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申 报 表 申 报 人 姓 名 申 报 人 单 位 成 果 名 称 成 果所 属学 科 联 系 电 话 填 报 日 期 海南省教育厅 制 2 填表说明 1、凡申报参评者均须按要求认真、如实填写,此表可从海南省高等教育网 http:/ 2、表内填不下的内容,可另加附页。 3、请用电脑打印或使用蓝、黑墨水书写,字迹要清晰、工整。 4、表 1“编著”含教科书、古籍整理出版物、社科普及读物和工具书。 5、本届评奖学科分类及数据代码表填写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 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 6、表 1“书、刊号”指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
2、管理部门批准的出版社批给的印在版权页上的书号和报刊上标 记的国内统一刊号CN -或国际标准刊号 ISSN -。 7、表 1 主要完成人排序一般应以成果上署名排序为依据,并以对科研成果贡献大小排序,应与表 4 相符,同时均须经前 5 位主要完成人在表 5 签名同意。 8、表 4“申报人”指个人成果作者,或集体成果署名第一位的作者,或集体成果排在前 5 名的主要完成人。 3 表 1 申 报 成 果 基 本 情 况 申报 类型 个人成果; 集体成果 (在所选项前的 内 画 ) 成果 名称 主要 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成 果 形式 著 作 专著 译著 编著 课件 教材 自评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论
3、文 论文 系列论文 调研报告 数据库 其他 报刊、出版社名称 出版、发表或使用时间 书、刊号 学科分类 代码 项 目 来 源 项目编号 批准单位 批准时间 验收时间 备注 获奖 情况 获奖时间 获奖种类 获奖等级 授奖部门 备注 4 表 2 申报成果内容提要 及自我评估(不超过 1500 字) (提纲:一、内容提要;二、选题的科学性及意义,研究难度,资料收集情况;三、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四、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综合比较等。) 5 表 3 申 报 成 果 社 会 反 响 此 表 不 够 可 另 加 页 推介方式 报纸、期刊或 出版社名称 年份 卷 (期) 页 作(著)者名次 收录 /引用情况
4、全文转载 摘要发表 刊登目录 刊登书讯 登载评论 其 它 被应用、采纳、推广及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情况 (须写明应用、采纳、推广、单位、时间、途径、方式及所产生的具体社会或经济效益情况) 6 表 4 申 报 人 基 本 情 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职务 职称 学历 学位 邮箱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个人简历代表作、获奖等方面的情况 主要完成人排序 序号 姓名 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主要贡献 1 2 3 4 5 7 表 5 所 有 佐 证 材 料 编 目 此 栏 不 够 可 另 加 页 编号 名 称 声明 本人对申报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审查,全部属实,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5、 主要完成人签名: 年 月 日 申报人所在 工作单位审 查 意 见 (公章) 年 月 日 8 表 6 评审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初评意见 拟评定等级: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省教育厅或评审委员会评定意见 评定等级: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9 附件 2 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申报人及申报成果材料一览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职务 职称 学历 学 位 工作单位 电话 电子邮箱 成果名称 成 果 形式 著 作 专著 译著 编著 课件 教材 自评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论 文 论文 系列 论文 调研 报告 数据库 其他 报刊、出版社名称 出版、发表或 使用时间 书、刊号 学科分类 代码 申报成果类型 个人成果; 集体成果 (在所选项前的 内 画 ) 集体成果完成人 第一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电话 第二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电话 第三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电话 第四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电话 第五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电话 注: 1.本 表一式两 份, 1 份贴申 报资料 袋上, 1 份报评 审办, 可从海 南省高 等教育网http:/ 2.评奖学科分类及数据代码表填写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 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