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2015 修订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 揭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具体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 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
2、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2) 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3)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总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实践证明, 如果离开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 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 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 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3、和失败。(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总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传承, 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 开放的科学体系。 它们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
4、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_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
5、东思想。3、 毛 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都 是 马 克 思 列 宁 主 义 在 中 国 的 运 用 和 发 展 。 三 、如 何 把 握 毛 泽 东 思 想 的 主 要 内 容 和 历 史 地 位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理 论 , ( 2)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和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理 论 ; ( 3) 革命军队建设和 军 事 战 略 理 论 ; ( 4) 政 策 和 策 略 理 论 ; ( 5)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 6) 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
6、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 方法, 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提供着十分宝贵的理论指导。( 3)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的时代主题和实践任务与毛泽东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 仍
7、然具有普遍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1) 历史决议 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 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 胜利,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 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 ”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
8、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3) 党坚持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 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为了我们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自觉坚-_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展开,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 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
9、等问题上, 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 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 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要始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 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 3)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
10、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4)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6)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按照“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 促合作
11、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要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9)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要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 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 力量和根本保证。 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
12、通起来, 使党-_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在当代中国, 坚持马克思主义, 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 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共同思想基础, 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
13、本前提。 事实深刻表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共同思想基础, 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的主 心骨。(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五、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1、 “四 个 全
14、面 ”战 略 布 局 的 主 要 内 容 “四个 全 面 ”战 略 布 局 包 括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 全 面 依 法 治 国 、 全 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 “关键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关键一招”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
15、法治国如鸟之两翼、 车之双轮, 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2、“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必要性( 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具有很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 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征程, 从严治党进入关键阶段, “发展起来后”与“欠发展”的各种问题交织叠加,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种挑战不断凸显。 “时”和“势”总体有利, “艰”和“险”正在增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正是党中央
16、适应我国-_发展新要求,站在时代前沿进行的战略思考、战略谋划、战略部署。( 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随着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愿景不断提升。 人们期待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期盼经济更有活力, 生活更有保障, 权益得到更好维护, 政府更加高效清廉, 社会更加和谐, 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3)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 不协调、 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17、,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依然存在,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式依然严峻复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的行动纲领。3、“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 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 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六、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8、, 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1. 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以研究中国问题为中心、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 反对离开中国的具体实际而去静止地孤立在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同时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同时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又结合着中国实际进一步具体化,体现了实事
19、求是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 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 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都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科学体系, 而贯穿在这些内容中的一条红 线就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各个具体思想内容
20、, 都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实事求是的产物。3. 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克-_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 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原则。 其中, 实事求是是这个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它渗透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 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 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和方法。党领导人民在革命、 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一切胜利, 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践证明,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特别是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 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21、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 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 只能
22、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 党充当领导者。这是因为:帝国主义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它们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它们不愿意也不能够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 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a. 它从诞生之日起, 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 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 是世界各
23、民族中少见, 因此,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和彻底;b. 它分布集中, 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 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c. 它的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 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这使得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 使其从开始走上革命舞台, 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_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 成为中国社会里比较最有觉悟的阶级, 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二、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945 年,毛泽东在党
24、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 1)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
25、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保护民族工商业,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 发展资本主义, 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 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 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 要有中国作风
26、和中国气派。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 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 主张实事求是、 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 同时要尊重中国的历史,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古今中外文化,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总之,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 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三、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1)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
27、建社会里, 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 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 以革命的武装-_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深入农村, 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 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 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 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敌人的强大和凶残, 决定了中国革命的
28、长期性和残酷性。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 庞大的反革命军队, 并长期占据这中心城市, 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中心放在农村, 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 只有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先进的、 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才能与占据这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 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2)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中国是众多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 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近代中国的广大
29、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 人民革命愿望强烈, 加之经历过民主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党的领导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 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
30、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 建立、 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 即使进行了也不能巩固成果。 同样, 离开了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就丧失了保障。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只有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 而它的巩固和发展又依靠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_( 4) 重大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
31、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 实现了中国革命中心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性转变, 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 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场、 观点和方法分析、 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四、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1) 毛泽东在 发刊词 一文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做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
32、要的法宝。统一战线a. 必要性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第一,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第二,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b. 可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 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 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a. 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b.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
33、压。 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c. 中 国 革 命 的 胜 利 , 主 要 是 依 靠 中 国 共 产 党 所 领 导 的 与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血 肉 相 连 的 完 全 新型 的 人 民 军 队 , 通 过 长 期 人 民 战 争 战 胜 强 大 敌 人 取 得 的 。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 . 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首位。-_ . 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 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 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
34、建设。( 2) 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党的建设是核心, 统一战线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武装斗争以统一战线为基础。 毛泽东系统论述了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 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 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 社 会 形 态 。 主 要 是 因 为 新 民 主 主 义 社 会 是 近 代 中 国 由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走 向 社 会 主 义 社会 的 中 介 和 桥 梁 。 具 体 表 现 为 :( 1) 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