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议甘肃馆藏文物佛塔【摘要】佛塔是佛陀的象征,礼敬佛塔即礼敬佛陀,因此,佛塔成为佛教文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类别。我们不仅要研究散落在各地作为大型建筑物的佛塔,也要关注各地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小型佛塔。本文对甘肃馆藏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小型佛塔精品作一介绍,与大家共同商讨研究。 【关键词】佛塔;佛教文物;甘肃馆藏文物; 甘肃馆藏文物中的小型佛塔,不仅数量众多,且形制各异,精巧玲珑,堪称佛教艺术的宝库。就材质而言,有石、陶、木、琉璃、铜、银等;以所属时代论,涵盖了自北凉、北魏、隋唐至明清的各个历史时期。这些佛塔为研究佛教在甘肃的传播及演变历程,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一、北凉高善穆石造像塔 酒泉市城南出
2、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塔高 44.6 厘米,圆锥体,由宝盖、相轮、塔颈、覆钵、经柱及基柱组成,基座缺失。宝盖为扁平的半球形,塔颈周围浮雕八个方形柱,其上雕七重相轮。覆钵式塔肩周围并列凿八个园拱形浅龛,龛内分别高浮雕七佛与一弥勒菩萨像。圆柱形经柱上阴刻发愿文与经文三十六行,字体为典型的北朝写经体,经文为增一阿含经中结禁品的部分段落,上题“高善穆为父母报恩立此释迦文尼得道塔” 。八面形基柱上阴刻四男四女,男像均有圆形头光。2女像手捧珠宝或莲花。每身像左侧上方刻八卦符号,排列与说卦传中的八卦方位顺序一致,八尊像分别依次代表着龙、树、狮、鸟、河、山、火、象、珠、风神等。这与当时盛行的鬼神护法思想有密切
3、关系。发愿文的纪年为“承玄二年” (429) ,系北凉沮渠蒙逊年号。酒泉境内现存北凉石塔 11 座,这座塔是其中形制精美、内涵丰富、颇具研究价值的造像塔。 二、北凉“程段儿”石造像塔 酒泉市城南出土,现藏肃州区博物馆。通高 43 厘米,呈圆锥体,由宝盖、相轮、塔颈、塔肩、经柱及基柱组成,基座缺失。与高善穆造像塔大体相同。圆形宝盖,宝盖下为七重相轮,塔肩周围凿八个圆拱形龛,龛内雕七尊禅定坐佛、一尊交脚弥勒菩萨。佛、菩萨均为圆形头光。 圆柱形经柱上阴刻增一阿含经中结禁品部分经文及发愿文,发愿文为“凉大缘二年岁在丙子六月中旬程段儿自惟薄福生植末世不观佛典自竭为父母合家此石塔形象,原以此福成无上道”
4、。八面塔基阴刻四男四女,男像三少一老。三少均袒上身,着短裙,惟有老者着袒右肩袈裟,坐于束腰座上。四女高髻圆脸,上着圆领窄袖衫,下着裙,手持莲花,八身造像应为佛教护法神王。可能是依据当时加竺法护翻译的佛说海龙王经及鸠摩罗什所译的弥勒或佛经中关于神王的记载内容所刻,对于研究北凉佛教与佛教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北魏楼阁式曹天护石造像塔 酒泉市果园乡出土,现藏肃州区博物馆。通高 38 厘米,塔呈方柱体。由塔顶、塔牙和塔座组成,塔顶及塔牙略有残缺。塔顶为“人”字坡形,3其下为三层塔牙,每层均雕出楼檐。每面皆雕圆拱形佛龛,龛内雕一佛或一佛二胁侍菩萨,佛磨光高肉髻,着通肩或半披肩式袈裟,结跏趺坐,
5、双手作说法或禅定状。菩萨高髻,袒胸着裙。塔基四面阴刻发愿铭文,其中有“己卯岁有信士曹天护”之句。 此塔的形制与北凉石塔明显不同,多层楼阁式形制已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其造像风格,当为魏孝文帝改制之后,即公元 4 世纪末或 5 世纪初的作品。 四、北魏石造像塔 庄浪县水洛城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通高 206 厘米,塔身由五块梯形石垒筑而成,塔刹与基座缺失。正面第一层,方形浅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第二层,雕二佛并立说法、力士、凤鸟、人头鸟身;第三层,雕菩萨、弟子、菩萨乘象、童子坐象等;第四层,雕文殊、维摩跪坐辩论、二菩萨侍立;第五层,雕菩萨、供养菩萨跪拜、手持团扇的侍从等。右面自上而下分别雕
6、佛、交脚弥勒菩萨、菩萨,佛传故事中的“罗?T 罗认父” 、 “树下诞生” 、 “九龙灌顶”及“阿私陀占相”等情节,还有飞天、力士、弟子等;左面雕一佛二菩萨,二雄狮及一力士,思惟菩萨及二胁侍菩萨,佛传故事中的“释迦涅?” ,释迦、多宝说法,飞天、弟子像等;背面雕一佛二菩萨,弥勒佛及二胁侍菩萨,交脚弥勒菩萨等。 造像塔五层四面,雕刻有佛、菩萨、弟子、飞天、力士及供养人达数百之多,还有大象、狮子、马等多种形象。造像清俊秀丽的造型和褒衣博带的服饰特点,与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中的北魏晚期作品十分接近。推测石塔的年代当为公元 520 年前后。 4五、五代彩绘木缘塔 木塔原为安西榆林窟供物,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7、。残高 68 厘米,应由塔刹、塔身与塔基三部分组成,现塔刹、塔基缺失。塔顶为攒尖式,塔身六面,每面上下各绘一尊菩萨,有的手中持斧,有的举华盖,有的持莲花,形态各异。梁架转角处各插一木制饰片(现残存五片) ,饰片绘菩萨一身。菩萨均有身光、头光,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木塔形制别具一格,黑红两彩,色泽艳丽。 据记载,此塔原出土于敦煌莫高窟的天禧塔,同时出土的还有银塔一座,上刻有“于阗国大师从德”字样。由此推测,银塔可能为当时于阗国给沙州曹氏政权的贡品,五代时又重新制木塔供奉。亦有学者认为是于阗国高僧云游沙洲圆寂后的舍利塔。它是古代河西地区与西域相互交流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 六、宋灰陶塔 1993 年由
8、礼县公安局移交,现藏礼县博物馆。通高 48 厘米,泥质灰陶。塔顶为圆宝珠,塔身共五层,每层有六立柱,开五个拱形门,塔底六边形。塔檐檐角上翘,最上层翘角为六个鸟头。此塔造型奇特、制作精巧,是一件罕见的佛教艺术品。 七、西夏彩绘木缘塔 1977 年武威市西郊林场出土,现藏武威市博物馆。通高 73 厘米、底径 45 厘米。由塔刹、塔顶、塔身及塔座组成。塔刹宝铃状,施红色,塔顶为八角攒尖式,八面各绘佛像一尊,塔身由八块长方形木板拼接而成,每块木板底涂蓝色,用金色书梵文咒语,合缝处以铁片连接,塔座为红色四级八角形,木塔中心由木轴与塔顶连接。当时发现的两座西夏天庆5时期(11941201)的砖室墓,共发现
9、有四座柏木制成的木缘塔,其中三座均已腐朽,独此保存完好,成为国内仅存的西夏木缘塔。据推测,应是当时实行火葬后瘗埋骨灰的葬具。 八、元琉璃塔 1984 年 4 月陇西县头坪山北坡出土,现藏陇西县博物馆。通高 90 厘米,底径 33 厘米,由塔刹、相轮、塔身、底座组成。塔刹为葫芦形宝珠,下部为 11 重圆锥体相轮。塔身施白色底,上部为束腰多角形台阶,中部饰狮首衔串珠璎珞,台阶及串珠璎珞施绿色黄色琉璃釉,正面中间开一佛龛,龛内塑一佛像,禅定手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塔座为正方形束腰须弥座,座四角有承托力士。此塔造型庄重,色彩华丽,工艺考究,具有典型的藏传佛教特征。 隋唐以后,石造像塔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类型的皈依罐及小型舍利塔。 甘肃馆藏明清文物中,常见的小型铜塔亦为藏传佛教的喇嘛塔。造型多为亚字形,尖顶,多层相轮,刻有摩尼宝珠。 由以上列举不难看出,佛塔传播的路线是由西向东的,早期的佛塔集中出土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后渐次向东部扩展。早期佛塔有强烈的印度、西域风格,从北魏开始,逐渐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开启了民族化与本土化的进程。 注释: 胡同庆、安忠义:遥望星宿佛教艺术 ,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 6宁笃学、钟长发:甘肃武威西郊林场西夏墓清理简报 , 考古与文物 ,1980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