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文革”影像的建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56623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中“文革”影像的建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影中“文革”影像的建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影中“文革”影像的建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影中“文革”影像的建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影中“文革”影像的建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电影中“文革”影像的建构摘要电影和时代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一部电影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而一个时代的环境亦可以影响一部电影的创作风格。电影就像一本回忆录,记录着每个时代的变迁。文字记录是具体的,而电影记录则是绘声绘色的,可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从镜头里看一个年代。通过研究电影中“文革”影像的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影与时代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在以后的影片创作过程中,将电影背景与一个年代更好地结合,真正成为每个时代经典的记录者。 关键词电影;“文革”记忆;时代特征;影像建构 当今电影类型颇多,但是无论怎样的千变万化,电影总是在描述着一个时代里的剧情。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影片都会选择一个时代作为背景来拍摄。由

2、此,电影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片段,成为这个时代独特的记忆。 电影总会有两个时间维度,一个是电影拍摄所在的当下时代,另一个则是电影中所表现的时间。所以一部电影的拍摄,会受到内部时代制约,也会受到当下时代思想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在特殊时期是人人避而不谈的敏感话题,而改革开放以后那段记忆慢慢被人们讨论,后来的电影也逐渐从不同的角度涉及那个时代。因为“文化大革命”的敏感和独特性,所以通过研究电影与“文革”的记忆,可以了解“文革”时期电影特点,看不同年代下电影2如何表现“文革”时代。 一、 “文革”时期反映“文革”的电影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时期,是电影业停滞不前的阶段。从1966 年到 197

3、3 年,所有故事片厂被迫停产,七年的时间里没有拍摄一部故事片。从 1970 年开始, “样板戏”登上了银幕。以“文艺革命旗手”自居的江青下令把红灯记 沙家浜等八个革命样板戏以舞台纪录片的形式搬上银幕。 到“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三年时间里,故事片的生产恢复了。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有 76 部故事片问世。故事片不再像样板戏那样僵硬刻板。虽然绝大部分还是弘扬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但是也有部分影片脱离了刻板模式,如以创业 海霞等为代表的影片深受观众喜爱。毛泽东对这些影片做了专门批文, “他对创业亲笔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的文艺政策。 ”1 整

4、体来看,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影片是用来宣扬政治、辅助政策的一种手段。现在来看,当时的电影真实地记录了“文革”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如影片决裂讲述一所农业大学的故事。影片将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点聚焦在党内“走资派”与广大工农群众之间,向后人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如在李金凤带头帮助生产队灭虫导致 15 个人考试交白卷被勒令退学后,龙校长说:“这些白卷很说明问题。在这些白卷里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有同学们的汗水,有贫下中农的几万斤粮食。同学们做得好,做得对!” “文革”时期3的电影可以成为人们回望历史、研究“文革”最直观的视频文献资料。 二、80 年代电影中“文革”影像的

5、建构 20 世纪 80 年代可谓是中国电影事业的一个崭新篇章。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审视“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伤害,经历过“文革”的人,也会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文革” ,所以这一时期拍摄的以“文革”为背景的电影,大都带有批判的色彩。 (一)影像主题:建构对“文革”的反思 80 年代拍摄的有关“文革”的经典电影有很多,像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 牧马人 青春祭 小巷名流 芙蓉镇等电影无不带有批判旧观念、弘扬新观念的色彩。新旧观念碰撞,塑造了新观念下的时代精神。 牧马人是第五代导演谢晋于 1982 年拍摄的,这部改编自灵与肉的电影也是谢晋导演“反思”三部曲之一。影片以“文革”作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在西北敕勒川牧

6、场做了小半辈子牧马人的小学老师许灵均来到北京,与 30 年未曾蒙面的父亲许景由见面。他的父亲 30 年前由于无法忍受封建的错误婚姻,追求自由,抛下了妻儿独自去了美国。此次回国想要带儿子回美国继承他的事业。许灵均觉得自己经历了那么多酸甜苦辣,也好不容易走过了“文革” ,这个时候不能抛弃亲人,应该一起继续向新时代前进。这是对“文革”社会的反思,是时代将人改变了,可是人性又是美好的,新的社会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而另一部经典的影片小巷名流则又以三个不同人物的命运对“文革”进行对比反思。整部电影以回忆叙述“文革”时期在小巷发生的故事,以“文革”时期4被批斗人的生活影像建构了“文革”影像,再现了“文革”时期

7、人性的扭曲和被压迫的人的悲惨命运。三个小人物,三种不同的性格,三种不同的命运。这部黑色幽默的电影,好像缓解了“文革”时代的悲凉,但一样让人们看到了“文革”时代命运的不公。 80 年代对“文革”的反思更多的是新和旧的对比。用人性的改变及人物的命运来表现“文革” ,讲述故事,悲惨的命运与电影最后的圆满形成对比,是导演对旧社会的反思,对新社会的赞美。也正是通过最后的赞美,才更使人们对“文革”反思印象深刻。 (二)影像细节:历史现实的复原 一部经典的影片,会让观众思考,触动观众的内心。细节的呈现,对话的设计,都可以使影片得到升华。80 年代影片对“文革”画面或者语言的描述,为人们再现了历史。2这些历史

8、现实的复原,让我们更好地对一个时代的特性做出反应、了解。 如牧马人这部影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来讲故事,形成改革开放和“文革”时期的对比,通过内心的独白来反思“文革”的错误,看到“文革”的迫害之深。但是从整部影片来看,导演并没有直接反映“文革”迫害人的一面,而是通过简单的对话、简单的回忆,让观众在这部温情的影片中看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沉重。而小巷名流与牧马人同样是用了倒叙插叙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建构“文革”影像,但不同的是在影片细节建构中, 小巷名流采用了很多“文革”影像的再现,游行、批斗的场景给观众重现了“文革”画面。 在画面再现上, 牧马人这部影片并没有通过直接表现“文化大革命”右派5遭迫

9、害的惨淡画面或是劳动的艰辛来讲述“文革” ,而是用了间接的表现形式来建构“文革”影像。许灵均在漆黑的夜晚,独自躺在马场边,无意中看到了一根吊着的打好圈的绳子。镜头不断在绳子和许灵均的眼神间切换,表现出人物的绝望。当他真正想要去做的时候,他听到马叫,想到国家也曾经帮助过他,所以他相信国家,于是选择活着。 小巷名流中除了“文革”宏观场面的展现,细致的场景也再现了“文革”对人性的扭曲。因为卓春娟被迫承认错误后被要求提交一份名单,司马寿仙略施小计,为卓寡妇胡诌了一份“嫖客”名单,将王主任大名排列其中,使王主任大为恼火,将何癞子撤职,这样激怒了何癞子,对三弟严刑逼供,将他绑到树上拿鞭子抽。 “文革”的扭

10、曲在这样一个细小的场景中,为观众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细节的场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加深人们的印象。细节场景与特写镜头的设置,更好地表达了导演的思想,也使观众产生共鸣,对“文革”做出反思。 三、90 年代后电影中“文革”影像的多元化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电影开始市场化。新锐导演登上影坛,他们热衷于表现当下生活,叙事涉及城市亚文化层面和边缘人群的状况。导演对“文革”的记忆不再仅仅停留在批判的角度,由于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淡化了对“文革”的痛恨,记忆中也看到了“文革”美好的一面。 “记忆在不断重新形成和重新展现的过程之中,淡忘了,又再被改编。 ”3人们对于“文革”的记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

11、时间的推移,对于“文革”的记忆也有了改变。 (一) “三个世界”下的“文革”影像 6作家刘心武的文章中将“文革”中的世界划分为三种:“第一世界”是那些从“文革”中得到好处与或清醒、或盲目积极投入的人们所构成的世界, “第二世界”是指所有被放置到政治上受打击、受压抑一方的人们所构成的群体。 阳光灿烂的日子却向我们展示了“文革”中“第三世界”的一角,就是有一些生命,他们被遗忘或被放逐在那两个“世界”之外,如影片中的那些“军队大院”里的孩子,他们不是积极投入“文革”的“造反派”或“红卫兵” 。4正如刘心武所划分的“文革”的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的视角在 90 年代后的电影中,甚至是以前的电影中都是

12、很少提及的,大部分都是从“第二世界”或是“第三世界”的视角去看待,在“第二世界”的视角下,我们看到的依然是批判反思人性的阴暗。而“第三世界”中的“文革”似乎就有了“美好”的一面。 以“第一世界”的视角拍摄的电影少之又少,因为他们的角色似乎不能得到人们的共鸣。而以“第二世界”的视角讲故事则是 80 年代以来导演们最为热衷的,到了 90 年代“文革”影像开始多元化, “第二世界”视角下的电影依然占有一定的地位。由田壮壮导演的蓝风筝就是其中之一。该影片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看“文革”中人性的残暴。在影片结尾处红卫兵来抓人,全然不顾他患有心脏病的状况,当铁头和母亲上来阻拦时,却遭到了红卫兵的毒打。悲凉的情

13、节让我们看到“文革”的残忍。与之相同的活着也同样表现了“第二世界”下人们在“文革”中的苦难,不同的是活着没有用直接残暴的场面来表示,但红卫兵的人性阴暗在影片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凤霞产后大出血,那些红卫兵却无能为力,那血淋淋的镜头,就像是对“文革”的一种控诉。 7在 90 年代影片对于“文革”的重新解构中和深度批判下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以 1993 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为例,影片以时间为线索,跨越了两个历史维度,经历了不同历史事件,讲述两个“戏子”程蝶衣与段小楼的悲喜人生。 “文革”与其他年代形成对比,台上、台下不同的生活状态相对照,建构了“文革”影像,反思和批判了“文革” ,但是整部影片中涉

14、及“文革”影像的片段仅仅用了 20 分钟的时长。除反思外,也展现了人性的坚毅,程铁衣对段小楼的始终如一,即使经历了“文革”也没有磨灭。而 1995 年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则表现了更多“文革”美好的一面,这些美好来自于边缘的人物对“文革”模糊的记忆。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结尾处,导演的一段独白:“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越大,我悲哀地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感情改头换面”我想这也是新锐导演对“文革”记忆的一种感触,他们对“文革”的记忆是模糊的,所以他们的影片中也无法还原“文革”真实的面貌。 (二) “文革”记忆的背景化 哈布瓦希强调:“记忆需要由集体资源来不断供养

15、,记忆是由社会和道德的支撑所维持的。 ”5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很多人对“文化大革命”的记忆已经变得模糊了。人们在了解“文革” ,翻看“文革”记忆也就只能是口耳相传,或是翻看历史。多元化的社会造就了人们对“文革”记忆的多元化。导演们似乎更愿意以“文革”作为背景去讲故事,而“文化大革命”仅仅变成了一个故事的背景,影片或表现唯美纯真的爱8情,或表现感人温馨的故事,或缅怀过去。 “文革”的记忆在多元化的时代,变得多元化。 多元化的时代似乎对“文革”记忆来说,只是简述“文革”中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个事情或许可以使人们产生共鸣,或许可以让人们感动。影片的本身也更加注重自身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 走

16、着瞧是李大为导演执导的,在 2009 年上映的一部以“文革”作为背景的影片。影片讲述了 70 年代下乡插队的知青马杰在乡下的爱情故事,以及和两头驴之间的斗争。这部影片并没有让人们看到导演在批判“文化大革命” ,而仅仅是以“文化大革命”作为背景来讲述故事。幽默诙谐的故事,让我们生起了对生灵的敬畏。而后来反响颇深的由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 ,也是以“文革”为背景,讲述了静秋和三哥之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影片没有脱离“文革”背景的特点,也没有对“文革”做出任何主观的批判,而是用了这样一个背景,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观众记住的,也只是这段爱情故事本身。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年代拍摄的关于“文革”时

17、期的电影,发现不同时代下关于同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不同的,这种对时代记忆的看法受制于当下时代的特征。电影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是因为它独一无二的记忆办法,电影选择的往往是历史中最典型的故事来讲述,人们可以从故事中了解一个时代,从电影中看到时代的记忆。福柯曾说:“(官方)设置了一系列的设施来阻遏通俗记忆,如电视和电影就很有效。对于现有的得不到表述的大众记忆, (影视)是一种改变通俗记忆的办法。9”6这种通俗又引人深思的回忆录,便成为每个年代经典的记录者。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0-211. 2 高雄杰.试论影视作品中物件细节的叙事功能J.现代传播,20

18、10(10). 3 Marita Sturken,Tangled Memories.The Vietnam War, the AIDS Epidemic,and the Politics of Remembering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17. 4 刘心武.“大院”里的孩子们J.读书,1995(03). 5 Maurice Halbwachs.On Collective Memor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23-34. 6 Michel Foucault.Film and Popular MemoryJ.Edinburgh Magazine,1977(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