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竹笛音色发展探析【摘 要】本文从时代背景、地域、人文、民风民俗、材质、操作调控等几个方面探析竹笛音色发展过程,从而认识竹笛音色的来源和本质,掌握竹笛音色的途径,为竹笛演奏者更好地掌握音色提供依据。 【关键词】竹笛音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75-02 笛子秉天然之器,历经千年,貌其变,色而改,琢其形至今。其音色随着音乐艺术历史的发展而变革,已经渐渐将天然之声与地域文化艺术风格个性融合并区别、划分。岁月的磨痕,多元文化交融,让竹笛音色与时代、作品、地域、风格、个性文化浑然一体,由于内在文化艺术追求与外在声音色表象的改
2、变,竹笛音色则蕴含浓厚的民族文化情感。 一、影响竹笛音色的因素 (一)历史时代的变更 新石器晚期,人类无意间发现了骨哨,逐渐形成有史以来的第一种乐器-骨笛哨。战国时期萌生了竹笛,即最早记载的古老的管乐器-夏龠,战国时期还有一种横吹竹管乐器为篪。宋元时期膜笛的定制,宋太常笛,宋尺八,宋学者论箫,宋筹,宋宣和白玉箫,宋横笛,元笛,元箫,由此发现那个时期笛子逐渐取代了箫。清曲笛,以笛作为定弦,昆曲进京得到发展繁荣,笛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并出现了清镀银铜笛。2在漫长的历史上有着竹笛形制的变化,带动音色及风格的变化。 (二)笛子材质、制作、工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材质不同生长环境不同,
3、影响竹笛音色。从地域上江浙一带竹子甚是合适作笛,黄色老竹为佳,竹文理清晰细密,坚实,音色清而爽。竹子管壁薄厚适中,厚则闷,薄则飘。选好材质,进行火烤、调直定型、根据竹子的实际管径、壁厚、长度来确定音调的定位,达到理想的声音效果。挖孔比例精确、笛塞紧,低音笛塞的稍深,高音笛则稍浅。扎线、涂漆美观固定。现在笛子已经出现多种材质的主要有有竹、石、木、塑胶材质制成的笛子。除竹子材质,最广泛运用的为木笛,木笛包含小叶紫檀笛、乌木笛、黄檀木笛、红木、老红木笛等音色沉稳,扎实。石制笛,音色浅、薄,天然音色变之。 二、竹笛音色与地域人文 竹笛音色与历史背景,地域人文的不可分割。宋元以来,伴随着戏剧的发展,竹笛
4、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地方剧种中,承担主奏或领奏的角色。在戏曲中的曲牌许多是由笛子伴奏完成的,昆曲以笛子为主奏乐器,竹笛以柔美清丽气韵和细腻典雅的音色与唱腔融合在一起。高音华美飘逸,中音圆润清脆,低音坚实饱满,深沉醇厚。京剧中,有一种专门由笛子吹奏的曲牌,称为“膜笛曲牌” ,音色有秀丽,圆润,婉转,细腻的特点,用于剧中表现乐舞,宴饮,喜庆,祭祀,迎送,出行,更衣,打扫厅堂等场面和情景。南昆竹笛伴奏则柔美清丽,细腻典雅,悠扬委婉,华美飘逸,充满了江南风韵。北昆音乐风格,豪放洒脱,慷慨激昂,粗犷雄3健。 竹笛在地域上又分为,南派和北派,从音色上,北派则遒劲、刚直高亢、慷慨激昂;南派则柔美清丽,细腻、典雅
5、华美飘逸。北派讲究厚重、音色的扎实;南派讲究弹性、音色具有柔韧性。从人文方面继续深入探究,显而易见,这正是南北方不同地域人们性情差异的表现。人的性情差异造就了音乐风格差异,竹笛音色随风格变换发展。 三、竹笛音色与民族文化情感 民族文化情感,包括物质文化(饮食、衣着等)和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 。竹笛则是民族文化之一,而音色则是抒发情感的依托。随着民族的不断发展,竹笛不断进化发展,民族音乐的创造,用竹笛之音抒发民族精神,传播爱国情怀,纵观竹笛乐曲都是由民歌、古曲、地方戏曲改编而成,和民族情感难舍难分,抒发民族情感与音色的控制密不可分的作用。音色与其他表现要素,如强弱,轻重缓急,
6、气息配合,寄托民族情怀。比如现在竹笛乐曲陕北民歌改编,抒发伤感情怀,结合地方对音乐表达的感觉与竹笛音色赋予的象征配合,达到曲色合一。 四、竹笛音色与流派 赵松庭, “浙派”笛艺创始人,在竹笛上不仅使南北融合、技巧规范改良,还有对音色做出区分和要求。派别不同音色要求不同,北派以冯子存、刘管乐、王铁锤为代表,笛子的演奏对舌的技巧要求高,但对竹笛的音色发音猛烈,以满、音量大为主。南派以陆春龄为代表,笛子演奏时注重音色、富有弹性。音色秀丽、圆润,但却音色“虚浮” 。随着专4业化南北融合后逐渐有了音色的审美标准:即圆润、松驰、低音醇厚、饱满、高音明亮、清澈。不同艺术风格的的笛子曲,对于音色当然不同。江南
7、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如诗如画,固然很美。但大漠边陲那一望无际的沙垠,同样是美的,那是一种粗犷之美。因此,音色演奏所要求的那种细腻、柔美、秀丽的音色表达写忆江南之感,区分大漠一望无垠的飘渺,空旷之感。不管北派、南派,其音色的基本标准应建立在“圆润、松驰、低音醇厚、饱满、高音明亮、清澈”的基础上,应该相互吸收,使音色、技术、风格等更规范、美妙。 五、竹笛音色与民族、民俗民风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俗民风,也形成了竹笛音色变化,风格迥异,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笛乐。不同风格的笛曲反映出笛子音色变化与中国传统音乐一衣带水的关系,不同民族风俗造就了不同的音色色彩。 黄土高原
8、风格,以粗犷,音色要求,扎实,高亢嘹亮,豪迈有劲,用音色传达黄土高原的伟岸和北方农民的生活风貌。代表曲目有喜相逢 走西口 陕北好等。在作品题材上受到关中民歌、戏曲秦腔,碗碗腔、信天游的影响,在作品中巧妙融入“苦音” 、 “柔音” ,代表作品有秦川抒怀 塞上风情 乡歌 。音色穿插时而遒劲有力,时而温婉缠绵,根据乐曲的需要,控制音色在粗犷的基础上突出脆亮、高亢,富有光彩的音色。 藏族风格的乐曲受到“囊玛”和“锅庄”的影响,长音中经常用到二度,三度装饰音来增添民族色彩,音色悠长,飘逸。代表作品有玉5树草原之春 春到拉萨等。新疆风格演奏时候音色要灵动,充满奇异的西域风格,与乐曲的需要强弱变化,控制音色
9、的稳定性,保持状态统一。新疆的笛曲多用小笛子演奏,音乐强弱幅度变化很大,各民族乐风的共同之处是节奏鲜明,热情奔放,表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开朗,豪放的性格。代表作品有李大同先生的帕米尔的春天等。 蒙古草原风格:在抒情的慢板或散板,引子中,滑音常常会被用到模仿马头琴的效果。三度,四度指颤音用来模拟长调中的人声效果。音色要求辽阔、豪迈、表现骑在马背上的喜悦。代表作品有简广易先生的牧民新歌鄂尔多斯的春天等。 西南高原风格:代表作品有苗岭的早晨等。音色清脆清新,与民族的文化风情相结合,了解曲目的民族历史背景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民风融合。另一类来源于巴山蜀水。代表作品三峡随想曲 。有的是结合地方民歌改编成
10、,有的与民族风格融合,再结合竹笛音色变化,根据乐曲的所需要的笛调,用特有民族作曲与音色去传达民族精神的代表。 此外,还有江汉音乐风格:以湖南,湖北等地的地方戏曲,民间音乐,民歌曲调为素材,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春到湘江 ,音色要求涌动性强,强弱对比大,清脆甜美表达春天的到来。江浙音乐风格:代表作幽兰逢春江南笛乐较多吸收了昆曲的音乐元素,用以低音笛,风格以音色细腻,清丽雅典,温文委婉,强时浑厚;弱时抽丝般轻盈。还有闽粤音乐风格、潮州音乐等。 六、主、客观调控与竹笛音色 6在客观上,竹笛膜孔的大小、形状以及笛膜的质量、松紧度、笛膜的振动面积诸因素与竹笛音色有关。其次,吹孔大,则音色明亮、饱满,但吹
11、孔过大,则费气力,音色“躁”难控制音色变化。吹孔过小,则音量小,发音不通畅,音色干涩,同时也缺乏变化。应该根据笛管的布同内径来设计不同的吹孔大小。 在主观上,同一支竹笛同一人吹,音色不同。我们试吹一个音,在这个音高上我们调整口型、舌、喉及其他口腔器官变化,我们就会发现,在同一音高上音色是有很明显的变化的。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发音点相同,其他动作,是造成音色不同的关键。 口型要嘴角轻轻贴住牙齿并略往中间收拢,形成椭圆的小孔,形成气束,中间放松,发“PU” ,形成自然放松的口形。除正确的口型外,还要笛身平,吹孔被下嘴唇盖住约 1/3-1/4 范围内的面积。 气息的运用对竹笛音色变化至关重要。气息大
12、概分为三个力度点,在演奏低音时,应气沉丹田、使音色坚实、沉稳、浑厚。气息位置应该在肚脐眼下,此时相对放松,腹部呈松驰状态,有下沉之感。在演奏中音时,气息在肚脐以上和胸腔以下,胸腹式都放松状态。在演奏高音区时,气息位置则提到胸部,腹部收紧并顶住。 七、结语 从历史发展、材质、地域人文、流派、民族文化、到笛者练习与控制,都影响着竹笛音色。我们应该提高审美、理解乐曲内涵和民族文化,匹配相应的竹笛音色,加强对音色的控制练习,多练长音,塑造自己的演奏个性,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 7参考文献: 1赵志安.论音色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1). 2林克仁.中国箫笛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3、. 3田斌,田宁.从地域文化差异分析中国竹笛南北音乐风格的不同D.沈阳:东北大学艺术学院,2012. 4蒋宁.中国笛箫文化M.太原:山西大学.2004. 6方光耀.竹笛“气色” “气韵”之自然审美D.新疆: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03. 7吴诚.中国竹笛与浙派宗师赵松庭J.百家论坛,2008. 8宛煜.竹笛音色审美散论J.艺术研究,2011(06). 9方光耀.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2009(09). 10郭树荟.从民间到专业化改编与创作中的竹笛艺术J.音乐艺术,2006(2). 11刘天华.中西音乐的争执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3). 12丁朝斌.论长笛在交响音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教导刊,2011(10). 13方光耀.对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之我见J.新华文摘,1996, (10):162-164. 14赵松庭.笛艺春秋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15黄云福.浅谈竹笛音色发展J.音乐时空,2011(06). 816陈涛.笛子音色的几个技术问题.J.中国音乐,1991(12). 17乌恩.论谈音色风格及训练方法J.内蒙古艺术,2000(06). 作者简介: 刘 飞,女,2014 级扬州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 远 方(1958-) ,教授,扬州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