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添加标题.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34392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主讲人:吴 江 教授、博导,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建设人才强国 的宏伟蓝图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辅导,二0一0年十一月,2,一、深刻领会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意义二、准确把握人才发展规划的战略体系三、以改革精神落实好规划的各项任务,3,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国际人才激烈竞争需要,适应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需要,建设人才强国,建设人才强国:就是要投资世界最多人口的人力资本, 解放世界最多劳动力的生产力,发挥 世界最多人才的创造力。,一、深刻领会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意义,适应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需要,4,胡锦涛: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新形势下综合国力竞争和人才竞争,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必须抓

2、住机遇、应对挑战,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才工作,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不断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5,温家宝:让人人有条件成才!,一个优越的社会制度,就是要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让每个人的心智健康成长,让每个人的潜质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努力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让人人有条件成才,让全社会人才大量涌现。,6,李源潮:我国人才工作新的里程碑!,人才规划确定了建设人才强国的核心目标:一是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二是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这个目标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国家教育改革发

3、展规划确定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相衔接,既考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考虑了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也充分考虑了我国人才队伍发展的现实可行性。,7,(一)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特点,大战略观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大人才观要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让每个人的心智健康成长,让每个人的潜质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大系统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大创新观把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8,(二) 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2020年,2007年

4、,2006年,2003年,二次人才工作会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人才资源强国,人才资本强国,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一次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9,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国之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10,(二) 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这一目标的两个根据: 必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发展要求;国家科技和教育发展规划分别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目标。 可行性:通过国际比较,

5、进入世界人才强国目标(前10位)是可以实现的。,11,(二) 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和教育、科技发展目标比较:教育部预测:现在中国教育综合水平在世界上排第18位左右,到2020年进入前10位。科技部预测:现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上排25位左右,到2020年进入前15-16位。,12,“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战略目标的测度分析,13,人才资源综合实力指数及其排名,14,比较优势“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各生产单位对资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

6、情况的差别,造成了比较优势的产生。而比较优势的差别直接导致了生产物品的专业化(即所谓“社会分工”)和贸易的产生。,15,我国人才的绝对优势,一是规模优势。二是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三是落地生根的华侨优势。,16,我国人才的比较优势,一是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人才管理体制与培养机制。二是部分技术领域的创新优势和专家群体。三是“人才回流”与“人才收获季节”的到来。四是全社会对教育消费的巨大投入优势。五是人才的后发优势。智力引进的优势、人才的培养优势、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 。,17,(三)从世界人口大国到世界人才大国,1950全球每日支出不足1美元的极端贫困人口为13.8亿人,其中中国占了40%

7、以上,几乎5.5亿人口都是极端贫困人口。 1949年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半文盲,各级各类在校生人数占总人口的4.76%;1949年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仅为18.5万人,这是中国仅有的现代生产要素亦或人力资本,却只占总人口的0.034%; 1949年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为1年左右;人类发展指标为0.225,属于世界极低人类发展水平国家。,18,中国人的现代化是30年世界最大的变化,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9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类发展指标为0.772,世界上中等水平国家;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2900万人,毛入学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科技人力资源4200万人 ,美国为3400万人;从事研究与试

8、验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折合全时人员为161.4万人年(美国为140万人年);全国各类人才资源总量1.14亿人(相当于世界第12人口大国)。上述总量指标均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实现了从文盲充斥、愚昧落后的人口大国向名副其实的世界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大国的跨越式转变。,19,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达到上述三个要求,时间有的可以短些,有的要长些,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能够也必须达到。,20,(四)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

9、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21,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第一,“人才不够用”。主要是指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创新型科技人才、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人才严重不足。一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紧缺。我国人才总量占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的短缺。目前,在 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参与领导层的我国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 %。从20022006年,在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研究机构中,我国入选的科学家有112人,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占入选科学家总数4.2。二是人才结构性

10、短缺。在第一产业,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只有67万人,仅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5%。在第二产业,高技能人才缺口巨大,我国从事第二产业的工人队伍中技术人员只占23 %,其中高级技工仅占5%,而发达国家工人队伍中技术人员高达75 %,其中高级技工占35 %。在第三产业,大量专业人才集中教育、卫生等领域,现代金融、保险、技术服务、法律、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人才相对不足。,22,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第二,“人才不适用”。主要是指现在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专业设置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与用人单位找不到需要的人才现象并存。2007年,全国国有事业、企业单位专

11、业技术人员共2801万人,其中,教育、卫生、经济、工程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占96.3%,而科学研究人员仅占1.2%。 第三,“人才不被用”。主要是指很多人才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6%,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达到了70%。我国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有80%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我国还不到40%。,23,海归创业成功率较低,归国创业的中国留学生创办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三三现象”:大约1/3能有较大发展, 1/3勉强维持生存;1/3处于破产或半破产状态。中国海归创业目前有四大难题;它们分别是

12、:创业园存在结构性缺陷、中国留学生回国创业融资难、有关政策重创新轻创业,以及创业资金分配过散的“撒胡椒面模式”。,24,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化、国际化水平较低,我国 “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整体质量,在参与排名的55个主要国家中位列第48位。 我国“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年轻工程师只有16万人,不到美国的1/3;我国国际化工程师占全国工程师比例不到8%,而印度为25%。 我国工程技术人才人均所创造的产值仅有美国的1/16、德国的1/13。,25,世界各国人才竞争力对比(2006),资料来源: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

13、ment,简称IMD);世界竞争力年鉴(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简称WCY)。,26,(五)各国纷纷制定人才发展战略,人才战略,日本:适应知识创造型经济 发展模式,美国:保持全球创新大国 的地位,印度:海外“科学人才 库”的低调环流 战略,以色列:吸引全球犹太人回归 创新效力,英国:科技发展 与创新人才 培养紧密结合,新加坡:打造东南亚创新 人才集散地,27,人才竞争的实质:人才发展战略,深刻理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深刻理解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深刻理解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深刻理解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深刻理解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的理念,28,二

14、、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人才发展的新内涵,(一),(三),人才发展的核心指标,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四),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五),(六),人才发展的重大政策与工程,(二),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29,(一)人才发展新内涵,“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专业性、创造性、价值性、包容性。,30,胡锦涛:人人都可以成才,把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努力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不仅对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提高全民素质、促

15、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31,专业化的人力资本,20世纪80年代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学者提出的“新增长理论”论证了“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卢卡斯将资本分为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将劳动力分为纯体力劳动(原始劳动力)和表现技能的劳动力(专业化人力资本),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32,(二) 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人才优先是灵魂:一是人才资源优先开发, 二是人才结构优先调整, 三是人才资本优先积累, 四是人才制度优先创

16、新。,指导方针,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33,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胡锦涛:人才是一种可持续开发的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种知识、科技、资金、资源、信息、体制、环境、政策等要素和条件,只有为人所掌握、所运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34,美国联邦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所占比重(),35,“人才优先”战略是后发国家赶超的秘诀,1900年美国对英国的赶超,1950年日本对美国的赶超,1960年韩国对欧洲的赶超。“秘诀在于3个国家都采取了“人才优先”的战略决策,即追赶国对本国人才开发的优先投资与超前投资上。,36,人力资源

17、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解放生产力重心向解放人才转变,建设人才强国,人才优先发展的路径实现四个转变,“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37,四个优先把第一资源落在实处,38,(三)人才发展的核心指标,Add Your Title,人才发展的监测与评估指标,共有46个指标,对人才发展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以推动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39,国家人才发展主要指标,40,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指标的国际比较,41,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指人才资本作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投入要素,通过其自身形成的递增收益和产生的外部溢出效应,对经济总产出所作出的贡献份额,通俗地讲就是人才贡献

18、率。,42,19782008年各投入要素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3,2008-2020年各投入要素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4,1998-2007年间部分省市人力与人才资本贡献率,45,(四)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一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二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大力开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三是坚持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46,1.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

19、团队,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规模从现在1万人到2020年达到4万人。,47,2.大力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远输、农业科技等12个领域人才,共500多万。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教育、政法、宣传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5个领域人才,共800多万。,48,复合型人才,要根据事业需要合理确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比重,引导技术人才学习管理经验、管理人才掌握技术要领,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49,青年人才,要把培养造

20、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50,3.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政人才:领导水平、执政能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国际竞争力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农村实用人才:科技素质、技能和经营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化、专业化,51,胡锦涛特别指出:,要按照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大力培养一大

21、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要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和使用,做到所有人才平等享受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流动、创业扶持等政策,平等参与人才宣传、评选、表彰、奖励等活动。,52,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由于政策不一而被边缘化问题,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职称评定、晋升,人才流动、落户,子女上学、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录用、工龄计算等方面享有同等权益的政策。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司法部门及有关中介服务机构要积极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提供法律援助。建立开放的

22、、动态的、共享的人才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和人才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建立包括诚信记录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资源库。进一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民营企业家群体的认同感,增强民营企业家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53,(五)人才体制、机制、政策与工程,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发展工作机制,改革创新人才政策措施,实施一批国家级人才工程,54,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1、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2、改进政府人才管理职能3、推进人才工作依法管理,55,1、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目标要求: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方

23、法,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主要任务: 健全各级党委人才工作领导机构; 建立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 建立党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56,2、改进政府人才管理职能,目标要求: 完善政府人才管理体制。推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转变。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主要任务: 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改革试验区。,57,3、推进人才工作依法管理,目标要求: 坚持用法制保障人才,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涵盖

24、国家的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各个环节的人才法律法规。主要任务: 研究制定人才促进法和终身学习、工资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职业资格管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完善保护人才和用人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58,创新人才发展工作机制,1、人才培养开发机制2、人才评价发现机制3、人才选拔任用机制4、人才流动配置机制5、人才激励保障机制,59,1、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促使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现代人才培养开发机制。解决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问题,优化教育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

25、度,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60,2、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健全科学的职业分类体系:能力素质标准;建立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评价制度:岗位绩效;稳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三种模式;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工作业绩;建立健全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61,3、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加大市场化选拔力度;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建立

26、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制度。,62,4、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人才市场体制改革(两个市场整合),规范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健全人才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加快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加强政府对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和监督。,63,5、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统筹协调收入分配,稳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激励制度,推行股权期权中长期激励;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国家荣誉制度;研究制定人才补充保险办法。,64,人才激励的外部溢出效应,人才的价值在于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如果一个人才不愿意发挥作用,则人才就

27、没有创造价值,因此,激励保障机制具有关键的重要性。对人才的激励能够实现发展的目标而激励;能够真正满足人才的个体不同需要而激励;激励的力度要到位,真正调动人才积极性。同时与用人主体的意图和能力相适应。,65,十大政策构成协调发展政策体系,科学性。十大政策是着眼于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当务之急,并为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服务。针对性。充分体现了现阶段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清晰地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超前性。建立在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的科学预测与对人才发展客观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具有导向作用。全面性。政策对象的覆盖全面和连续性;确保各项工作环节的政策到位,不能缺失。,66,人才统筹发展的政策

28、创新,1、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扩大投入规模。 优化政府投入结构,增补收入“短板。整合资源,提高投入效益。 创新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投入。 加强协作,提高人才投入管理工作水平。,67,2、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充分利用产学研战略联盟、产学研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研究等形式,培养创新人才。 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开放式培养模式,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大力发展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和产学研合作共建博士后流动站。 普及“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在创新实践中集

29、聚和培养一流人才。 对企业等用人单位接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等实行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68,3、向农村基层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引导,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实施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要进一步消除政策障碍,促进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 对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才,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69,4、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缓解人才创业融资难题。 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提高人才创业成功率。 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提高创业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制定激励保障措施,支持人才离岗创业。,70,5、科技人员潜心研究

30、和创新的政策,建立分别针对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 改进科技评价和奖励方式。 加大政府稳定支持力度。 健全分配激励机制。 切实改善青年科技人才的生活条件。,71,6、推进三类人才合理流动政策,要遵循人才流动的自然规律。 要运用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基本原理。 要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运行机制。 要有效处理好人才资源流动的几种关系。,72,7、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在引进人才的范围方面,要与不同社会制度、经济模式、文化传统的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推进人才国际化当前要抓好的几项主要工作。

31、要充分发挥“千人计划”等国家级重点引进人才计划的示范效应并扩大受益面;要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完善国外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国内外人才开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国内人才素质的国际化。,73,8、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水平。 消除体制性障碍,建立健全一视同仁的人才政策。 改变人才无序流动为有序正常流动,建立健全合理流动的法律法规, 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改变“企业难择才,人才难择业”的局面,使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能够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7

32、4,9、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要推动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改革,建立人才流动公共服务体系。 明确人才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和开展各类公共服务的资质条件,统一人才公共服务标准,为各类人才提供方便、高效的公共服务。 加强人才流动的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 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法。,75,10、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体系建设。 加大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增强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拓展知识产权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 加快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76,“ 十 二 大 工 程 ”,“创新2020”人才推进计划 “华夏青年英

33、才”开发计划 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 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文化艺术名家工程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国家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边远贫困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人才信息化建设工程,77,实施一批重大人才工程,重大人才工程设计思想: 温家宝总理:重大工程要“少而精”,能起到引领作用。工程要分解落实。 习近平副主席:要符合实际,要能够取得实效。,78,12项重大人才工程的三个层面,创新类工程(5个):着眼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特别是着眼于提高人才竞争力,设计了“创新2020”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34、、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高技能振兴计划;小康类工程(5个):着眼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撑,特别是着眼于解决人才分布结构问题,设计了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文化艺术名家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战略储备类工程(2个):着眼于提高人才未来竞争力,设计了“华夏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79,体现了中央优先投入的指导思想。 体现了人才资源开发的协同合力。 体现人才工作的整体效益。 体现人才工程的示范作用。 体现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辐射效应。,80,

35、如何利用好人才工程这个重要抓手,必须按需设计工程,紧紧扣住服务发展这个主题。要有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对现状的可行分析,对投入和产出的评估,对实施工作主体的能力建设等。 必须按科学规律办事。人才成长和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绝对量化和固化。把工程作为一个人才资源升值的孵化器,既要重视内部效益,更要注重外部升值效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要看工程的事项,更要看人才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人才的价值是否真正得到体现,创造的劳动成果是否得到承认和回报。要重实效不做虚功。不能搞人才政绩工程,不能满足领导的好恶。反对好大喜功。浪费国家资金。,81,三、以改革精神落实好规划的任务,努力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加强公共服务、优化人才环境完善法治建设,规范管理行为搞好规划纲要的实施与评估,82,对地方人才工作的几点建议,用好用活是根本; 人才强企是关键;创新机制是核心; 创业人才是重点;引进人才是突破; 优先投入是保障;藏才于民是基础; 服务发展是归宿。,83,人才促进创新! 创新引领崛起! 崛起造就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