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335486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源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济源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济源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济源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济源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济源市林业生态市建设提升工程规划 ( 2013 2017 年) 2008 年济源市政府批准实施了济源市林业生态建设规划( 2008 2012年),同年,该规划被纳入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并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目前,规划中提出的生态工程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林业产业总产值等主要目标基本实现,但森林抚育和改造、林业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等任务仍然较重,林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提升空间很大,林业发展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兴林富民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全市林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依据河 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新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我市组织编制了济源市林业生态市建设提升

2、工程规划( 2013 2017年)。 第一章 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实施成效和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工程实施的主要成效 一、造林绿化成效显著 济源市林业生态建设规划( 2008 2012年)实施 5年来,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 9.312万亩,封山育林 9.600万亩,飞播造林 8.383万亩,成林面积 5.7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44.39%,较规划实施前提高了 2.01个百分点。完成中幼林抚育 12.512万 2 亩,完成 低效林改造 5.183万亩,森林质量普遍提高。山区生态林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和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的实施,使我市 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齐全、效益显著

3、的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二、林业产业稳步发展 新增核桃经济林 6.670万亩,全市经济林总面积达到 17.225万亩,年产量 2.319 万吨;花卉和绿化苗木种植面积达到 0.615万亩,林下种植养殖经营面积达到 7.54 万亩; 2012 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 10.8 亿元,比 2007年增加了 9.38亿元。 三、生态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开展了创建国家森 林城市和河南林业生态省工作,并创建国家级生态文化企业 1个,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1处。黄河湿地和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已通过国家验收,二期工程正在稳步实施。南山森林公园和九里沟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四、森林保

4、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森林公安、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政稽查、林地管理、天然林保护等林业生态保障体系得到加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第二节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体系尚不完备,城乡结合部有待加强 5年来,我市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多集中在山区防护林体系建 3 设,侧重于水土保持 林和水源涵养林的营造,对平原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森林生态建设重视不够。随着我市工业化的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崛起,企业建设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群企矛盾也多由此产生。企业周边环境净化,建设防护林保护居民区和城市生活区的生活环境已成为林业生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二、投资不足,造林成效不理想 我市地处太行山地

5、南坡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北岸,特殊的生态区位决定了该区域内的地表径流量和水土流失模数,将对我国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产生重大影响,是全省和我市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重点治理区域。目前,我市的 20 余万亩宜林地多是基岩 裸露、植被稀疏、地表径流量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困难造林地,造林难度大,成林成本高,依据目前社会经济状况,每亩造林投资均在千元以上。生态省建设中,国家级、省级补助的造林经费每亩 200元左右,市级财政补贴多用于重点区域,营造经济效益较差的生态林难以募集社会资金,上述原因造成了该区域造林经费的缺口偏大,造林质量因资金问题下降,造林成效不太理想。 三、抚育措施落后,森林质量不高 我市受天然林保护工

6、程区和国家公益林区森林采伐限额的影响,中幼林抚育管理多采用割灌和修枝进行,缺乏必要的间伐措施,无法对林木密度和林分郁闭度进 行调整,中幼林抚育的效果不佳。由于生态林地长期没有较好的效益产出,农民的经营热情不高,集体林地的林相越来越差,生态效能有所下降。 4 四、基础设施薄弱,支撑保障能力不强 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实施过程中,省级投资实行“以奖代补”,支撑体系没有按规划要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林业资源管理和监测手段落后,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薄弱,良种使用率低,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人才队伍、林业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基层林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森林防火监测控制能力薄弱,森林公安基础设施也有待加强,林业

7、有害生物防控压力不断增大。滞后的林业支撑 保障能力与艰巨的林业建设和资源保护任务不相适应。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中,始终坚持生态建设第一,以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品位、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主线,统筹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绿色富民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壮美河山常在, 灿烂文明永存。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整体

8、推进 5 围绕生态改善、环境宜居,重点建设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围绕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林区稳定,大力推动绿色富民产业发展; 围绕弘扬文化、提高素质、生态文明,积极推进文化体系建设; 围绕科技进步、防灾减灾、管理高效,着力抓好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二、因地制宜,注重质量 山区、丘陵区立地条件差的困难造林地和生态区位重要的地段发展公益林,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地以发展商品林为主,特别要注重沿黄生态涵养带的植被修复和建设工程,建好沿黄生态涵养带;平原区在完善生态廊道网络 的同时,大力发展花卉苗木;转换经营理念,由以造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通过示范带动,打造精品工程,提高造林质量;强化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

9、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旅游业,提高林业产业发展质量。 三、依靠科技,改革创新 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以突破核心技术、强化推广应用、优化创新环境为重点,不断增强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国有场圃改革,加强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形成林业改革全面推进的态势,为新时期林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用 体制机制创新 6 为林业发展提供动力,用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改善民生,统筹兼顾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发展民生林业。做到生态优先,寓产业发展于生态建设之中,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注重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生态

10、效益与经济效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兼顾。 第三节 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 2017 年,完成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绿色富民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四大综合体系建设,达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森林面积、蓄积稳步增加,林种树种结构趋于优化,森林、湿地 等系统功能大大增强,木材及其他林产品有效供给稳步增长,林业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形成,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 二、具体目标 完成人工造林(含新造林和更新造林) 18.311万亩,其中生态廊道 0.330 万亩,村镇绿化 0.850 万亩,山区造林更新15.075万亩,经济林 2.05

11、6万亩;完成封山育林 4.500万亩;完成飞播造林 6.000万亩。 完成中幼林抚育 23.754万亩,其中生态廊道工程 1.060万亩,山区营造林工程 22.694万亩;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 9.356万亩,其中生态廊道工程 0.320万亩,山区营造林工程 7.863万 7 亩,经济林 1.173万亩。提高林地生产力。 新发展林下种植面积 10.475万亩,林下养殖面积 7.829万亩,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 49个。 新发展花卉苗木种植面积 4.400万亩。 建成济源市花卉苗木、核桃、林下种养 3 个林业产业化集群。 新增林业总产值 17.781亿元。 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林业生

12、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创建工作,创建绿化模范单位 62 个,创建生态文化示范村企 12 个,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8 个,建成森林人家30个,建成森林公园 1处、湿 地公园 2处。 完成林业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林业防灾减灾、林木良种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林业信息化、基层林业服务能力、林业法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等支撑体系建设。 第三章 提升工程总体布局 第一节 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布局 根据我市的自然区域特征,参照河南省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 2020年),将全市划分为沿黄生态涵养带和太行山地生态区,形成“一区一带”的区域生态网络。 一、沿黄生态涵养带 8 黄河沿

13、线涉及邵原、下冶、大峪、坡头、邵原林场、黄楝树林场,总面积 120.543 万亩,林地面积 78.807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5.29%。该区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荒山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建设重点: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低效林改造等措施,增加和改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沿黄观光林带,鼓励开展生态湿地和农家休闲旅游产业。 二、太行山地生态区 涉及王屋、承留、思礼、梨林、克井、五龙口、轵城、愚公林场、蟒河林场、大沟河林场和济水、天坛、沁园、北海、玉泉5个街道。总面积 168.297万亩,林地面积 94.2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 43.74%。该区包括西部 山区、

14、东部平原区和城市建成区三个不同的地理分区。在平原向山区的过渡带上,分布了两个产业集聚区和众多规模以上企业,企业周边的空气质量较差,群企矛盾多发。 建设重点:大力开展企业周边防护林和城郊防护林建设,提高该区域的环境容量。积极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积极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富民产业。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旅游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森林旅游,建设湿地公园。 第二节 绿色富民产业体系建设布局 依托林业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一批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 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林业产业化集群,使之成 9 为增加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逐步形成区域支柱产

15、业。 建设以环城公路为轴心的济源市花卉苗木产业化集群。以北环路为重点区域建设园林苗木花卉物流核心区;以南环路为重点区域建设以高档盆栽盆景、鲜切花为主的生产核心区; 207 国道沿线以牡丹、紫薇为主建设核心生产区;以西环路区域为主建设园林苗木生产核心区。 以沿黄河和沿太行山南麓为重点区域建设济源市核桃产业化集群;在坡头镇、大峪镇、下冶镇、邵原镇、克井镇、承留镇和轵城镇,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并加大对品种改良和果品深加工的扶持投入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确保该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以西部山区为重点建设济源市林下种植、养殖集群;在承留镇、大峪镇、下冶镇、坡头镇、王屋镇、邵原镇和克井镇,加大合作社建

16、设力度和龙头企业培植力度,积极开展示范带头作用,开发林下资源,利用林地发展畜牧业和中草药种植业。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大对经济林产品加工、果品储藏营销和木材加工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山区农民的收入。 第三节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布局 围绕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品位和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积极开展各项创建活动。以黄河湿地和太行山猕猴 自然保护区、南山森林公园、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黄楝树森林拓展训练中心等生态景观资源丰富的企事业单位为基础,创建一批生态文明、生态 10 文化教育基地、林业科普基地。 第四章 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升工程规划 在继续推进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同时,重点提升生态廊道网络

17、、村镇社区绿化美化、山区营造林三大省级重点生态工程。 工程建设总规模 58.692万亩,其中生态廊道网络工程 1.710万亩、村镇社区绿化美化 0.850万亩、山区营造林 56.132万亩。 规划造林 26.755万亩(含新造林和更新造林),其中生态廊道网络工程 0.330万亩、城镇社区绿化美化工程 0.850万亩、山区营造林工程 25.575 万亩(含封山育林 4.500 万亩、飞播造林6.000万亩)。 规划中幼林抚育 23.754万亩,其中生态廊道网络工程 1.060万亩、山区营造林工程 22.694万亩。 规划低质低效林改造 8.183 万亩,其中生态廊道网络工程0.320万亩、山区营造林工程 7.863万亩。 第一节 生态廊道网络工程 一、建设范围及现状 建设范围:包括省道、县道、国道、黄河干流、河流一级支流、河流二级支流、干渠及以上现有廊道及规划期内新增廊道。 现状:济源市现有廊 道里程 0.073万公里,规划期内新增廊道里程 0.011 万公里。在现有廊道里程中,适宜绿化里程 0.060万公里,已达标绿化里程 0.036 万公里,已绿化但未达标里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