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798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研究摘要文章首先从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和培养的状况开始分析,阐述当前我国师资培养方法的欠缺与特性;然后通过具体案例,研讨构建“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从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实施主体、具体的类型和实施阶段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在我国探索这一模式的思路;最后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社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提出了基于研究而得出相应的想法以及建议。最后总结文化创意产业社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研究,一方面满足了对教师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多样化”教育中成长。 关键词三

2、术型文化创意产业艺术创新职教师资 党的十八大会议进一步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要“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由国家和各个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并开始实行,从而为创建文化创意产业的道路提供了一条便捷之路。随着国民经济中文化创意产业地位的逐渐提升,对创意文化及创意经济所带来的价值越来越明显。在文化艺术领域,在国家的文化建设中,以及国家塑造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艺术教育“三术型”职教师资人才是把握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沿、引领文化创意产业改革创新的主力军。我们所说的“三2术型”师资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精艺术、第二懂技术、第三重学术的高质

3、量艺术教师,它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艺术变革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国内外现状 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从改革开放就有了这个模式,在经历 30 多年的变化下,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已发展成了一套体系。基于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国高校艺术教育也在积极地结合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发展,改革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法;同时,并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促进产学研的合作教育,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合作。同时还坚持与文化产业市场的高度融合,突现高校艺术教育联手行业与市场的育人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王丽琦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指出:高校应

4、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并利用当地的政策等优势,加快创意成果的市场化,增强产业园区向全市乃至更广范围的产业辐射能力。 目前国内外研究比较多的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产学研一体化,缺少对推进艺术教育“三术型职教师资”创新人才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关照,真正能为政府提供参考建议的研究也为数不多。所以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价值性。 二、发展趋势 1.文化创意的变化和对职教师资的培养方法提出了新的需求 3首先,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工程师和艺术家携手,这势必要求我们的职教师资既精艺术又懂技术。发展创意性

5、产业的关键还在于艺术家们的创意以及自身知识。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高技术密集型、高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技术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文化创意与现有科技相结合,是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现实的主要路径和方式。其次,文化是文化创意行业的核心,这里就需要我们的职教师资精通文化重视学术。文化创意强调艺术创新人才厚实的文化素质,文化是创意产业的重要资源,设计作品需要较高的文化内涵来创造高额的附加值,这就要求我们重文化、重学术,要具备宽口径的知识,掌握和了解科技、人文、管理等相关知识,从而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总的来说,技术创新、艺术创新和商业创新的三者融合将会成为日后职教师资培养的主力军。文化创意产

6、业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想有效地促进创意产业发展还应当加大力度对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的培养。 2.目前的职教师资培养情况不能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要求 因为创意产业有艺术性、技术性、创新性强的特点,那么这就需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专业艺术毕业生,必须拥有比较高的创意能力以及较强的操作能力,也就是“操作与创意一体化”的双重技能型人才。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他们的知识结构主要是艺术技能、艺术学基础和文化基础方面,和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很难满足当今文化企业的人才需求。艺术创新型人才数量不多,创新能力的缺乏也就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道路的绊脚石,4另

7、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层、高层等专业性人才数量的欠缺,也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因素,由于过分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忽视其高等性,教学中只在意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不重视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就会造成社会文化方面的人才结构性需求矛盾。然而面对职教师资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教育理论业素养偏低这一尴尬局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艺术“三术型”职教师资人才强调团队精神和协同精神,能够凝聚集体的力量,在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智力互补过程中完成艺术创新活动和艺术经营活动。 三、 “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研究 1.创立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思路 首先

8、需要做的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教育中自由幸福地成长,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努力让教育成为人们心中满意的教育和社会想要的教育。 其次要在“三术型”创意能力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进程中,要着重突显出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从各个方面着手,如在教学方法、实习实训、课程设置、评价考核、师资队伍等其他方面要做到与文化创意产业特性、文化创意人才相适应的培育规律。 第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敏锐观察,丰富的想象力和前瞻性的眼光的同时,要让他们认识到理论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深广的人文素养、创新意识、5版权意识、团结合作能

9、力等,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感悟到只有文化知识是不够的,不具备创意能力和创意意识,那么将很难在这个文化产业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 2.构建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采取分段合作培养模式 分段合作培养模式当然就是在不加长学制的前提下,把正在实行的教师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以混合交叉的方式分二、一、一分段制,通过一定的机制和方式把教师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结合起来。艺术类学生通过两年的学科专业学习后,在第三年以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学的专业,以此达到职业培养分流。选择师范专业方向的艺术类学生,通过一年的师范类专业的学习以及实践,获取学士学位学分。最后通过在实训中心

10、、企业一年的训练,得到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理论的学习,通过在企业、工厂的实践,和教育学院、师范院校的教育培养经历,再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并贯通整个培养的过程,使其在理论学习实践应用自我反思实践总结的过程中积累教师素养,培养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以此达到教师终身性的专业发展。 3.注重教育技能课程的综合性,通过多种教育培养技术来发展综合的教育能力。 优化课程一方面能赋予未来教师教学技能和艺术技能,另一方面也使未来教师拥有课程创新能力和课程资源研究能力等。未来教师所拥有的教育技能是要经过丰富的教育课程发展和教育模式创新而生成的,那么教师的教育技能最终也是在教育课程的实践中不断提升的

11、。 6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艺术教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支点之后,应当是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需求为前提,以创建“师生设计制作室”为新教学方式,实现“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的目标;以“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动手能力和人文素质为重点,构建新的艺术创意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的“艺术、学术、技术”三方面培养统一,要以开发学生创造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圆点,以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性和培养较高文化素养为宗旨,以便更好地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研究不仅要从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实施主体、具体的类型和实施阶段等方面探讨,还应考虑当今的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从而构建成熟的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特有的理念和培养模式。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陈玉.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实践模式探究J,学术探索,2013.8 2刘学文等.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设计教育J,文艺争鸣,2012,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