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影归来的“文革”主题摘要电影归来揭示的“文革”主题没有多少新意,它让平反后的陆焉识换一种身份“归来” ,并将对冯婉瑜失忆的疗伤变成日常生活。冯婉瑜对丈夫陆焉识肉身的拒绝与精神上对他的依赖相互对照,并在这种时空错位的不断延续中使个体的痛苦最终变成了历史的背景。该电影启示我们对“文革”的清理和治疗需要更谨慎的态度。随着“文革”的被伤害者不断淡出历史,我们需要以更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进行研究和思考:既不忽视“文革”的消极作用,也不有意遮蔽其有价值的方面。 关键词归来 ;“文革” ;失忆 张艺谋拍“文革”主题的电影可以追溯到 1995 年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活着 ,歇息近 20 年后,张艺谋重拾这
2、一主题,选择了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的结尾进行改编,重心就落在“文革”对个体造成的伤害及治疗的艰难上。 一、身心的分裂:肉身的拒绝与精神的依赖 当丈夫陆焉识冒着极大的危险逃回家时,妻子冯婉瑜欲迎还拒,她靠在门上迟迟不敢开门;而女儿丹丹为了获得扮演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主角的机会选择向组织告密,并阻挠母亲见父亲,最终导致陆焉识被抓。后来一系列残忍的经历使得冯婉瑜患了“心因”失忆症,丈夫陆焉识的真正归来使得她难以辨认和识别,一次次将“文革”平反后归来的丈夫逐出家门,并拒绝原谅女儿丹丹对丈夫在“文革”期间的检举与伤害。 2陆焉识用尽了种种办法,如信件、照片、钢琴试图唤醒妻子的记忆,但均告失败。冯婉瑜对尚未归
3、来的“陆焉识”言听计从, “信”上说的一切都照办,但就是无法认出目前这个“方师傅” “念信的”为自己内心深处呼唤多年的丈夫陆焉识,一直到“很多年以后” 冯婉瑜对陆焉识肉身的拒绝与精神上对陆焉识言听计从形成鲜明对照,它暗示了精神造成伤害后精神与肉体的彻底分裂,同时在视觉及精神上对受众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效果。这里还隐喻着理想对人们的驯化及形成的顽固反映:不管那个“他”是否已经回来,都始终遵循“他”的思想与看法。 当然,张艺谋延续了他一贯的、影视文艺常用的传统风格:在严肃的主题中制造一些开心的小插曲和镜头组接,在泪光中伴随着些许笑声。正如其作品活着一样,在小说的绝望和无奈中添加温暖的镜头和大团圆结尾。
4、 二、时空错位:服装唤醒记忆的失败 如上所述,在电影中,冯婉瑜的记忆及其生活的时空是错位的,她的记忆指向过去,但却无法真正记住过去,且并非是完全的选择性失忆。她自身所处的时空对她是无效的,因此也就给很多人带来痛苦。 时空的不一致性所带来的错位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地获得多方努力,然而,电影并没有弥合这种唤醒的关键性要素:场景记忆和回到似曾相识的过去的“仿佛哲学”疗法。当陆焉识第一次决定扮演刚从西宁回来而再次去火车站见等待自己的妻子时,我以为他一定会穿上他最后一次从妻子冯婉瑜的眼前消失的服装:被抓捕时穿的那身行头。然而没有,3他反倒换上了一身很干净、很气质的服装。服装的这种差异导致冯婉瑜眼里的“陌生化
5、”:即便平反,经历那么多苦难之后的丈夫不是衣锦还乡,而是“活着回来就好” ;不是意气风发,而是大难不死之后的狼狈与疲惫。于是,她左顾右盼,二人近在咫尺却相隔天涯。 如果说第一次是失误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每一次都让人大跌眼镜:陆焉识每一次都穿着同样的服装出现在冯婉瑜面前并想要唤醒她的记忆,导致冯婉瑜说“这个人我好像认识” ,随后又将其认作方师傅而将为自己盖被子的陆焉识逐出家门。尽管化身为“念信的” ,服装没有带来更多的副作用,但是陆焉识已经担心总是盯着自己脸庞看的冯婉瑜会一直把自己当作“念信的”而无法恢复记忆。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第一次预定的 5 号这一时间在同一个火车站这一空间进行场景再现:将陆
6、焉识最后一次被带走时的人与道具恢复,并当场宣布“逃脱”回家团圆或者当场宣布“平反” 。那么,对心因性失忆的恢复是不是更好一些呢?可是,剧情每一次都忽略了这一点,至少每一次都以“陌生化”的服装出现在患者眼前。于是,悲剧只好继续,唯有“见字如见面”以信件来缓解症状了。 三、换一种身份归来:当疗伤变成日常生活 “很多年以后”冯婉瑜照例要每月 5 号去火车站接平反回来的丈夫,而陪同她的自然是早已回来的丈夫陆焉识。陆焉识用人力车载着她,为她举着“陆焉识”三个字的牌子在火车站等待,如每次电影重复的镜头一样,最终以火车站大门砰然关闭为结束。不管火车站的建筑、背景如何变化(如最后一次是关于“深化改革开放”主题
7、的标语) ,这一4结局都从未改变。 这个镜头的象征意味正如前面提到的:真正的陆焉识举着“陆焉识”的牌子迎接灵魂和精神上的“陆焉识”归来。精神和肉身的分裂已经变成了日常生活,成为治疗患者失忆症的必修课。于是,陆焉识只能以三轮车夫或者是熟人“念信的”这一身份出现在患者生活中,使其肉身得以换一种身份归来陪伴在妻子身边,而精神却只能靠抽象的文字“信”的表达存在。 当这样的疗伤变成日常生活后,它预示着“文革”对个体的伤害之深,犹如计算机携带的病毒一样总是隔一段时间又跳出来骚扰一下,更像乙肝病毒那样一旦被激活便只能终身携带。个体所承担的症候与其所遭遇的伤害总是成正比的,他或她一旦被病毒侵蚀便不得不终身面对
8、。久而久之,伤害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最初的痛苦、想要修复的努力变为一种无奈而充满韧性的默默承受,这种承受方式及延续的时间伫立在世界的风景中,一开始是人们的关切(如老同学和李主任等人的支持与协助) ,后来就变成了现实生活的背景当陆焉识举着“陆焉识”的牌子与冯婉瑜在火车站一再出现和等待时,火车站的变化慢慢将他们抛到历史深处,变成了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生活的背景和底色。 同时,这种伤害使得个体永远有身心的分裂,犹如弗洛伊德所述的外部强制转化为内在因素,超我接管了外部强制;或者犹如宗教与童年记忆的相似性:它使得有些记忆保留而有些记忆丧失,一种态度或本能冲动的某个部分(在数量意义上)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
9、来,而另一个部分则发生了进一步发展。 总之,这里在某种程度上应验了弗5洛伊德的看法:人类社会也会经历儿童那样的强迫性神经病症状,因为儿童的智力无法理性地压制本能,所以只能通过抑制行动才能驯服,整个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神经病与文明相伴,宗教因此成为人类普遍的强迫性神经病。 对于个体来讲,集体主义或社会共同体的强大使得自身的力量犹如儿童的智力水平,无法控制和左右自身的发展。所以要么同唱一首歌,要么进入到强迫性神经病症状,要么也形成一个共同体进行对抗就像共产党宣言开创的那样。不过,这种新的社会共同体又会反过来伤害个体。 如果联想到中国当代文学中“归来者”的诗,那些平反后的诗人的归来与影片中的归
10、来者的命运,足以说明为何今日的人文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都无法和“文革”前的成就相比。 综上所述,电影归来揭示的“文革”主题没有多少新意,它让平反后的陆焉识换一种身份归来,并将对冯婉瑜失忆的疗伤变成日常生活。冯婉瑜对丈夫陆焉识肉身的拒绝与精神对他的依赖相互对照,并在这种时空的错位不断延续中使个体的痛苦最终变成了历史的背景。 四、 “文革”研究的创伤与治疗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对“人民民主专政”诺言所做的一次浪漫主义的“兑现” ,这种“兑现”包含了太多的复杂因素,对兑现“仪式”的控制也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它最终是一场悲剧性的“狂欢” ,是很多人都做过的一场“噩梦” 。 “文
11、化大革命”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而对这一伤害6的治疗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如何避开对“文革”的情绪化抵制、理性地对待“文革”所造成的正反两面意义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题。这正像医生看病,必须正面诊断和清理创口,忍受正常的剧痛才能真正使伤口愈合。如果没有剧痛,没有对伤口的清理,那么表面和暂时的愈合只会隐藏更多的细菌,接下来将是更大的灾难继续发生,后人将继续品尝“讳疾忌医”的恶果。 当然,由于“文革”的伤害面对的是更多的当事人,对当事人的苦难不断发掘会带给其更大的精神创伤,因此对“文革”的清理和治疗需要更谨慎的态度。随着“文革”的被伤害者不断淡出历史,我们需要以更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进行研究和
12、思考:既不忽视“文革”的消极作用,也不有意遮蔽其有价值的方面。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在第一章关于“善与恶” “好与坏”的论述中说:犹太人通过最阴险狡诈的复仇行动而使奴隶道德最终胜利和普及,仇恨的树根也越来越贪婪;而高尚的道德来自一种凯旋般的自我肯定,奴隶道德从一开始就对外在和他人加以否定。另外,尼采认为高贵的人自信坦然,强调真诚和天真;怀有怨恨的人对自己也不直率,他们更聪明并将聪明当作生存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革”期间的人们之间互相大肆举报和攻击的确很“聪明” ,而且也需要“聪明”才能生存,举报者内心对自己也并不坦诚和直率,所以总有言不由衷的笑话和内疚。 不过,如果对“文革”的反思仅仅
13、流于道德层面,那注定是中国人更深刻的一场悲剧。如果人们完全靠“聪明”赖以生存,那谁来保护那7些“弱智”的群体呢?谁来维护“高贵”者呢? 同样,如果对“文革”的反思全部流于一片讨伐声中,而不允许有另外的声音出现,那就意味着是一场新的“文革”垄断。 历史渐行渐远,客观的思考永无止境。当我们对“文革”进行盖棺定论之后,或许还应该思考为什么红色歌曲和服装等文化依然受到人们的持续追捧。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红色摇滚的出现、毛泽东像章的再度流行以及对“样板戏”的研究,说明了在那场“狂欢”化的灾难中,还有文化的某些积淀,而这些积淀不全都是反面的,只是它被炫目的后果遮蔽了。毛泽东将其诗人的浪漫主义融
14、入其执政理念,尽管这样的探索代价高昂,但他却在灵魂深处震撼了中国人的精神,使得毛泽东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不断地影响着中国人:例如新近的钓鱼岛矛盾及贪污腐败问题都出现了人们对毛时代的缅怀。 注释: “文革”期间曾有本叫归来的地下手抄本小说(作者张扬,此书又名浪花 香山叶正红 第二次握手 ) ,作者说:“我把书名改为归来既切题又含蓄,不仅人归来了,而且他归来了。 ”(参见李巧玲:新中国三十年的性伦文化(19491978) ,首都师范大学,2004 年。 ) 奥弗洛伊德:一种幻想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 ,选自一种幻想的未来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8第 30 页,第 112 页
15、,第 75-76 页。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275-292 页。 在署名“毛泽东”的正规文献中,找不到毛泽东曾亲笔(口)说“人民当家作主” ,但他的一系列著作中体现的精神与此完全一致。1949年 6 月 30 日论人民民主专政:“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这就是我们的公式。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 年9 月第 1 版,1969 年 2 月改横排大字本,第 1369 页。 )1968 年 10 月 16日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
16、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12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年 1 月第 1 版,第 581 页。 ) “人民当家作主”这几个字出现在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中:当老家有人带了农民吃的窝窝头给毛泽东后,他难过地“喃喃着人民当家作主了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年 6 月第 1 版,第 229 页。 ) 仅举一例:“1966 年 8 月下旬至 9 月底这 40 多天,仅北京市就有 85198 人被轰回原籍,1772 人被打死,33695 户被抄家。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
17、年 7 月第 1 版,第 348 页)前文笔者已论述过:这些对被“革命”的对象来说是灾难的,对于“革命者”来说是“狂欢”和“战果” 。 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 ,漓江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7-22 页。 9 刘芳:僭越与狂欢“文化大革命”的积极意义 , 改革与开放 ,2013 年第 5 期下,总第 367 期。 作者简介 刘芳(1974) ,男,云南镇雄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2013 级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女性文学中的性观念与女性解放、民族与国家认同等文学文化领域。 电影暖的诗意美学风格思考 张隽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
18、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摘要霍建起导演的电影暖改编自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 ,在小说原著的叙事框架之下,向观众娓娓道来一段纯美却苦涩的爱情故事。霍建起在对小说原著进行影像改编时,在人文关怀的艺术视野之下,创造了一种诗意的美学风格,使影片成为一部具有独特艺术气质的文艺片。该片所构建的诗意美学风格体现在叙事方式、镜头画面和主题内涵上,实现了从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的转变与继承。本文以影片的诗意美学风格为切入点,从多角度对该片进行分析与解读。 关键词电影暖 ;诗意美学;电影风格 霍建起导演的电影通常被归类为艺术电影的范畴,其影片充盈了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同时又有含蓄和唯美兼具的风格特点。霍建起导演
19、的电影在当代商业电影大行其道的形势下,在电影的商业性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弱势,但是在艺术性方面(即人文关怀与艺术表现)却显示出了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是霍建起电影的优势所在。在霍建起导演的诸多电影当中, 暖是商业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紧密的一部,该片显10示出了强大的观众缘,在口碑和奖项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那人那山那狗开始,霍建起导演的电影就以深刻的人文关怀视野对于内容故事进行了诗意讲述,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人文关怀的诗意美学风格。到了电影暖 ,这种风格被更加淋漓尽致地贯彻并表现出来。因此,电影暖的成功不仅在于影片对于原著小说故事内容的良好继承与表达,也在于影片透露出的浓厚的、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20、的诗意美学风格深深地吸引并感染了观众。影片诗意美学风格的构建源自于从故事内容到人物形象再到镜头语言的和谐统一,在这几个部分的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这种美学风格得以构建完成。 一、对平凡生活的诗意描摹 莫言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乡愁”的理解,浓浓的乡愁之中不仅有着对故乡类似于与母体割裂后的归属感和眷恋感,同时也有着对于往事不堪回首的遗憾和逃避。在小说当中,乡愁对于主人公来说,有着怀念与不敢面对的复杂情绪。导演霍建起在对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进行电影改编的时候,在对个别部分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改写后,大部分故事内容和主题思想均尊重并承袭了小说原著的内容和主题。霍建起利用自己独到的电影美学思想,将莫言的这部短篇小说成功地进行了电影改编,就连莫言在观赏本片后也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如果说白狗秋千架是莫言对于自己故土乡愁的苦闷表达,那么,暖就是霍建起将这种乡愁转化为更具有一般性的对于故乡的情感,转化为平凡人在平凡生活中的平凡情感,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往时光不可逆转的惆怅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