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书史》思考题.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452188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秘书史》思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秘书史》思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秘书史》思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秘书史》思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秘书史》思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1简述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过程。答:我国秘书工作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发于夏朝,形成于殷商。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已经形成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原始文字、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有了专事记录的人员,出现了秘书活动。那一时期也就成为我国国家秘书工作的孕育时期。(p24)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由于有关夏朝的记载甚少,至今尚难断定其秘书工作已经形成。但是,秘书工作已在夏朝萌发。(p27)商朝已有了不同名目、不同职掌、不同层次的史官,商朝末年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有了甲骨文书,文书档案工作起步。因此,我国的秘书工作从

2、部落联盟昌盛时期孕育,经夏朝萌发,至迟在殷商已经形成。(p35)d2简述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的产生及影响。答:商朝末年,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展、人口的激增,国事日趋繁忙。作为辅助管理者的秘书也相应增加了,他们需要被组织起来,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处理各方面事务,这样,就促使了专门秘书机构的产生。据甲骨文和金文记载,商朝末年,朝廷中出现了秘书机构太史寮,其主官称太史,下隶有层次不同、职掌各异的史官,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事宜,其结构虽然简单,却是至今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中央秘书机构。(P31)3简述甲骨文书。答: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

3、。(p31)甲骨文书是商王室用甲骨文写下的,记录以商王室的各种活动的文书,并出现类似请示,报告的上行文。已初步具备文书的基本要素。 (P32)4试分析“管理”与“文字”两大条件对秘书工作产生的决定性作用。答: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表意的工具,也是书写文书的先决条件。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出现后才可能产生。各文明古国的进化史都证实了这一点。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传颁、保管,由此产生了以文书工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的秘书和秘书工作。因此,文字和公务文书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一个社会条件。国家出现后,统治者为了发号施令,指挥国事,必须使用文书,因而产生了国家公务文书。 (

4、p18)随着部落联盟活动地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多,事务的增加,领导部门仅靠语言已经难以实施管理。因为,语言难以准确、及时地传遍整个部落联盟,一些重要的约定、经验、大事也难以依靠语言而准确、长久地留存下去,语言在空间上不能传于异地,在时间上不能传于异时。因此,必须运用文字,借助于文书以代替口语,才能实施管理。这样,原始文字开始被运用于公务活动中,2对管理起到了辅助作用,进而推动秘书工作的发展。 (p21)5从商代史官的分工分析现代秘书的职能分工。 答:商朝的史官名目众多,有十几种,已经分成不同层次、不同职掌,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贞卜史官,祭祀史官,作册史官,记事史官。 (p27)这四类史官中,就作用

5、而言,贞卜史官、作册史官偏重于在政务方面为商王服务,这更像现代的行政秘书,祭祀史官、记事史官则偏重于处理事务,类似于现代秘书的日常事务的处理、办事的能力。其中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的职能与现代秘书人员最为相近。(p29)古代史官的职能反应到现代秘书所具有的职能:办文、办会、办事。秘书还具有信息管理、调查研究、会务工作、公文处理、档案管理、信访工作、沟通协调、辅助决策等职能.第二章 两周的秘书工作1简述两周中枢秘书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答:西周时期,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是一个辅助机构,起着参谋咨询、处理日常事务的作用;对下属职能部门而言,它是一个综合性机构,凡各种请示、报告均须先通过它上达中央政府,它起

6、了中央政府和下属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卿事寮以太史寮为辅助部门,作为与下属联系的秘书机构。(p38) 西周的诸侯国、地方州府,闾府官署也有了秘书机构,秘书工作在全国范围已初步建立,说明了秘书机构是政府机构不可缺少的辅助性部门。(p40)2简述周代的“史官文化” 。答:先秦的史官作为我国秘书的鼻祖,表现出时代特点,有的特点被日后历朝的秘书官员发扬光大,成为传统。概括起来,他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宗教色彩由浓至淡,史官的分工、分层次由浅至深,产生了职业道德,形成了职业个性,文化素质优秀。 (p41)春秋初期,情况发生变化,史官地位衰落,新秘书官职出现,大批士加入秘书队伍。这些都说明,我国秘书工作

7、的初创时期,秘书是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优秀分子,表明了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和其职业要求的严格性。(p45)3谈谈古代公文产生对秘书工作的影响。答:西周时,为了适应国家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管理的需要,已经出现了一个由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三类文种组成的配套的文书体系,这一分工明确的文书体系一直沿用至今。所以,西周是我国文书工作史上一个重要的开拓时期。 (P60)同时,文书用印制度保证了文书的有效性、严肃性,防止了公文被伪造,加强了对文书的管理和控制,是文书工作也是秘书工作中的一大进步。 (P62)34分析“士”担任秘书的积极意义。 (P52)答:(1)春秋战国时期,大批士加入秘书行列,壮大了秘书队伍,为

8、原有的秘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提高了秘书工作的质量,开创了秘书工作的新局面。(2)对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秘书的地位和声誉。(3)使古代秘书工作中文书档案和参谋咨询业务相对分离为独立性较强、各由专门秘书承担的两大部分,对日后的秘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简述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及影响。 答:社会调查是行政决策的基础,是秘书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西周统治者在立国伊始的一些做法,事实上建立了社会调查制度。 (P70)西周的社会调查工作由专人总管,由多种人员承担调查,调查的时间、方法、情况的上报、汇集都有规定,形成一套较严密的制度。 (P72)社会调查的内容包罗万象,涉

9、及社会的各个角落,是对社会现状的综合调查。明智的统治者可以从中“知天下” ,觉察到隐伏的危机,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来缓和矛盾、安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P74)意义:(1)西周进行的规模如此之大、范围如此之广、时间如此之长的社会调查,是我国古代国家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创举。它所以能实行并长期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各级政府中普遍设置了秘书,行人是中央政府的秘书官员,将调查情况从乡、邑、国上报天子的工作,也由各级秘书承担,所以,这又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一大创举。 (2)这一制度除了被东周继承,直到西汉还在实行,这说明我国秘书有着注重社会调查,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以供领导者决策参考的优良传统。 (P74)第

10、三章 秦汉的秘书工作1简述秦汉中枢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答:秦汉中枢机构的演进是从丞相府到尚书台。秦朝以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为政府的中枢机构,其秘书工作以丞相府为主,御史大夫寺为辅。 (P77)至汉代先后经历削弱相府、起用尚书,而后设立尚书台。 (P7779)尚书台的设立,标志着新的秘书机构形成, (P79)最终尚书台取代相府,成为皇帝的办公厅。这标志着从汉武帝开始的将相府的秘书职能转移至皇宫的任务已经完成。 (P80)2简述秦汉秘书的选拔与任用。答:自秦朝始,秘书官吏列入封建王朝的文官系统,其选任途径也类似于文官选用方法。秦朝中央政府的重要秘书官员,其来源一是从开国功臣中选用,二是从六

11、国旧部中招用,中央各部门及地方郡府的一般秘书,则通过学校培养、输送。地方政府的秘书官吏则用试吏法简选出来。 ()汉朝吸取了战国以来选士的经验,建立了一套选用官吏的制度,除了皇宫4中的重要秘书(如中书令)和外朝的高级秘书官员(如御史中丞)由皇帝直接任命以外,各级秘书大多通过察举、征召、辟除等途径选任()汉武帝在中央开办太学的同时,还诏令全国各地的郡(国)仿照太学,兴办官学,培养人才,其中不少人被委任为地方官衙中的秘书官吏。 ()3简述秦汉秘书的考核制度。答:(1)秦朝的“五善” 、 “五失”考核法()秦统一天下后,在“明主治吏,而后治民”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对官吏,包括对秘书官吏的考核标准。 “

12、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恶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 ”这是对官吏的原则要求。为便于理解和落实,秦朝政府又把这些原则要求分解为必须遵守的“五善”和必须防止的“五失” 。(2)汉朝的“常课”和“集簿” ()汉朝规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官要对其所属的秘书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称“常课”或“小考” ,每三年一次“大课” ,即大考核。县的秘书官吏由县令(长)考核, “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 ,即对县丞以下吏员,考核其实绩,予以记录,这种记录称“集簿” 。 根据考核的结果实行赏罚。可见,汉朝已经建立起了对秘书官吏由各级主官定期考核的制度,较秦朝进步了。4结合尚书台取代丞相府的过程分

13、析中枢秘书机构变更的主要原因。答:汉代时,丞相的地位有所提高,丞相府也演变成为政权实体,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开始削弱抑制丞相的职权,并设立尚书台。丞相府被尚书台逐步取代的过程,说明封建社会中,皇帝设置秘书机构的目的是集国家大权于一身,保证其实行君主独裁。一旦该秘书机构职权扩大,威胁到皇权,皇帝就予以抑制、削弱,或直接解散,重新设立一个听命于他的新的秘书机构。()5结合“学校培养”谈谈学校教育对秘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答:(1)汉武帝时,为了培养官员创办了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员,儒学五经为教材,以统一学员思想,传授历代兴亡得失及理政经验。学员称博士弟子,或从民间优秀青年中选拔,或是郡县选送的

14、优秀青年官吏,或是皇亲国戚、高官的子弟。(2)汉灵帝光和年间,还设立了鸿都门学,专门教授辞赋、书法等,毕业后授官,其中不少人被用为秘书官员。这是古代第一所设有书法课程的高级学校,它对提高秘书的书法水平和文书的书法质量有积极作用。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秘书工作1简述魏晋南北朝中枢秘书机构的演变及职能。答: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大分裂时期, ()这一时期中枢秘书机构演进的过程,其基本线索就是:以中书省取代尚书台,设门下省分散中书省之权,初步形成了中书、门下、尚书三个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秘书机构。 ()5() (1)设中书省替代尚书台。中书省起初的职责是“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 ,即负

15、责起草诏命、记录朝廷大事,拟制文书,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后来,随着业务日繁,中书省要负责 21 方面的事务,直接与行政中枢尚书省的各曹对口,渐渐发展为规模很大的朝廷的“办公厅” 。(2)设门下省分中书省之权。门下省在皇帝左右议论大政,出宣诏命,办理交付事项等。这样,门下省就分掌了中书省的一部分秘书工作,分散、限制了中书省的权力。2简述曹操、诸葛亮任用秘书的原则及方法。答:(1)曹操爱才敬才,不计私怨,不拘小节,唯才是举,广纳天下之士,()而且知人善任,根据这些人才的特长,分别将其用为不同类型的秘书。 ()(2)诸葛亮用人不注重门第资历,只要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者,一律任用,任人唯贤。诸葛亮的用

16、人之道别具一格,在任用之前,从七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 二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 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是“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 五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 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除了要求秘书忠于职守以外,还非常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为此,他专门建立了“参署”制度,让秘书能充分发表意见,实行“纳言之政” 。 “参署”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三条,即“违覆” 、 “直言” 、 “进人” 。 ()3简述“九品中正制”及“寒门掌机要” 。答:(1)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包括各级秘书官吏)的基本制度是自曹丕起始的九品中正制。

17、()所谓“九品中正制”是曹丕称帝后,根据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设立的,即令中央的一些官员兼任其原籍所在州郡的中正,根据“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的原则,察访本州郡的人才,列为九等,以备选用。(2)九品中正制设立的原意是为了网罗天下贤士,为国所用。然而,它很快就演变成以门第划分等级,按等级高低授官的腐败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官都由门第显赫的世族担任,这些人垄断各级政权,而出身低微的寒门子弟只能充任僚属和低级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状况。这一腐败制度使大量人才受到压抑、埋没,没有机会理政。担任高官的世族往往自鸣清高,不屑从事具体事务,且常常身兼数职甚至数十职,实际上连一职也不能胜任。

18、所以,这一时期,在公府和地方政府中,主官位尊而大权旁落,秘书位卑而权力膨胀,形成了名实相反的主从关系。造成了“寒门掌机要”的状况。()4试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笔分途”对现代公文写作的影响。()答:(1) “文”即文章、诗赋,必须有情辞声韵。(2) “笔”即包括公文在内的各种应用文体,不需要有韵,也不必具有文6采,只要直叙,着眼于述事达意、施于实用,凡表、奏、书、檄都称“笔” ,它有一定的格式。(3) “文” 、 “笔”之分,说明公文写作已经成为一门专门技能,有独特的要求、规格。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公文的质量,是文书工作史上的一大跃进。5魏晋南北朝时期主官与秘书的关系对我们当今的秘书工作有何启迪

19、?()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群雄角逐,帝王和权臣都重视招揽秘书人才;同时,秘书人才也纷纷择主而事之,佐主建功立业。由于小国林立,秘书如不被信任,就会投奔他处。因此,谁能延揽、使用众多的秘书人才,事业就能兴旺发达。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处理好主官与秘书人才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发挥秘书的参谋、助手作用,就成为统治者着力探讨的问题。在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当数著名政治家曹操和诸葛亮。主官和秘书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只要有主官,就会有为其服务的秘书,主官决定着秘书的存在;秘书的职责是协助主官领导好全局性的工作,作为得力助手,帮助主官建立、巩固功业,在这个意义上,主官离不开秘书,秘书在一定程度上

20、也决定着主官的存在。因此,主官只有尊重、信任、了解秘书,量才使用,才能发挥秘书的助手作用;秘书只有了解主官的个性、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才能互相协调、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第五章 隋唐的秘书工作1试分析隋唐“三省分权、三省并重”的意义。 ()答:隋唐形成的“三省并重” 、 “三省分权”的中央决策机构设置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制建设上比较合理的安排。三省之间,合中有分,分中也有合,相互制约,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对皇帝的专权滥用也的一定的制约作用。2试分析科举制对隋唐秘书选拔的影响。答:从科举考试中选用文化水平高、娴于辞令、工于书法、文理优长、办事能力强的士人为秘书,无疑提高了秘书的素质,有利于提高秘书

21、工作的效率。()经过这样的选拔,不少人被任用为各级各类官府中的秘书,不但提高了秘书的素质,也提高了秘书工作的效率。3试分析隋唐秘书的素质。 ()答:(1)文化修养很高, (2)尽心尽职,严守制度, (3)应变能力强。4结合唐代的政事堂,谈谈秘书部门发挥“协调”作用的重要性。()答:(1)唐代的宰相是由数人组成的一个班子。因此,对军国政事的处理需要一起商议决策。唐初,三省长官在一起商议政务的场所称为政事堂,最初设在门下省,后挪至中书省。由于“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议,纷纷不绝,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可见,政事堂是为了协调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出令与封驳之间的关系而设立的。(2

22、)唐代的宰相都是兼职,在政事堂是宰相,回到各部门则是本司的长官。7玄宗开元年间, “宰相数少,始崇其任,不归本司” ,于是宰相成了专职,政事堂成了宰相们专门的办公机构。宰相在政事堂处理日常事务,以发堂帖为基本手段。堂后主书是为宰相们办理堂帖事务的秘书。5结合唐代秘书的工作谈谈秘书就如何发挥参谋作用。要点提示:从如何促进工作开展角度论述。秘书部门发挥参谋作用必须结合秘书工作任务一道进行,将参谋活动渗透到秘书实务之中。秘书工作千头万绪,归结起来,无非有两大职能:办事职能与参谋职能。这里所说的“办事职能” ,不仅仅指办文、办会和完成领导交办的具体事项,而是对完成秘书工作任务的统称。如信息工作、调研工

23、作、协调工作、督查工作等,都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也是秘书工作办事职能的体现。这里所说的“参谋职能” ,不是指秘书部门和秘书人员单纯地为领导出谋划策,而是在完成秘书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参谋作用。秘书工作的办事职能和参谋职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办事职能是秘书工作的基础和本体,参谋职能主要是在完成秘书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离开办事职能,秘书工作的参谋职能就不能独立存在。即使在重大决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秘书部门的参谋职能仍然必须通过提供信息、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督促检查、撰写文件等具体工作体现出来,而不像咨询机构和专家、顾问那样,专司出谋划策。第六章 两宋的秘书工作

24、1简述宋代中枢秘书机构的组成。 ()答:(1)宋仿照唐朝,设有中书、门下两省,在宫外也设有中书、门下两省,称后省或外省,仅有虚名,并无实职,导致官制十分混乱。(2)国家的政务归宫内的中书、门下两省处理,军务则由枢密院处理,财政归三司(亦称计省)处理,三者鼎立,彼此独立,而大权则集于皇帝一身。直至神宗元丰年间改革官制,才沿袭唐制,权归后省,并撤销三司,其职权移于尚书省的工部、户部。南宋建炎年间,又将中书、门下两省合并为政事堂。(3)这样,中央秘书机构的职能就由政事堂、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和枢密院分别兼行。2简述宋代信访机构的设立及特点。答:宋代的信访机构有鼓院、检院。宋仿照唐代匦使院,设立鼓司,

25、受理天下投书。景德四年(1007)改称登闻鼓院,简称鼓院,由谏官主判。元丰改制后,隶司谏、正言。院门前置有匦,供投书之用,凡有关朝政得失、军事机密、陈乞恩赏、理雪冤滥以及奇方异术的上书,不属于官府正常往来又无成例可呈皇帝的文书,均可投入匦内。凡吏民投书鼓院被拒绝,或感到处理不公,可再向检院投书。检院门前也置有匦,收到投书后,如事关紧急,即日就上呈皇帝,一般上书则每五日呈进一次。天圣七年(1029)又另置匦函,命御使中8丞为理检院使,处理屡经申诉而未得到明辨或事关机密的投书。 ()宋代设立的鼓院、检院各自独立,且有层次的不同,从鼓院到检院,给臣民上书提供了多次机会,加大了信访工作的范围和力度,在

26、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访工作的准确性,是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一大进步。 ()3简述宋代秘书的选拔方式。 ()答:宋代秘书的主要来源为从科举考试中录用,和由地方官员自行聘任或从下级官府中提升。宋代,科举取士的名额比唐代大大增加,其中被任用为秘书的不少,有的被直接派往皇宫和中央政府任秘书。另外,宋代还强调从基层提拔秘书官吏。4试分析宋代秘书的民族气节及其影响。答:(1)宋代的秘书官员除了具有隋唐秘书官员的基本素质以外,最突出的一点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节。忠君和忧国思想,崇尚民族气节,反对外族屈膝求和,主张抗敌,渴望收复失地,恢复大宋河山,这是宋代,尤其是南宋秘书的一个鲜明特点。 ()(2)南宋的秘书官员在

27、民族危难之际,置个人生死荣辱于度外,以各种方式反对屈膝求和、主张抗敌复国的民族气节是令人钦佩的。当然,他们的着眼点只是为了赵宋封建王朝的复兴,况且,古代的民族和国家的概念与今天有所不同,这是需要分清的。 ()5为什么说隋唐两宋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成熟时期答:在宋代,朝廷三省中的秘书机构专门化,形成为系列;皇宫秘书机构翰林学士院继续发展;信访机构演进为鼓院、检院两个系统;秘书的选拔制度更趋专业化;文书、档案工作全面分离,秘书工作制度较唐朝又有发展。因此,两宋与隋唐一样,是秘书工作的成熟时期。 ()第七章 辽金元的秘书工作1简述辽朝秘书机构设置的特点。187答:(1)辽境内民族众多,为了适应统治的

28、要求,其中央政府分为“辽官”和“汉官”两大系统。 “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2)辽官系统称为“北面官” ,汉官系统称为“南面官” 。北面官治理契丹居民,系根据契丹族原有制度设立。南面官治理汉族居民,系辽占据部分中原地区后,仿照唐宋制度建立的。统治中枢设在北面官。北面官的各级机构又分为北院、南院,如南、北枢密院,南、北宰相府,南、北大王院,南、北宣徽院等。2简述金朝的“急递铺”制度。192答:金朝文书工作中最突出的成就,是设立了快速传递官方文书的急递铺制度。王朝已设有提控急递铺官,掌管急递铺事务。在军马要道上每十里设置一铺,以铺头一人为首,辖有铺兵三人,由所辖军的射粮军内选用

29、。铺兵传递9公文时腰系响铃,乘快马,规定每天必须行驰三百里。急递铺制度大大提高了公文传递速度,为元以后各朝所沿用,是对文书工作的一大贡献。急递辅路线分为南路与北路两个系列3简述元朝的中枢秘书机构及其职能。194答:元朝中央政府的秘书中枢在中书省内。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往往以太子充任) ,有左、右丞相(以右为上) ,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省内的专职秘书机构有参议府、承发司、管勾司、检校司、照磨所、时政科。 中书省的公文多用于多种文字的拟定颁发,故由左右丞相分工负责。4综述元代的“吏治”问题的产生及其影响。203答:元朝的官制设置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带有强烈的种族歧视政策,二是出现了无

30、文化者、低文化者领导高文化者的特殊现象。由于民族文化与历史的原因,蒙古人与色目人缺少治政的才干。他们处理政务的基本法则是以旧例为准,而为他们提供这种旧例并将之援引至政务处理之中的,恰恰又是那些精通文墨、长于吏事的低级秘书,其主体是汉人。官员的腐败无能,秘书吏员的权重,导致秘书吏员舞弊现象丛生。吏治的腐败倾向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使之开始严格选拔秘书官吏。5试分析多民族文化融合对秘书工作发展的促进作用。186答:(1)辽、金、元是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地方或全国性政权。(2)少数民族在入主中原后,努力吸取汉族政权的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及文化,加速了向封建化过渡的进程。因此,他们的秘书工作

31、既带有原有的痕迹,又糅合了唐、宋的一些经验,表现出两者混合的特点。(3)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秘书工作水平从总体而言明显不及唐宋,但在某些方面有所创造,如不同地区的行政管理,金朝创设了传递紧急文书的急递铺制度,元朝则在秘书官吏的选拔、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和公文传递制度方面颇有建树,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4,这些创造证明,我国历史上秘书工作的经验是个名族共同积累起来的额辽金两朝和元代是我国秘书工作的融合时期。第八章 明朝的秘书工作1简述明朝中枢秘书机构的名称及职能。214答:明朝中央秘书机构主要有内阁、六科、通政司、司礼监、文书房。内阁:批答各处上呈的奏章,提出初步处理意见,草拟诏令,再进呈皇帝裁决,

32、宣宗时,内阁的地位升居六部之上,类似于唐宋的政事堂。大学士称阁老,但是一切受命于皇帝,无决策权,是皇帝的高级顾问和秘书。分为两个专门的秘书机构,中书科与制赦房。六科:六科集唐宋门下省、起注院的责任于一身,既辅助皇帝处理公文,10又有权封驳弹纠六部、督促、催办六部处理公文,兼记注皇帝圣旨,职掌颇宽,有秘书机构的性质,皇帝依靠它实现对各部的领导和控制。所以实际作用很大,皇帝对他们要求甚严,他们办事必须十分谨慎。通政司:集南北朝通事舍人、唐代知匦使、宋代通进银台司的职责于一身,是中央政府总的收文机构,也是皇帝与朝野联系的咽喉之处,可以充分发挥沟通上下的作用,尤其让来自下层的情况能畅通无阻地直达皇帝。

33、要求通政司发挥沟通上下的作用,尤其是下层的情况可以如实汇报给皇上司礼监:帮助皇帝阅读奏章,弄清其中心意思后向皇帝扼要奏告,从而演变成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是明代皇宫内由宦官组成的内侍机构之一。文书房:为皇帝草拟文书,凡司礼监的太监必须从文书房中选用。文书房类似翰林院,而司礼监则类似内阁,但是,其职权往往大于学士。2明朝档案工作与前朝相比有哪些进步?236答:明代重视档案库的建设和加强档案库的保卫工作,以及防止档案损毁,保证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提高档案的保存年限,专业性、技术性比前代增强,这些标志着明代的档案工作已趋于完备。制作与装订,分类保存,保管,查阅,保卫3简述明朝宦官秘书机构及其危害。218

34、答:明朝宦官秘书机构有司礼监和文书房。司礼监是明代皇宫内由宦官组成的内侍机构之一;文书房是与司礼监密切相关的皇宫秘书部门,设有掌房十员,以太监充任。太监组成的司礼监和文书房成为皇帝的亲信秘书机构,危害是使太监干预政事达到历史上登峰造极的地步,甚于东汉及唐代,给明朝政治造成极大的破坏安插爪牙,结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使政治昏暗,民不聊生,是导致明王朝崩溃的一大原因,也是封建制度趋于没落的一个标志。4.明朝抑制“文牍主义”对如今的秘书工作有哪些经验教训?224,228要点提示: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入手,论述如何防范这一问题。 文牍主义表现为公文泛滥,行文冗长,内容空洞,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妨碍了政令的实施。第一,文牍主义是官僚主义的表现,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是产生官僚主义的土壤,只要封建社会存在就会产生文牍主义。要从根本上消除文牍主义就必须从思想上消除官僚主义的遗毒,树立真正为国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务实的工作作风。第二,第一把手必须亲自处理政务,才能深知文牍主义的危害,使文牍主义有组织保证。第三,端正行文,训练简介明快,言之有物的写作风格第四,制定政策,制度建设和创新是反文牍主义的又一保证。5.试分析“皇权”与“相权”之争对秘书工作的影响。213答:明朝立国之初,中央政府机构沿袭元朝,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政务中枢,置左、右丞相。朱元璋认为宰(丞)相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有可能越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