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37940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自 2017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1987 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统计法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为全面有效贯彻执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一步保障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条例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从源头上规范统计调查活动。开展统计调查活动既要满足国家宏观决策对统计资料的需求,又要切实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提高统计调查的有效性和质量。为兼顾好两方面的利益,条例从五个方面作了规定,包括夯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

2、任,尽可能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严格要求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明确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和备案的程序、条件和时 限,以及明确国家统计标准的地位等。 二是加强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为加强对统计数据生产过程的控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条例对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作了专章规定,对统计调查对象的报送义务和统计调查组织实施机关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是明确统计资料公布的主体、权限及要求。包括:区分不同统计资料,明确公布主体及权限;为避免因简单对比统计数据产生误解,规定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布主要统计指标涵义;公布统计资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公布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外提供,不得利用尚未公布的统

3、计资料谋取不正当利 益等。 四是强化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条例列举了对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具体情形和统计造假行为的典型做法,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例如,大面积发生或者连续发生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统计数据严重失实应当发现而未发现,发现统计数据严重失实不予纠正的,对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侵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或者采用下发文件、会议布置以及其他方式授意、指使、强令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 他单位、人员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对直接负责的主

4、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文件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681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已经 2017 年 4 月 12 日国务院第 16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7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7 年 5 月 28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以下简称统计法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统计资料能够通过行政记录取得的, 不得组织实施调查。通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能够满足统计需要的,不得组织实施全面调查。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统

5、计规律研究,健全新兴产业等统计,完善经济、社会、科技、资源和环境统计,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第四条 地方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明确本单位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责任主体,严格执行统计法和本条例的规定。 地方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应当 保障统计活动依法进行,不得侵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不得非法干预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不得统计造假、弄虚作假。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

6、供统计资料,拒绝、抵制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不得组织实施营利性统计调查。 国家有计划地推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和资料开发。 第二章 统计调查项目 第六条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主要内容 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内容重复、矛盾。 第七条 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机关(以下简称制定机关)应当就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论证,征求有关地方、部门、统计调查对象和专家的意见,并由制定机关按照会议制度集体讨论决定。 重要统计调查项目应当进行试点。 第八条 制定机关申请审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以公文形式向审

7、批机关提交统计调查项目审批申请表、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和工作经费来源说明。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审批机关应当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制定机关应当按照审批机关的要求予以补正。 申请材料 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审批机关应当受理。 第九条 统计调查项目符合下列条件的,审批机关应当作出予以批准的书面决定: (一)具有法定依据或者确为公共管理和服务所必需; (二)与已批准或者备案的统计调查项目的主要内容不重复、不矛盾; (三)主要统计指标无法通过行政记录或者已有统计调查资料加工整理取得; (四)统计调查制度符合统计法律法规规定,科学、合理、可行; (五)采用的统计标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8、; (六)制定机关具备项目执行能力。 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审批机关应当向制定机关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后仍不符合前款规 定条件的,审批机关应当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 统计调查项目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审批机关应当在作出审批决定前,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 第十一条 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统计调查项目审批申请之日起 20 日内作出决定。 20 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审批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10 日,并应当将延长审批期限的理由告知制定机关。 制定机关修改统计调查项目的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期限内。 第十二条 制定机关申请备案统计调查项目,应当以公文形式向备案机关提交统计调查项目备案申请表和

9、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 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 象属于制定机关管辖系统,且主要内容与已批准、备案的统计调查项目不重复、不矛盾的,备案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备案文号。 第十三条 统计调查项目经批准或者备案的,审批机关或者备案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统计调查项目及其统计调查制度的主要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统计调查项目除外。 第十四条 统计调查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或者备案机关应当简化审批或者备案程序,缩短期限: (一)发生突发事件需要迅速实施统计调查; (二)统计调查制度内容未作变动,统计调查项目有效期届满需要延长期限。 第十五条 统计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国家统计 标准是强制执行标准。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

10、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应当执行国家统计标准。 制定国家统计标准,应当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 第三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应当就统计调查对象的法定填报义务、主要指标涵义和有关填报要求等,向统计调查对象作出说明。 第十七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应当由填报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个人作为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应当由本人签字。统计调查制度规定 不需要签字、加盖公章的除外。 统计调查对象使用网络提供统计资料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

11、关部门推广使用网络报送统计资料,应当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和乡、镇统计人员,应当对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的统计资料进行审核。统计资料不完整或者存在明显错误的,应当由统计调查对象依法予以补充或者改正。 第二十条 国家统计局应当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加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和评估。 第四章 统计资料的管理和 公布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妥善保管统计调查中取得的统计资料。 国家建立统计资料灾难备份系统。 第二十二条 统计调查中取得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原始资料,应当至少保存 2年。

12、汇总性统计资料应当至少保存 10 年,重要的汇总性统计资料应当永久保存。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三条 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 2 年。 第二十四条 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取得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和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公布或者由国家统计局 授权其派出的调查机构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公布。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已批准或者备案的统计调查制度公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公布其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比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已公布的统计数据按照国家有关

13、规定需要进行修订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布修订后的数据,并就修订依据和情况作出说明。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布主要统计指标涵义、调查范围、调查方法、计算方法、抽样调 查样本量等信息,对统计数据进行解释说明。 第二十八条 公布统计资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公布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外提供,不得利用尚未公布的统计资料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二十九条 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包括: (一)直接标明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二)虽未直接标明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但是通过已标明的地址

14、、编码等相关信息可以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三)可以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汇总资料。 第三十条 统计调查中获得的 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应当依法严格管理,除作为统计执法依据外,不得直接作为对统计调查对象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完成统计任务以外的目的。 第三十一条 国家建立健全统计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资料共享。制定机关共同制定的统计调查项目,可以共同使用获取的统计资料。 统计调查制度应当对统计信息共享的内容、方式、时限、渠道和责任等作出规定。 第五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三十二

15、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 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双重领导,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履行统计职责,在统计业务上受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领导。乡、镇统计人员的调动,应当征得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同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指导。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执行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本地方、本部门的统计调查活动。 第三十四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应当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为履行法定的

16、统计资料报送义务提供组织、人员和工作条件保障。 第三十五条 对在统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从事统计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和统计业务知识,参加统计执法培训,并取得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印制的统计执法证。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对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不得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行为。 第三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举报统计违法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公布举报统计违法行为的方式和途径,依法受理、核实、处

17、理举报,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查处统计违法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对有关部门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下列情形属于统计法第三十七条第四项规定的对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对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 (一)本地方、本部门 、本单位大面积发生或者连续发生统计造假、弄虚作假; (二)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数据严重失实,应当发现而未发现; (三)发现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数据严重失实不予纠正。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8、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营利性统计调查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四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侵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或者采用 下发文件、会议布置以及其他方式授意、指使、强令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

19、政府、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 (一)违法制定、审批或者备案统计调查项目; (二)未按照规定公布经批准或者备案的统计调查项目及其统计调查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未执行国家统计标准; (四)未执行统计调查制度; (五)自行修改单个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资料。 乡、镇统计人员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所列行为的,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公布统计数据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 第四十五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外提供尚未公布的统计资料或者利用尚未公布的统计资料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 第四十六条 统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 (一)拒绝、阻碍对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 (二)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行为; (三)向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 (四)未依法受理、核实、处理对统计违法行为的举报; (五)泄露对统计违法行为的举报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