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高兹的生态政治思想及其启示摘要:高兹的生态政治思想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他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异化、阶级斗争的理论出发,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显现进行深刻地剖析,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生态相结合,提出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高兹;生态政治;生态理性;社会主义 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是我们矢志不渝的信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我
2、国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需要。加强生态政治建设,是建设生态中国的一步。高兹是法国当代左翼思想家,他以生态政治的视角,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了独特的“先进社会主义”的生态政治思想。一、高兹的生态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在批判经济理性基础上,建立生态理性的社会主义 高兹在经济理性批判中,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高兹的经济理性是指,通过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应用,把由于劳动效率提高所缩短的劳动时间尽一切可能加以利用,让其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2他认为经济理性的根本在于利润最大化,因此资本主义是经济理性的最完美搭档。同时又指出经济理性的缺陷:经济理性会出现极端,出现非理性。基于此,高兹指出,现
3、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突出问题是,经济理性过度膨胀,越来越表现出非理性。而非理性的扩张必然带来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经济理性在本质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根源上是与资本主义工具理性一致的。因此,高兹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生态的改善,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生态的出路。 (二)消解资产阶级的科学技术,建立生态的科学社会主义 高兹对资本主义使用的核电技术从技术、经济、生态、安全等方面进行的尖锐的批判。他认为核电的开发和利用是绝非偶然,是资本主义时代和制度相结合的产物,而且成为资本家称霸世界的有力工具。为进一步论证资本主义技术的意识形态性,高兹提出了对汽车大众化的批判,论述了从汽车从对人的异化、汽车制约汽车、汽车摧毁城
4、市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批判资本主义的交通问题。但是,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高兹对待科学技术的观点,在他论述核能以及汽车大众化的过程中,明显地带有技术决定论而忽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重要观点,是有失偏悖的。他在批判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同马克思一样,批判资本主义的分工,由于资产阶级的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的生产日益专门化,造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从而形成了等级关系,而在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中的劳动是强制劳动,广大工人完全没有自由可言。因此,资本主义的分工与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一起,加剧了异化劳动。 (三)批判传统的社会主义,建立生态社会主义 3高兹批判传统社会主义的蓝本便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5、他看到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下,人类服从以国家机器为指导的经济计划,社会主义同资产阶级一样,为了超额利润,奴役着人民。他这样写道: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实施的计划经济,把全社会看做个巨大的机器系统。人们在这个机器系统中,他们的全部生活都要必须被这台机器进行理性的计划和组织。如有人对这些做法提出质疑和反对,那么可能被斥责为是个人主义或是小资产阶级的倾向” 。传统的社会主义不仅出现了人与自然的异化,同时还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因此传统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因为它违背了人类发展的客观现实性,阻碍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造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异化。他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必须为生态
6、理性主导,即生态政治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只有这样的社会才能保护生态不被破坏,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高兹以生态政治的视角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因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本性,使得他不可能抛弃经济理性转向生态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人们更加坚信社会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坚持道路自信。 其次,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义,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主要指生态破坏,资本主义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导致生态危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迅速,高4兹的生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们,不能走资本主义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更加地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后,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高兹一直强调,要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在其本质上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我国的生态政治建设,不是“以人为中心”亦不是“以生态为中心”即不片面的一味向自然索取,也不是对自然的放任不管,而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将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人与自然真正的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