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技术.ppt.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44265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管理技术.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风险管理技术.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风险管理技术.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风险管理技术.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风险管理技术.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讲:风险管理技术,宋海朋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目录,风险管理技术概述风险避免风险减缓损失预防和损失控制风险抑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主体在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风险所导致的损失严重程度后,需要对各种风险管理技术的优劣和适用情形加以了解,分析各种风险管理技术的成本和收益,作为选择风险管理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决策的依据。从而确定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进行控制。,目录,风险管理技术概述风险避免风险减缓损失预防和损失控制风险抑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1.风险管理技术概述,1.1 风险管理技术的分类1.2风险概念的复习1.3 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分类1.4 财

2、务型风险管理技术的分类,1.风险管理技术概述,1.1风险管理技术的分类风险管理技术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控制型风险管理; 一类是财务型风险管理。(1)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 直接对风险加以改变。 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存在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技术,以消除危险因素或减少危险因素的危险性。风险控制的方法主要有:(1)风险避免;(2)风险减缓预防损失、减少损失(3)风险抑制风险分散、信息投资;(4)非保险转移控制型,(2)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不试图改变风险,而只是在风险损失发生时,保证有足够的财务资源来补偿损失。 用经济方法来处理确实会发生风险损失,通过事先的财务计划,筹措资金,

3、以便对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及时而充分的补偿。 财务型风险管理的方法主要有:(1)自留风险(2)风险筹资项下的合同方式转移风险,1.风险管理技术概述,1.2风险概念的复习风险的两种定义:(1)系统的危险程度,可以通过风险事故的平均损失(即损失的期望值)来确定(2)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可以用损失的波动性(损失这一随机变量的方差)来衡量,1.风险控制技术概述,1.3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分类,1.3.1按照风险定义的两个方面可分为两类:(1)对系统危险程度进行 控制的风险控制技术 (第一类风险控制技术),风险规避,风险减缓(损失预防和损失控制),(2)控制损失的波动性 的风险控制技术 (第二类风

4、险控制技术),风险抑制,控制型非保险风险转移,保险,1.风险控制技术概述,1.4 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的分类,(1)风险自留(2)财务型非保险风险转移(3)保险,保险方式的风险转移同时具有控制型风险转移和财务型风险转移的属性,即它既有风险控制(主要是第二类风险控制,即控制损失的波动性)的功能,又具有风险损失的财务安排(分摊和补偿损失)功能,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与控制型风险转移、财务型风险转移三者一起组成了风险转移的三种主要手段。,目录,风险管理技术概述风险避免风险减缓损失预防和损失控制风险抑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2.风险避免,2.1风险避免的概念2.2风险避免的方式2.3风险避免适用

5、的情形2.4风险避免的特点2.5风险避免的优缺点,2.风险避免,2.1风险避免的概念,在风险识别和分析、风险衡量与评价工作完成以后,若风险管理人员发现某些风险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很大,或者一旦发生损失会带来严重后果时,可以采取主动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或者完全拒绝承担风险的行动方案,这就是风险避免。在城市规划、大型水库和堤坝的建设、核能利用设施的兴建等决策过程中,都在可行性研究中充分重视对风险的评价,如果发现建设方案中潜伏着引发巨大损失的风险,必须慎重对待,如果没有有效措施消除或转移风险,就应考虑放弃该计划。,2.风险避免,2.1风险避免的概念,风险避免是一种有意识不让个人、家庭或者公司面临特定风险的

6、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险避免是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为零。,风险避免是各种风险控制技术中最简单的方式,同时,也是最消极的方式,2.风险避免,2.2风险避免的方式,(1)完全拒绝承担风险完全拒绝承担风险的特点在于风险管理者预见到了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风险事故未发生前进行处理如,企业主决定不制造危险物品,可以完全免除危险物品所致的损失;,(2)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放弃原先承担风险的特点在于风险因素已经存在,被风险管理者发现,及时进行了处理如,某一经销商在经销小儿麻痹疫苗的过程中,发现有缺陷的疫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小儿麻痹症,于是决定放弃这种疫苗的经销活动,以免引起产品责任索赔案。,2.风险避

7、免,2.3风险避免使用的情形,(1)适用于发生频率高且损失程度比较大的特大风险,(2)适用于损失频率虽不大,但是损失后果严重,并且无法得到补偿的风险,(3)适用于采用其他风险管理技术的成本比较高,且超过风险避免成本(进行该项活动的预期收益)的情形,2.风险避免,2.4风险避免的特点,(1)风险避免可以避免损失的发生。可以彻底消除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彻底的避免风险的方法。(2)风险避免是一种主动放弃风险的决策风险管理主体的无奈选择。(3)风险避免同时意味着经济收益的丧失风险的存在往往伴随着收益的可能,避免风险就意味着放弃收益。(4)风险避免对已经存在的风险不适用避免风险的决策应放在某项工作

8、的计划阶段,以避免前期人工浪费、投资失误或者中途改变方案造成的经济损失。(5)避免某种风险可能产生和/或面临另一种风险如:不乘飞机,乘火车、汽车;放弃卡车运货,产生货物积压(6)采取风险避免的方法对于某些风险是无效的有些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生老病死,2.风险避免,2.5风险避免的优缺点,优点:风险避免可以避免损失的发生,风险避免是一中最彻底的、主动避免风险的方法,可以完全、彻底地消除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2.风险避免,2.5风险避免的优缺点,缺点:(1)风险和收益往往是并存的,放弃风险意味着放弃了获得经济收益的机会(2)风险避免存在着不适用的情形某些风险事故造成的损

9、失是不可避免的,采取风险规避的方法无效无法避免的风险,不能采取风险规避的办法风险避免不适用于正在实施的工程(3)避免某种风险很有可能产生另一种风险,目录,风险管理技术概述风险避免风险减缓损失预防、损失控制风险抑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3.风险减缓,3.1风险减缓的概念和与风险避免的异同3.2风险减缓的类型3.3损失预防3.4损失控制3.5风险减缓的原则,3.风险减缓,3.1风险减缓的概念和与风险避免的异同,3.1.1风险减缓的概念风险减缓是指风险管理单位有意识地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控制和减少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风险减缓是指企业对于那些不愿放弃也不愿意转移的风险,通过采取

10、降低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来减少期望损失成本的行为。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方法,即可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又不丧失获利机会。通常要做好两个方面:(1)损失预防(2)损失控制,3.风险减缓,3.1风险减缓的概念和与风险避免的异同,3.1.2风险减缓与风险避免的异同(1)共同点:二者都以处理风险单位为对象,都未采取转移风险的方法(2)不同点:风险减缓是风险管理单位不愿放弃与不愿转移的风险,是风险管理者主动采取的风险管理技术;风险避免是风险管理者主动放弃或者中止风险风险减缓的目的是,积极改善风险单位的特性,使风险事故被控制在安全的界限内,能为风险主体所接受;而风险避免则是消极的放弃或中止风险,

11、3.风险减缓,3.1风险减缓的概念和与风险避免的异同,3.1.2风险减缓与风险避免的异同,3.风险减缓,3.1风险减缓的概念和与风险避免的异同3.2风险减缓的类型3.3损失预防3.4损失控制3.5风险减缓的原则,3.风险减缓,3.2风险减缓的类型,(1)按照风险减缓的目的划分,风险减缓技术可以分成损失预防和损失控制。 损失预防以降低风险概率为目的,在损失发生之前消除引发风险的根源,减少损失事故的发生。 如:防火建筑、质量管理,驾驶技术考核,颁布安全条例、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定期检查等 损失控制以减少损失程度为目的,在风险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防止损失扩大,减轻损失的程度。 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

12、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应急预案等。(2)按照风险减缓的方式划分,可以分为工程物理法、人们行为法和规章制度法(3)按照风险减缓的时间划分,可以分为损失前控制、损失时控制和损失后控制,3.风险减缓,3.1风险减缓的概念和与风险避免的异同3.2风险减缓的类型3.3损失预防3.4损失控制3.5风险减缓的原则,3.风险减缓,3.3损失预防,3.3.1损失预防的概念3.3.2损失预防的理论3.3.3损失预防的方法3.3.4损失预防的综合运用,3.风险减缓,3.3损失预防,3.3.1损失预防的概念很多行为是通过减低损失频率(防损)来降低期望损失的。在各种风险管理技术中,损失预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损失预防是指在

13、损失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如果引发损失的是一系列风险事故链,那么损失预防就是损失发生之前切断这条事故链。损失预防与风险避免的区别在于,损失预防不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而风险避免使损失发生的概率为0。相对于避免风险的方法,这是一种积极的方法。损失预防和损失控制也有区别,损失抑制的重点在于减少损失发生的程度而不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损失预防是通过改变风险因素、改变风险所处环境以及改变风险因素及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达到降低损失概率的目的。,3.风险减缓,3.3损失预防,3.3.1损失预防的概念3.3.2损失预防的理论3.3.3损失预防的方法3.3.4损失预防的综

14、合运用,损失预防理论,(1)海因里希的人为因素管理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认为,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的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把导致伤害的事故分为五个因素或五个阶段,并将其看作是五个顺序放置的骨牌。一块骨牌倒下,就会引起后面的牌连锁地倒下,最终导致伤害的发生。,3.风险减缓,3.3损失预防3.3.2损失预防的理论,社会环境,人的过失,不安全行为,意外事故,伤害,物的不安全状态,多米诺骨牌理论,海因里希认为,事故是沿着如下顺序发生、发展的:人体本身(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或知识、意识、技能方面的问题)按人的意志进行动作潜在的危险发生事故伤害。 根据骨牌理论提出的

15、防止事故措施是:从骨牌顺序中移走某一个中间骨牌。例如,尽一切可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则伤害就不会发生。 因此,按照这一理论,损失预防应重视人为因素管理,即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向员工灌输安全意识,以杜绝容易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2)能量意外释放论该理论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能量载体来预防灾害事故该理论阐述了伤害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指明了防止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防止人体接触能量人们应该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注意能量的流动、转换以及相互作用人员或财产损失基本上是能量的意外破坏性释放的后果。损失预防应重

16、视机械或物的因素的管理,为人们创造安全的物质环境。,(3)两类危险源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大学陈宝智的教授领导下的研究人员提出的,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发展而来。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也包括实际生活中的能量源或能量载体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者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失误,行为结果偏离了预定标准物的故障,性能低下,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系统的运行环境,(3)两类危险源理论一起事故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17、,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在设计建造的时候已经存在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事故的预防工作的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3.风险减缓,3.3损失预防,3.3.1损失预防的概念3.3.2损失预防的理论3.3.3损失预防的方法3.3.5损失预防的综合运用,3.风险减缓,3.3损失预防,3.3.4损失预防的方法,(1)工程物理法(2)人类行为法(3)规章制度法,3.损失控制,3.3风险预防,3.3.4风险预防的方法,(1)工程物理法包括主要以下十个方面:预防风险因素的产生:禁烟区严禁吸烟减少已经存在的风险因素:限制易燃易爆物品存放量;道路限速防止已经存在的风险因素释放能量:自动切断

18、装置、刹车系统改善风险因素的空间分布或者限制能量释放的速度:防洪大坝、锅炉减压阀、缓冲装置在时间、空间上将风险因素与可能遭受损害的人、财、物隔离。道路护栏、过街天桥、步行街、单行道、隔离传染病患者,3.损失控制,3.3风险预防,3.3.4风险预防的方法,(1)工程物理法借助物质障碍隔离风险因素与人、财、物。防火墙、防弹背心、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改变风险因素的基本性质:在易产生静电的绝缘材料中,加入少量抗静电的添加剂;防腐清洁剂;无铅涂料加强风险单位或个人的防护能力:要求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防尘衣;建筑物安装避雷针、避雷网救护被损害的风险单位:抢救受损物资、受伤人员修护或者复原被损害的风险单位

19、:受伤人员的康复、物品设备的维修,3.风险减缓,3.3损失预防,3.3.4损失预防的方法,(2)人类行为法强调安全教育和人的动机出发点:大量的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目标:通过教育措施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3.风险减缓,3.3损失预防,3.3.4损失预防的方法,(2)人类行为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安全法制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态度教育,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安全教育,继续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其他教育形式,3.风险减缓,3.3损失预防,3.3.4损失预防的方法,(3)规章制度法规章制度法是指国家、企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风险管理单位在国家规章制度的范围内,

20、进行经济和社会活动,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劳动者的行为,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3.风险减缓,3.3损失预防,3.3.1损失预防的概念3.3.2损失预防的理论3.3.3损失预防的方法3.3.4损失预防的综合运用,3.风险减缓,3.3损失预防,3.3.5损失预防方法的综合运用,上述讲了基本原理,然而现实世界是多样复杂的,事物也是多样复杂的,所以,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多样的风险管理方法,从而达到预防风险的目的,下面一个列表是关于一些风险因素而采取的综合的风险预防方法的举例,3.损失控制,3.3损失预防,3.3.5损失预防方法的综合运用,3.风险减

21、缓,3.1风险减缓的概念和与风险规避的异同3.2风险减缓的类型3.3损失预防3.4损失控制3.5风险减缓的原则,3.风险减缓,3.4损失控制,3.4.1损失控制的概念3.4.2损失控制的方式3.4.3损失控制方式之间的异同比较,3.风险减缓,3.4损失控制,3.4.1损失控制的概念,损失控制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时或者发生后,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范围或损失的严重程度一般情况下,损失控制是在损失程度比较大,而且无法进行风险转移或者风险避免的情况下才运用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事时措施,一类是事后措施,3.风险减缓,3.4损失控制,3.4.1损失控制的概念,以油库为例,来分析事时措施和事后措施,事时

22、措施,事后措施,镇定指挥人员撤离,救助伤者,并组织抢救能抢救的财产,打电话联系救援人员,开启自动灭火系统,及时修理并恢复或在损害的财产,消除安全隐患,友好的接待责任事故受害者,以减小其心理上的损害,收集尽可能多的辩护证据,辩护时保持前后一致的观点,灾后建立基金以便庭外和解,3.风险减缓,3.4损失控制,3.4.2损失控制的方式,(1)分散风险单位(化整为零)分散风险单位是指将风险单位划分成若干个数量少、体积小而且价值低的单位,分散在不同的空间,以减少风险事故的损失程度如:大型运输公司分几处建立自己的车库;巨额价值的货物要分批运送(2)备份风险单位备份风险单位是指再准备一份风险单位所需的零部件或

23、者设备,在原有的零部件或者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时,备份风险单位可以代替原有设备发挥作用如:备用电源、计算机文件备份,3.损失控制,3.4损失抑制,3.4.3损失抑制方式之间的异同比较,(1)共同点:分散风险单位和备份风险单位都是针对风险事故发生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散风险单位和备份风险单位可以降低损失的程度,3.损失控制,3.4损失抑制,3.4.3损失抑制方式之间的异同比较,(1)不同点:分散风险单位采取的是分离风险单位的措施,而备份风险单位采取的是复制风险单位的措施分散风险单位降低了一次风险事故的损失程度,同时却增加了风险单位的数量,提高了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备份风险单位也可以减少一次事故损失的

24、程度,但是并不一定增加风险单位一般情况下,分散风险单位是通过减少直接损失来降低损失的,而备份风险单位一般是在原有设备或者已经发生直接损失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或者消除间接损失来降低损失程度的,3.损失控制,3.1损失控制的概念和与风险规避的异同3.2损失控制的类型3.3风险预防3.4损失抑制3.5风险减缓的原则,3.损失控制,3.5风险减缓的原则,(1)防损措施和减损措施并重(2)人为因素和物质因素兼顾(3)加强系统安全观念,目录,风险管理技术概述风险避免风险减缓损失预防、损失控制风险抑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4.风险抑制,4.1风险抑制的概念和形式4.2风险分散原理4.3风险分散的合同成本及管理者4

25、.4风险分散的其他应用,根据风险的第二种定义,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即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一种偏差。因此,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越接近(波动性越小),风险就越小。风险抑制主要就是通过减小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来降低风险。,4.风险抑制,4.1风险抑制的概念和形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风险汇聚(分散化) (2)信息投资(1)风险汇聚:根据大数法则,风险单位数量越多,每个风险单位的实际损失就越接近于预期损失。换言之,只要风险单位足够多,损失风险就越小。风险汇聚就是把风险单位尤其是同质的风险单位集合起来以降低风险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风险汇聚必须保持每个风险单位的独立性。风险汇聚原理是保

26、险机制运行的基础。,4.风险抑制,4.1风险抑制的概念和形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风险汇聚(分散化) (2)信息投资(2)信息投资目的:对期望损失进行更理想的预测以及能够对未来现金流 进行更精确的估计或预测,从而减小实际现金流相对于预测值的变动。如:对纯粹风险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的估计; 对不同产品潜在需求情况进行市场调研; 对未来商品价格或利率进行预测等,4.风险抑制,4.1风险抑制的概念和形式,4.风险抑制,4.1风险抑制的概念和形式4.2风险分散原理4.3风险分散的合同成本及管理者4.4风险分散的其他应用,大数定律“频率稳定于概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频率具有稳定性,进而由频率的稳定

27、性预见概率的存在;由频率的性质推断概率的性质,并在实际应用中用频率的值来估计概率的值.“平均结果稳定于期望值”在大量随机现象中,不但事件的频率具有稳定性,而且大量随机现象的平均结果一般也具有这种稳定性;这就是说,尽管单个随机现象的具体实现不可避免地引起随机偏差,然而在大量随机现象共同作用时,由于这些随机偏差互相抵消,补偿和拉平,致使总的平均结果趋于稳定。 例如,一个精密钳工在测量一个工件时,由于具有随机误差,他总是反复测量多次,然后用各次的平均值来作为测量的结果.而且经验表明:只要测量的次数足够多,总可以达到要求的精度;,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原理,根据大数法则,只要风险单位足够多,这些

28、风险单位的实际损失就会接近于预期损失,风险因此趋向于零。也就是说:在风险汇聚的安排中,参与者越多,每个人负担的数额就越固定,不确定性就越小,而这个数额就是风险损失的期望值,问题是:(一)这类风险控制方法对损失有什么影响?(二)风险单位数量要达到多少才是“足够多”,使这样的风险控制方法有意义?,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一) 通过汇聚两种相互独立的损失来分散风险用两种风险单位的情况来分析风险的分散化最为直观和简单,也能够反映出风险分散化的基本特征。从这种最简单的情况入手,分析当损失相互独立(不相关)时,汇聚安排是如何抑制风险的。,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分析思路:(1)没

29、有风险汇聚时的情况(2)有风险汇聚时的情况(3)两种情况的比较,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不进行风险汇聚安排时,不进行汇聚时每个人的事故损失分布,(1)没有风险汇聚时的情况,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进行风险汇聚安排后,进行汇聚后每人支付的事故损失的概率分布,(2)有风险汇聚时的情况,期望成本改变了吗?,标准差呢?,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3)两种情况的比较,风险汇聚安排改变了每个人面对的事故成本的概率分布。甲的事故成本为2500元的概率从0.20减少到了0.04,这是因为如果甲支付2500元,则意味着甲和乙都要经历意外事故

30、。如果意外事故是相互独立的,甲和乙都发生事故的概率要低于只有甲(或乙)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就是说,风险汇聚安排减少了极端结果的概率,甲和乙支付事故成本的标准差(不确定性,风险)减小了。,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3)两种情况的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风险汇聚安排不改变每个人的期望事故成本,仍为500元,但将成本的标准差由1000元减少为707元,使事故成本变得更易于预测了,汇聚后,甲和乙的风险都得到了抑制,即汇聚安排降低了每个人所面临的风险(不确定性)。汇聚安排很好地说明了风险分散是如何降低风险的。通过汇聚安排,甲和乙当年的事故成本等于参与者的平均损失,如果他们没有参与汇聚安排,则事故成

31、本等于他们自己的损失。,(二) 参加者数量对风险分散效果的影响如前面所述,一般情况下,根据大数法则,风险单位数量足够多时,才可以充分分散风险,风险单位数量越多,风险分散的效果也越好。那么,到底多少风险单位才是“足够多”的呢?Fama在1976年对风险单位组合的风险与风险单位数量之间关系所做的实证工作表明,当风险单位数量达到10-15时,风险的分散性即比较理想。下面具体分析一下,随着汇聚对象的增加,平均损失的分布将如何变化?,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二) 参加者数量对风险分散效果的影响(1)多个人之间的汇聚安排在前面举的例子中,再增加一个人丙,并假设丙的损失与甲乙是独立的。,4.风

32、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3个人进行汇聚后每人支付的事故损失的概率分布,(二) 参加者数量对风险分散效果的影响(1)多个人之间的汇聚安排,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标准差进一步减小期望成本不变,(二) 参加者数量对风险分散效果的影响(1)多个人之间的汇聚安排当更多的人加入汇聚安排时,每个人事故成本的概率分布将继续改变。下图是4个和20个参加者的汇聚安排的平均事故成本的概率分布。,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随着参加者的增多,损失成本分布越来越接近正态分布,(二) 参加者数量对风险分散效果的影响(1)多个人之间的汇聚安排当风险汇聚安排的参加者数量增加时,更多的结果可能会发生

33、,但出现极端结果(非常高的平均损失和非常低的平均损失)的概率不断降低,接近损失期望500元的平均损失的概率增加了。也就是说,风险汇聚安排减小了所有参加者的平均损失标准差,从而可以降低每个参加者的风险。另外,随着参加者数量的增加,每个人支付的平均损失成本的概率分布变得越来越像一个钟形(偏度有所降低),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二) 参加者数量对风险分散效果的影响(2)多个企业之间的汇聚安排,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风险汇聚安排对大量小企业的概率分布的影响,每家企业的分布是有偏向的,标准差相对较高,标准差降低了分布偏度减小了,(二) 参加者数量对风险分散效果的影响,4.风险

34、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总之,如果没有风险聚合,全部风险都由每个主体承担 当损失是独立的时候,风险汇聚安排对每个参加者支付的事故成本的概率分布有两个重要影响:平均损失的标准差减小了,参加者面临极端结果的概率减小了,风险得到了有效抑制 ,随着参与者人数的增多,标准差趋近于零,这时风险池中每个人的未来结果可以近似看为一种即损失的期望值,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平均损失的分布更加接近钟形分布,汇聚安排使每个参与者的损失变得更加容易预测,,(三) 损失的相关性对风险分散效果的影响,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根据概率和统计知识可知,风险单位组合的风险除了每个风险单位各自的风险以外,还与两种风险单位

35、的协方差有关,而协方差又与两种风险单位的相关系数有关。 两种风险单位(假设以x和y表示)的相关系数 :(1) =0(两个风险单位完全不相关):风险分散效果中性(2) =1(两个风险单位完全正相关):完全不能分散风险(3) =-1(两种风险单位完全负相关):对风险分散效果最好(4) -1 0.04;两个人都不发生损失的概率0.64,(三) 损失的相关性对风险分散效果的影响,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损失正相关时,平均损失的分布有更高的标准差(即正相关增加了标准差),所以平均损失更难以预测,(三) 损失的相关性对风险分散效果的影响,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损失不相关时,标准差

36、随着参加者数量增多而接近于零;损失完全正相关时,标准差不随参加者数量的增加而改变,损失不完全正相关时,标准差随着参加者数量增多而减小,但减小程度较小,不接近于0,(三) 损失的相关性对风险分散效果的影响,4.风险抑制,4.2风险分散的原理,损失的相关性,对风险管理和保险有很重要的意义。相关度越高,对风险的抑制越小。当损失完全正相关时风险不能被抑制,不完全正相关时,风险能够被抑制,但程度小于损失不相关时的情况。,4.风险抑制,4.1风险抑制的概念和形式4.2风险分散原理4.3风险分散的合同成本及管理者4.4风险分散的其他应用,风险汇聚安排是有成本的,这正是保险公司存在的理由保险合同是一种可以降低

37、汇聚安排运行成本的方式一、汇聚安排的成本合同成本:与承保和执行合同有关的成本分销成本:是指营销和确定协议条款所发生的成本承保费用:评估一个潜在参加者的期望损失所发生的费用理赔费用:正确地评估损失大小并防止欺诈性损失发生或数额所发生的费用收集成本:包括向每名成员发送账单的成本和努力确保每名成员支付其应缴金额的成本,4.风险抑制,4.3 风险分散的合同成本及管理者,二、保险人:风险汇聚安排的管理者如果没有保险公司,每一位参与者都需要: 参与对每名其他成员的承保 自己去寻找其他的潜在参与者,且每个成员都需要和其 他人签订合同,重复成本有多大!对于1000名成员来说, 需要签订499500份不同的合同

38、(10009992) 调查每笔索赔 个人去收集那些分摊款项保险公司: 可以承担以上全部活动,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参保人,只需和每个人签订一份保险合同,并将合同份数降低至1000份 保险公司具备专业优势:风险评估、提供防灾防损、理赔,4.风险抑制,4.3 风险分散的合同成本及管理者,组织和运行汇聚安排的成本正是需要有保险公司存在的主要理由,也是大多数风险汇聚安排通过保险合同而间接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从本质上说,保险合同是一种可以降低汇聚安排运行成本的方式。,4.风险抑制,4.3 风险分散的合同成本及管理者,4.风险抑制,4.1风险抑制的概念和形式4.2风险分散原理4.3风险分散的合同成本及管理

39、者4.4风险分散的其他应用,股票市场为企业家提供一个能和他人共同承担新企业投资风险的机制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共同基金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由于正相关而不能得到分散的风险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4.风险抑制,4.4风险分散的其他应用,小结,损失不是完全正相关时,汇聚安排减少了每个参加者的风险(标准差)其他因素保持一定的情况下,风险的大小可以通过增加汇聚安排的人数来降低在参加者风险不相关的特殊情况下,风险事实上是可以消除的。其他因素保持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汇聚安排可以消除的风险会随着参与者损失之间相关性的增加而减小保险公司是能够节约与风险汇聚安排相关的合同成本的机构,这些成本包括分销

40、、承保和理赔费用,4.风险抑制,目录,风险管理技术概述风险避免风险减缓损失预防、损失控制风险抑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5.风险自留,5.1风险自留的概念5.2风险自留的类型5.3风险自留的特点5.4风险自留的适用情形5.5风险自留的筹资措施,5.风险自留,5.1风险自留的概念,风险自留又叫风险自担,是经济单位自己承担可能会发生的损失,并作好相应的财务安排。 实质:当风险事件发生并造成一定损失之后,风险管理单位通过内部资金的融通(使用自有资金或借入资金)承担或补偿灾害事故所致的损失。 风险自留的前提:必须有较为完备的风险信息。 风险自留主要处置残余风险。 与保险一样,都是企业在发生损失后主要的筹资方

41、式和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中较为盛行。,5.风险自留,5.1风险自留的概念5.2风险自留的类型5.3风险自留的特点5.4风险自留的适用情形5.5风险自留的筹资措施,5.风险自留,5.2 风险自留的类型,(1)被动的自留风险,或非计划自留风险 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对于风险的存在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或者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对风险进行处理,而最终由经济单位自己承担风险损失。 (2)主动的自留风险,或计划性自留风险 在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处理方式进行比较,权衡利弊,从而决定将风险留置内部。,5.风险自留,5.1风险自留的概念5.2风险自留的类型5.3风险自留的特点

42、5.4风险自留的适用情形5.5风险自留的筹资措施,5.风险自留,5.3 风险自留的特点,风险自留方法和保险都不能改变风险中的损失,一般它们都不会单独运用,而是在先对风险减缓后才对余下的风险自留或投保。因此,很多情况下,决策是在保险或风险自留中进行选择。 与保险相比:,5.风险自留,5.3 风险自留的特点,5.3.1 优点(1)风险自留的成本较低 从长远看,保险的费用一定是超过平均损失的。 即使是纯保费,也可能超出企业风险的预期损失。(2)风险自留可以控制理赔进程(3)风险自留可以获得备用金的投资利益(4)风险自留可以避免保险中的社会负担,5.风险自留,5.3 风险自留的特点,5.3.2 缺点(

43、1)巨损可能 将企业暴露在灾难性损失的风险之下。(2)风险成本变化无常(3)可能引起员工关系和公共关系的紧张(4)无法获得专业性服务,5.风险自留,5.1风险自留的概念5.2风险自留的类型5.3风险自留的特点5.4风险自留的适用情形5.5风险自留的筹资措施,5.风险自留,5.4 风险自留的适用情形,(1)自留风险的管理费用比采取保险管理方式的附加费低(2)风险管理单位预期的损失比保险公司估计的损失低(3)预测的最大可能损失比较低,是企业在短期内能够承受的损失(4)保险费的支付和损失的赔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延续,导致损失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并影响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5)企业具备自我保险和损失预防与

44、控制的优势,5.风险自留,5.1风险自留的概念5.2风险自留的类型5.3风险自留的特点5.4风险自留的适用情形5.5风险自留的筹资措施,5.风险自留,5.5 风险自留的筹资措施,1现收现付 将损失摊入当期营业费用,用当期的收入来弥补。 适合于处理那些损失概率高但损失程度较小的风险 2.非基金制的准备金 经济单位一般在会计年度初期,预提一定数额的意外损失准备金,用以补偿较重大风险事故所致损失。,5.风险自留,5.5 风险自留的筹资措施,3.专用基金 又称自保基金或应急基金。经济单位基于对所面临风险的识别和衡量,并根据其本身的财务能力,预先提取,用以补偿风险事故所致损失的一种基金。4.借入资金(借

45、贷) 内部借款 特别贷款 应急贷款5.专业自保公司 由企业自己设立的保险公司,旨在对本企业、附属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企业的风险进行保险或再保险。,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有70的企业设立了专业自保公司。中国石化总公司试行的“安全生产保证基金”可算是我国大型企业第一个专业自保公司的雏形。,目录,风险管理技术概述风险避免风险减缓损失预防、损失控制风险抑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6.风险转移,6.1风险转移的概念6.2风险转移的类型6.3控制型风险转移6.4财务型风险转移6.5保险,6.风险转移,6.1 风险转移的概念,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自己面临的损失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

46、。 风险转移是对风险造成的损失承担者的转移,如,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原由卖方承担的货物的风险在某个时候改归买方承担。,6.风险转移,6.1风险转移的概念6.2风险转移的类型6.3控制型风险转移6.4财务型风险转移6.5保险,6.风险转移,6.2 风险转移的类型,风险转移,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控制型,财务型,6.风险转移,6.1风险转移的概念6.2风险转移的类型6.3控制型风险转移6.4财务型风险转移6.5保险,6.风险转移,6.3 控制型风险转移,控制型风险转移是指风险管理单位将损失的法律责任转移给非保险业的另一个经济单位的管理技术。主要方式: 转移风险源(出售、租赁、承包、分包) 签订免除责任协议 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6.风险转移,6.1风险转移的概念6.2风险转移的类型6.3控制型风险转移6.4财务型风险转移6.5保险,6.风险转移,6.4 财务型风险转移,财务型风险转移是指受补偿的人将风险所导致损失的财务负担转移给补偿的人(保险人除外)的一种风险管理技术。主要方式: 商业合同、 保证合同、 租赁合同、 套期保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