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慕课给新闻传播教学带来的机遇与冲击2014 年下半年,国内新闻传播院系首度尝试慕课(MOOC) ,推出了新媒体概论 、 网络素养等课程。这一紧迫国际教育潮流的尝试,能够向社会大众普及学科知识,而且会对本学科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产生深远影响。 慕课的特点与发展 慕课的到来,被斯坦福大学校长称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 ,值得高等教育的每一个相关者留意。它不同于我们熟悉的网络课程视频。对网络公开课,公众只是随意点击观看某段课程视频,而慕课则确立了学习者的身份、建立师生互动关系,在形式和功能上逼近现有的高校课程。 修读某一门慕课,学生需要正式注册选课;选课之后,不仅要看完所有授课视频,还要通过测
2、试、完成作业、向老师提问、与同学讨论。课程周期结束时,老师会给学生评级评分,达到要求者可获得一份证书。慕课超越了网络公开课“单向传播”的局限,实现了师生交流。慕课往往设置讨论区,学生们可在上面提问,主讲老师或者助教答疑。有些还会辅以在线交谈、线下活动等形式,增加师生互动。 此外,不少慕课的视频课件制作也更精良,更注重学生的观看体验,不是简单录制传统课堂老师的讲课,往往会插入板书、动画等元素来增2强教学效果。在时长上,为了维系学生注意力,一段视频通常在 20 分钟以下,专注于讲解一个知识点,而不像传统课程的 45 分钟。 目前国内外试水慕课的老师大都来自名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很高。不用花
3、钱就能当名校名师的学生,而且选课门槛极低只需注册一个账号,这自然能吸引来不少选课者。所以慕课自 2012 年在美国兴起后,最近两三年呈井喷式发展,全球注册者已经超过一千万人。 截至 2015 年 1 月,国内三个大的慕课平台中国大学 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总共推出一百多门课程。其中多数为理工科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相对较少。新闻传播类课程有两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推出的新媒体概论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推出的网络素养 。 国内最早的两门新闻传播学慕课 2014 年 8 月底, 新媒体概论出现在中国大学 MOOC 上,吸引了一万三干多名学员选修。这门课程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4、韦路教授主讲。内容主要“探讨新媒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同时“关注新媒体的采纳、扩散、伦理和法制” 。韦路老师把这门课程分为 8 章,每章含有 23 段授课视频,并配有测验和作业。此外,他还给学生提供若干篇文章的阅读链接、在讨论区发帖向学生提问。 课程的考核分为四个部分课程讨论(10%) 、章节测验(30%) 、书面作业(30%) 、期末考试(30%) ,具体细节均在开课之时告知学生。“课程讨论”是指学生在课程讨论区的发帖和回帖。 “章节测验”和“期末考试”主要为跟老师所讲内容相关的选择题,学生在作答之后即可看3到标准答案,知道自己回答的对错。而“书面作业”则为论述题,比如“请各自选择一个
5、新媒体和一个传统媒体的例子,从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层面分别比较新旧媒体之问的区别(字数要求:300 以上,1000 以内) ”。 这些考核方式已经卜分接近传统的大学课程,而且在反馈的及时性上甚至有所超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书面作业的评分引入了国际上慕课流行的“学生互评”方式:每位学生要根据老师提供的标准,评 6 份以上他人的作业。每位学生在此项的得分,由同学所给分数的中位数来定。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来看,这个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 2014 年 10 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推出慕课网络素养 。主讲团队共有 8 人,由院长张志安领衔、李艳红等中青年教师
6、担纲。这门课程有两大特色:一是融合多位老师的专长,内容分为 9 个章节内容,每位老师主讲一两次;二是课程内容上,包含跟网民生活贴近的话题,比如互联网假新闻、网络中的“膻色腥”现象剖析、新媒体与消费生活等。课程宣传片中,8 位年轻教师一一亮相。通过微博等渠道,借助张志安等教师在互联网上的人气,宣传片转发量很大,吸引了六千多人选课。张志安说之所以尝试慕课,是因为“对开放教学、网络分享的理念非常认同:大规模开放课程 MOOC 能够将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地服务于社会” 。此外,他“也希望通过慕课录制和建没,来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利用网络课堂和线 F 课堂的互动,能够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 42015
7、 年春季学期,张志安所在的中山大学将其录制的慕课网络素养开放给全校学生,并且给予学分。该校不同校区各个专业的同学都可选修。此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 2015 年 3 月推出慕课新闻摄影 ,吸引了将近三千名学生选课。副院长陈昌风介绍,另两门课程传播学概论 、 媒介素养也在筹备之中。 慕课带给新闻传播教学的机遇和冲击 慕课在巾国的发展势头迅猛,其背后有儿股主要的推动力量。如上述案例所介绍,跟国外的慕课先驱相似,国内高校中有一些能力出色、敢于尝试新生事物的教师。他们富有理想主义精神,希望利用新技术分享知识给更多学子。这个群体是推动慕课发展的主要力量。当然在他们背后,教育部门和高校的支撑不可或缺
8、。 跟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形相似,慕课在中国的发展,相比其在国外,发展的空间可能更大、动力更足。首先,跟美国高校的教学质量相比,我国高校的整体水平要低不少。其原因不仅是发展的历史短,而且受近些年来大规模扩招、重科研轻教学的影响。其次,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众多,2014 年总数接近 2500 万人,这个数字籽会继续增长至 3000 多万。再次,我国教育部对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支持颇大,高校行动很积极。 根据所服务的学习者群体来划分,国内高校推出的慕课可分为“通识型”和“专业型”两大类。前者的功能主要是普及知识,面向全球所有学习者,实现“大规模开放”的特性。而后者则是开设给准备取得专业学位的大学生,内
9、容上更深入、考核要求更高。 圈内首度试水5慕课的两门新闻传播类课程,考核要求较低,属于通识型,适合开设给社会公众和非本专业学生。这种类型的慕课向大众普及学科知识和技能,有存在的价值和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国内或许将有更多新闻传播院系推出专业型慕课。若出现大家公认的精品慕课,全国数百所新闻院系的同学们都可以选修。这会有助于解决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质量欠佳、重复开设等问题。 我国的新闻院系大都在过去 15 年里兴办,不少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局限。专业型慕课出现与推广之后,每一所学院都需要审视自己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上的长短之处,在课程设置上不追求多而全,而应少而精。 人文社科类课程如何做到引人入胜、不陷入老
10、师一味宣讲理论的窠臼呢?哈佛大学公开课正义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桑德尔教授擅长使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引出人类陷入伦理困境的情境,让学生就此展开自己的分析思考,让不同的观点在课堂碰撞。即便是一个数百人在座的课堂,也充满思辨的张力和乐趣,让听课者有极深的参与感。 在中山大学慕课网络素养里,周如南老师通过“光头照亮广州” 、“冰桶筹款”等具体案例,介绍利用新媒体做创新性公益的人物和故事,再引入理论性的概念和分析,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中国新闻院系里不乏善于讲课的老师,相信会有更多精彩的慕课出现。不过要建设一门精品慕课,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大的。单个教师的力量难以胜任,要组建团队协作开发才行。 慕课从尝
11、试到成熟,需要经验的积累和不断改进。在把一门课程推向公众之前,最好先在本学院进行尝试,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6此外,目前许多高校教研组发挥的作用不大,老师之间的教学协作不够,开发慕课可以促进他们的沟通交流,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全世界试水慕课的高校教师增多,互相之间交流学习,积累的经验会越来越丰富,慕课的授课质量将会不断提升。这是一个全球开放的教学竞技场,亦是协作场,其巾应有新闻传播学科慕课的位置。 一旦慕课的开发达到相当水准,每所新闻传播院系都可根据自己的特色和需要,把慕课融合进课程体系里: 1.让学生广泛选修慕课平台上出现的优质人文社科课程,提升其在文学、经济、法律、社会学等方面的
12、知识和素养。这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要,仅靠本院系的师资难以胜任,不如利用慕课资源。 2.让学生修读设计精良的新闻传播类慕课,来获取本学科基础性知识和理论。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最好配合慕课开设线下的“翻转课堂” 。 此外,为了弥补慕课的不足、发挥传统课堂的优势,国内新闻院系可借鉴美国同行的经验,给高年级学生开设“顶点课程” 。即让他们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老师指导下拍摄一部纪录片、运营一档电视新闻栏目或者搭建运作一个新闻网站等。完成这样的工作往往需要师生而对而的深入交流、学生之间高强度的协作,这是慕课难以取代的。 或许会有新闻院系不接纳慕课。开放或者封闭,这两种选择部会存在。因为慕
13、课带来的并不只是好处。在慕课大潮的冲击之下,国内新闻院系不得不深入审视自身存在的价值、课程开设和教学方式的合理性。与其坐等浪潮来袭,不如做一个勇敢的冲浪者。 7注释: MOOC,英文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的缩写,煮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种网络课程形式自 2012 起在美国兴起,旨在免费向全球学习者提供名校课程 蔡文璇 汪琼:2012 MOOC 元年J, 中国教育网络 ,2013年第 4 期 2014 年春季学期,上海交通大学姚君喜教授在美国慕课平台Coursara 上开设课程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 引自张志安通过电邮回复笔者访谈的内容 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4 年第 2 期 陈昌凤 张小琴: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 ,2014 年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