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3教学资源建设纲要.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4349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2013教学资源建设纲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09-2013教学资源建设纲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09-2013教学资源建设纲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09-2013教学资源建设纲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09-2013教学资源建设纲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讲 明清小说的现实关怀,目 录,第一节 中国叙事文学之胜,叙事文学是以叙述人物事件为主、并与抒情文学相区别的一种文学类别。,第一节 中国叙事文学之胜,举例:黄帝战蚩尤的神话。,第一,中国叙事文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神话。 中国的神话散见于先秦和汉代的古籍之中,在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文献里都有记载。,黄帝战蚩尤,第一节 中国叙事文学之胜,第二,在诸子的文章里,也可以看到中国叙事文学的萌芽。,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该故事有突出的情节,也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尽管孟子的本意是鞭挞那些不择手段追求名利的士人,但却不妨作为小说看。,举例:,第一节 中国叙事文学之胜,第三, 中国叙事文学逐渐成

2、熟:以左传、史记为代表。左传当中对于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活动的叙述有声有色、生动细腻,表现出作者高超的叙事能力。左传中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客观叙述,也明显影响了后世小说、戏剧的叙事方式。 城濮之战,举例:,第一节 中国叙事文学之胜,史记以人物为中心,记事写人能够相互兼顾,加上司马迁的个性与经历,其文学成就明显超越了左传。 鲁迅:史记“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第一节 中国叙事文学之胜,第四,在魏晋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成为中国叙事文学的重要部分。 第五,在宋元,话本与戏剧大量产生,中国叙事文学又逐渐繁荣起来。第六,在明清,以“三言”、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小说,以三国志

3、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为代表的长篇章回小说纷纷大放异彩,最终将中国叙事文学推向高峰。,第一节 中国叙事文学之胜,明清小说成为中国叙事文学的高峰,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明清小说不但数量众多,而且题材广泛,涵盖了历代叙事文学表现的所有内容。其次,明清小说艺术成就突出,并成功塑造了更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社会影响巨大。,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明清小说确立的叙事原则,追求的美学风格,使用的叙事技巧和写人手法,都有其独特之处。,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一、征史与写实从内容到形式上,明清小说都表现出强烈的史传精神。这首先体现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专门以历史故事和人物为题材的历史演义小说。,举例:,

4、三国志演义,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一、征史与写实历史著作的撰写主要采用编年体和纪传体两种方式,前者以时间为顺序编写,后者以人物为中心编写。这两种方式不但影响历史演义的创作,也直接影响了其他类型的小说。 三国志演义严格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记录事件,但在涉及具体的人时也采用纪传体。,举例:,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一、征史与写实纪传体和编年体叙事也有其缺陷。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宋人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史学叙事体例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综合了纪传体、编年体的长处,围绕主题叙事,每个主题自成一个环节,主题之间又环环相扣。纪事本末体与明清章回小说之间有更直接的渊源。,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

5、艺术特征,一、征史与写实 历史著作根据历史创作,作家的想象力难免要受到一定限制,历史人物的塑造常常有类型化的痕迹。 东周列国志、西汉通俗演义等暴露出来的问题,正是过分拘泥于历史所致。 但完全忽视历史的本来面目,甚至歪曲历史,过分的“虚幻”,也是需要避免的。,东周列国志,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一、征史与写实 相对于历史演义小说中的这种尴尬,人情小说显然没有这样的顾虑。 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人情小说,作家开始关注世俗人生,表现出更强烈的写实性,其想象力也因题材上的变化而加强。,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武松在水浒传中是光彩照人的,其景阳冈打虎故事、醉打蒋门神等情节令人津津乐道;在金瓶梅中,

6、武松的故事突然变得索然无味了,其形象可怜而卑微。金瓶梅有故事情节淡化的倾向,它描绘的大多是生活琐事,平凡的故事。,一、征史与写实 明清小说对世俗人生的关注,也直接影响了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甚至语言风格。,举例:,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二、奇幻与象征 在中国正统的儒家文化观念里,怪异、鬼神之事是一直遭到回避的。论语述而云:“子不语怪、力、乱、神。” 在道家、道教的文化典籍里,谈鬼说神又几乎是普遍的现象。 这种侈谈鬼神的好奇心理,在正统的经史子集里是不允许存在的,但却可以在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文体里驰骋想象。,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二、奇幻与象征明人袁于令西游记题词云:“文不幻不文,

7、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二、奇幻与象征明清神魔、志怪小说的超常想象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打破人与非人的界限。二是打破生与死的界限。三是打破时空局限和逻辑顺序。,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二、奇幻与象征 怪诞即艺术的夸张、变形。在明清神魔、志怪小说中,由于怪诞手法的普遍使用,就使得本来就神奇的的故事变得更加引人入胜。,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二、奇幻与象征除了神魔、志怪小说之外,明清其它类型的小说也常常有意识地采用怪诞手法,以追求一种特殊情调。红楼梦第十六回写秦钟死前鬼判来索命的情节,作者采用

8、夸张手法,借鬼写人情世故。作者写阴间的鬼判吵吵闹闹,因而超出了读者的习惯思维模式,从而造成一种怪异又和谐的特殊艺术效果。,举例:,秦可卿与秦钟,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二、奇幻与象征明清小说体现出来的奇幻之美并不是孤立形成的。作家在创造这个奇幻世界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其强烈的主体情感和某种现实寓意,因而也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象征就是有限形式对无限内容的直观显示,明清小说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普遍的现象。如红楼梦别出心裁地构思了通灵宝玉和风月宝鉴两种宝物。,举例:,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三、悲剧与诗意悲剧既是一种审美形态,也是人生的一种存在状态。它表明人类的实践行为尽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9、和正义性,但却往往因为缺少现实根基而遭致失败。恩格斯所说:悲剧的形成在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三、悲剧与诗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风尘女子杜十娘追求真爱的悲剧故事。 作者一反唐人传奇在处理文人与妓女恋爱问题上的浪漫、理想化方式,将杜十娘与李甲的爱情放在金钱与势利面前直接考量,因而更加真实地揭示了生活的本相。,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三、悲剧与诗意 红楼梦敢于真实地将当时社会发生的各种人生悲剧描述下来,并加以艺术化处理。小说中贾宝玉及金陵十二钗等形象的塑造即

10、昭示了这种悲剧精神。,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三、悲剧与诗意明清小说既充满悲剧之精神,也具有诗意之美。前者使明清小说更加深刻,后者使明清小说由俗而雅,进而提高其艺术品格。这种诗意之美在聊斋志异、红楼梦中都有突出的表现。,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三、悲剧与诗意明清小说在叙事中插入诗词歌赋等韵文,是一个比较多见的文体现象。 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四、讽刺与戏谑 笑话文学或以诙谐的方式达到讽谏的目的,或追求一种滑稽有趣的效果。,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四、讽刺与戏谑 在西游记中,作家常以调侃态度、夸张手法描写神魔形象,充满戏

11、谑成分和喜剧色彩。,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四、讽刺与戏谑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创造了一种更独特和接近生活真实的讽刺手法。 作家对现实生活有真切的认识和公正的态度,在讽刺现实中的弊病时能够把握分寸,因而形成了作品悲喜交融、委婉含蓄又不失其深刻批判性的艺术效果。,第二节 明清小说之艺术特征,四、讽刺与戏谑 晚清:官场现形记 虽以讽刺批判现实为主要目的,但其讽刺手段显然无法与儒林外史相提并论。其描写大多言过其实,缺乏思想深度,更接近于暴露黑幕之类,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别称之为“谴责小说”。,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一、忠义与任侠 从整体上看,明清小说大部分都表现

12、出一种惩恶扬善的道德教化倾向。这种实用的创作目的使得明清小说创作无不受到儒家文化观念的影响,迫使小说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经常赋予其核心人物以忠义人格。,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一、忠义与任侠三国志演义开始即写张角兄弟起义后,太守刘焉招募义军,引出了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诸葛亮形象的主要特点除了其智慧之外,更关键的是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精神。,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一、忠义与任侠水浒传的主要道德价值取向同样是在表彰忠义精神。小说中的中心人物宋江有两个绰号:“孝义黑三郎”和“山东及时雨”,这说明宋江对父母恪守孝道,而且讲义气。 然而,水浒传颂扬的“义”与正统的儒家观念还是有区别

13、的。小说所描写的鲁达、武松的故事,体现的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的侠义精神,具有以武犯禁、反对规范的意义。,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二、情本与欲望 在明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伴随着工商业经济和城市文化的发达,发生了重要变化。 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家对传统的道德观念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明确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望和物质追求,并对假道学和禁欲主义进行了激烈批评。 这种思想又影响了明代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如李贽提出了“童心说”,袁宏道提出“性灵说”,都强调文学要表现人的自然本性和真实情感。,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二、情本与欲望 明清小说表现出鲜明的以情为本的思想文化观念。但人们对这个“情”的内涵的理

14、解是不断变化的。在明代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情”着重于男女之自然情欲,而男女之情欲是人类合理正常的需要。,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二、情本与欲望 由于人们对情色问题的关注和理解,从而促使金瓶梅和大批艳情小说在明清时期不断出现。,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二、情本与欲望 在聊斋志异中,作家对“情”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如聊斋志异中的部分作品在叙述男女之情时,多强调其知己之爱、知己之恋。,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二、情本与欲望红楼梦:“意淫”。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

15、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所谓“意淫”,首先是指超越两性生理关系之上的男女相悦之情,真诚地怜香惜玉却不是为了占有对方。,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三、自由与叛逆明清小说表彰侠义精神、倡导情本文化,其实已经隐约体现出对自由的渴望。追求自由是人类普遍的天性,是人类摆脱自身和外界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全部潜能的自然表现。由于追求自由,人类的行为和思想又常常具有叛逆性,表现出对传统规范的批判态度。因此,自由与叛逆往往联系在一起。,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三、自由与叛逆 西游记第一回写美猴王孙悟空在花果山本来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的自

16、由自在生活,但有一天,“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在众猴的追问下,美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孙悟空对“年老血衰”的担忧、对阎王老子的束缚的不满,包含着对生命永恒的渴望。,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三、自由与叛逆儒林外史是一部批判科举制度弊端的讽刺小说,但吴敬梓却塑造了杜少卿等一系列狂人、奇人形象,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其中透露出的文化气息。,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三、自由与叛逆儒林外史在最后塑造了四位市井奇人形象,有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 他们不受功名富贵羁绊,不受礼法名教束

17、缚,安贫乐道,自食其力,追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出尊重自我人格、要求个性自由发展的近代思想萌芽。作家吴敬梓在小说结尾突然描写了这样一个群体形象,并非画蛇添足,而是他对传统文化反思的结果。,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三、自由与叛逆红楼梦表现的自由与叛逆精神更强烈。曹雪芹自称其创作的目的是“大旨谈情”,但曹雪芹描写贾宝玉、林黛玉主动追求爱情的故事,本身就是对自由的张扬。青春、爱情与自由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小说中的贾宝玉形象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性格,第十九回有一条脂砚斋的批语:“此书中写一宝玉,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又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性,件件

18、令人可笑,不独不曾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即阅今古所有之小说奇传中亦未见这样的文字。”,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四、隐逸与虚无毛本三国演义第一回开篇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管你是多么伟大的英雄,在历史的长河里,最后将变得一无是处。唯有青山、秋月和春风才是永恒的美景。词人的感慨是洒脱的,但其流露的虚无情绪也是强烈的。,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四、隐逸与虚无诸葛亮:居所:“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泉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松篁交翠,猿鹤相亲。” 外貌:“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机,飘飘然当世之神仙也。”,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四、隐逸与虚无 明清小说中有许多作品,还经常为主人公安排一个出家为僧为道或者当隐士的结局。出家为僧为道或者当隐士,虽非古人的主流生活态度,却是社会上经常的现象,同时也是人们精神上自我完善的重要方式。 如聊斋志异中贾奉雉。,第三节 明清小说之文化精神,四、隐逸与虚无与其他明清小说相比,红楼梦中的虚无情绪则比较强烈。其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开宗明义地宣称整个故事的形成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