约在公元前 6000 年前 5600 年间,早于仰韶文化。 贾湖遗

16、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城北 22 公里,属于裴李岗文化的重要遗址,距今年代约为 7000-8000 年,即公元前 6000 年左右。 贾湖遗址发现房基 30 余座,陶窑 10 余座,灰坑 300 余个,墓葬 300 余座。该遗址的遗物多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石器中有斧、镰、铲、磨盘、磨棒;生活用具皆为陶器,均为手制,陶胎厚薄不均,火侯不均,器形有罐、壶、鼎等;骨器是由鹿角和兽骨磨制而成,有骨镖、骨镞、骨针、骨杈等。贾湖遗址中发现 10 支骨笛,均出在墓葬中。这5些骨笛已具备 6 7 个音阶结构,发音准确,至今仍可以吹奏旋律,为中国和世界音乐史上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贾湖遗址有的龟甲和石柄上带有契刻符

17、号。在龟甲上刻有“”、“”、“夨”;在石柄上刻有“亻”、“彳”、“”等。这些符号与殷墟甲骨文、周代金文中一些字形相似,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1921 年春,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一处彩陶、红陶和磨光石器并存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此期文化最初被冠以“彩陶文化”的美称,并闻名天下。几十年来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已逾千处,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河南郏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安阳后岗、禹县谷水河、甘肃秦安大地湾等,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晋南、河北、河套以及甘、青交界和湖北北部等地。仰韶文化在距今约 6000 年之前形成,延续约 2000 年之久。 仰韶文化的基本内涵是经营农业,以种粟为主

18、,兼营渔猎采集;其陶器以红陶为主,器形有盆、钵、罐等,器物表面多彩绘,有的陶器上面还绘有鱼、人面等图案。 仰韶文化中已出现了文明的要素。姜寨遗址中出土一万多件重要文物,在 29 号房基的居住面上发现半圆形的铜片一枚,经化验,铜占 65% ,锌占 25% ,余为少量的锡、铝、硫、铁等,属于黄铜 ( 有人认为是青铜 ) 。仰韶文化姜寨遗址除发现黄铜片,还有黄铜管,其时代约在公元前 4700 年左右。仰韶文化晚期已发现古城堡。郑州西山古城址是仰韶文化的遗存,距今约 5300 年至 4800 年。 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三组蚌砌图案,可能是一大型祭祀活动的遗迹。该遗址 M 45 墓主人的右侧有

19、一龙,左侧一虎。龙、虎皆为蚌砌成的图案。距 M 45 20 米处有一浅穴,穴中有蚌砌的龙、虎、鹿、蜘蛛等;鹿卧龙背上,蜘蛛与鹿之间,置一精致的石斧。浅穴南 25 米处发现第三组蚌图,为一人骑于龙背, ( 龙 ) 昂首长颈,舒身高足,作腾飞状。虎在龙之北这三组蚌图皆为 M 45 墓主而摆置,反映出墓主人乘龙驭虎,升空飞天的欲望。有人把西水坡的蚌龙图称为“中华第一龙”,这很明显是一祭祀遗址。 M 45 蚌图中的精致的石斧象征着权力, M 45 当是一部族首领或酋长的墓葬。 仰韶文化有定居的村落和集中的墓地,半坡遗址中发现 45 座中小型房基,居住区以一大型的近方形房屋为中心,小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不

20、规则的半月形。聚落外有防御性壕沟。临潼姜寨遗址有房基 120 座,居住区中心为一面积较大的广场。房基可分五个建筑群,每群建筑以一个大型房屋为主体。聚落周围,亦挖有两条各约 2 米宽的护村壕沟。这些房基有地穴式、半地穴式、平地起建等建筑形式。仰韶文化遗址的小房子的面积约十几乃至 30 多平方米。小房子内有灶坑,门口多有窖穴,多数房基中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在这些文化类型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可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等不同类型。其文化序列为:马家窑类型 ( 约公元前 3100 -前 2700 年 ) 半山类型 ( 约公元前 2600-前

21、2300 年 ) 马厂类型 ( 约公元前 2200-前 2000 年 ) 。马家窑文化前后延续 1100 年左右。 马家窑类型文化中生产工具数量少,器类简单,制作粗犷,狩猎工具占很大比例。墓葬中也没有发现随葬品严重不均的现象。半山类型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业。制陶业发达,陶器造型美观,彩绘纹饰富丽堂皇。到了马厂类型阶段,工具数量增多,制作精巧;发现许多粟类粮食,说明其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在制陶工艺方面,出现了慢轮修整技术和许多造型新颖精巧的艺术品,如柳湾的人像彩陶壶等。马厂类型的墓葬规模大小及随葬品数量悬殊,说明私有制正在产生。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类型的地层中发现一完整的铜刀,其年

22、代在公元前 3100 年左右。甘肃永靖大何庄、秦魏家发掘 6 处与祭坛性质相类似的石圆圈,周围有牛、羊骨架和卜骨。 6大汶口文化以最早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 ( 并同时发现于相邻的宁阳堡头 ) 而得名,系公元前 4300 前 2400 年的一支古代文化,遗址为一氏族墓地。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主要种植粟。墓葬中出土的石器比较精致,有椭圆形的斧、穿孔斧、穿孔铲;另外,象牙器、玉器、白陶器大量出现,轮制陶器技术开始出现,说明手工业生产的进步和发达。家畜饲养业也比较发达,墓葬中有许多猪、狗、牛、羊的骨头等。大汶口一号墓的一件小骨凿上附有铜绿,经化验含铜 99% ,其时代在公元前 3000 年左右。

23、 大汶口类型的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大口尊上发现了陶尊文字 17 个。其时代在公元前 4000 年左右。有关资料介绍:“自 60 年代以来,陵阳河发现刻文陶尊均出于河滩一组墓地 ( 富有者墓地 ) ,共 10 件。采品 6 件,完整器 5 件。刻文分别为,另一件为 1979 年发掘采集的陶尊残片,刻文为的一件刻文为。陵阳河发现陶尊刻文,共计 12 个个体。如将刻文归类统计,得图象一,图象文字凡七。”我国许多学者,如唐兰先生、王树明先生等对这些文字均有考释,认为这是现行文字的远祖。唐兰先生还认为,陵阳河的陶尊文字与殷墟甲骨文字有渊源关系。 长江流域的遗址 长江下游相当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远古

24、代表文化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 1973 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一种崭新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东部。其年代约为公元前 5000 前 3800 年。因首次发现于河姆渡,故称此种文化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出土石、骨、木、陶的各种生产工具几千件,其中成批的骨耜尤其引人注目。另外,还有丰富的稻作遗存。 河姆渡遗址发现干栏式的木构建筑遗迹,它不同于北方的平原地穴式的或地面上的土木建筑,代表我国另一种建筑类型。遗址中还发现一口木构浅水井,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水井遗迹。 河姆渡文化原始艺术丰富多彩,如象牙雕刻的双鸟朝阳,木雕鱼,陶塑人头像,用玉和莹石磨制的璜、玦、管

25、、珠等一类器物,加工精细,表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长江中游的代表文化主要是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1959 年至 1975 年间在重庆巫山县大溪遗址进行三次发掘,清理出 200 余座墓葬,是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其分布范围主要在川东、鄂西,并扩大到湖北中部,南达洞庭湖周围。主要遗址有湖北秭归朝天嘴、宜都红花套等。大溪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 4000 年前 3400 年。 大溪文化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有一种巨型石斧较有特色,如大溪墓葬中出一件长条石斧长 38 厘米;红花套一件石斧长 43.1 厘米。大溪文化的农业以种植稻米为主,渔猎占辅助地位。大溪遗址墓葬常随葬玉、石、蚌、骨和象牙质的装饰品,如

26、玦、环、珠、镯、璧等。墓葬中有的死者颈部带有成串的几百颗小蚌珠;有的臂戴象牙镯;还有的把鱼放在死者身上,或将两条大鱼分垫在两臂之下,或将鱼尾衔在人口中,或以龟随葬。这类现象可能表现为一种原始的宗教意识。 其他地区的文化遗存:红山文化是一支距今约五千年左右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文化, 1935 年首先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发现而得名,最初称之为赤峰第一期文化, 1955 年定名为红山文化。红山文化以彩陶“之”形纹陶和细石器共存为基本特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吉林西北部一带。红山文化的主要遗址有赤峰水泉、辽宁牛河梁、阜新胡头沟等。红山文化的相对年代与仰韶文化大致相当。 1983-

27、1985 年考古工作者在辽宁西部的凌原、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发现一处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 5000 年左右。牛河梁主要发现的 “女神庙”牛和积石冢遗址牛。“女神庙”基址是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物构成。多室在北,是主体建筑,7由一个主室和几个侧室、前后室组成。单室在南,是附属建筑。主室西侧出土有彩绘泥塑人像的头部、肩、臂、手、乳房残件和动物像“猪龙”的头、蹄等,还有彩绘墙壁面残块、特大型彩陶器残片、镂孔豆形器盖、钵、锥形纹塔形器残片等。其中人像头部存高 22.5 厘米,脸面宽 16.5 厘米,相当真人大小。肩头残块,泥胎细腻,曲线圆润,造型优美,具有女性特征。发现残缺的“女神”人像属五、

28、六个个体。“女神庙”遗址中还发现有祭祀用器,南 12 米处有一灰坑,内有羊骨和其他兽骨,具有祭祀性质。研究者认为,牛河梁的这一遗址是一女神庙。女神庙的附近还发现三座积石冢,方向一致,为一整体,但形制各异。 Z 1 、 Z 2 均有大石块垒砌的规矩外墙, Z 3 是三圈淡红色石桩围成的三层迭起的圆坛。圆坛带有明显的“墓祭”性质,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墓祭材料。这些女神像群“有的可能象征当时社会上的权势者,有的或许是受到崇敬的祖先。根据群像之间大小和体态的差别判断,似已形成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统。这是人间等级差别的反映。积石冢大、小墓的主从关系也印证了这一点。”苏秉琦先生说:“牛河梁的女神庙遗址以

29、及附近许多积冢等,说明我国早在五千年前,已经产生了植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四号积石冢墓群中发现有铜环,还有两处坩锅炼铜的遗存。以上事实表明,距今约 5000 年左右,东北地区的辽河流域已出现文明。 3、新石器早期的婚姻形态和社会组织 新石器时期,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其文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开始了农业定居生活。人类的体质和智力都得到发展,并逐渐认识到近亲婚配的不良后果。如我国周代就认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在本族内部禁止婚配,从而出现了外婚制。随着外婚制的发展,禁婚范围越来越大,不许相互通婚的兄弟和姊妹的类别日益增多。“自一切兄弟和姐妹间

30、,甚至母方最远的旁系亲属间的性交关系的禁例一经确立,上述的集团便转化为氏族了。” 即当外婚制形成以后,氏族也就产生了。 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在氏族产生的同时,部落也产生了。部落由氏族或胞族组成,通常是原始社会最大的单位。部落有自己的名称、住地及供打猎、捕鱼、采集的广大领域范围。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共同的语言。部落内各氏族彼此通婚,实行部落内婚制和氏族外婚制相结合的婚姻制度。几个部落由于共同的利益而结成部落联盟。部落联盟中的部落一般居地相邻接,使用共同的语言,而且多是从一个部落中分裂出来的。各部落的内部事务保持独立,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联盟议事会,由各部落推选出来的酋长组成,他们负责部落联盟

31、内、外大事的处理。联盟除有最高军事酋长外,往往还有松散的管理机构,酋长逐渐世袭。 氏族和部落形成以后,在氏族组织中广泛实行族外群婚。这种群婚有多种形式: (1) 级别婚,两个氏族集团,即两个婚级互为婚姻。一个婚级的每个男子都是另一个婚级的每个女子的当然丈夫;同样,这个婚级的每个女子也是另一个婚级的每个男子的当然妻子。这是族外婚的原始形式。级别婚的另一种形式,即每一氏族的男女按年龄分成不同的级别,每一代人为同一级别。同一级别又分男女两个性级。每一男性性级只能与另一氏族的某一相应的女性性级婚配。婚级越多,婚姻禁例越严格。现代社会的姑表婚配,就是这种族外婚的遗存。 (2) 环状联系婚,通常是三个或三

32、个以上的氏族组成环状婚姻组织。如甲、乙、丙三个氏族组织,甲的女子固定与乙的男子通婚,但甲的男子绝不能与乙的女子通婚。而乙的女子又固定与丙的男子通婚,丙的女子则固定与甲的男子通婚。这实际是一种单线姑舅表婚。 (3) 普那路亚婚,这是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所描写的 19 世纪夏威夷的婚姻制度。一群同胞或血缘较远的姐妹,与别的集团的一群男子集体互相通婚。这群男子是她8们共同的丈夫。但在这些共同的丈夫中,排除她们的兄弟,而且这些丈夫不再是兄弟,他们互相称为“普那路亚。”同样,在丈夫们共同的妻子中间,也排除男子的姐妹,妻子们也不再是姐妹,她们互称“普那路亚。”“普那路亚”即“伙伴”或“亲密的伙伴”的意思

33、。 (4) 对偶婚,就是每一个男子在若干个妻子中,有一个是主妻,反过来女子也是如此,从而逐渐地向一夫一妻过渡。我国云南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已发展到对偶婚的阶段。男女双方互称“阿注”,意即朋友。“阿注”双方各在自己的母系家庭中,分属两个经济单位。男子晚上到女子家中,过拜访式的偶居生活,清晨回到自己家中,从事生产劳动。这是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形式。 在氏族社会中,无论是群婚或对偶婚的形式,都有两条基本规则,即兄弟姐妹间禁止通婚与性关系。外婚制是氏族的基本特征,是维系氏族的纽带。只要有群婚存在,父亲就不能确认,所生子女与母亲一起生活,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必然是母系。这种社会形态称为母系氏族社

34、会。 母系氏族社会中,女子在经济、生产上具有主导的作用。在一个母系大家庭中,往往由氏族中最年长的妇女为首,领导全体成员从事生产活动,管理全氏族的经济等。母系氏族公社是一个实行共产制经济的集体,财产归全氏族所有。 新石器早期,私有制已经产生,聚落成员的地位也已经出现了差别,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时期。 4、母系社会的传说与姓氏的产生 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它的产生和新人的形成大体是一致的,时间大约从 5 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氏族公社可分为母系和父系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母系氏族确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了距今 1 万年前后,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呈现出一幅繁荣的图景。在我国,有关母系

35、氏族的传说很多,文化遗存更是遍布各地。 有关母系氏族公社的传说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记载和传说中,保存有不少关于母系氏族公社的传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史实。 楚辞天问在提出一些有关宇宙构成的问题之后,接着就问:“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对女岐无夫而有众多的后代表示难以理解,反映江汉地区就有以女岐为始祖的母系氏族,因盛行族外婚,男女关系不稳定,女岐无法确定亲夫的事实。又如华胥履大迹于雷泽生伏羲,这种“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的神话,实际上是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情况的反映。在穆天子传、山海经等书中常见的西王母,可能是西戎部落传说的母系氏族比较著名的首领人物,淮南子中所谓采五色石以补苍

36、天,积芦灰以止淫水的女娲氏,也当是母系氏族全盛时期带领人们开辟荒原,与自然搏击的一位女性首领。 这一时期人类的重要进步是植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驯养、繁殖。前者发展为农业,使人们逐渐改变了旧石器时代只能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生活资料的攫取性经济,而代之以生产型经济;后者发展为畜牧业(或家庭饲养业)。有了这两项生产事业,就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为原始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可靠的物质基础。这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一次飞跃,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国古代传说中两个著名人物神农氏和伏羲氏,就是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初创时代的代表。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分工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推动了社会进步

37、。从此,开始相对稳定的生活,开始有了交换,并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发明创造。在有关神农氏和伏羲氏的传说中,如神农氏“耕而作陶”、尝百草、“日中为市”,伏羲氏作八卦等等,正表明社会前进,人类进步的轨迹。 9姓与氏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古代有严格的姓、氏区别。姓,说文解字解释说:“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由此可见,中国人的姓是标志所由出生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最初是从女性来确定的。所以,古代一些较早出现的姓,如姬、姜、嬴、妫、姒等等,大都从“女”,这正是母系氏族的遗制。 我国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同姓不婚”的习俗,这源于母系氏族时期的族外婚

38、制。由于人口不断增殖,一个母系氏族繁衍为若干个女儿氏族和孙女儿氏族,这些新的近亲氏族仍然保持原来的血缘关系不变。随着近亲婚配的限制日益扩大,氏族之间也不再准许通婚。于是原来作为一个氏族标志的姓就扩大为这些近亲氏族的共同标志,这样一个姓至少代表一个部落。而在同一部落内的各个氏族,又必须各有新的标志,这就是氏。 由于氏族、部落不断繁衍,原来的一个部落必然要繁殖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不断繁衍的新部落,经过若干世代之后,血缘关系比较疏远了,就又分化出一部分新的部落集团,产生新姓,从而相互可以通婚。如黄帝与炎帝本来是同出于少典氏的两个部落,分别为姬姓和姜姓,可以相互通婚。姬姓部落原来包括 25 个氏族,后

39、来发展成为 14 个部落。这些新派生出来的部落,除了两个继续保持姬姓之外,又出现了酉、祁、己、滕、箴、任、荀、僖、 女吉 、儇、依等 11 个新姓。原来的姬姓部落,以后又继续繁衍,派生出更多的新姓,如妫、姚、姒等等。姜姓之族也当如此。由姬、姜二姓所繁衍的众多姓、氏,就构成了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同姓的和血缘关系比较接近的众多部落群,就以共同的祖先结为族,不同姓的部落相互结为婚姻。这样,在古代中原地区的众多部落,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相互关系日益密切,促进了共同发展。 三、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1、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存 距今 5000 年左右,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氏族部族

40、先后转化为父系氏族公社。在考古学上相当于新石器后期,属于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已被大量发现,主要有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安阳后岗、山西襄汾陶寺;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屈家文化等。 黄河流域的遗址: 龙山文化以 1928 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其重要遗址有潍坊姚官庄、日照东海峪、诸城呈子等。胶县三里河出土有成组的玉器,日照两城镇出土有刻花玉斧,说明制玉工业的发达。龙山文化的陶器生产普遍采用了快轮制陶术,生产的陶器黑色光亮,以蛋壳陶为特征,故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三里河还出土两件铜质锥形器,经化验为黄铜。龙山文化建筑普遍采用了挖槽筑墙技术,东海峪的土台方形地面建筑形式及原始夯筑技术

41、的出现,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龙山文化类型的遗址有许多古城址。其中有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城址,南北长 450 米,东西宽 390 米,城址呈长方形,总面积 17.55 万平方米。1984 年在寿光县边线王村发现一古城址。城址分大小两处,小城在大城之内,居中偏南。大城面积约 5.7 万平方米,边长约 240 米,呈抹角方形。四边城墙之中部各有一门道,门宽约 10 米。小城一边长约 100 米,城内面积 1 万平方米左右。大城址距今约 3800 年左右,小城距今约 3900 年左右。1991 年邹平丁公村发现一古城址,城垣南北长约 350 米,东西宽约 310 米,面积 11 万平方米。城址年代距今约 4600 4000 年之间。另外淄博的田旺村亦发现一个面积 20 余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古城址。龙山文化时期的铜冶遗迹也有多处发现,如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两件黄铜锥形器。诸城呈子遗址发现铜片。栖霞杨家圈遗址的龙山文化层和灰坑中发现残铜条 1 件和一些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