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装标准.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61645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装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装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装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装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装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气设备安装标准 一、外部标准:1、 电气设备应上设备架,设备架离地约 0.3 米。2、 正确连接电气设备接地线和接地极,接地极与电气设备的距离大于 5m。3、 每组电气设备两台设备间距约 0.5 米(两台设备喇叭嘴间距) ,中间连接电缆应适度(以两喇叭直线距离下垂 18030mm左右为准) 。4、 凡有电缆压线板的电器,引入引出电缆必须用压线板压紧,但不得把电缆压扁。5、 紧固件应齐全、完整、可靠。同一部分的螺母、螺栓其规格应要求一致。螺杆裸落部分一般为 13 扣。凡用螺栓连接紧的部件,其间夹有弹性物者(如密封圈和橡套电缆)不允许加弹簧垫圈。6、 喇叭嘴压紧要有余量,余量不小于 1 毫米

2、,否则为失爆。线嘴应平行压紧,两压紧螺丝入口之差应不大于 5 毫米,否则为不完好。7、 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应加装弹簧垫,用弹簧垫圈时其规格应与螺栓保持一致,紧固程度应以将其压平为合格。8、 密封圈的分层侧在接线时,应向里;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的配合为1 毫米;密封圈刀削后应整齐圆滑,不得出现锯齿状。 #*二、内部标准:1、 电缆护套伸入器壁的长度为 5 至 15mm,小于 5mm 是失爆,大于 15mm 为不完好。2、 接线应整齐(不扭弯)、紧固、导电良好、无毛刺。卡爪(或平垫圈)弹簧垫(双帽齐全)使用线鼻子时可不用平垫圈,接线后,卡爪(或平垫圈)不压绝缘胶皮或其他绝缘物,芯线裸露距卡爪(或平

3、垫圈)不大于 10mm。3、 接线腔地线长度应适宜,以松开线嘴卡兰拉动电缆后,三相火线拉紧或松脱,地线不掉为宜。接地螺栓、螺母、垫圈不允许涂绝缘物。4、 接线柱螺丝、弹垫齐全和卡抓齐全,压线紧固。5、 接线腔内清洁无杂物,电源板盖好。6、 防爆面清洁无杂物,无锈迹,光滑无伤痕,必须涂凡士林。7、 当线嘴已全部压紧仍不能将密封圈压紧时,只能用一个厚度适当,不开口的金属圈来调整,不得填充其他杂物(包括再加密封圈等)。8、 其它标准参照井下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五十条(见附 1) 。三、以上规定如有与煤矿安全规程或其它国家标准相冲突时,以国家标准为准。#*井下电缆悬挂标准1、电缆水平敷设时必须与巷道走

4、向一致,垂直方向敷设时必须与地面成 90,即横平竖直。2、电缆改变敷设方向时,要求成 90 转弯,转弯处应有适宜的圆弧,半径符合下列要求:A、铠装电缆要求:弯曲半径20 倍电缆外径B、橡套电缆要求:弯曲半径10 倍电缆外径3、电缆悬挂点的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巷道内不大于 2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 6m。4、悬挂高度符合下列要求(以下高度以电缆钩最下方为准)1、主要运输巷不低于 1.6m。2、掘进与回采巷道平巷悬挂不低于 1.6m,放顶硐室及机电硐室处不低于 1.8m。五、悬挂应有适当的弛度,一般以电缆拉直后自然垂下为宜。六、一般规定1、严禁用小电缆钩挂大电缆。2、同一地点或同一地段挂同一根电

5、缆只许用同一类型电缆钩。3、巷道一侧挂有 2 根以上电缆时,不得交叉,且弛度一致,不得错钩吊挂。4、电缆钩一钩只准挂一根电缆。#*5、电缆接线盒、连接插销等电缆连接装置应单独固定牢固,不得让电缆受力。6、通讯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井巷的两侧,如果受条件所限:在井筒内,应敷设在距电力电缆 0.3m 以外的地方;在巷道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 0.1m 以上的地方。七、其它规定1、电缆不得挂在风管或水管上。2、电缆不得遭受淋水。3、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4、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 0.3 米以上的距离。5、盘圈或盘“8”字形的电缆不得带电,但给采

6、掘机组供电的电缆不受此限。6、高低压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A、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100mm ;B、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50mm。8、穿墙电缆穿管敷设,管两端用必须用黄泥封堵。八、电缆标志牌1、标志牌的内容1)要求注有型号、电压、长度、始末端名称。2)字迹清楚不潦草,并与实际相符。标志牌的粘贴要求#*1)箭头指向正确,即:箭头由电源指向负荷端或受电端。2)巷道内敷设的电缆每 50m 粘贴 1 个标志牌。3)拐弯处或分支点以及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的墙的两边各 1 个标志牌。4)电器设备入线电缆均应粘贴标志牌,标志牌粘贴在距喇叭嘴 0.5m 处。九、皮带等电器

7、设备控制、测量、信号等用途电缆1、允许使用扎带绑扎固定。2、要求横平竖直不交叉。3、电缆两端挂牌管理,牌上要注明电缆型号、用途等。十、在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不应敷设电缆,特殊情况下需敷设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接地装置敷设标准一、 材料要求1、主接地极:钢板 2 块规格:S0.75 m 2 厚度5 mm2、主接地母线:(1)扁铁规格:S 截 100mm 2 厚度4 mm#*(2)镀锌钢绞规格:S 截 100mm 2 (3)铜线规格:S 截 50mm 2 3、局部接地极:钢管规格:直径22mm 长度1m 孔直径5mm 孔数:10个眼4、辅助接地母线:(1)扁铁规格:S 截 50mm 2 厚度4

8、 mm(2)镀锌钢绞规格:S 截 50mm 2 (3)铜线规格:S 截 25mm 25、接地导线、连接导线:(1)裸铜线:S 截 25mm 2(2)镀锌钢绞:S 截 50mm 2(3)扁钢:S 截 50mm 2 厚度4mm6、辅助接地极:钢管规格:直径22mm 长度1m 孔直径5mm 孔数:10 个眼7、辅助连接导线:废旧电缆#*规格:有效 S 截 6mm 2二、 敷设示意图(附后)三、 相关要求1、制作(1)制作单位根据连队要求,对照规定材料标准合理选择材料。(2)主接地母线和辅助接地母线使用扁铁时, “” 型(顺长)接口之间的重复压接长度不小于 100mm。 “”型连接处使用三角形连接,扁

9、铁上 100mm 处打一个 14 的孔,用扁铁连接。(3)接地线和连接导线使用 S 截50 mm 2的镀锌钢绞,两端头使用铜接线鼻固定。2、敷设地点(1)井下中央变电所(2)采区变电所(3)机电设备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包括高压接线盒)(4)低压配电点装有三台及三台以上的地点(包括设备平台)(5)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 (胶带运输巷) 、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 1 个局部接地极。3、安装形式#*(1)中央变电所参考图 1-1。(2)采区变电所和机电硐室参考图 2-1。.(3)低压配电点或装有三台及三台以上的电气设备参考图2-2

10、。(4)盘区水仓参考图 2-3。(5)高压接线盒和单独安装的高压电气设备参考图 2-4。(6)照明综保及低压馈电参考图 3-1。4、安装要求(1)主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使用扁铁、镀锌钢绞或铜线。(2)连接导线、接地导线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扁铁、镀锌钢绞或铜线。(3)三台以上电气设备(包括开关、电机)外壳上的接地螺栓用导线全部连接到接地母线上。(4)有漏电实验的单台开关必须加设接地极及辅助接地极。(5)接地极使用管材时必须垂直于地板敷设,埋入地下深度不能小于 75cm,露出地面长度不小于 10cm;使用钢板时深度不能小于 50cm,并添加吸湿(食盐)材料(设备平台除外) 。(6)工作面及各巷道未构

11、成接地系统设备,安装时必须打接地极。#*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检查、调整周期规定检查、调整项目 检查周期 备 注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每月一次每日应由跟班电工检查一次外部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短路倍数整定每 6 个月一次负荷变化时应及时整定高压电缆的泄露和耐压试验 每年 1 次主要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检查每 6 个月一次固定敷设电缆的绝缘和外部检查每季一次每周应由专责电工检查一次外部和悬挂情况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橡套电缆绝缘检查每月一次每班由当班司机、电工检查一次外皮有无破损接地电网接地阻值测定 每季一次新安装的电气设备绝缘、接地电阻的测定投入运行前低压馈电开关短路、漏电试验检查每天一次#*照明综保

12、短路、漏电试验检查 每班一次备注:检查和调整结果应记入专用的记录表内。检查和调整中发现的问题,应指派专人限期整改。电气设备及电缆绝缘阻值的要求及标准1、电缆的绝缘阻值要求:1)660V 绝缘阻值相间和相对地不得小于 10 兆欧。2)1140V 绝缘阻值相间和相对地不得小于 50 兆欧。3)10KV 绝缘阻值相间和相对地不得小于 1000 兆欧。4)监视线绝缘阻值相间不得小于 2 兆欧。2、电机的绝缘阻值要求:1)660V 绝缘阻值相对地不得小于 10 兆欧。2)1140V 绝缘阻值相对地不得小于 50 兆欧。3、高压开关、馈电、启动器的绝缘阻值要求:1)660V 绝缘阻值相间和相对地不得小于 10 兆欧。2)1140V 绝缘阻值相间和相对地不得小于 50 兆欧。3)10KV 绝缘阻值相间和相对地不得小 1000 兆欧。4、变压器的绝缘阻值要求:1)10KV 高压侧绝缘阻值相对地不得小于 1000 兆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