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宜昌市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长阳南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长阳土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如今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正在不断流失,因此需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抢救性的挖掘、保存和传承这些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并结合旅游发展的时代趋势,创造性的开发新的旅游形式。 一、长阳南曲的现存状况及特点 长阳南曲是湖北地方小曲中一个较为古老的曲种,主要流行在鄂西宜昌市的长阳、五峰等地,是鄂西土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鼎盛时期传世的曲目大约 400 个,目前已经收集掌握的有近 150 个,大部分都已失传。长阳南曲在演奏时以小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以坐唱为主要演唱形式。 长阳南曲素有
2、“丝弦雅乐”之美誉,在曲坛被称为“郁香的山花” 。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文词雅致,唱腔优美。长阳南曲与传统的土家山歌从唱词到唱腔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其唱词文雅, 注重平仄和韵脚,歌词内容大都阳春白雪,志趣高雅。其唱腔一咏三叹,细腻雅致,别具韵味,深受昆曲桃花扇之影响。 (二)艺人“三不唱” ,强化群体身份。土家族婚丧嫁娶皆喜好音乐,但长阳南曲有“三不唱”:夜不静不唱,有风声不唱,丧事不唱。这与2高人雅士的风度和他们人生意境的追求是吻合的,这对于维护长阳南曲艺人的独特个性,充当艺人群体标志有重要作用。 二、长阳南曲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长阳南曲艺人群体的培养存在困难 长阳南曲历史演进的脉络表明,
3、它的表演者是一个具有独立价值取向的群体,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很难再生。以往,这个群体是一个生活群体,是内生性的,他们或父子相承,或朋友相授,过着“闲来简板敲明月,醉后渔歌云春秋”的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如今,这种生活群体正在逐步退化为一种主要服务于旅游业的职业群体,变成了一种外生性的组织,缺乏了独立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难以传承长阳南曲的风骨和精髓。 (二)保护民俗生态环境的难度较大 长阳南曲的背后,是鄂西土家族非常复杂的民俗生态,作为一种具有仪式性的活动,如何保持其原生态形式,如何将舞台化表演与民间表演结合起来相互吸收,相互补充,都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
4、度来看,在保护曲种本身的同时,保护曲种活动的习俗,这是活态传承的必然要求。长阳南曲之所以还有传承性,还可以列入“非遗”保护项目,就是因为它还有民间嫁娶、寿宴等活动载体,若干年后,如果土家族的民间喜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消失了或者完全被汉化了,长阳南曲存在的载体就消失了。如果仅仅为了向游客展示,纯粹采用商品化和舞台化的表现形式,那就完全背离了长阳南曲传世的初衷。 3(三)传承过程中能争取到的各种资源有限。作为地方小曲种,长阳南曲属于比较阳春白雪的音乐形式,流传的范围也不是特别广。从目前来看,虽然各级部门都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但依旧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来为长阳南曲的传承提供制度保证。正因
5、为如此,在资金的供应和人力的配备上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匮乏,专门为长阳南曲艺人提供的福利保障还十分有限,这些困难显而易见,但又难以迅速解决。除此之外,学术界对长阳南曲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时间上来看,近五年内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较少,从内容上来看,以往的研究只涵盖了长阳南曲的基本要素,研究的空间还很大。另外,民间力量为保护和传承长阳南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到上述各种限制,他们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依旧感到困难重重。 三、保护和弘扬长阳南曲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既有政策,争取新的政策倾斜 “长阳南曲之乡”长阳县资丘镇在保护长阳南曲上作出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效果。从 80 年代的长阳南曲艺人
6、普查到 1993 年资丘文化站关于建立一个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区” 的报告,从 2005 年的“高龄民间艺人生活补贴基金”到 2007 年的“首届南曲大师选拔赛”给民间艺人评职称的活动,负责保护和传承长阳南曲的相关机构做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探索,得到了多方认可和多地效仿。对于这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且符合本土实际情况的措施,要以政策的形式加以巩固和推广。除此之外,政府需要进一步规范、协调和完善长阳南曲的保护制度,制定专门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 4(二)加大资金投入,解决艺人后顾之忧 在长阳南曲流传发展的历史中,艺人群体是一群生活比较优越,衣食无忧的农村知识分子,但是现如今,经济发展
7、为中心的主流价值观念中,坚守长阳南曲的艺人群体反而是社会最底层,生活最清贫的一群,如何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后顾之忧,是目前迫切的现实问题。 ,加入对长阳南曲保护的资金投入,这样做一方面为新的艺术创作、发展和传承提供一个相对安稳的空间,也能吸引更多有条件有能力的人加入到长阳南曲艺人的行列中来。 (三)开发乡土教材,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乡土教材在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乡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开发乡土教材,一方面需要本地文化工作者系统收集、梳理和编纂既有材料,同时也需要深入研究本地历史文脉和现代文化的发展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对长阳南曲本身的发展是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的。以乡土
8、教材为脚本,将长阳南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当地中小学校开设地方课程,开办专业社团和兴趣小组,请南曲的专业传唱者授课。以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第一批骨干力量,对有兴趣、有潜力的的学生重点培养,通过各级、各地中小学的推广,让长阳南曲遍地开花,百花齐放。 (四)倡导多方合作,保护方式多元并举 在今后保护长阳南曲的过程中,应该促使多方力量采用多元化保护方式,特别是政府和民间组织两方面的相互配合和通力合作。从政府层面上,保护和弘扬长阳南曲对提升文化独特性和软实力有重要作用,丰5富和发展地域文化,是文化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从民间组织上来说,提升南曲艺人的待遇和福利保障,解决他们难以解决的迫切问题,也是题中之义。
9、政府除了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之外,积极吸纳多方社会力量保护长阳南曲,既可以提升长阳南曲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也可以扩大群众基础和民间影响力,同时也比较能够为艺人群体所接受。 (五)创新旅游热点,拓宽旅游发展思路 长阳南曲属于文化旅游资源的范畴,无论是从旅游文化的角度还是从旅游经济的角度上,开发长阳南曲都是长阳旅游业吸引游客眼球的一大重要亮点,将旅游文化和旅游经济两者结合,才是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在旅游开发中传承和发展长阳南曲,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文化创造。 长阳的旅游业主要以清江画廊景区为核心和纽带,而长阳南曲的主要分布地也主要集中在清江两岸人口比较密集的村寨,以清江画廊为载体,专门开发一条
10、长阳南曲的寻访路线,既融入山重水复的自然风光,也涵盖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是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另外,长阳南曲艺术和艺人最为集中的资丘镇位于长阳清江画廊的上游,距离巴人土家族的故都盐阳古都仅仅 50 公里,此条路线的开发,除了让游客饱览三百里清江画廊的山水风光之外,还可以将清江画廊的目前盛行的一日游变成两日游,这样的改变对住宿、餐饮和零售业的拉动将是非常大的。 四、结语 作为鄂西土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阳南曲抢救性的保6护已经迫在眉睫,这样的民间雅乐在以往的文化变迁中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沉淀到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针对目前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从政策、资金、文化教育、社会和旅游等方面,对长阳南曲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在新的时期,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品牌,实现长阳南曲和长阳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宜昌市委党校)