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与-教学法基础入门知识.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55017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与-教学法基础入门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教学与-教学法基础入门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教学与-教学法基础入门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教学与-教学法基础入门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教学与-教学法基础入门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 号)精神,结合教育学和教学法学科知识体系以及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教育学1.教育与教育学。(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3)能够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4)了解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2.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

2、能,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3)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5)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运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3.学校。(1)了解学校的定义。(2)理解学校公益性特点。(3)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4)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5)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构成与功能。(6)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4.教师与学生。(1)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2)了解教师专业发

3、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3)掌握学生的本质特点。(4)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5)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运用相关理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5.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了解班主任的定义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任务。(3)了解班集体的概念、培养班集体的意义。理解班集体的特征与发展阶段,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4)掌握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5)运用所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6.课外活动。(1)了解课外活动的意义、特点、内容、组织形式。(2)能设计、指导、组织开展课外活动。7.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1)

4、了解教育研究过程、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3)了解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几大学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生本教育学派、生命化教育学派、主体性教育学派、新教育学派、情境教育学派、情感教育学派、理解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4)能用所学理论,正确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现象。(二)教学法1.教学目标。(1)掌握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和功能。#*(2)理解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含义和意义。(3)了解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4)理解课程目标的含义以及与教学目标的联系和区别。(5)掌握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及在课程目标

5、方面的创新。(6)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和评价。2.教学过程。(1)理解教学的含义、意义、基本要素和基本任务。(2)了解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3)了解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说。(4)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5)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6)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3.教学内容。(1)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含义、特性及载体。(2)掌握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3)掌握课程标准的含义、意义、性质和内容。(4)掌握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的关系。#*(5)掌握教学内容预设和生成的关系。(6)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性质、意义和基本内容。(7)了解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6、。(8)掌握课程资源的含义、意义和分类,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教学设计。(1)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理论基础、过程和方法。(2)理解课程的类型与结构。(3)了解课程内容的编排形式。(4)掌握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5)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5.教学实施。(1)掌握我国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理念。(2)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3)理解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4)理解校本课程的含义、特点和开发。(5)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6)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7)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8)掌握说课的含义、意义和内容。(9)理解班级授课制的含义、特点、优势

7、和局限。#*(10)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趋势。(11)掌握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意义和具体要求。(12)掌握新课改理念下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能运用相关理论对新课改理念下教学实施行为进行恰当评价。6.教学评价。(1)理解教学评价的含义、功能和基本类型。(2)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3)掌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方法。(4)掌握我国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5)掌握新课改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的教学评价。四、考试形式、考试时间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

8、0 分钟。五、试卷结构(一)题型与分值题型 题量 分值单项选择题 约 60 题 约 30 分多项选择题 约 15 题 约 30 分判断题 约 20 题 约 10 分#*材料分析题 约 10 题 约 30 分合计 105 题 100 分(二)考试内容与分值考试模块 分值教育与教育学 约 5 分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约 8 分学校 约 7 分教师与学生 约 10 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约 10 分课外活动 约 5 分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约 10 分教学目标 约 5 分教学过程 约 5 分教学内容 约 10 分教学设计 约 5 分教学实施 约 15 分教学评价 约 5 分合计 100 分(容易题、中

9、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 442)六、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题,每小题 0.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例 1】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考查目的: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解析: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 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 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癸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

10、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3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 年 1 月颁布执行,又称“癸卯学制”。该学制分为三段五级:第一段初等教育,分初等小学堂(5 年)和高等小学堂(4 年)两级;第二段中等教育,中学堂 5 年;第三段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大学预科 3 年)和大学堂(34 年)。7 岁入学,到28 岁毕业,年限很长。“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壬子癸丑学制”是

11、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还缩短了 3 年普通教育。1922 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由于是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壬戌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

12、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此后,国民党政府于 1928 年就学制作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综上所述,“壬戌学制”为中国近代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故答案为“C.壬戌学制”,属于了解层次,较难题。答案:C#*评分标准:得分 答题情况0.5 分 选 C0 分 错选、多选、或未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答案给 0.5 分。【例 1】我国“新课改”强调课程结构应体现A.均衡性 B.选择性C.综合性 D.分科性考查目的:理解新课改的具体目标。解析: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存在问题,新课改提出要改革我国现有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是新课改的具体目标之一。均衡性是指增加被忽略或淡化的课程类型或科目的比重,适当减少原有科目的比重,使所有科目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综合性是指要求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选择性是指增加更多的选修课程,故答案是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答案: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