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8478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摘 要: 黑格尔从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出发,以其辩证法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抽象性,论证了他的辩证法。辩证法是科学发展的核心,也是一切生命的总特征。思想的客观性问题对黑格尔哲学具有奠基性作用,也是我们把握黑格尔全部哲学的关键。 关键词: 黑格尔 形而上学 绝对精神 辩证法 黑格尔用思想对于客观性的三种态度来找到并把握绝对,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是:形而上学、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第一态度是指“康德以前的形而上学” ,主要是指唯理论,这是一种“素朴的态度” 。 (黑格尔小逻辑105 页)这种形而上学的态度,“尚没有意识到思想中的矛

2、盾,和思想自身与自身的对立即非此即彼。 ”形而上学为了表现思想的客观性,专注于本体论,即是作为是,第一哲学称为是作为是的本体论,是就是存在之为存在,就是本质。相比之下,自然科学仍然是一种经验上的完备性。自然科学只考虑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外在的联系,而从不考虑概念与概念的内在联系是什么,科学公式从没有考虑到公式右边表示现实元素的谓词和公式左边表示本质的主词的内在必然性,遗失了内在的真理,即没有考虑到公式右边的谓词所标示的现实中各种元素的关系其实是公式左边的表示本质的主词的自我分化。 黑格尔认为,概念是具体的,概念本身必须是在概念自身分化自身2基础上的具体概念,经验概念是一,不会变化。具体概念则是在公

3、式左边的主词(本质)与公式右边的谓词(经验中各种元素的联系)二者之间不断转化,具体的东西里有同一性,但也有转化、差别、有自身对于自身的规定,相比具体概念,抽象概念会遗失抽象性和真理性。 一般的科学公式是真理,但是这种真理是围绕形而上所展开的抽象性,而不是什么真理性。具体概念必须包括不同概念的差别性,黑格尔认为,如果概念仅围绕抽象规定展开,就无法知道存在本身是什么,存在(tobe)是一种活动,存在本身是形而上的思想,指向一个活动的东西(tobe,要变成);存在本身是存在者的真理,存在者的显现是存在者之所以为存在者本身的本质规定性(即存在,tobe) 。真理即显现,让一切真实的东西显现。黑格尔把科

4、学公式思考为具体显现的东西,就是让真理从它本身显现出来,而不是把科学规定性外在地强加于真理。形而上对待真理的态度是认为只要反思一个事物,人就能认识它。形而上认为:上帝、绝对精神决定了世间的一切,但形而上本身用的是抽象规定,形而上并不确定能否把“上帝、心灵、理性”强加于事物上。相比于黑格尔,康德认为心灵是单纯的又是复合的,康德的这种观点违背了思想的矛盾律,他用抽象规定把心灵当作了实物,把灵魂当作了实体、当作了思想的对象、当作了实实在在地存在于那里的实物。黑格尔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把心灵当作实物,并用经验、范式、规定来把握灵魂,这就会把心灵当作一个实际存在的物。而黑格尔的真理观认为:我们要把心灵当作

5、是一个活动,即一件事。原子是单纯的,单纯的东西组合成物,但这些只是有限规定,人不能拿有限规定(如原子)去思考心灵到底在3哪里,也不能拿有限规定去思考灵魂是否可以与肉体相分离,这些只是旧的形而上的思考。黑格尔思考真理用的是精神。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实际上是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对于形而上学的思辨理性,尤其借鉴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思想。柏拉图在宇宙论篇章之中,用了许多成对的有限概念去思考无限的绝对的东西,如:世界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世界有没有目的,世界是本体的还是现象的。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一定要用现象去思考。如果让概念成对地出现,就是在本体论中去研究本质,本质的数量比较少,本质都是直接的,本质是什么

6、就是什么,而不是通过“不是”去表现“是” ,这种“不是通过不是去表现是”的观点在宇宙论里表现为本质论上的概念。对此,黑格尔认为,对于现象的内容,凡是用成对的概念去思考世界的,一个规定必定在于与这一规定本身相对应的另外一些规定之中,用成对的概念去思考世界的本质,就一定会造成诸如二律背反这样的悖论。黑格尔的概念、世界观、宇宙论继承了康德的二律背反,康德的二律背反不仅仅是书上写的三条,康德认为,世界本身不仅仅是自由的和必然的,一切关于世界本身的思考,甚至是世界本身,都有两个并行的规律,如果离开具体事物,仅仅在思辨层面进行思考,那么这两个规律虽然都正确,却截然相反,这就是二律背反。关于世界的思考总是成

7、对的出现,黑格尔把概念纳入本质论,在成对出现的概念的基础上去思考世界,并从本质论的意义上思考宇宙论。黑格尔的本质论认为,形而上的宇宙观的概念的特征是从有限概念上去谈善、恶、幸福,在小逻辑106 页的附释中,黑格尔写道:假如,我们认为恶为本身固定,认为恶不是善,这诚然是4完全对的,它们两者之间确有相反处。即使那些认为善恶对立只是表面的或相对的人,也并不承认善与恶在绝对中是同一的,一物之所以成为恶,只是因为我们的主观的看法使然。但如果我们认为恶为固定的肯定的东西,那就错了。因为,恶只是一种否定物,它本身没有持久的存在,只是想要坚持其独立自为存在,其实,恶只是否定性自身的绝对假象。黑格尔在小逻辑附释

8、之中谈到了善与恶是和自然、自由息息相关的。如果你没有自由选择的能力,你就没有善也没有恶。如果世界都是必然的而不是自由的,善与恶就显示不出来。黑格尔还批判了斯宾诺撒,认为:把恶当作固定的东西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即“把恶看成是固定的与善相对立的东西,恶与善彼此不相关”这一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是错误的。恶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善的缺失与匮乏。黑格尔认为,不能把恶当作肯定的东西,而要把恶当作一个否定的东西,恶不是什么东西,恶是缺失、匮乏,恶只能被看作是善的缺乏,不能把恶看作是一种与善之间的真实的对立。对立的真正意思是自身内部的一种对立,真实的对立是内在的对立,而外在的对立不是真实的对立,如:把善恶都当作固

9、定的、彼此都是“一”的东西,这种外在的对立不是真实的对立,因为这种固定的不同规定之间的联系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 “质、规定”这些词的本质不是有限的概念,而是形式,这些形式落实到有限的内容上,形成了有限的概念。有限的概念只能用来思考有限的内容,如果人要思考无限的内容,如:上帝,就必须把有限的概念转化为无限的概念,并把知性概念转变为理性概念。任何概念之间都有内在联系,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是围绕精神实体展开的精神的自我分化,一定要把这5些概念当作是精神实体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去看,即一定把人看作是统一的人在活动发展。在思想中一定要有否定的东西出现,即只有当“否定”加进概念之后,具体的东西就会加入到概念中

10、,把概念当作缺失了什么实质的内容之后,这一概念所缺失的那一实质才会显现。人一定是在自身之中包含了具体的东西,即否定性,人才是活的。黑格尔批判了纯粹,纯粹不是一般的抽象的东西,人只能在逻辑意义上谈纯粹,不在逻辑意义上谈的纯粹只是抽象的东西。黑格尔在小逻辑109 页归纳道:旧的形而上学的特征是以抽象的有限的知性规定去把握无限的东西,有限的东西来源于从表象的有限的思维内容之中,不是在把握理念。传统形而上学用知性原则(即抽象统一性原则)来把握灵魂、世界、上帝小逻辑120 页写道:试再对于旧形而上学的方法加以概观,则我们便可见到,其主要特点,在于以抽象的有限的知性规定性去把握理性的对象,并将抽象的同一性

11、认作最高原则。但是这种知性的无限性,这种纯粹的本质,本身仍然只是有限之物,因为它把特殊性排斥在外面,于是这特殊性便在外面否定它,限制它,与它对立。这种形而上学未能达到具体的同一性,而只是执著那抽象的同一性。但它的好处在于意识到,只有思想才是存在着的事物的本质。这种形而上学的材料是从古代哲学家,特别是经院哲学家那里得来的。在思辨的哲学里,知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或环节,但这个环节却不能总是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 。黑格尔这是在说,旧的形而上学是把方法理解为一种形而上学式的思维方式,思想对于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即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以抽象、有限、知性的规定性去把握理性的对象(即理念,?理

12、念) ,并用6知性的规定性所形成的“灵魂、心灵、上帝”这些固定化的、无内在联系的概念去看世界。这种旧形而上学的知性原则就是抽象统一性原则,它没有看到概念和概念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只从概念和概念间的外在联系和外在对立视角看待世界,没有看到一切事物中都包含了某一本质的缺失,即没有看到真理是具体的、活的,这是传统的知性思维在作怪。用黑格尔自己的话来说, “这种形而上学,未能达到具体的统一性,而只是执着那抽象的统一性” 。 黑格尔认为,概念间是内在相通的,而不是外在对立的,更不是只有某种外在对立的知性的规定性,具体思想的最高原则是找概念与概念间的内在必然性。人只有摆脱了旧形而上学中的无内在联系的、只

13、有外在联系的、固定化的概念,即摆脱了旧形而上学概念与概念间的静止性、孤立性、无内在联系性之后,才会认识到真理的具体性,即事物中包含了否定性,事物才是具体的、活的。精神本身把精神的内容作为思维过程,自己以自己本身为对象,不断地自己否定自己,也不断地自己内在地超越自己,克服外在对象对于精神本身所造成的异化,顽强地回归于精神本身。当精神克服了异化,顽强地回归于自身之后,精神的内容就得到了丰富,人就可以认识到事物本身包含的否定性,认识到事物是具体的、活的,即认识到真理的具体性。这种自己超越自己的,并内在地超越自己本身的东西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辩证法是科学发展的核心,也是一切生命的总特征。黑格尔通过批判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论证了辩证法的原则。思想的客观性问题对黑格尔哲学具有奠基性作用,也是我们把握黑格尔全部哲学的关键。 7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