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培训.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455747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培训,内容,1、突发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人员防护导则简介2、常见毒物急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二一一年七月六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15个技术方案,.氨.pdf.氯气.pdf.硫化氢.pdf.砷化氢.pdf.一氧化碳.pdf.单纯性窒息性气体.pdf.苯及苯系物.pdf.甲醇.pdf.氰化物.pdf10.亚硝酸盐.pdf11.盐酸克伦特罗.pdf12.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pdf13.抗凝血类杀鼠剂.pdf14.致痉挛性杀鼠剂.pdf15.化学中毒事件应急医学人员防护导则.pdf,制定目的:为指导各地规范、有效地开展常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

2、处置工作。,突发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人员防护导则,各类卫生应急机构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中的职责分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的相关工作内容:1、开展突发中毒事件的监测、报告和分析工作;2、开展突发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和处理,提出有针对性的现场预防控制措施建议;3、开展突发中毒事件的现场快速鉴定和检测,按照有关技术规范采集样本,开展中毒事件样本的实验室鉴定、检验和检测工作;4、开展突发中毒事件暴露人群的健康监护工作;5、开展突发中毒事件的健康影响评价工作。,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的相关工作内容1、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依法开展对参与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的医疗卫生机构各项卫生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督导、检查;2、协

3、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3、根据所承担的职责,开展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调查处理工作,对肇事单位和责任单位进行卫生执法监督。,医疗救治机构承担的相关工作内容1、协助消防部门对重伤员进行洗消;2、现场检伤及医疗救治;3、病人转运;4、院内救治;5、病人后续随访;6、可根据资源配置和能力开展现场及实验室毒物检测工作。,突发中毒事件的危险度,突发中毒事件的现场分区,突发中毒事件的现场分区,突发中毒事件的现场根据风险进行分区(1) “隔离区”或“热区”:GB/T 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中定义的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

4、H)环境,一级和二级突发中毒事件现场的核心区域,区域大小与有毒物质的释放量、毒性、空间、以及气象条件有关,可通过实时监测或模型分析确定;隔离区半径可从数十米至数公里;,(2) “防护支援区”或“温区”:非IDLH环境,“热区”的周边区域,区域范围要远大于热区,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该区域中处置作业时应考虑风向(上风向、下风向),并尽可能安排在上风向;防护支援区域的半径可至数公里范围;(3) “安全支援区”或“冷区”:没有受到有毒物质沾染、或沾染浓度不能形成危害的区域,通常是“温区”的周边区域;要注意有毒物质扩散的影响,以及处置受害人员时可能产生的二次(次生)污染。,强调,突发中毒事件的风险区域是

5、基于对事件危害性、危害水平、人员可能受到伤害的风险及天气条件的综合评判,用以确定医疗卫生应急人员的防护状态。医疗卫生应急人员只有在执行特定的处置活动(如样本采集、危害性评价等)方可进入隔离区,其余情况医疗卫生应急人员应避免进入;一般来说,对一级和二级突发中毒事件应划定相应的风险区域边界,而三级突发中毒事件的风险区域通常不会形成“隔离区”。,应急医学总体响应程序,准备阶段:接受处置中毒事件分析警示信息,概略事件级别决策防护等级和响应规模准备防护装备、应急器材,启动应急任务救援与处置阶段:分析现场及监测信息,决定防护级别分配处置任务,实施人员防护进入指定区域,实施处置任务持续监控现场,评估应急人员

6、防护作业能力及是否需要及时撤离风险区域,至任务结束后果管理阶段:对卫生撤离人员的洗消,解除防护对使用防护装备的处理或维护结束处置任务,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分队的主要职责,突发中毒事件的监测、报告和管理;现场应急处置: 流行病学调查; 执行或协助执行事件危害的识别和监测; 控制或协助控制危害扩散; 组织或指导公众的撤离、转移和应急防护; 对受害者实施鉴别分类、紧急治疗和转移; 危害后果管理。,应急分队成员的具体职责,组长:组织、指挥与协调等;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具体现场处置任务;成员:中毒现场处置中的具体任务,其中2名成员须安排为进入中毒事件发生区域内(隔离区)执行处置任务的人员。,一级突发中毒事

7、件防护对策,一级突发中毒事件的发生概率较小。在统一组织和指挥下,医疗卫生应急人员主要承担对受害人员的医学救援、医学鉴别、紧急治疗和转送等任务。活动区域包括隔离区、防护支援区和安全支援区。制定防护对策的原则应是在维持处置作业能力的前提下,使医疗卫生应急人员承受最小化的风险。对进入有人员死亡的未知危害隔离区时,必须采用A级呼吸和皮肤防护装备;如现场存在落坠落风险,应采取头部防护、坠落防护等设备。,二级突发中毒事件防护对策,二级突发中毒事件的发生概率较大。医疗卫生应急人员是处置该类事件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样承担对受害人员的医学救援、医学鉴别、紧急治疗和转送等任务。活动区域包括隔离区、防护支援区和安全支

8、援区。各类风险区域的范围较小是区别于一级事件的主要特点,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人员较易实施规避行动。防护对策与一级相似,其原则仍应充分考虑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对进入有人员死亡的未知危害隔离区时,必须采用A级呼吸和皮肤防护装备。,三级突发中毒事件防护对策,三级突发中毒事件是国内最为常见的突发中毒事件。通常情况下,医疗卫生应急人员为主对中毒原因进行调查,以及对受害人进行医学救援、医学鉴别、紧急治疗和转送等任务。三级突发中毒事件一般不设定防护意义上的隔离区,应急人员的活动区域只包括防护支援区和安全支援区。在三级突发中毒事件中,应急人员的主要风险是呼吸道危害,但也要避免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有毒物质。制定

9、防护对策的原则应是保障呼吸安全,以及使应急人员承受最小化的风险。注:(1)在涉及进入伴随纵火或确知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的有限空间、且没有进行适当的通风处置时,必须使用B级呼吸防护装备;(2)采用C级呼吸防护时,应根据呼吸危害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尘毒过滤元件。,急性硫化氢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理化性质等:,硫化氢(H2S)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同时又有刺激性。急性硫化氢中毒是指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硫化氢气体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为主要靶器官的多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硫化氢是一种比空气重的无色气体,有臭蛋味,能溶于水。人最低致死浓度(MLC)约为1110mg/m35min。,接触机会:,硫化氢

10、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接触硫化氢的常见机会有:清理蓄粪池、污水沟、下水道等;造纸、工业废物处理、酿造、甜菜制糖等;渔舱;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其它,如液体肥料贮存和生产、人造纤维生产、制毡行业、橡胶硫化、硫染工艺等。,中毒事件的调查和现场处理 原则,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事件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气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及时向现场指挥提出建议。,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要求,进入硫化氢浓度较高的环境内(例如出现昏迷/死亡病例或死亡动物的环境,或者现场快

11、速检测硫化氢浓度高于430mg/m3),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硫化氢气体报警器,皮肤防护无特殊要求;现场中毒病人中无昏迷/死亡病例,或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在10mg/m3430mg/m3之间,选用可防H2S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参见GB 2890-2009),并佩戴硫化氢气体报警器;进入已经开放通风,且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低于10mg/m3,一般不需要穿个体防护装备;在进行井下和坑道救援与调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绳),并携带通讯工具。,中毒事件的调查,到达中毒现场后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现场勘查:现场环境,气象条件,通风措施,生产工艺流程等相关情

12、况,并尽早进行现场空气硫化氢浓度测定。调查中毒病人及相关人员: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人员接触毒物的时间、地点、方式,中毒人员数量、姓名、性别、工种、中毒的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抢救经过。同时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最好进行现场拍照、录音、录像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现场空气硫化氢的检测,检测方法推荐使用检气管法或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1、检气管法定性、半定量测定空气中的硫化氢:适用于疑有硫化氢存在的情况下,被测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检气管时与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根据生成有色化合物的颜色深度或填充柱的变色长度确

13、定被测气体的浓度(具体按检气管说明书)。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定量测定空气中的硫化氢:适用于疑有硫化氢存在的情况下,具体按照说明书操作,必须校准、调零,电化学传感器必须在有效期内, 注意仪器的响应时间和回零时间。,中毒事件的确认,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 同时具有以下三点,可确认为急性硫化氢中毒事件: a)中毒病人有硫化氢接触机会; b)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重症病人常出现猝死; c)中毒现场或模拟现场检测确认有硫化氢存在。,中毒事件的鉴别,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急性氰化物中毒事件、单纯缺氧事件(如二氧化碳、氮气、甲烷、惰性气体等)以及急性有机溶剂中毒事件等

14、相鉴别。硫化氢中毒场所常伴随有二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现场应同时监测可能产生的其它有害气体,以排除或确定混合气体引起的中毒事件。,现场医疗救援,现场医疗救援首先的措施是迅速将中毒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衣服,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当出现大批中毒病人,应首先进行现场检伤分类,优先处理红标病人。,现场检伤分类标准化,红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 昏迷;咯大量泡沫样痰;窒息;持续抽搐。黄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 意识朦胧、混浊状态;抽搐;呼吸困难。 绿标,具有下列指标者: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流泪、畏光、眼刺痛、流涕、咳嗽、胸闷等表现。黑标,同时具有下列指标者:意识丧失

15、,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现场治疗,红标病人要保持复苏体位,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黄标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反复抽搐、窒息等情况时,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措施。绿标病人脱离环境后,暂不予特殊处理,观察病情变化。,病人转送原则,中毒病人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立即就近转送至综合医院或中毒救治中心继续观察和治疗,有条件的可转运至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中毒样品的采集,采集样品的选择:在中毒突发事件现场,空气样品是首选采集的样品。此外,可根据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卫生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应采集的其它样品种类。样品采集方法 :使用检气管法或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采样方法见仪器说明书。实验室检

16、测(如有必要)。,病人诊断分级,观察对象:接触硫化氢后出现眼刺痛、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咽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消失者。 轻度中毒 具有下列之一者:i 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ii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 具有下列之一者:i 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ii 急性支气管肺炎。 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之一者:i 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植物状态;ii 肺水肿;iii 猝死;iv 多脏器衰竭。,病人 治疗,观察对象可留观,轻、中度中毒病人住院治疗,重度中毒病人立即监护抢救治疗

17、。 一般治疗:中毒病人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出现眼部刺激症状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交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可的松眼药水滴眼。合理氧疗 (中、重度中毒病人可考虑进行高压氧治疗),防治肺水肿和脑水肿(早期、适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脱水剂和利尿剂;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应急反应的终止,中毒事件的危险源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消除或有效控制,未出现新的中毒病人且原有病人病情稳定24h以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理化性质等式,一氧化碳(CO)是一种窒息性气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较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吸入较大量一氧化碳后,引起的以中

18、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嗅、无刺激性的气体,比空气稍轻。成人急性吸入中毒剂量约为600mg/(m310min),或240mg/(m33h);吸入最低致死剂量约为5726mg/(m35min)。,接触机会,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接触一氧化碳的常见机会有:炼钢、炼焦等冶金生产;煤气生产;煤矿瓦斯爆炸;氨、丙酮、光气、甲醇等的化学合成;使用煤炉、土炕、火墙、炭火盆等;煤气灶或煤气管道泄漏;使用燃气热水器;汽车尾气;使用其他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等。,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内(例如煤气泄漏未得到控制的事故现场核心区域,或者现场快速检测一氧化

19、碳浓度高于1500mg/m3),须采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一氧化碳报警器,防护服无特殊要求;进入煤气泄漏事故现场周边区域,未开放通风的生活取暖、汽车尾气等中毒事件现场,须使用可防护一氧化碳和至少P2级别的颗粒物的全面罩呼吸防护器(参见GB2890-2009),并佩戴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进入已经开放通风的生活取暖、汽车废气等现场时,对个体防护装备无特殊要求。现场处置人员在进行井下和坑道救援和调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绳),并携带通讯工具。 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对防护服穿戴无特殊要求。,现场空气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争取采集中毒环境未开放前的空气样品,必要时可模拟事件过程,采集相应的空气

20、样品。检测方法可使用CO检气管定性或半定量测定,或使用不分光红外CO分析仪定量测定。,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同时具有以下三点,可确认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a)中毒病人有一氧化碳接触机会; b)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c)中毒现场空气采样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和/或中毒病人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大于10%。,病人诊断分级,观察对象 :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可消失。轻度中毒 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表现者: i 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ii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者。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除有上述症状外,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恢复 且无明显并发症者。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中毒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i 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 ii 病人有意识障碍且并发有下列任何一项表现者:脑水肿;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脑局灶损害如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体征。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50%。,一氧化碳迟发性脑病,迟发性脑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高压氧疗法及应用改善脑微循环和促进神经细胞恢复的药物。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活动,并进行康复锻炼。,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