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渡”有缘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58325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渡”有缘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画“渡”有缘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画“渡”有缘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画“渡”有缘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画“渡”有缘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画“渡”有缘人佛教讲佛渡有缘人,并非有缘则渡无缘则弃。但何为有缘?如同一个种子要发芽开花结果,需要诸多因缘: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养分,缺一不可,所以“要有得渡之因,才能有得渡之果” 。而对于还俗的佛家弟子传钵来说,他用绘画去寻找他有缘人的同时,也承担着对佛学的传播和弘扬。从出家到还俗,佛教带给他太多的改变,除了消磨了他以前一些社会习性外,更多是他通过佛法领悟出了他在尘世中的一些痛苦和忧愁的因果,并将这种“悟”通过绘画的形式向外传播。 从尘世迈向佛教的改变 99 艺术网:能简单介绍下传钵这个名字的由来和其中的含义吗? 传钵:在我出家的时候,我师傅给我取了传钵这个名字。还俗后我想用绘画的方式

2、把佛教的东西传播出去,觉得这个名字既可以传播佛教的精神,又能体现用画来传播佛教的理念。 99 艺术网:当时是怎样的缘由,让你选择了出家这一条路? 传钵: 有几方面的原因,画画上来说,在我还没出家之前,作品都是以写实为主,没有多大的理念;但长时间的写实中自己感到疲惫,使创作进入了瓶口期。其次是生活上父母双亲的相继去世给我本已沉重的生活雪上加霜。当时便想通过某种方式让自己解脱于这种痛苦,由于母亲是佛教徒自己也自然的亲近了佛教。 99 艺术网:刚入寺院的生活是怎样的?有什么的地方和你在世俗生2活是截然不同的,对你影响算是最大的? 传钵:刚到报国寺时,其实自己有点自我,毕竟自己是个画画的,有一种傲气,

3、把“我”字看得很重:我怎么样、我说你、你叫我扫地我不去但在修行中“我”字会被逐渐的消磨。才到寺院的考查僧一般都是负责寺院的后勤日杂工作。那里不管你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都是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出家第一步就是校对“我” ,也就是佛家常讲的众生平等,没有高低之分,你心越高越呆不下去。 佛学与绘画从改变到融合 99 艺术网:你的作品都是以佛学思想为主题,在你的生活中佛学和绘画的关系是怎样的?是用绘画去弘扬佛学精神,还是? 传钵:我不敢说是弘扬佛学精神,只是用绘画宣传佛教的教育,面对佛教这片海洋自己只是一滴水。因为现在佛教跟大众之间很少有一座文化上的桥梁,我想让我的绘画有此功能去传播佛教的教育和思想及理念

4、。当有人能理解你的画,那它就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画了,而是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存在。艺术本来就要高于其他东西,它的职能就是将人引导,升华到另一境界。 99 艺术网:出家后对你创作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在画作中又是怎样体现的? 传钵:出家以前我只看到眼前的人事,不知道我们今后的世界。而佛教告诉了我前世,今生,来世。当我的思路被佛教打开后,回头看我整个生命历程,一些以前无法解脱的纠缠,恩怨情仇,如父母为什么有病,一切烦恼的事物就变得通透起来。当我对佛教有所理解后,对于这3种“悟”便想通过绘画在画布中去呈现。相比现在这种“悟”的画法,以前自己的绘画太着重于技法上的表现,而现在发现真正好的画是让人有所联想,

5、就像佛教坐禅时候的状态,当用精神世界去感受万物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所有的生命或无生命的物质都变成一种感官的诠释。所以自己想通过抽象的、色彩饱和度高的绘画去阐述、去刺激观者的这种感官体验。 99 艺术网:但画面过于禅意、过于抽象,会不会担心观者的接受度?传钵:有几位朋友看到我的作品面具与火 就哭了。也许作品内容使他想到了什么,画其实也是一种语言能和你心灵沟通,但这也要讲缘,我不可能让每个人都看懂,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佛渡有缘人,画也是这样的。 99 艺术网:你画作中对比性的色彩和流动的线条,给人的是一种极强的动态美感,这会不会和我们常识中佛学所向往的平静、朴素有冲突?传钵:这个完全没有。你看

6、起初敦煌壁画的色彩,以及那些石雕、木雕的刀工线条,都是极其饱和流动的。只是因为经过时间的洗礼,色彩蜕变、雕塑风化,才是现在这种景象。佛教应该是给人一种很美的感觉和庄严,让人感觉是另外一种世界。 99 艺术网:那你现在绘画的风格也可以说是从传统佛教艺术中吸取的? 传钵:不是刻意的去吸取,毕竟我在寺庙中呆了 10 年,每天面对佛4像绘画雕塑,骨子里肯定会无意的保留佛教雕像那种撮中有慧的技法。有的时候我想把画面画得与佛教艺术不太一样,自己都感觉不太舒服。至于学习那都是早期的事,现在对于我的绘画来说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有了自己的东西才能说个性,所以现在的我不会去临摹,也不会照着别人的方法画

7、,只能按照自己的所观所想去创作。用绘画的语言来表现佛教的教育,所以我在画画这十多年中我很少看展览,也不去模仿任何人的画,这个画法全部是我自己的,没有用任何资料,画面的图像也全是自己脑袋的符号,符号就是悟中的所观所想。 99 艺术网:毕竟时代在发展中会产出不一样的艺术形态与方式。很少走出去看其他艺术,会不会担心自己的东西与时代脱节? 传钵:对于艺术、对于观者我相信一个缘字,缘就是对方喜欢你画中的情感和思想,观点。至于艺术形态方式却不是那么重要,只能说怎样让不同艺术形态不同方式帮我把情感体现得更好。现在我是不会看别人的画,看了后脑子里会有他画的印象;但我今后我会去看,这只是一个过程,前期十年不能看

8、是怕影响我自己的创作,等到创作方式和理念根深蒂固后,味道固定了,再去看其他人的作品也就不存在了。 作品中的佛学禅意 99 艺术网:在你的作品苦行僧-三步一拜中,腿和身体完全处于一个平面中,抛开背景其实就是一个平面的扭曲几何图形,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去处理?整个苦行僧系列你想通过此去阐述什么? 传钵:苦行僧是一种修行法门,也是一种修行的精神,它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幸福,追求完美。离苦得乐,永离苦海,最为典型地修行5实例。一衣、一钵、一斗立、一车、三拜,无分文,托钵为食,参拜善知识,广结善缘,弘扬佛法,无能风雨,寒冬,暑热,高山,沙漠,旷野,山林,行到处。禅睡处,托钵无食,就已树根,野草充饥,以苦为乐

9、。在行中求?寤冢?在行中得智慧,在行中感受【八苦】 。无论魔诱、魔绕,也改变不了他们成佛的信念。我在峨嵋山出家 10 年里,看到很多苦行僧路过挂单,就画了很多草图,就想把这种精神,用画的方式,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这种精神,真正的了解佛陀的教育。而这副苦行僧-三步一拜想表现诚心诚意忏悔、想解脱、很虔诚的思想。所谓的三步一拜,是要五体投地:头到地、双手托莲花,脚到地,两膝到地。如果用写实的表现,我觉得很难有这个味。在寺院里拜佛说的是头越低心才诚,当画面用重色将人的四肢压到扭曲、压到最低点时,这种低才是一种真正的敬畏和虔诚,人在低中才能有所体会、才能脱离苦海。 99 艺术网:那白骨系列体现的是?

10、 传钵:白骨是想表现僧人对戒色一种禅修观。 99 艺术网:你刚才介绍的作品都是按照佛教故事去描绘,这样会不会对你的创作有所牵连? 传钵:画法上是我的,但故事上我不能违背佛教教理,无论哪位大师去讲经说法,都不能违背佛教教理,不然会受因果报,会误导众生。我除了故事性的题材,自己也会根据自已的经历来创作一些感悟的作品。心动之风动风动是一个故事,曾经在两个僧人的面前有一个旗子在飘,两人便在争论旗子是动还是静止。一个说它没动;一个说它在6动,实际你不去看它,他就是静止的;你看了它心随之而动,你才说它是动的,所以我们不能随着外境而转,要守住自己的心。 无缘表现的是释迦摩尼佛虽然能普度众生,但也要讲个“缘”字。画中几根简单的线条,看似相连,但勾勒出的始终无缘见面的你我。(本文来源:99 艺术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